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猫科技:历史话题“王”姓是怎么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1:03:48

王姓来源主要有五种: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1.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

姬姓在先秦时期是著姓、大姓,武王灭商后,延续三个半世纪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记载的后稷。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颤-页)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颤-页)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父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 661年),毕万和赵夙一起统兵进攻霍、耿、魏三国,将它们灭掉。

毕万因功被晋献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地。从此,毕万及其后代又以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魏氏协助了晋室,却也壮大了自己。最后终于导致了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国始终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军俘获,魏国亡。魏国亡后的第4年,秦朝就统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孙们也分散到各地,被人们称为王家。从此,他们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

2.源于太子晋的王氏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颇有才华的王室贵族。据说有一次晋平公派叔誉入周觐见,太子晋的能言善辩令叔誉感到十分意外,回到晋国后,就对晋平公说:“灵王太子晋才15岁,竟如此厉害,我和他辩论,竟被他问得理屈词穷。我们还是及早归还先前侵占的周王室的土地吧,否则我们就会大祸临头”。在一边的师旷听后很不服气,他不相信一个15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厉害,便要求到周廷与太子晋辩论。没想到师旷见了太子晋后也被太子晋问倒。师旷是个盲人,他利用这个生理上的残疾为自己找了个下台的台阶。他说:“我是个盲人,看不见,只*耳朵来了解外部世界。耳闻要比眼见的东西少多了,所以容易被问倒。”话虽这么说,师旷也确实领教了太子晋的厉害。

太子晋不但对来较量的使臣唇枪舌剑,对自己国家的事也据理力争。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两条河流洪水泛滥,直接威胁着王宫的安全,周灵王打算用堵截的办法阻住洪水,太子晋坚决反对,主张用疏导的办法根本解决。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太子晋从如何治水的问题中引申出如何治国的大问题,指出壅堵的办法实际上是保自己于一时而使矛盾激化。他说:“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斗也,其无乃章祸而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

太子晋是东周时一位具有太子身份而没有能够继承王位的人。关于他没继承王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因为直言相谏而被废掉了太子的身份;另一种说法是年幼早丧,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3. 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平王在位五十多年,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浊父子名赤,是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赤继承王位,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二、是出自妫姓

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异生子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此为河南壬氏。

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虞舜。虞舜以虞为姓,是因为这个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端蒲州、芮城、平陆一带,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国所在地。

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的名字为姓,为妫氏。

舜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当舜爬到顶部后,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

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

妫水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关系密切。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己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

在田完入齐约l70年以后,田完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

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

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三、是出自子姓

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城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便把那个鸟蛋捡起来吃了。说也奇怪,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商丘县南)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

当时,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王,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亳(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定都,建立了商朝。 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位君主纣王,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纣王的兄弟微子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而比干却下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据《通志,民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

四、他族改姓或赐姓

1. 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

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2. 刘氏改姓王氏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

3.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

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4.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五、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1. 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2. 羌族钳耳氏

《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3.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4.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5.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6.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7.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8.蒙古人、满族人宋朝以后,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不少蒙族人、满族人也改姓王氏。

介绍文件
王姓迁徙史
王姓迁徙史

王姓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河南北部的卫辉一带,并以山西、山东、河南省境为其繁衍地区。

汉至晋时,王姓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太原、琅邪两大郡望,但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西晋时讲究土族门第,王氏被列为北方四大士族崔、卢、王、谢之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隋唐。

自西晋耒年,王姓开始自中原大举南迁,相继在今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定居下来。

隋唐五代时期,王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向东南沿海或西南地区迁徙。如唐末王潮、王审知两兄弟率兵入闽,被称为开闽王氏,其后多分布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

宋代,王姓的繁衍迁徙又有了新的发展,三槐王氏迅速崛起,世代显贵,最终发展成为北宋除皇室以外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宋代以后,王姓遍及全国各地。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2050.html

云中漫步言之第九十四篇:姓王姓的由来!!!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即多以爵为氏,天子之后代多以此为姓,也有不少是赐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周灵王姬沁心,在位二十七年,他的儿子姬晋曾对他提出批评劝谏,结果被废为庶民居住在当今山东胶南县一带,因为姬晋及其后裔的先祖是周天子,当时人们便称他们为王家,自此以王为姓。王氏早期主要是北方发展繁衍,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随行者有三位王姓将佐在那落户,唐僖崇时,河南固时人王潮,王审知入闽,从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明清起,王姓开始移居海外,今遍布欧美、东南亚各地。王姓是当今中国百家姓中位列于李姓之后的第二大姓,也可以称为遍地王。

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寻根溯源    
王姓起源大致分为五:
1.源于姬姓。
姬为黄帝二十五子之一,其后裔有五支发展为王姓。
A.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以爵号为氏。
B.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
C.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王子成父的后裔。
D.周平王太孙赤的后裔。
E.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的后裔。
2.出自子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以殷商王子比干为源起。
3.出自妫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以虞舜为源起,其后建立田齐王朝,被秦一统,项羽反秦时封为济北王,后人念此,遂为王姓。
4.由北方少数民族改王姓而来。
据《通志·氏族略》和《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许多少数民族如鲜卑、羯、高丽、乌桓等民族中不少人改王姓。
5.其他王姓来自换姓、赐姓或改姓。
得姓始祖    
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约出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卒于公元前五四九年,寿不过十六岁,但聪明早慧,幼有成德。周灵王二十二年,洛阳附近水害成灾,威逼王宫,灵王拟拥土围宫,排水至村落、田园,太子晋提出应疏通河道,既解救王宫,又能保护村民和庄稼,未被采纳,由于其一再据理力争,被周灵王一怒之下贬为庶民,但太子晋之德举却名声远扬。其子宗敬后担任司徒,时人因他是太子晋之后,便称他为“王家”,之后历代相传,“王”也就演变成为他及其子孙后代的姓氏。在山西太原晋祠修建的“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繁衍播迁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姓,琅邪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以东汉征士王霸为开基祖,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三国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邪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琅邪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元末战乱和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人口锐减,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运动,同时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著名湘潭王姓源于太原王姓,长沙王源于江南上亢王姓。海宁王氏即清末学者王国维所在的家族。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约占北方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八,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区,仅占百分之四点五,为第四大姓,在全国汉族中,以内蒙古王姓的比例最高,广东最低。  
郡望堂号      
据《广韵》所载,其著名王姓郡望有二十一个:1、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西南);2、琅邪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3、北海郡,治所营陵(今山东东)4、东海郡,治所以郯(今山东郯城北);5、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6、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7、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8、东平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东);9、新蔡郡,治所在河南新蔡;10、新野郡,治所在河南新野;11、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金乡西北;12、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13、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14、章武郡,治所在东平舒(今河北大城);15、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掖县;16、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17、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18、海汉郡,出处不详;19、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20、堂邑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苏六合);21、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  
堂号:
“三槐”、“槐阴”等。  
宗族特征          
文人墨客,浩如烟海。王姓在历史上,文人辈出,著述甚丰,信手拈来,俯拾皆是。各支王姓论字排辈次序分明。如安徽绩溪王姓字行为:“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驹骥马骕,龙凤鹿孝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名人精粹  
王翦:频阳(今陕西富平)人,秦时名将,佐秦始皇扫平六国。王充:会稽上虞(今浙江)人,东汉思想家,无神论者,著有《论衡》。王羲之、王献之:琅邪临沂(今山东)人,东晋父子书法家,人称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书圣”或“二王”。王勃: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惜英年早逝。王维:太原祁(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有《辋川集》问世。王安石: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残卷等。王实甫: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剧作家,《西厢记》是其代表作。王冕:诸暨(今浙江绍兴)人,元代诗人兼画家。王世贞:江苏太仓人,明中叶后七子之一,著述颇丰,其中作品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王夫之:湖北衡阳人,明末清初思想家,著有《船山遗书》。王晕:江苏常熟人,著名画家,为“清初六家”之一。王国维:浙江海宁人,近代国学大师,《人间词话》等作品影响深远。王若飞:贵州安顺人,他是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一九四六年因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而逝。

姓从何来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基本上人人俱有。但如果要追究姓从何而来,恐怕饱读诗书的学者亦讲不清楚。事实上,即使在研究姓氏的专门领域里,也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首先,姓的本义是什么,就有争论。有人说“姓,从女生”,表示人是女性(母亲)所生,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批姓都“从女作”,即以女字为偏旁,如姒、姬、妫、姚、嬴、姜等。故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是表示同出一个母系血缘的氏族符号。也有人认为“姓,本作生”,因此金文中的“百姓”均作“百生”,加女偏旁的“姓”字反而后起于“生”字,古姓有“子”而不作“好”,有“壬”而未必作“妊”,都是例证。故姓亦未必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和表示同出一个母系血缘的氏族符号,只是代表有共同来源关系的族群的称号而已。

其次,姓的产生原因是什么,也有争执。一说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当不同群体的人们发生接触时,需要有相互区分的群体标识。这种标识,严格说起来应称为族名,但有许多部族正是以族名为姓的。故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便是姓出现的原因(金良年《姓名与社会生活》)。但有人认为,从民族学资料所反映的历史来看,姓之作为区别标识,最初主要是为区别同族中分出的支族,而不是为了与外族交往。一说是为加强同一血系成员的团结互助。但有人根据古史传说资料(如《国语》说黄帝炎帝为兄弟,长成后“异德”,所以“异姓”),以为在分族异姓的情况下,尽可互相残灭,这表明所谓“崇恩爱、厚亲亲”,不应是姓最初产生的原因。一说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亲婚配以滋繁衍。但有人指出,大量史料表明,血亲通婚的传统在历史上延续甚久,人类在始有姓的年代亦不可能形成比较成熟与稳定的优生观念,故姓产生的初因不会是为了后代的健康繁衍。

再次,姓以何为来源。换句话讲,最初的姓是根据什么来选择与确定的?分歧更大,众说纷纭。其中以图腾说、地名说和先人赐姓说较有影响。

图腾说。此说认为姓来源于图腾。初民认为生殖乃某种物质(动物或自然物)侵入母亲体内,由此发生灵妊或感生的结果。这种导致母亲怀孕的物质往往成为该氏族的图腾,其族姓就从这个图腾蜕化而来。如古史传说中的有熊氏、牛〓氏、青云氏等,均有可能是崇拜熊图腾、牛图腾的族姓。“故姓实即原始社会之图腾,如姜之图腾为羊,风之图腾为凤凰,扈之图腾为〓鸟等”(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董家遵著《古姓与生肖同为图腾考》,论证我国端初的古姓有十二个,均为十二图腾兽的别称。如“妘,祝融之后,姓也”(《说文》),古史中邬、郐、路、鄅、逼阳等国皆妘姓。“妘”的籀文和金文字形与发声,与“虎”字相似相混,当是虎图腾的化身。《左传·宣公四年》载,〓国国君之女与人私通,生下男婴后弃之云梦泽,后由老虎给婴儿喂乳。这个传说是妘(〓)姓以虎为图腾崇拜的表现。《春秋元命苞》载扶始(女性名)登高山,见一白虎,忽有所感,后来生下皋陶,此即为交感的传说。又如姺姓,姺从先,古时龙名“先龙”,因知姺姓即龙图腾的别称。闻一多亦曾以姒、子、姬等古姓为例,证明姓来源于图腾:如高辛氏女简狄吞食燕卵,由此怀孕,生下儿子契。商人称卵为“子”,故契以子为姓,而子姓则以燕为族姓图腾。

分析上述论证,又引出一个新的问题:究竟是姓来自图腾,还是图腾来自姓?如照董氏说法,自然是先有图腾再蜕化为姓,而依闻氏的论证正好相反。雁侠以为,姓的起源情况往往是同一人的子女分成不同姓。一般一个族只有一个图腾,倘若图腾产生姓,不可能一族分为数姓。所以实际情况应是姓产生之后,子孙认为姓与祖先有关,所以对之膜拜信仰,从而使姓具有图腾色彩(《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准此,是最初的姓产生了图腾,而不是图腾衍生出最初的姓。但也有人认为,所谓同一人的子女分成不同的“姓”,应该是分成不同的“氏”,事实上,“姓”与“氏”的合流是在三代以后,所以,在此似不能将“姓”“氏”混为一谈。

地名说。此说的基本观点认为最初的姓就是得姓者母家所在的地名,或者是由地名转化而来。如传说中的舜姓姚,相传因生于姚墟;后又居于妫水之地,故又姓妫。《国语·晋语四》:“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可见先秦时人也有姓源自地名的认识。

兹以姬姓为例,来看图腾说与地名说的区别。地名说以得姓者生于姬水,遂有姬姓。图腾说以《诗经·大雅·生民》为据,其文曰:“时维姜嫄,……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王国维解:“帝者蒂也,像花萼全形”(《观堂集林》卷六),“武”即兽类足迹,故“帝武”就是花萼形的兽类足印,即图腾兽麒麟。用白话释译:姜嫄(女性名)踩在麒麟的足迹上有感致孕,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后稷,后稷长大后,以他为首领的部族便以麒为图腾。后麒字“鹿”旁改作“女”旁,成“娸”,以此为族姓,姬、娸、〓在古文中相通,故姬字实为麒字的变形,所以姬姓可说是“麒”的图腾的象征。《诗经》又以“麟之趾”来喻称文王子孙,亦是佐证(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先人赐姓说。此说多见于民族传说资料,认为本民族的大姓来源于先人的赐命。

如畲族的传说,高辛王的三公主生有三男一女,大儿子出生时用雕花玉盘盛着,高辛王说“这孩子就姓盘吧”;二儿子出生时用翠竹篮子盛着,高辛王说“这孩子就姓蓝吧”;三儿子在雷声中降生,高辛王说“这孩子就姓雷吧”;四姑娘坠地时,远处传来钟声,高辛王说“这孩子就姓钟吧”。从此盘、蓝、雷、钟成为四大姓氏。

此外,还有人提出姓来源于地域信仰神祗、部落始祖名号等见解,但也都遇到问难。识者以为,解开姓从何来之谜的关键,是对姓之本义的准确把握,它将推动其他问题的迎刃而解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万多个姓氏,其中3000多个一直使用到今天。早在1978年,我国的有关部门曾对北京等七大城市的姓氏使用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北京市共有姓氏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 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把七大城市姓氏放在一起统计,共有2694个。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对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查174900人,得到姓氏737个。两年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也对这些普查资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查537429个汉族人,共发现姓氏1066个。至198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又利用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对全国六大方言区570822人进行统计,得到姓氏1086个。上述3次抽样调查所得姓氏合在一起,共有1436个,造成这种姓氏较少的原因主要与抽样有关,被抽样的人口比例不大,无疑有大量的姓氏因为没有被抽到而遗漏。因此,根据不少专家的估计,我国目前使用的姓氏应在3000个以上。当然,上述数字也仅是估计而已。十分确切的姓氏使用数字,只有在以后进行人口普查时,对姓氏进行专项统计后才能得出。

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情况是十分悬殊的。以我国北部为例,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仅在北京市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总人口的10.6%,李、张二姓也各占9.6%,刘姓占7.7%。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3以上。

又如上海市,据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区和上海县625万人的统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46%、6.4%和5.83%。除这三大姓外,位居前10名的还有李、徐、朱、周、吴、刘、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43%不等。此外,人口数量占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9个,除上述10个外,另有杨、黄、陆、孙、顾、赵、胡、金、曹。19姓人口加起来,占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

再如台湾省,根据1978年6月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全省有居民1700万,使用姓氏1 694个,其中位居前10名的依次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陈姓,据1938年和1958年两次抽样调查统计,人口数量都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以上。
另外,从全国来看,据一些专家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的分析研究,参考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发现李、王、张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

7.4%和7.1%。此外,另有16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它们依次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姓的人口之和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总数的55.6%。至于占全国87%的人口,基本只使用100个姓氏;90%左右的人口使用120个姓氏,96%的人口使用200个姓氏。这种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汉族姓氏使用的实情。

我国当代姓氏使用数量的难以估计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所反映出的特点当然不止以上这些。如果把我国以长江为界分作南北两大区,并把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和云南等8省区的南方区,大姓的人口多寡和排列顺序与北方区有明显的不同。如仍以上述抽样调查资料为例,南方区的三大姓依次是陈、李、张,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7.1%、6.9%、4.8%;而北方区则以王、李、张为三大姓,所占比例分别是8.6%、8.4%、8.0%。由此可见,南北三大姓中只有李、张两姓一致,其第一大姓各不相同。不仅如此,即使是南北相同的李姓,在地区分布上仍不平衡,南方区频率也仅占北方区的1/2。同样,张姓虽在南北两区中均列第三位,但北方区的比例几乎是南方区的两倍。这种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当然在其他姓氏中也有反映。如陈姓是南方区的第一大姓,也是广东省的第一大姓,其仅在广东省的人口比例即达10.5%。而在北方的黑龙江省,比例只有2.6%,仅为广东省的1/3。又如,北方区的赵、孙、马、刘等姓比例显著高于南方区,而南方区的林、黄、朱、吴等姓则高于北方区。至于两大区的各个省中,姓氏分布也有自己的特点,或者拥有仅有本省区才最为集中的特殊姓氏。诸如此类的情况如广东的梁、罗、赖姓,福建的陈、林、郑姓,山东的孑L姓,江苏的徐、朱姓,浙江的毛、沈姓,广西的黄、韦、覃姓,云南的李、徐、杨姓,四川的何、邓姓,甘肃的高、马姓,以及河南的程姓、河北的张姓、山西的郭姓、内蒙古的王姓、安徽的汪姓、江西的胡姓、湖南的谭姓、陕西的赵姓、贵州的吴姓,等等,莫不如此。在这些姓氏中较为特殊的只有一个周姓,无论是在何地的分布都较为均衡。造成上述分布状况的当然有历史的原因,除此而外,不容忽视的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和民族融合的多寡等。

另外,在当代一些专家对我国姓氏分布状况的研究中,除按地理方位把我国分作南北两大区外,还根据各地对语言的使用情况而划分成方言区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另外一个角度的研究结果。根据这种划分,全国共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吴、赣、湘、客家、闽、粤方言区。在这些方言区中,由于北方方言区范围较广,又被分作北方、西北、西南和江淮四个次方言区。各方言区被抽查的姓氏共有1055个,其中较常见姓氏的分布规律是北方方言区中北方、西北和西南三个次方言区基本相似,都以李、王、张、刘、杨等姓人口最多;吴方言区与江淮次方言区相似,均以王、张、陈、李四姓人口最多;赣、湘两方言区比较相似,都以李姓为第一;粤、闽、客家则以陈姓占第一位。这种研究结果,与按南北两大区划分而得出的结论基本接近,说明我国当代姓氏的分布的确具有一定的规律。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姓氏的人口数量和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王姓在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所作的统计中是第一大姓,但到1986年中国科学院统计时则退居第二位,至1990年人口普查时,王姓又跃居第一位。此外如张姓,在近年所作的各种统计中均居第三位,但由于其人口增长很快,有人预测,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王、李二姓,跃居百家姓第一位。

我国大小姓的悬殊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悬殊并且还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其发展的结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越来越少甚至被淘汰。正如以上所说的那样,我国目前使用着3000多个姓氏,但经常使用的仅有500个左右,占人口总数87%以上的人只使用100个姓氏,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一些大姓的分布可以遍及全国,但影响较小的姓氏甚至仅仅分布在某一地区、某一乡镇。如在湖南省桃源县有璩(qd音渠)姓,辽宁沈阳有皓姓,浙江余姚有众姓,陕西彬县有叱干姓,江苏武进有莳姓,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见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县等地,生活着16 000余名庹(tu6音脱) 姓人,在其他地区也很少能见到这一姓氏。这种分布状况,也同样值得我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