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源:瑞安有什么岩石和矿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16:49:17

首次发现S型火山岩
--岩石学家 王德滋

王德滋(1927- ),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60年代,进行华南加里东期与燕山期花岗岩对比研究,确认加里东期花岗岩在华南有广泛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有明显区别;在华南首次发现幔源型花岗岩,证实其为蛇绿岩套的浅色成员,是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研究中国东南沿海的A型花岗岩,论证其为后造山型花岗岩,无例外地与拉张背景有关;将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与高钾钙碱性岩系,研究了二者的差别与成因;提出次火山花岗岩的概念,并以时、空、源一致性作为火山-侵入杂岩的判别标志;与合作者在华南发现S型火山岩并研究了它们与锡、铀的成矿关系。

返 ?回

王德滋教授,1927年6月27日生,江苏泰兴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1946年他报考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并且如愿以偿地录取在第一志愿地质系。

1950年9月,王德滋教授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即留校担任助教。1955年升为讲师。1978年,我国的职称评审“解冻”之后他即越级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同年担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他还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东亚前侏罗纪地质对比计划火成岩组组长等重要学术职务。现任《高校地质学报》主编、《岩石学报》副主编。

王德滋教授长期从事花岗岩与火山岩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主要获奖者之一),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获奖者之一),“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二等奖(1995)、三等奖(1995)。已出版《光性矿物学》、《火山岩岩石学》、《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一侵入杂岩及其成矿关系》(英文版)等专著、教材、译著10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王德滋教授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地质科学上的创造性成就主要有三项。

研究花岗质火山一侵入杂岩

研究花岗质火山一侵入杂岩,处于国内领先、与国际同步的地位。以往,研究花岗岩者很少注意与火山岩的成因联系,而研究火山岩者亦忽视与其伴生的花岗岩的关系,二者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国内如此,国际上也有此倾向。1980年,他在浙江莫干山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莫干山顶为流纹岩,山麓为花岗岩,沿途观察未见花岗岩与流纹岩的明显接触界线,而是呈逐渐过渡状态。这引起了他的关注与思考。同年在浙江桐庐火山断陷盆地内他亦发表类似现象,这表明花岗岩与流岩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成因联系。于是,他在国内首次提出“次火山花岗岩”(Subvolcanic granite)这一概念,并在《中国地质》(1983,No.10)上发表了这一观点。随后,他又进一步提出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近于一致条件下,花岗岩实质是流纹岩、英安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山机构的“根”,形成了在成因上有机联系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嗣后,他和他的同中们在浙江北雁荡山、福建钟腾、江西岩背等地又陆续发现这类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这些发现都证明了这类杂岩存在的普遍性和他所提出的观点的正确性。与此同时,著名岩石学家R.L.Smith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部圣胡安火山岩区也有类似发现,他确定了十余个受破火口控制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体,这与王德滋教授等人的研究是同步的。可以说,关于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的研究是王德滋教授在火成岩成岩研究上的一个突破,是他的重要研究特色。

首次发现S型火山岩

在国内首次发现S型火山岩,破除了两位国际花岗岩权威所谓不存在S型火山岩的陈旧观点。1974年,澳大利亚著名花岗岩地质学家Chappell和White根据其在澳大利亚东部拉克兰褶皱带内花岗岩的研究工作,提出将花岗岩划分为I型与S型两类。其区分标志之一是:I型花岗岩存在同源火山岩,而S型花岗岩则无同源火山岩的存在。事实上,这个结论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因为80年代国际上首次在秘鲁发现了S型火山夺;稍后在澳大利亚又发现了三条S型火山岩带。80年代末,王德滋教授等在江西东乡、相山一带亦发现S型火山岩,在流纹岩中确证有岩浆成因的红柱石和石榴石斑晶存在,说明流纹岩是过铝质的。这条S型火山岩带向东延伸至浙江境内,是国内极为重要的一条铀成矿带;继而又在武夷山西坡发现与斑岩锡矿有密切关系的一另一条S型火山岩带。经过几年持续不断的研究,他们先后在华南发现10余处S型火山岩,并按其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为富水、贫水和富氟三种类型,不仅修正了Chappell和White的观点,而且大大深化了对S型火山岩成因机制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王德滋教授进而将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同熔型(壳幔混源型),另一类是陆壳重熔型(壳源型),并研究了它们的制约因素(基底、构造)和成矿专属性,深化了对华南金属成矿分带的认识。在多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他和他的同事合作撰写了英文专著《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及其成矿关系》。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固体地球科学丛书之一,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进行了广泛交流。毫无疑问,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中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

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划分出橄榄安粗岩省,提供了将板块理论运用于火山岩研究的一个范例。近年来国外的研究,一般把橄榄安粗岩视为岛弧靠近大陆一侧的晚期成员,王德滋教授从90年代初开始指导其研究生对分布于苏、鲁、皖地区的大面积橄榄安粗岩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明显有别于岛弧的橄榄安粗岩,据此,他和他的研究生把散见于该区众多盆地内的橄榄安粗岩视为一个整体单元,划分出橄榄安粗岩省,其北侧和南侧均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省”,整个中国东部火山岩带呈现一种典型的“夹心式”格局(Sanawich pattern)。何以会出现这种南北两翼呈钙碱性,而中部呈现碱性的地质现象呢?他们研究以后认为这是两大动力体系耦合的结果,其一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贴后期的伸憎爱分明作用与地幔上拱,另一库拉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斜向俯冲,而橄榄安粗岩省的形成主要受前者制约,同时也受到后者影响。从其构造环境来说,中国东部中生代橄榄娄粗岩的成因属于陆内造山后期的产物,而与岛弧成因迥然有别。这项研究是南大地质系为主承担的“中国东部金矿研究”重大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王德滋教授是该项所属二级课题的负责人。经专家评审,对橄榄安粗岩省的划分及其与金矿的关系给予了充分肯定,整个项目被评价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88年,年逾花甲的王德滋教授虽然从行政第一线上退了下来,由于众望所归,他又担任了新成立的南京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及南京大学校友会总副会长,对学校的全面发展继续起着顾问和咨询作用。

时至今日,已是古稀之年的王德滋教授依然是雄心犹在,宝刀未老。可他却戏称自已已是“伏枥之老骥”,应该腾出更多的时空,让新一代“千里马”豪无羁绊地骋于辽阔的学术疆场,因为他已强烈的意识到“培养跨世纪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将成为南京大学21世纪能否成为国际一流大学的最关键的问题”。所以他决心今后将着力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当好伯乐,发现优秀人才,二是甘当教练,发扬人梯精神;三是乐于咨询,促进学术民主。”寥寥数语,衬托出“对南大的历史和未来负责”的高尚情怀,凝结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深远之志,描绘了一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瑰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