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机兵几代最好玩:关于马概和金融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7:48:00
关于马概的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如何正确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
关于金融的问题:
人民币应不应该增值?会不会继续增值?

第一题答案: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统治阶级为维护主权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所确立的基本利益。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归宿,是制定国家对外战略的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成为外交战略的最高准则。

  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各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战略和策略,只能由各国人民去寻找、去决定,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任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干涉别国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不允许帝国主义的干涉。实践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周恩来同志发挥其政治智慧,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把握当今时代特征,他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2页)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奠定了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国家,根本任务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创造物质基础,其社会制度本质上是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因而,它需要促进和维护国内国际的和平,为国内建设争取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独立,具有主权,才能谈得上迅速发展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顺利实现我们的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需要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间国际和平环境,符合我国人民根本利益。

  具体内容:
  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第二题答案:

  对外开放,是使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由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现代科技既不是一国所创造,也不为一国所拥有,而是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封闭起来,都无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现代化大生产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市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产品,消费自己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则能扬长避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最大效益。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减少代价,少走弯路,就显得更加必要。

  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初创阶段已经过去,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问题是,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资结构要进一步合理,地区分布要注意均衡,对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关键技术的资金引进要相对加大。外贸出口,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效益,减少亏损,尽快实现“两个转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以利于加快对于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利用、吸收和转化。对外思想文化交流,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摒弃思想文化垃圾,警惕全盘“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

  开放则兴,闭国则衰。我们一定要清醒地估量世界的发展,勇敢地迎接严峻的挑战,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使我们的民族更加有力地参与国际竞争,更加坚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题答案:

  一、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革命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但也不是原有体制个别方面和环节上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它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质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系列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方面和环节的变革。改革不仅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杠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的意义上而言,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关于改革的对象。第一,从国家的各种体制看,存在着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端;第二,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看,主要的弊端是官僚主义、权利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等现象。此外,还有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上下级关系和群众关系中在身份上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公民权利义务观念薄弱,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主义作风,不承认科学和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的极大重要性以及思想僵化,小生产者势力严重等。
  关于改革的目的。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于改革的原则。改革必须坚持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
  关于改革的方法。改革要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改革要在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理论应当走在实践的前面,先有一个蓝图,然后再着手改革。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要始终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新世纪,改革要有新突破: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妨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弊端。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其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不同,要想推动本国经济发展,都必须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大潮,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利用国际经济的有利条件。从闭关自守转变为对外开放,已成为一切国家求得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制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继承和利用世界各国已经取得的全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提高了经济管理的水平;有力地扩大了对外贸易,打开了利用外资的局面,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实践证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在对外开放中,要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
  在新世纪,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商进来,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不单纯追求总量和规模的扩大,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特别要注重引进智力和先进技术,提高经济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最后的问题,写不下了!
  http://pengfly001.blogchina.com/364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