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节真难忘:诺斯底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9 04:07:33
诺斯底主义指在公元的首数个世纪时最活跃于地中海周围与伸延至中亚地区的多种神秘宗教与学派。

想找关于诺斯底主义的详细资料

“诺斯底主义”,是耶稣死里复活后,第一个倡导耶稣是人不是神的群体。“诺斯底”,gnostic,是由希腊文gnosis演变出来,意思是“神圣的知识”。第一世纪已萌芽的诺斯底主义认为:神的全备丰盛流贯于天地间,通过天使、星宿之灵,等等来左右人类的命运,控驭人的生命,把守著天国的大门,基督 (Christos, 即救世主,是一种称号,不一定指耶稣基督) 只是众神之一,人类必须敬奉这些住在星宿中的诸神。在初期教会,诺斯底主义入侵了使徒保罗(保禄)的歌罗西(哥罗森)教会,被保罗(保禄)称之为“花言巧语”、“迷惑人的虚玄小学”。歌罗西(哥罗森)教会内有一些人,本于对“知识”(gnosis) 和“智慧”(sophia) 的特别解释,否认保罗(保禄)所传的真道,认为世上还有更高深奥妙的道理,是保罗(保禄)所不知道或没有传的,从而为假使徒在信仰群体中开路,在教会中制造混乱。

  批判“诺斯底主义”最不遗余力的,包括使徒时代的教父,伊格那丢 (Ignatius)、坡旅甲 (Polycarp)、第二世纪的基督徒作家特土良 (Tertullian)、和坡旅甲的学生,当时的里昂(今法国)主教爱任纽 (Irenaeus)。 爱任纽更是充分利用圣经来对抗诺斯底主义的第一人,在神学上的贡献极其巨大,他在主后180年写成合共5册的《力抗异端》Against Heresies是一部伟大的辩证神学著作,特别驳斥当时跟随诺斯底主义的华伦泰党派 (Valentinians)。

  诺斯底主义不仅是主后一至三世纪期间*最为活跃的异端,所带来的影响亦最深远。他们的信仰是本于一种二元论的世界观:

  属灵的世界是神所在之地,是圣洁和纯净的;

  另一个就是物质的世界,是人的居所,是邪恶和败坏的;

  假如神是圣洁和纯净的,就不能跟我们这个邪恶和败坏的属物世界扯上任何关系;

  对于肉体(或物质)与大地的信念乃是:这个世界经由错误而出现,因为创造者本来要这个世界不灭不朽,但他又无能为力,无法达成自己愿望。 这个所谓“创造者”是诺斯底教派所称的 “工匠神” (demiurge) [出自希腊文的 demiourgos, demos=people; ourgos=worker 意思乃:one who works for the people为人办事的工人],或称作“此世界的精灵”,此精灵吹气时带来冬天,吸气时夏天降临。

  耶稣不是真神,也不是救世主,他是一个“启示者”,是启示神奥秘的人。

  救恩对此世的生活没有关系,人唯一真正的希望,乃是要透过隐藏于本性里的“神圣火花”,来找出终极逃脱之路,进到属灵的世界。但之前人必须得到一种“天启的知识”(gnosis),这知识不是一般理性的知识,而是属于一种神秘的顿悟。

  [注] 历史称这段时期为基督时代 “common era”,当时希腊与罗马的宗教受到奥秘宗教 “mystery religions” 影响很大,最流行的支派来自埃及和中东的伊西丝 “Isis” 与米特拉崇拜“Mithraism”

  这观念并不符合圣经的基本教导: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神并不是与世界毫无关系,他是世界的创造者,而这个属物世界是好的;神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救恩不是叫人逃避属物世界,却是要在其中与神相遇。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救恩是建立在耶稣的生命、死亡与复活上,他是真神成为人,并且“住在我们中间,丰丰富富有恩典,有真理”。

  要了解诺斯底主义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诺斯底教派并不属于有组织的宗派,也不隶属于某个教会,他们中间可能有部分人是基督徒,但占大部分的都是相信个人灵启和个人领悟的人。

  来到中古时期,第一个诺斯底教会于1890年在法国成立,创办人名叫岱尼尔 (Jules-Benoit Stanislaus Doinel de Val-Michel, 1842-1903),他自称曾看见耶稣,且获册封为诺斯底教会主教。 诺斯底教会的组织架构呈阶级系统:最上是宗主教(Patriarch),接下来是主教与“苏菲亚”(Sophia)、祭司及女祭司、助祭及女助祭,最后是平信徒。 岱尼尔同时是共济会“大东方会”(Grand Orient Freemason)的成员,因此诺斯底教会亦呈现共济会秘密结社性质:入会仪式不公开,又刻意营造神秘气氛。

  诺斯底教会特别强调 “神圣女性信仰”(Sacred Feminine)。岱尼尔声称有灵魂接触他,该灵魂自称为“苏菲亚·阿卡密,永恒的雌雄共同体”(Sophia-Achamoth, the Eternal Androgyne)。这个灵魂多次来访,让岱尼尔渐渐相信,他的使命就是要致力恢复圣灵在宗教上的女性属性地位。

  岱尼尔自封为“华伦泰二世”(Valentin II),他因阅读了第三世纪的诺斯底著作,以及另一异端,洁净派[注]的历史,因而把诺斯底派及洁净派的信仰,再加上《圣约翰福音》(Gospel of St. John)与19世纪的“通神论”(Theosophy)炒杂成军,作为诺斯底教会的基本教义:遵循诺斯底派与洁净派的传统,把人分为三个级别:最高乃“属灵者”(Gnostic,或智者),即追随阿卡密之光的人;之下为“属魂者”(Psychics),位处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人;再之下为“属物者”(Hylics;字源于希腊文的hyle;木头),完全属于物质世界,臣属于撒旦。

  [注] 洁净派(Cathars, 希腊文字根katharos =‘pure’)持二元对立观,在13世纪初期权力很大,尤其在法国南部。

  诺斯底教会在20世纪分裂成好几派,变得愈来愈玄秘,但依然强调“女神崇拜”,今日大部分的诺斯底教会实施男女平等,有好几位女主教。 时至今日,诺斯底教会在全球都有信奉者,它在美国的总部设在费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诺斯底主义自耶稣基督复活升天后,二千年来均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罩上五花八门的面纱:由主后世纪初期出现的“幻影派”(主张耶稣不是真人) 与“华伦泰党派”,到中世纪的“法国洁净派”,到19世纪美国的约瑟·史密夫 (Joseph Smith),20世纪的新纪元运动和“天堂之门”Heaven’s Gate,等等。 1982年Michael Baigent 与Richard Leigh联合出版了臆测小说《圣杯与圣血》,当年销量不俗。 到了2001年,丹·布朗开始撰写《达芬奇密码》的故事大纲,书中的所谓“史实资料”大部分抄袭《圣杯与圣血》,丹·布朗再抽取Elaine Pagels写的 《诺斯底福音书》、Lynn Picknett 与 Clive Prince的《圣殿骑士启示录》、Margaret Starbird的《马利亚玛达肋纳与圣杯》部分资料,凑合成书。《达芬奇密码》小说于2003年3月在美国出版,出版后首周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2004年初已经有40多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在全球热卖,至2006年初销量已超过四千万本。荷李活更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并被甄选为2006年5月法国康城电影节的开幕电影。

诺斯底主义几乎无所不包。称呼某人是诺斯底教徒,可能会令他脸红,微笑或者勃然大怒。不论是指异端或属灵派
别的绰号,或是用来恭维一个人的属灵知识或神秘主义,诺斯底都是一个具有丰富象徵,引发争议的名词。

在讨论拿撒勒人耶稣这个议题上更是如此。一提到「基督教诺斯底派」,有人会大叫,「不行!用词矛盾。异端不
是正统派。」但也有人会喝采,「没有矛盾,所谓的正宗才是异端。诺斯底派是因为政治因素,才从基督教主流被排
挤出去。」一讲到诺斯底的基督或诺斯底的福音,一场古老的辩论,就在神学的前卫战场上蓄势待发了。

从哲学角度而言,诺斯底主义是指一系列强调「诺斯」(译者注:诺斯是知识一词的希腊文)或心灵知识之获得的
相关学说。所追求的知识不是纯智性的,而是神秘性的;也不是关於某样事情的附属知识,而是藉由认知与参与所获
得的。这种诺斯是实体最终内在的、秘传的神秘知识。它揭露出我们里面的神性之光,这神性因为无知、积习和通俗
宗教信仰而被蒙敝。

这种知识不是一般人可拥有的,惟有暗中参与的诺斯底教徒,亦即知者,才能获益。正统派,的确可能落入一些强
调教条式的信仰与窠臼,为表面的宗教饰物而自鸣得意;然而诺斯底信徒,也没有几人真能穿过表面,进入神的神秘
属灵知识。诺斯底派说正统派是误把表皮当核心;正统派说诺斯底教徒,穿越了真正的核心,却进入那并不存在、自
己暗中发明的地方去了。

要判定这古老的争议,我们需要检视诺斯底主义长久以来的魅力,暴露它的哲学基础,评估它的历史宣告,最后再
以新约里那位灵魂人物,来迎战诺斯底的耶稣。

诺斯底主义:古代与现代

然在基督教的历史里,视诺斯底主义为一挫败的异端,然而这主义正经历复苏。在1985年创刊的诺斯(Gnosis)
杂志,自我标榜为「一份西方心灵传统的期刊」,发行2500份。到1990年叁月,发行量已夸有11000份
。诺斯杂志定期刊出有关诺斯底主义和诺斯底主题的文章,例如「瓦伦提诺(Valentinus):一个四季合
宜的诺斯底信徒」等文章。据报导,它的主编肯尼(Jay Kinney)在回归到一个「远比他所生长的中西部
循道会更神秘性的」基督教之前,曾涉猎「东方神秘学,瑜珈和各式各样的印度尊者」。对肯尼先生而言,「基督教
的诺斯底信徒」这名词,显然并无矛盾。

有人甚至为这古老宗教创立制度上的形式。在加州帕罗亚图(Palo Alto),女祭司米勒监督,在诺斯底
神秘教会(Church of Gnostic Mysteries),主领每周聚会,已经有十一年了。每星
期天有四十到六十位参加礼拜,并颂读诺斯底文章 。据米勒所知,全球有十二所类似的诺斯底教会散布各地,组织
上互不相干。时常赞助诺斯杂志的何勒(Stephen Hoeller),从1967年就担任洛杉矶诺斯底教
会的监督,他说「诺斯底教会....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 他还提到一种「巡回监督」的传统,他们一
方面保持对正统基督教在象徵上、仪式上的忠诚,一方面却对基督教信仰重新提出诠释。

比起历史上基督教的宗派,这些秘传的、外来的诺斯底只能算是小巫。然而诺斯底主义的挑战,主要不是在组织上
,而是在思想上的挑战。各种型态的诺斯底主义常能吸引那些,与人群疏远、渴求超凡属灵经验的知识份子。历史学
家亨利(Patrick Henry)观察到「诺斯底主义的魅力......是在於强调个人超越世界的诉求。
我,并非始祖堕落或原罪的受害者,受害的是世界。我们乃是乘着云彩般的荣光,降生在一个遭受污染的环境。」
瑞士心理学家钟喀尔(Carl Jung),是新纪元运动灵感的重要来源,他视诺斯底主义为心理学雏型,是解
释心灵之钥,他花许多工夫将诺斯底主义介绍给现代人。根据何勒所着《诺斯底的钟氏》(The Gnostic Jung)
一书,这样阐释锺氏的理论:

压抑宗教界的诺斯底研讨方式,造成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极大的损失,这是钟喀尔的论点,而且他衷心盼望,诺斯底
的思考方式,能再被纳入我们的文化和我们西方的精神中。

钟喀尔在他《心理学的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一书,称扬「诺斯底的知性本质远远
超越」正统教会,他并且肯定「按照我们目前心灵的发展,诺斯底主义不但没有失败反而身价大增。」 钟氏在1916
年,经历了一些怪异不寻常的事件之后,花了叁个夜晚写成《给死者的七篇道》(The Seven Sermons to the Dead)
,献给巴西莱德(Basilides),一位第二世纪在亚历山大的诺斯底教师。钟氏在其自传里写道:

我从未丧失我最初获得的经历。所有我的着作,我创作的活力,都来自我最初的幻想与梦......我后半生所
成就的一切都包括在其中,虽然在起初只是一些情感与意像的形式。

许多有秘教倾向的团体,都发芽於诺斯底的土壤。像1875年创立神智论(Theosophy)的伯拉斯基(Helena P. Blavatsky)
女士,她认为诺斯底信徒是现代玄学运动的先驱,多亏他们保存了正统基督教所遗失的心灵教导。 神智学和许多由
它分离出来的理论,像史坦奈(Rudolph Steiner)的人智学(Anthroposophy),贝
里(Alice Bailey)的智钥学(Arcane School),以及我是运动,普世全胜教会(Church Universal and Triumphant)
都是汲水於同一口井。其它像蔷薇十字会(Rosicrucian)的秘密团体亦然。这些团体都强调奥秘的知识
,隐藏在人里面的神性,并追求与更高等次,称为大师或高人的的灵体接触。

在1989年中,一部包括四个单元的诺斯底教徒影片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以戏剧和记录片形式播出,详述诺斯
底异端的历史,片中访问了当代诺斯底主义的大师级的人物,像奎士贝(Gilles Quispel)、约拿斯(Hans Jonas)
以及培格(Elaine Pagels)等人。影片的第叁单元就叫作「人的神性」。

一个具有新纪元派倾向的期刊,在探讨该影片时,就着眼於诺斯底与正统教的辩证,该文宣称「诺斯底福音......
是与新约圣经的福音书大约同时写成......但有意的遭人删除。」 该文并且举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学上
的发现之 一,并且下结论说,这项证据,足以推翻掉正统基督教有关耶稣和基督教信仰的看法。

流行的舆论,其来源常是暧昧不明的。许多关於耶稣的概念,目前在新纪元派圈子里大行其道的,就是发端於一种
属灵的抗争运动。长期以来,诺斯底运动,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或玄秘人士所关注;但是近年来新纪元派,把耶稣塑造
成一位被启蒙的发光者(illumined Illuminator),成为众人觉醒的宇宙性催化剂,诺斯底
教义倒是为这项概念,提供了最多的色彩与架构。

许多诺斯底的重要主张,都是透过敏锐之士坎伯尔(Joseph Campbell),一系列的电视节目和其
畅销书《神秘的力量》(The Power of Myth),而广受注目。举例来说,论到「神在基督里」的
观念,坎伯尔就断言「诺斯底和佛教徒都认为这个理念,可实现在你我身上。」耶稣是被启蒙的一个实例,「他实现
了他与他所谓的父,原为一这样的理念,并且活出他本性里原就具有的基督资格这样的知识。」坎伯尔认为,人人都
能活出他或她的基督本质。在一场演讲会上,坎伯尔这项说法被一位神父指为「亵渎神」。

诺斯底主义几乎无所不包。称呼某人是诺斯底教徒,可能会令他脸红,微笑或者勃然大怒。不论是指异端或属灵派
别的绰号,或是用来恭维一个人的属灵知识或神秘主义,诺斯底都是一个具有丰富象徵,引发争议的名词。

在讨论拿撒勒人耶稣这个议题上更是如此。一提到「基督教诺斯底派」,有人会大叫,「不行!用词矛盾。异端不
是正统派。」但也有人会喝采,「没有矛盾,所谓的正宗才是异端。诺斯底派是因为政治因素,才从基督教主流被排
挤出去。」一讲到诺斯底的基督或诺斯底的福音,一场古老的辩论,就在神学的前卫战场上蓄势待发了。

从哲学角度而言,诺斯底主义是指一系列强调「诺斯」(译者注:诺斯是知识一词的希腊文)或心灵知识之获得的
相关学说。所追求的知识不是纯智性的,而是神秘性的;也不是关於某样事情的附属知识,而是藉由认知与参与所获
得的。这种诺斯是实体最终内在的、秘传的神秘知识。它揭露出我们里面的神性之光,这神性因为无知、积习和通俗
宗教信仰而被蒙敝。

这种知识不是一般人可拥有的,惟有暗中参与的诺斯底教徒,亦即知者,才能获益。正统派,的确可能落入一些强
调教条式的信仰与窠臼,为表面的宗教饰物而自鸣得意;然而诺斯底信徒,也没有几人真能穿过表面,进入神的神秘
属灵知识。诺斯底派说正统派是误把表皮当核心;正统派说诺斯底教徒,穿越了真正的核心,却进入那并不存在、自
己暗中发明的地方去了。

要判定这古老的争议,我们需要检视诺斯底主义长久以来的魅力,暴露它的哲学基础,评估它的历史宣告,最后再
以新约里那位灵魂人物,来迎战诺斯底的耶稣。

诺斯底主义:古代与现代

然在基督教的历史里,视诺斯底主义为一挫败的异端,然而这主义正经历复苏。在1985年创刊的诺斯(Gnosis)
杂志,自我标榜为「一份西方心灵传统的期刊」,发行2500份。到1990年叁月,发行量已夸有11000份
。诺斯杂志定期刊出有关诺斯底主义和诺斯底主题的文章,例如「瓦伦提诺(Valentinus):一个四季合
宜的诺斯底信徒」等文章。据报导,它的主编肯尼(Jay Kinney)在回归到一个「远比他所生长的中西部
循道会更神秘性的」基督教之前,曾涉猎「东方神秘学,瑜珈和各式各样的印度尊者」。对肯尼先生而言,「基督教
的诺斯底信徒」这名词,显然并无矛盾。

有人甚至为这古老宗教创立制度上的形式。在加州帕罗亚图(Palo Alto),女祭司米勒监督,在诺斯底
神秘教会(Church of Gnostic Mysteries),主领每周聚会,已经有十一年了。每星
期天有四十到六十位参加礼拜,并颂读诺斯底文章 。据米勒所知,全球有十二所类似的诺斯底教会散布各地,组织
上互不相干。时常赞助诺斯杂志的何勒(Stephen Hoeller),从1967年就担任洛杉矶诺斯底教
会的监督,他说「诺斯底教会....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 他还提到一种「巡回监督」的传统,他们一
方面保持对正统基督教在象徵上、仪式上的忠诚,一方面却对基督教信仰重新提出诠释。

比起历史上基督教的宗派,这些秘传的、外来的诺斯底只能算是小巫。然而诺斯底主义的挑战,主要不是在组织上
,而是在思想上的挑战。各种型态的诺斯底主义常能吸引那些,与人群疏远、渴求超凡属灵经验的知识份子。历史学
家亨利(Patrick Henry)观察到「诺斯底主义的魅力......是在於强调个人超越世界的诉求。
我,并非始祖堕落或原罪的受害者,受害的是世界。我们乃是乘着云彩般的荣光,降生在一个遭受污染的环境。」
瑞士心理学家钟喀尔(Carl Jung),是新纪元运动灵感的重要来源,他视诺斯底主义为心理学雏型,是解
释心灵之钥,他花许多工夫将诺斯底主义介绍给现代人。根据何勒所着《诺斯底的钟氏》(The Gnostic Jung)
一书,这样阐释锺氏的理论:

压抑宗教界的诺斯底研讨方式,造成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极大的损失,这是钟喀尔的论点,而且他衷心盼望,诺斯底
的思考方式,能再被纳入我们的文化和我们西方的精神中。

钟喀尔在他《心理学的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一书,称扬「诺斯底的知性本质远远
超越」正统教会,他并且肯定「按照我们目前心灵的发展,诺斯底主义不但没有失败反而身价大增。」 钟氏在1916
年,经历了一些怪异不寻常的事件之后,花了叁个夜晚写成《给死者的七篇道》(The Seven Sermons to the Dead)
,献给巴西莱德(Basilides),一位第二世纪在亚历山大的诺斯底教师。钟氏在其自传里写道:

我从未丧失我最初获得的经历。所有我的着作,我创作的活力,都来自我最初的幻想与梦......我后半生所
成就的一切都包括在其中,虽然在起初只是一些情感与意像的形式。

许多有秘教倾向的团体,都发芽於诺斯底的土壤。像1875年创立神智论(Theosophy)的伯拉斯基(Helena P. Blavatsky)
女士,她认为诺斯底信徒是现代玄学运动的先驱,多亏他们保存了正统基督教所遗失的心灵教导。 神智学和许多由
它分离出来的理论,像史坦奈(Rudolph Steiner)的人智学(Anthroposophy),贝
里(Alice Bailey)的智钥学(Arcane School),以及我是运动,普世全胜教会(Church Universal and Triumphant)
都是汲水於同一口井。其它像蔷薇十字会(Rosicrucian)的秘密团体亦然。这些团体都强调奥秘的知识
,隐藏在人里面的神性,并追求与更高等次,称为大师或高人的的灵体接触。

在1989年中,一部包括四个单元的诺斯底教徒影片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以戏剧和记录片形式播出,详述诺斯
底异端的历史,片中访问了当代诺斯底主义的大师级的人物,像奎士贝(Gilles Quispel)、约拿斯(Hans Jonas)
以及培格(Elaine Pagels)等人。影片的第叁单元就叫作「人的神性」。

一个具有新纪元派倾向的期刊,在探讨该影片时,就着眼於诺斯底与正统教的辩证,该文宣称「诺斯底福音......
是与新约圣经的福音书大约同时写成......但有意的遭人删除。」 该文并且举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学上
的发现之 一,并且下结论说,这项证据,足以推翻掉正统基督教有关耶稣和基督教信仰的看法。

宝罐中的金子

在1945年十二月,一个名叫穆罕默德.阿里的阿拉伯农夫,在挖土施肥的时候,发现了一红色陶罐,地点是在
埃及北边的拿哈玛地(Nag Hammadi)城。起先他很害怕,深恐罐中有邪魔飞出,继而盼望罐里有金银宝
藏,谁知一打开,发现的竟是十叁卷以皮革装订的纸草古卷。这些大约主后350年代的古抄本,在数百名学者眼中
,是比金子更加宝贵的。即使有一部份文字被烧毁或遗失,不过在经历许多年非法盗卖、暴力、走私以及学术竞争等
劫难,仍然有五十二份文件得以还原面世。

在拿哈玛地发现的文件先是单独或数篇合订初版,直到1977年,才有全集以英文通行本发行。这本全集在1988
年,以《拿哈玛地文库》之名再版。

这 些文件,一般鉴定是四世纪中为一修道院所拥有。埃及的乾燥气候保存了这些失传的古本。而深埋土里,也使
得这些古卷免於被充公没收。文件的种类有许多,大部份具有诺斯底色彩。虽然有些文件曾被早期教会神学家,如殉
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和爱任纽(Irenaeus)引用或批判,不过大部份文章都被人认
为早已绝迹了。因此,就如培格女士在她的畅销书《诺斯底福音》中所说,「我们终於有机会,以第一手资料来认识
基督教最早的异端;第一次,异议人士能为自己说话。」

培格的书,为她赢得全国书评协会大奖,本书极尽辩论能事,使诺斯底信息迎合当代美国人。她的书不只容意读,
甚至叫人喜爱上诺斯底。培格学有专精(她是最早将拿哈玛地史料从哥普特语翻译成英语的学者之一),再加上她具
有将古代的宗教,联接上现代人的喜好之本事,使她极具说服力。她的中心信息很简单:诺斯底主义,至少应被视为
和正统基督教一样的正宗,因为所谓的「异端」,只不过是与早期基督教敌对的一个变调。然而,我们将发现,拿哈
玛地史料所呈现的耶稣,实在与福音书中的大相迳庭。

尽管有许多学者,很快抓住机会,对拿哈玛地史料作一番检视、批评并比较,但是对这些文件的年代鉴定,正确的
诠释以及与基督教的关系,却产生相当分歧的争辩。学者们对诺斯底主义的起源也没有一致定论,这些被统称为「诺
斯底难题」。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解决完这些争议,才能探讨问题的核心:就是圣经与诺斯底的耶稣观之对立。不过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需要简介一下诺斯底学说。

诺斯底信息

大体来说,诺斯底主义包涵了一系列的相关信仰,拿哈玛地的文件尤然。然而它的中心思想只能说是可粗略辨识,
学者鲁道夫(Kurt Rudolph)称之为「中心神话」(the central myth)。 诺斯底
主义教导说,宇宙处在极大的错误状态,然后提出方法来解释并更正这个乱象。

现在这个宇宙并不美好,它也非一位全善的神所创造的。相反的,是由一位次等的神,或被称为柏拉图式的造物主
,在无意间造成的。根据《腓力福音》,「这世界是在错误中产生的。创造者想使其永不消灭与永不朽坏,然而他的
能力却达不到。」 造物主,或说这位不快乐的创造者,关於他的根源众说纷云。一般的结论认为他是从不可知的父
神,一连串放射性的前宇宙分裂,所形成的次一等的神,是略带瑕疵的原子尘降落构成的。他所创造的物质界充满了
无知、痛苦、腐朽和死亡,是难看补缀的世界。虽然如此,这位神却专制地要求敬拜,甚至傲然得宣称自己是至高无
上的独一真神。

这位创造主神并非最终的实体,他只是那位人所不知、也不可知的完满存在者(或称丰满者,pleroma)的
一种退化。然而人类,或至少一部份人类,即使宇宙势力群起阻挠,仍然具有潜能,超越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的种种限
制。禁闭在人物质的躯壳下的,是这位最高属灵实体的火苗,它是造物主在创造时,好像一个珠宝匠喝醉了酒,不小
心把金屑搀入破铜烂铁里一般。简而言之,灵是美好可喜悦的;物质却是邪恶可憎的。

当火苗一旦烧成火□,就能解放人类,脱离那令人生气的物质母体,以及那愚拙的造物主的诸多要求。透过不断的
自我发掘,从完美中所退化的能够重新进化再臻完美之境。这一神性的火苗,从物质的牢笼中解脱,甚至可以视为一
种神性的自我救赎,超脱无知与黑暗的权势,提升至最高的境地。

从这项基础,就进一步发展出如下的观念,耶稣是所有被禁锢在物质界者的救赎主。他从属灵的领域降下,带来自
我救赎的信息。诺斯底的有关文献,范围较拿哈玛地史料为广,呈现各式各样的救赎主。 不同派别的诺斯底主义就
有不同的基督论。然而它们彼此间,还是有一基本的意象浮现。

基督是来自更高等次的中介灵体(称作永恒者,aeons),他并非赎罪祭,乃是启示者,从一个无瑕区域来的
密使。他并不是旧约里那位创造父神的私人代表。(旧约里的那位蓬头散发的形而上神,就是把世界带进混乱的始作
甬者。)基督从更高层次降下,作为催化剂,点燃那潜藏在无知人类里的诺斯。他为次等及的神□(就是人类),提
供形而上的协助,而不是藉着钉十字架与复活,为神的犯罪子民带来道德的恢复。

揭开拿哈玛地的面纱

检视几段拿哈玛地的经文,我们发现乔装成基督教的诺斯底主义:耶稣来为了传授知识,唤醒那些因无知而陷入困
境的人;身体如同监狱,只有灵魂是好的;救恩来自发现那存在於每个人自我内心的「神的国度」。

《多马福音》是拿哈玛地经文中,最早在埃及出土,被翻译成西方文字的,内容是收录耶稣的一百一十四条言行。
虽然大多数的学者,并不相信这是使徒多马的作品,不过它仍然受到学术界极大的重视。在《多马福音》中,耶稣的
言论很少以叙事性的文体出现,也不按主题排列,而是带有些神秘色彩的警训式句型。多马福音并未包括全套的诺斯
底系统,不过有一些所谓耶稣的教导正合诺斯底的模式。〔其它资料则与对观福音近似或相同。〕

经文的开场白这样写道,「这是耶稣在世时暗中的讲论,为多马所记录。」他并宣称「凡洞悉这些言论真义的人,
就可免於死亡。」 我们看到它强调神秘的知识(诺斯)带来救赎。比较一下约翰福音相关的经文,就会发现诺斯底
多马的不同。在约翰福音,耶稣说,「我实实实在告诉你们,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约八51) 布鲁
斯(F.F. Bruce)指出约翰的用意「主要偏在道德上,而《多马福音》则主要在知识上。」

多马福音不同於正典福音书,不但没有记载耶稣的钉十字架及复活,那一百一十四条言论也无一直接提及这两个事
件。多马福音的耶稣是智慧的传授者,并不是被钉与复活的主。

耶稣关於国度的讲论如下:

国度在你们心里,也在你们外面。一旦你们认识自己,你们也就被人认出,并且将明白你们是永生神的儿子。但是
你们若不认识自己,你们就一直住在贫穷当中,而你们自己正是那贫穷。

上一章我们提到,路加福音所说「神的国在你们中间」,指的是国度的时间,而非人类的性质。而这个例子所强调
的,是自我的认知才是进入天国之钥(虽然它也提及外面的国度)。 重点不在对耶稣 — 道成肉身的天国之王
— 的信心,而是在认识自己是永生神的儿子。

像这样强调救赎性的自我认知,也出现在第七十条,耶稣说,「如果你将那在你里面的彰显出来,你所有的将救了
你。如果你没有,那麽你所没有的将毁了你。」

其它的诺斯底文件也都着重这一相同主题。在《力辩的多马一书》,耶稣说了一些「奥秘的话」,「凡不认识自己
的就一无所知。凡认识自己的就都知道了。他并且同时获得万有深奥的知识。」 「万有」也可翻作「一切」。 耶
稣接着嘉许多马,说他已经看见「那一般人所看不见的,就是无知者的绊脚石。」

培格表示,许多诺斯底教徒,「采取类似现代心理治疗的技巧,以寻求自我。」 这主要包括两项前提,第一,大
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他们真实的处境;第二,「灵魂本身就具备解脱或毁灭的潜能。」

奎士贝根据第二世纪的一位诺斯底教师,瓦伦提诺所言,谓基督是「从未知世界来的劝慰师,他启示给人对自我的
发现,也就是发掘人里面的神性火苗。」 何勒则谓,在瓦伦提诺的系统下,「人不需要对所谓的罪悔改或有罪恶感
,更不需盲目的相信,那藉着耶稣的死,所成就的代替性救恩。」 耶稣作为救主的意义,乃在於身为「属灵的完全
者」,治愈我们无知的疾病。

《真理福音》描述人无知的景况如下:

无知之父,带进痛苦与恐惧;这痛苦蔓延如迷雾,以至无人看得清。因此之故,错误的力量变得如此之大。

对诺斯底教徒而言,人的中心问题在於无知,有时称「睡着」,「麻醉状态」或「盲目」。金恩(Karen L. King)
在评《马利亚福音》这本诺斯底作品时写道,「救主争辩说,罪实际上不属道德层面,而是属宇宙哲学层面;是由於
物质与肉体不当的混合而产生的。」 这宇宙性的混合,造成无知,但不一定是无可救药。

在《多马福音》书里,耶稣似乎轻蔑肉体而肯定灵的价值:「肉体如果因灵而活,诚然奇妙。但如果灵因肉体而活
,那更是奇中之奇。我着实惊讶,这样丰富的产业竟安身在如此贫乏的居所之中。」 对这一主题,耶稣又说,「人
若了解世界,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具□体;然而那发现世界不过是□体的,就超越了世界。」 物质世界毫无生命,
看透这点的就超越了它。

雅各的启示壹书》更进一步。耶稣告诉雅各,如果他丢弃那「禁梏他的肉体」,他就要得到智慧,耶稣继续说,
「然后你就能达到他就是的境界。你不再是雅各,你成为自有的那位。」 同样的,《腓力福音》说一个蒙受光照的
人,「不再是基督徒,而是基督。」

那麽耶稣是谁呢?他说,「我是在众人之上的光。我就是万有。万有从我而来,又复归於我。劈开木头,我在那儿
。举起石头,你将看到我也在那儿。」

诺斯底主义对钉十字架及复活的看法

诺斯底书籍讨论耶稣的钉十字架与复活,虽各有各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共通主题。

在《彼得的启示录》一书,彼得见到异象:两个耶稣在十字架上,一位被钉,一位大笑。经文这样描述:

你所看到那位在十字架上,喜乐欢笑的耶稣,才是真实的耶稣。那位手脚被钉的只不过是替代品,承受羞辱的肉体
,照着他的形像而存在的一位。

然后耶稣嘲笑那些只见到钉十字架的,「他笑他们缺乏知觉,是生来就瞎眼的。」

在《雅各的启示壹书》,有位耶稣这样安慰雅各,「我从不曾受任何苦,也未经历穷困。这些人无从伤害我。」

在《伟大的塞特第二论述》,耶稣说,「我不是真的死,只是看起来好像死了而已。」那些人「在错误与无知中....
看见我。那尝了胆汁与醋的,不是我,乃是他们的父。他们以芦苇鞭打我;其实打的是另一个,就是背负十字架的西
门。我却在至高之处欢乐......嘲笑他们的无知。」

达特(John Dart)看出,诺斯底记载耶稣嘲笑那些执法者,正好与马太、马可及路加所记的颠倒过来,
正统福音是说,士兵(可十五20)和大祭司(可十五20)嘲笑耶稣。 在圣经的福音书中,耶稣并未嘲笑那些逼
迫他的,相反的,当他在十字架上受苦的时候,还求父赦免那些钉他的人。

瓦伦提诺和其跟随者,把耶稣的死作了生动的叙述,但缺少了新约的要义。虽然《真理福音》提到「他死为叫多人
得生,」然而这生命的赐与,来自知识的获得,与除罪无关:

他被钉在木头上,使他成为知识之父的果实。果子并没有因为被吃而毁灭,但却叫那些吃的人喜乐,因为他发现他
们在他里面,而他们发现他在他们里面。

培格评论这段暧昧不明的经文说,耶稣的死并不是赎罪的牺牲,「钉十字架,使人发现自己内心里的神圣自我。」

雷敦(Bentley Layton)在评述《论复活》提到,在瓦伦提诺的理论里,「耶稣的受苦,传统指他
在十字架上真正的死亡,不能解释成生理的死,乃是他的灵或魂在地上飘流的苦,只是在物质的虚幻层面上。」

相同的,诺斯底对复活的记载也与新约大大不同。他们极度肯定复活,如《论复活》所言,「不要说复活只是幻像
。那不是幻觉,是事实。诚然,更正确的说法是,虚幻的是这个世界,而非复活。」 然而复活后的显现,诺斯底的
解读与圣经不同。耶稣的显现只是灵界的异象,而非肉身的状态。根据培格,诺斯底派坚持复活「不是过去历史的单
一事件,乃是象徵如何在现时经历基督的同在。」

有别於圣经的福音书,许多诺斯底文件从复活开始记录,被高升的、非形体的耶稣把秘密的智慧传授给蒙拣选的门
徒。根据《马利亚福音》,抹大拉的马利亚进入梦幻之境,看到在异象中复活的耶稣,是其它门徒未能见到的。她坚
固那些忧伤的门徒,说:「我将指示你们所未见的」,她於是开始讲述灵魂的上升。

对诺斯底信徒而言,复活的耶稣乃是属灵的启示者,藉着异象的显现,传授暗中的智慧给少数蒙拣选的门徒。不论
是语气或内容,路加对耶稣复活,向门徒显现的描写,与诺斯底的讲法,真有天壤之别:「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
据,将自己活活的显给使徒看」(徒一3)。

我们在第二章与第叁章所看到的耶稣,与诺斯底的耶稣观实在大大不同。两者都视他为救赎主,然而救赎主的本质
与救赎之道却大相迳庭。复习一下这些分歧点,将有助於我们进入下一章,考证诺斯底耶稣的真实性。

基督是否真实受苦和受死?

诺斯底派和许多现代新纪元派的教导相同,也是倾向把耶稣和基督分开。瓦伦提诺认为,基督是在耶稣受浸的时候
降在他身上,而在他死於十字架前分离。早期的基督教神学家爱任纽,在所着的《驳斥异端》一书里,对此点有详尽
的辩护,他主张耶稣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基督。他说:

福音书......不知有别位人子,唯一的一位就是马利亚所生,那位受苦的人子;也不知有别的一位,在耶稣
受死之前飞离的基督;只有一位,就是生而被称为神子的耶稣基督,这一位也是那受苦并且复活的。

爱任纽并接着引证约翰福音的宣告,「耶稣是基督」(约二十31),来反驳诺斯底所教导的:耶稣与基督是「两
个不同的本质所形成」。

对於基督并未在十字架上,为世人的罪受苦一事,爱任纽也提出答辩:如果基督实际上,并未在十字架上受苦,而
是逃脱飞离,那他就不会劝诫门徒各人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对爱任纽而言(他本人是坡利甲Polycarp的门徒,而坡利甲又是使徒约翰的门徒),耶稣基督的受苦,是
超越一切的教义。在使徒们的「信心原则」上,绝对不能少的,就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为带给他的子民救恩
。相对的,诺斯底的各个派别,却视耶稣为启蒙者,而爱任纽宣称继承使徒们的教导,视耶稣为钉十字架的救主。爱
任纽不相信,在人心里面有所谓神性的火苗,需要被点燃;自我认知的知识不等於神的知识。人类陷在罪的里面,需
要的是一次彻底的拯救行动。因为「人类无力改造自己....因着不顺服已经堕落了,」神的儿子藉着「从父神降
下,道成肉身,降卑以至於死,完成了神所安排的救恩计划。」

在这「救恩的计划」下,耶稣「捆绑壮士(就是撒但,太十二29),释放软弱的人,藉着摧毁罪,赐给人他手所
作的救赎大功。因他是全然圣洁、满了怜悯的主,而且他极爱世人。」

这段话与坡利甲的说法一致,就是那位爱任纽的老师,「他曾从使徒们受教,并且与许多亲眼见过主耶稣的人谈过
话。」

让我们继续坚持我们的盼望,以及我们称义的保证,就是耶稣基督,「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
前二24) 「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彼前二22) ,但是却为我们承担一切,好叫我们因他得生。

坡利甲的良师,使徒约翰也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约壹叁16)。他又由此延申,「
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四10)。

诺斯底的耶稣,最显着的乃是作为宇宙智慧的施与者,讲论深奥难明的道理,如灵落在物质上的说法。拿撒勒人耶
稣当然也教导神学,但是他处理痛苦和苦难的问题却迥然不同。他没有逃避十字架,也没有高谈肉体的虚空,却反为
我们受苦。琼斯(E. Stanley Jones)指出这一点:

耶稣并不在证明宇宙间的苦痛与悲哀,如何与神的爱调和;他在十字架上,亲自背负起一切与神敌对的,并且藉着
那痛苦、悲剧与罪,彰显出神的爱。

复活一事

对诺斯底主义而言,人类先天上的问题,来自无知的创造主,误用权力,以及由此造成灵魂为物质所困。诺斯底的
耶稣,提醒我们这一点,并且帮助人重新点燃人里面神性的火苗。圣经的教导,则认为问题是道德性的,世人都犯罪
冒犯了美善的造物主,在宇宙的宝座前是有罪的。

诺斯底主义说,世界是不好的,但是灵魂,一但从它的困境脱离,是好的。基督教则说,神所造的世界是美好的(
创一),但是人因着不顺服,从无邪纯洁的光景堕落(创叁;罗叁)。福音的信息就是,这位有权控告他的受造者为
有罪和该受刑罚的,却早已计划,以他独生儿子的身份临到世人,不是来写第一手的损毁报告,而是透过十字架与复
活来更正这景况。

从这些相异处,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耶稣在实际肉体上的复活之重要性。诺斯底派憎恶物质,想要从其顽强的捆锁
中解脱,耶稣肉身的复活,纵非无稽,也有虎头蛇尾之嫌。形体的包裹不能带来自由,耶稣肉身的复活是无益的,只
是重复了原始的问题而已。

在福音书中,耶稣对创造的态度一直是肯定的。他教导门徒不要忧虑:「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
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太六26)还有「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麽?若是你们的父不许
,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太十29)他又说,「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麽长起来,他也不
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太六28~29)
。这些以及其它更多的例子,都以物质世界是美好的作为前提,并且宣告有一位慈爱的造物主在眷顾。诺斯底的二原
论在此是站不住脚的。耶稣在他的信息里,常以实物来说明,如捕鱼、耕种和家庭里的事物,一点没有看低这些物质
天生就不好的用意。

耶稣偶尔也叫人禁食和克制肉体,但这并不是因为物质不应加以重视,或是物质是属灵成长根深蒂固的绊脚石,乃
是因为道德上或属灵上的决心,能藉着定期的禁欲而更有成效(太六16~18;九14~15)。耶稣在旷野禁食
,却又和门徒一起吃喝

诺斯底主义

诺斯底派是主?第一、二世纪所兴起最危险的异端。是属於一种宗教哲学,亦称为「智慧派」。

其基本原理有二∶以智慧为首。以物质为恶。由此产生了许多与福音真理?突的错误教训,例如∶高举智慧,轻视福音,以之为太单纯愚拙,又认为智慧知识比信心与行为更重要。物质是邪恶,宇宙万物既属物质,所以不是由至高圣洁的神所创造,而是由较低级的天使或另一种邪恶势力所造成。肉身既属物质,因此圣洁的神绝不会道成肉身来世,而是藉神所分出来较低级的神体与人相通。否认基督是神人中间唯一的中保。由此他们创出幻影说基督在世的显现只不过是幻影,?无实体。基督只不过是凡人,受浸时神的灵降在 身上,上十字架时,神的灵即离开 。在道德方面产生了禁?主义身体既属邪恶的物质,所以要苦待身体,好叫灵魂达到更高的境界。纵?主义身体既无价值,因此可任意放纵,行卑鄙污秽之事,藉犯罪的人生经验,扩展知识的境界。诺斯底主义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对教会造成深远的破坏。现今各种反对神的学说或异端,都含有其毒素,特别是贬低基督,否认 是三位一体的神,以及 道成肉身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