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信 副卡:你怎么样看待王安石变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9 07:33:01

王安石变法与在其之前的范仲淹所组织的庆历新政来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很有趣的
东西。
这里需要现来看看范仲淹在王安石变法大约30年前所设想的是什么: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

把这十条分类一下,就知道 前五条是政治政策,专门针对官吏与行政阶层,中三条是国
家强富的内容,后两条则是实施手段。
而王的变法呢? 青苗,均输,市易,方田,保甲,保马等。可以说,这些政策都是国富
层次的。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说,是对范仲淹的改革中的中三条的完善化与具体化。但是
这一对比,又从另外的层次上发现了王变法中的弊端——即忽略了中国社会为官僚社会
的现实,而主观的出发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上——这势必造成主观的希
望富强国家的主观愿望与变法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吏治不清造成变法到了基层变味的后果
。不客气的说,王的改革政策,太书生化了。他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没错,但是他的
改革政策却缺少可实践性和操作性,虽然从条目上和政策上看起来是合理的,但是从实
施上却因为忽略了中国的实际而归于最后的失败。如果说当时的朝廷内部对他的改革有
反对势力的话,那么对比下范的改革和王的改革就会知道,反对范的都是“小人”,反
对王的都是“君子”——诸如韩琦,欧阳修等。这些人为什么反对呢?如果说他们是保
守的,这点我承认,但是是不是他们同时也认为王的变法初衷虽然好,但是政策上不可
行呢?比如你文中所引用的,司马光反对王说他改革的时候官吏又在增加的事情,对于
当时的宋的官员臃肿的社会现实,为了改革又新设置官吏来推行变法,是不是会造成全
国的官僚体系的混乱从而更加扰民呢?事实上我觉得这是相当说的过去的。王不去着手
搞管理上的行政改革,却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推行变法(比如对反对变法的人撤消其
官职等等)这样的手段,是否将他的相权作为了一种绝对的存在从而一意孤行的忽略了
反对派指陈的其变法中的缺陷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王可以做很好的政治理论家,却
无法做真正的成功政治者就是因为他在思考问题上过于理想化了,虽然其设置国家的社
会结构是学理上说的通的,但是其实施上是绝对的书生意气了。虽然用志大才疏来形容
是有点过,但是从其变法的推行上,专断与缺乏对于官场现实的判断力导致了变法的失
败——可以说,王的失败从其开始所制订的政策与其着眼点上就有问题的。
再来说另外的一个问题,王的变法其实还是偏重申韩一些,其推行中的一些政策又章现
了其“王霸之辩”的特点。这无疑会遭到朔派的儒学思想的人的反对了。
当然,说的是从学理上的分析,也是从政策上来分析王变法,记得以前曾经看过的一篇
《从青苗法看王安石变法失败》就很有特色。对王的为人,确实是君子和好学者,从他
后来创建新学一派,后来为朱熹所融合奠定了中国后七百年的思想传承,在中国的思想
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

王安石变法时机不对

北宋的变法阻力太大,假如是汉武帝那时变法,那就容易多了,再不行明太祖时期,也会容易点,(不过有朱元璋在,也不用王来变法了。)王的变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北宋做不到,虽然北宋的政策是强干弱枝,但是枝是弱了,干未必强,士族虽然没有了,但是士大夫在地方的势力却是无比强大,就算是神宗这样在北宋算是比较强硬的皇帝也无法抵御士大夫的压力。而且王安石变法一大目的是强兵,但是要强兵先要强将,北宋那防范武将的政策做的到吗?西汉就不同,那时法制残酷(随秦制嘛,虽然比秦好些,但是比之后的各代残酷许多。)地方上的势力自景帝扫七国,再打压各贵族功臣,等到武帝上台,频繁提拔下层,培养新势力,打击旧势力,巩固君权,再这样的背景下,要变法就容易得多,即便比王安石变法更激进的也可以作到。

北宋之后防范武将,重视文人,几代之后,已经养成士大夫阶层,关系盘根错节,要变法什么就要触动他们的利益,由于武将不成气候,皇帝只能依靠士大夫内部的斗争,北宋党争何尝没有皇帝刻意的目的。而王安石变法依靠的是这个阶层,打击的也是这个阶层,变来变去,只是一派上台打击另一派,换汤不换药,变法却成了加强自己权利的工具,这样还能不失败?[cchere.com 西西河 沉睡的天空]

不过王也有自己的缘故,用人不当,权力又受到限制,象张居正的权力和政治才能就高出王甚多。当然,明朝的那种环境使得张受到的压力小于王。但是即便如此,失去皇帝的支持,变法都不免失败的下场。

就他还变法,连现实都看不清,最后咋样,落得个一贬再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