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蕲春县:刘泽华的《中国的王权主义》《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23:40:31
请详细一点,谢谢!

《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是刘泽华教授的一部新作.全书37.5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这部著作以中国古代王权作为研究对象,以一系列基础性研究为支撑,着重考察"王权支配社会"这个传统社会与思想的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剖析王权主义的完整的学术构思.
  "王权主义"是刘泽华教授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的提纲挈领的概括.马克思曾以"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来论说法国中世纪的特点.这个断语在今天看来依然是精辟的,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专制主义和君主专制制度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欧亚大陆各民族,各地区社会文明史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曾出现过"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现象.如果说西欧中世纪"行政权力"的化身是各级封建领主,那么中国古代社会"行政权力"的化身就是"王权"(君权,皇权等都是王权的同义词).中国古代王权的主要构成是行政权力,王权对社会的支配实质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刘泽华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王权支配社会".因此,他使用"王权主义"这个概念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控制和运行机制."王权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王权为中心的权力系统;二是以这种权力系统为骨架形成的社会结构;三是与上述状况相应的观念体系.
  王权主义这个概念既不是指社会形态,也不限于通常所说的权力系统,这一点务请读者予以注意.刘泽华教授认为,从历史的总过程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形态.这是最基础性的看法.用经济关系解释社会现象的合理性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要回答"这个社会何以是这样"时,必须着眼于分析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生产关系.然而要回答"这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是什么",就涉及到具体的社会运行机制问题.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形态范围内,许多具体的经济利益问题不是通过经济方式解决的.作为基于社会经济又超乎社会经济的一种特殊存在,王权长期成为社会运动的主角;在各种社会权力中,王权是最高权力;在社会的诸种结构中,王权体系居于主导地位;王权崇拜成为思想文化的核心;权力的分配决定着社会经济分配,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是权力分配的产物.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从王权的角度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更直接,更具体.
  据我的理解,刘泽华教授的基本思路是:由于"王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纲领性的作用,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因此用提纲挈领的"王权主义"作为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指导性思路才可以使各种研究成果更加切近历史事实.这就是说,"王权主义"这个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各种重大历史现象而设定的,而这个主观判词又是从历史事实中概括出来的.

  《中国的王权主义》一书共分四章,每一章单独构成一个分析单元.
  "第一章王权支配社会"着重讨论"君主专制帝国是政治支配经济运动的产物"这个命题.中国的帝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秦汉时期,此后传延两千余年.据我的理解,刘泽华教授从三个层次分析了王权对经济运动的支配和影响:第一个层次是政治因素在第一批封建贵族和地主产生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和政治权力再分配在封建地主再生之路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个层次是政治因素在第一代小农形成中的决定作用.第三个层次从帝王"以天下恭养"和官僚贪污的普遍性看权力掠夺,权力侵占等社会财富分配的特殊方式.由此可见,政治权力在封建经济关系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甚至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帝国的超经济强制和权势者的疯狂掠夺则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专制权力干扰,破坏了简单再生产规律和价值规律,从而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迟滞.王权对经济运动的支配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重要表现.由此而形成的经济关系,权力体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社会控制和运行机制,又反过来为王权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
  在第二章,刘泽华教授着重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他从战国百家争鸣与王权主义的理论发展,秦始皇皇帝观念的世代沿袭,王权主义政治文化的总体特征,帝王对"学"与士人的控制,政治与思想的冲突等几个层面和角度,分析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政治性.
  第三章是王权主义各论.在这一章,刘泽华教授分别剖析了几种与王权主义密切相关的思想文化现象.本章各节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人文思想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其王权主义的基本导向;通过分析君主名号,帝王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和臣民卑贱论的特点等,揭示了王权的垄断性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框架;通过分析儒家的人论,揭示了儒家"人道"原则和理想人格的王权主义属性;通过分析儒家理想王国的特点,揭示了儒家政学说的专制主义归宿;通过分析民本论的思维方式和政策原则,揭示了君权至上与民为国本的互补关系;通过分析圣人无我论,揭示了圣王专制的几个特点;通过分析传统国民主奴综合性格,揭示了在王权主义控制下所形成的社会人格的特点.
  在第四章,刘泽华教授专题研究了政治哲学与王权主义问题,如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王,道相对二分与合二而一;王,圣相分与合二而一;尊经教条主义与多样性等.
  从上述各章节的内容和思路不难看出,刘泽华教授对于中国古代的王权主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相当完整的分析框架.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指出的:"我的这本书不是为写书而写的,而是二十年来对王权主义问题陆续思考的一个结集.为了避免重复,凡以前已成书的篇章,原则上不再收入."因此,这本书并没有囊括刘泽华教授关于王权主义问题研究与思考的全部内容.但是,读者还是可以从这本集中阐述"王权支配社会"的书中,窥一斑而见全豹.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读者则可通过阅读刘泽华教授的其他著作而了解更多的学术信息.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刘泽华, 汪茂和, 王兰仲著,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一书是1988年首次出版的,当时印了两万册,很快就销售一空。由于阴差错,这本书一直没有再印。这次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再版,我仅代表作者向天津古籍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专制权力支配社会在中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它不仅形成了一套体制,也形成一种文化心态。我们要从这种体制和心态中走出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走出来,首先要正视历史,确定历史转变的起点。我们经常说要了解和熟悉国情,而历史就是国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这本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本国情备忘录。欲了解中国国情者,应该翻阅一下本书!

  目录 [返回]
  --------------------------------------------------------------------------------
  引子
  一、君主集权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一)君主独裁政体的形成
  (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结构特点
  (三)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基础
  二、君主集权国家对人身的支配
  (一)被征服的人
  (二)被控制起来的人
  (三)等级中的人
  三、君主集权国家对土地的支配
  (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权力支配下的个人土地占有
  (三)政治权力与土地转移
  四、政治权力与古代社会的阶级关系
  (一)权力支配形态下古代中国社会的分层
  (二)政治权力在封建地主产生与再生中的作用
  (三)专制皇权与封建社会中的小农
  五、权力与分配
  (一)“权”与“利”在古代社会中的关系
  (二)国家对社会产品的攫取
  (三)贪污——古代社会特殊的再分配形式
  六、政治支配形态下的工商业
  (一)官府手工业
  (二)官营商业
  (三)民营工商业
  七、政治权力与古代中国的城市
  (一)军事,政治与早期城市的起源
  (二)政治性的城市——400年不变的格局
  (三)政治性城市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及影响
  八、政治权力与文化
  (一)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
  (二)“学而优则仕”——知识分子的出路
  (三)传统文化内涵的专制主义
  九、君权与社会普遍危机和周期性动荡
  (一)皇权与社会灾难
  (二)国家机器恶性膨胀与财政危机
  (三)苛政在社会经济全面崩溃中的作用
  (四)周期性的社会动荡
  十、关于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君主专制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向背关系
  (二)君主专制下人的臣仆化与社会的僵化
  (三)民众的贫穷愚昧与君主专制的互补
  (四)没有制约机构与强谏多悲剧
  (五)君主专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停滞

引子
一、君主集权国家的形成与特点
(一)君主独裁政体的形成
(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结构特点
(三)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基础
二、君主集权国家对人身的支配
(一)被征服的人
(二)被控制起来的人
(三)等级中的人
三、君主集权国家对土地的支配
(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权力支配下的个人土地占有
(三)政治权力与土地转移
四、政治权力与古代社会的阶级关系
(一)权力支配形态下古代中国社会的分层
(二)政治权力在封建地主产生与再生中的作用
(三)专制皇权与封建社会中的小农
五、权力与分配
(一)“权”与“利”在古代社会中的关系
(二)国家对社会产品的攫取
(三)贪污——古代社会特殊的再分配形式
六、政治支配形态下的工商业
(一)官府手工业
(二)官营商业
(三)民营工商业
七、政治权力与古代中国的城市
(一)军事,政治与早期城市的起源
(二)政治性的城市——400年不变的格局
(三)政治性城市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及影响
八、政治权力与文化
(一)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
(二)“学而优则仕”——知识分子的出路
(三)传统文化内涵的专制主义
九、君权与社会普遍危机和周期性动荡
(一)皇权与社会灾难
(二)国家机器恶性膨胀与财政危机
(三)苛政在社会经济全面崩溃中的作用
(四)周期性的社会动荡
十、关于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君主专制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向背关系
(二)君主专制下人的臣仆化与社会的僵化
(三)民众的贫穷愚昧与君主专制的互补
(四)没有制约机构与强谏多悲剧
(五)君主专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