兄弟媳妇2 兄嫂2:肖邦的民族音乐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3 06:50:55

在众多古典音乐作曲家中,为大众所熟悉的诸如Bach, Mozart, Beethoven, Handel, Haydn等人,都被历史上的音乐评论家和音乐爱好者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头衔、称谓和赞美。但是有一个人,他得到的赞扬是:这是一个和他同时期的任何一个作曲家都不同的人。这是作为一个投身于艺术的人能获得的最高评价。他就是萧邦。

  萧邦(1810-1849)是波兰裔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以波兰民族音乐为基础,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演奏作品。

  作为一个作曲家,萧邦的风格的确和其他作曲家迥然不同。我弹的第一首萧邦的乐曲是一首polonaise,被后人冠以“军队进行曲”之名。这首A major波兰舞曲是萧邦作品中较为出名的一首。它之所以被称作“军队”,就是因为这首曲子的风格干练、清晰,到了B段更是给人万马奔腾的浩瀚感觉。然而,这却不是萧邦的一贯作风。后来我又弹了另一首有名的“幻想即兴曲”,A段的流畅和华丽稍微向人们展示了一点萧邦的风格,而中段绝美的旋律,才是萧邦最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是萧邦最有名的还是夜曲(nocturne),他创作了21首夜曲,其中送给卡米尔-普莱耶尔伯爵夫人的中的第二首最为出名。而在电影“the pianist”开头部分演奏的sharp c minor夜曲,则最能代表萧邦对他的祖国波兰的深厚感情。说到爱国,萧邦是一个典范。当他得知华沙沦陷了,却因病无法回到祖国时,心中的悲愤,只能通过钢琴来宣泄。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这首练习曲中处处充满了强烈的感情,随处可见fff的记号。这与他的夜曲中委婉轻柔的风格大相径庭。然而,虽然他看上去十分瘦弱,但萧邦的内心是无比刚强的。就像“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萧邦的自然清新的风格自然无可比拟,表面上纤弱、细腻,实际上在细微之中渗透着他的刚毅和坚强,总能深深打动人心。肖邦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他把感情与音符融合得浑然天成,而无论个人的情感也罢,音乐也罢,给人的感触总是最深沉的。

  而作为一个钢琴家的萧邦,也有着非凡的造诣。肖邦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说——左手的低音伴奏音型可以丰富层次,用踏板保持住,然后另外两只手就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和声效果。 这也是演奏他的一些作品的要领,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相同国籍的人,有过相同的经历和情结,这也是为什么Arthur Rubinstein是世界上公认的演奏萧邦的权威。而作曲家演奏自己的作品,就能更好的把情感和应付结合起来,演奏出最动人的音乐。

  以下为亲耳听过萧邦演奏的人的评论:(来自若干萧邦的传记和评论资料)
  --他的演奏既充满力量和激情又十分精致讲究。触键的优美匀称十分惊人。音色变化细腻,而踏板的巧妙运用、色彩的明暗以及力度和节奏的微妙变化,使他的演奏充满诗意的灵感和即兴的情趣。
  --他的演奏细腻触键,不用强而尖锐的声音。不炫耀单纯的技巧,他的触键自然的深而有共鸣。ff是没有吵闹丰满,纯净的声音;而最弱的ppp也始终是清澈透明。
  --他的性格是热情的,也始终是有节制的,清纯、高贵的,有时甚至是含蓄的。
  --在别人手里精巧的装饰,在他手里变成一个多彩的光环;别人的敏捷技巧,在他的手里更像一只燕子飞掠而过。
  --诗意和风度是他所独具的,切物质的思考都消失了,它就象一颗奇异星体的光,以它不可探测的神秘令人着迷。
  --他有一种完全独特的触键方法,一种柔顺的指触,产生出一种雾一样的,水一样的柔美流动的声音效果。把旋律乐句和独特的装饰花纹包围在一种半明半暗的色彩中。他的音乐中具有某些梦幻,又是现实的东西。
  --在他柔顺敏感的手指下,钢琴成为一位天使的声音,一个管弦乐队,一个愤怒的海洋,一个宇宙的创造,世界的终极!

  或许萧邦想表达的只是朴素的情感,但是听众却能在得到共鸣之后理解出一些深厚的内涵。而演奏者,则需要从琴谱中找寻和自己由所共同的地方。但是,邦的与众不同,也表现在此——其它一些作品中的指法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改变,可是在萧邦的作品中,指法是绝对不可以随意改的。因为这是他自己固定下来的,他认为每一个手指都有它要表达的感情,如果更改了,感情也变了。对于萧邦的作品,感情比技术更难处理。

  大师的杰作,总能在某方面以某种形式一语道破受众的内心活动。人类强调的“理解”,贯穿于各种领域中,都是为了诠释心灵,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任何一位艺术家、心理学家,或是科学工作者,他们的成就,就是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