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主题班会:关于名人战胜懒惰的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19:22:53
写两个即可

赵武灵王的骑射

战国时的赵国,地处山西中部、陕西东北和河北西南的多山丘陵地带,初为七雄之一,国力并不强盛。因此,东方和北方的林胡、楼烦和近邻的中山国,都时时想吞并它。面对这样危亡的形势,年轻有为的赵雍即位,称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性情豁达,善识时务。他看到强敌压境,而御敌之本仍是靠传统的战车和作战方式,深感国情与时代的矛盾,于是提出进行军事改革,要求改穿胡服,苦练骑射。但这一强国的决策,遭到守旧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说赵武灵王是“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乱儒礼,毁王业。武灵王告诫他们说:“欲强赵国,兴旺祖业,靠战车方阵、宽衣博带的传统战服,是对付不了强敌的;要制敌必学胡服骑射,改革战术武器,才可取得保国卫家的主动权。他坚定地说:“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武灵王言行一致,第二天上朝就不再穿龙袍皇冠,而换成了紧身细腰、轻便利落的胡服,并握着射雕巨弓。群臣一见,哭笑不得。他的叔父公子成当场扬言:你穿你的胡儿服,我穿我的儒家衣,从此谁也不必理会谁。武灵王并不动怒,派人送去胡服,耐心脱服他能高瞻远瞩,为国着想,摈弃陈俗。公子成等终被说服,自觉自愿地穿上了胡服。

变胡服的胜利,导引了骑射之风的盛行。举国的兵士和猎手,都穿上轻便利索的胡服,跟着武灵王在山林丘陵中练习,骑马射猎技术日趋见长,赵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支轻骑兵。在后来的作战中,赵国东破林胡,西败楼烦,灭中山王国,领土拓展到燕、代之地,成了七雄中的强国。从此,作为战事的骑射技术在诸国广为传播。

这一战术史上的重要创造,直到汉代都备受重视,训练骑兵仍以射猎为它的基本方法。因此,汉画石刻的不少画幅,都生动地镌刻下了这光辉的形象。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吃穿不愁,他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生活养成了他贪玩的习性,又加上他有些害怕困难,认为书有那么多,那么难懂,一辈子也学不好,所以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常常是人坐在书桌前,心早就飞到外边去了。甚至有时索性丢下书本,偷偷地溜到外边去玩。

有一天,他跑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大铁棒。李白觉得奇怪,不由得停下脚步。只见老妇人在石头上洒了一些水,然后不停地磨呀,磨呀,石头都磨得成一个月牙形了。李白不禁好奇地问:“老人家,您磨大铁棒干什么?”老妇人告诉他:“我想把它磨成一根针。”

李白一听哈哈笑起来:“这么粗的大铁棒磨成一根针,这可不容易啊!你在开玩笑吧?”

老妇人认真地说:“不,不是开玩笑。只要坚持不断地磨,总会越来越细。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啊!”

李白听了老妇人的话,仔细想了想,觉得老妇人的话很有道理。学习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进步。他告别了老妇人,决心从今以后认真读书。

李白回到家,便一反往常,天天用功学习,刻苦钻研,为以后写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见老子

画面上,老子居左上方,孔子面对着老子,他们身后的人群是孔门的七十二学生。群贤毕至,或以礼相见,或高谈阔论,协调而融洽。在人群中间,还有一个活泼的儒童,是孔门是得意弟子颜回。这车水马龙、凤鸟飞舞的场面,都象征着这次空前的盛会将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反响。

老子是楚国的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又称老聃。他身高9尺,长着黄色的眉须,宽大的前额,充满智慧的双眸;当时在周朝担任文官,负责古代图书典籍的收藏和管理。在这之前,他也做过王室要臣,但当他看到周王室日渐没落,周王对有识之士的治国之策根本不予理睬后,愤然辞官,开始了讲学活动,在周王朝成了一个很有社会地位和知识渊博的学者。当时孔子在鲁国,正是青年好学的时候,他一面讲学,一面四方求学拜师。有一天,他听到学生南宫敬叔赞誉老子是一个具有真才韬略的学者,便决定去拜见。孔子请南宫敬叔作引导,不远千里从鲁国去洛邑会见老子。鲁国君王很赞同孔子会见老子,以为能够增进鲁楚两国的关系,特地为孔子准备了车马和侍卫。孔子经过长途跋涉,带着学生们来到洛邑。老子异常兴奋,特地带着徒弟前去迎接。相见后,尽管年龄相差悬殊,双方稍有几分拘谨,由于孔子的真诚求教,老子还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治学的道理,并赠给孔子有关的图书典籍,二人从此结为知己。

后来,每当孔子向学生讲到这次会见时,都表露出对老子的深深敬佩。他说:“我之所以有长进,就是因为曾经见到过了不起的老子,并得到他博学的教诲。因此,我的学问是和老子分不开的。”几千年来,孔子被尊为圣人,老子只被看做是个道家,虽然地位悬殊,但圣人求教于老子的这种虚心好学精神,却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后世所效仿的治学典范。

采用剔地阴线刻的手法处理画面,使得人物众多的场景清晰明朗,落落大方。对每个在场人物,为避免列像式的单调,多运用对称的组像,表现相互间的运动关系。同时衬托以云纹鸟兽图案和行走的车马,提点全景的流动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毫无沉闷呆滞的感受,成功地处理了这样一个名流济济的历史画幅。

此外,它运笔工整,重视细部的刻画,也是这幅名作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