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2联机道具:耳朵里有耳屎扣不出来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7:37:52

抠耳屎时容易损伤外耳道,外耳道损伤往往导致局部充血等反应,会影响听力。
耳屎过多时用脱脂棉卷成棉签,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也可用耳道勺轻轻地将耳屎掏出来。
平时用棉签蘸75%酒精少许常清洁外耳道可减少耳屎。
耳屎已结成硬块自己难以取出时,可去医院五官科门诊部请医生取。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它是外耳道皮肤上耵聍腺的分泌物,开始分泌出来时呈液体状,非常粘稠,干燥后便成了小块固体状。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口腔不断的张合,耳屎会随之向外移动而自行脱落。但耳屎多的时候,会把小小的外耳道阻塞,影响听力;有些小孩偶尔会听到耳朵里边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在洗头、游泳时,水流进外耳道使耳屎膨胀,更会出现上述现象。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耳朵里有耳屎,就用手指、发夹、挖耳器或火柴梗给他挖。而孩子因怕痛,却不愿合作、哭喊不止,所以容易把小儿的外耳道皮肤挖破,受损处则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耳疖。更严重的是挖破鼓膜,导致中耳炎,及小儿的听力下降。

那么,怎样给孩子挖耳屎呢?其实对于耳屎不多的小儿,一般不需处理,也可用棉签在外耳道入口处轻轻清理一下即可。如果耳屎较多,可以用3%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每2~3小时滴1滴入耳内,一天3~4次,1~2天后耳屎变软再用小镊子轻轻将其取出,注意这个过程一定要固定好小儿头部,勿使其乱动。平时每星期要用涂有金霉素眼药膏的小棉签,在外耳道卷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杀菌,二则能湿润外耳道的皮肤,从而使耳屎自然脱落,不会形成大块。如果耳屎结成硬块,造成外耳道阻塞,那就应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处理,切勿在家强行给小儿挖耳屎

耳屎过多时用脱脂棉卷成棉签,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也可用耳道勺轻轻地将耳屎掏出来。
平时用棉签蘸75%酒精少许常清洁外耳道可减少耳屎。
耳屎已结成硬块自己难以取出时,可去医院五官科门诊部请医生取。

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色的、有的呈粘稠样的物质,俗称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耳屎吃进去变成哑巴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汉族还有关于耳屎(耳垢)的禁忌。以为自己的耳屎(俗以称作“耳聋”)不可乱扔,让别人脚踏了对自己身体不利。如果自己吞食了自己的耳屎则会变成哑巴或聋子。总之,耳屎虽然离开了自我,仍然能对自我有魔法影响,所以要避忌。
耳屎是由哪些东西构成的呢?从物理性状看,耳屎通常呈淡黄色蜡样干片状物质,味苦,不溶于水、酒精或乙醚;从化学分析来看,耳屎含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质和黄色素,还有0.1%的水以及少许白垩和钾、钠等元素。
耳屎因富含油脂,它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耳屎和细毛还能防止昆虫等微生物对耳朵的侵害。偶然闯进来的小虫等碰上密茸茸的细毛,被挡住去路;耳屎味苦,当小虫尝到耳屎的苦味后,便会“知难而退”。此外,富含油脂的耳屎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对耳道深处的鼓膜可使其不致干涸,从而使鼓膜经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富含脂肪酸的耳屎,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有人证明,耳屎里的化学成分能抑制好几种细菌的生长、繁殖。
耳屎和细毛,不仅能吸附进入耳道的灰尘和微生物,保持耳道的清洁,而且还能使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由此可见,正常的耳屎不是废物,对保护听觉器官还是有一定功劳的。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它是外耳道皮肤上耵聍腺的分泌物,开始分泌出来时呈液体状,非常粘稠,干燥后便成了小块固体状。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口腔不断的张合,耳屎会随之向外移动而自行脱落。但耳屎多的时候,会把小小的外耳道阻塞,影响听力;有些小孩偶尔会听到耳朵里边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在洗头、游泳时,水流进外耳道使耳屎膨胀,更会出现上述现象。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耳朵里有耳屎,就用手指、发夹、挖耳器或火柴梗给他挖。而孩子因怕痛,却不愿合作、哭喊不止,所以容易把小儿的外耳道皮肤挖破,受损处则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耳疖。更严重的是挖破鼓膜,导致中耳炎,及小儿的听力下降。

那么,怎样给孩子挖耳屎呢?其实对于耳屎不多的小儿,一般不需处理,也可用棉签在外耳道入口处轻轻清理一下即可。如果耳屎较多,可以用3%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每2~3小时滴1滴入耳内,一天3~4次,1~2天后耳屎变软再用小镊子轻轻将其取出,注意这个过程一定要固定好小儿头部,勿使其乱动。平时每星期要用涂有金霉素眼药膏的小棉签,在外耳道卷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杀菌,二则能湿润外耳道的皮肤,从而使耳屎自然脱落,不会形成大块。如果耳屎结成硬块,造成外耳道阻塞,那就应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处理,切勿在家强行给小儿挖耳屎

1.较小或成片状者,可用镊子取出。2.耵聍钩取出法。3.外耳道冲洗法。冲洗前需将耵聍膨化,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冲洗。4.抽吸法。5.合并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聍。6.目前有耳内镜的科室可在监视器下通过耳内镜吸取耵聍。因外耳道炎、湿疹、在灰尘较多的空气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刺激,也会导致耵聍分泌过。如果发现有耵聍栓塞的情况下一定要去医院做处理。

前些天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一个权威医师说的:耳屎到一定时候会自己掉出来,其实根本不用去掏!曾经有人掏耳屎使自己面部红肿,医学上称之为丹毒!!

到医院找医生,最好不要自己弄,有可能会弄成面部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