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考研:赵普是什么人?宋代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21:28:10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后唐战乱,其父举家经常由定居于洛阳(今属河南),故为洛阳人。字则平。后周时历任从事、军事判官等职,为赵匡胤所赏识,拔为归德军(治宋州)节度使,掌书记,人参为幕僚。为策划“陈桥兵变”、助宋代周的关键人物之一。太祖称帝后,任右谏议大夫充枢密院直学士。太祖征讨昭义军节度使叛乱,留守东京。平乱后,答太祖征询,建议惩五代“方镇太重,君弱臣强”之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乾德二年(964)拜为宰相,答太祖征询,建议“先南后北”,“俟削平(南方)诸国”再灭北汉。辅佐太祖改定官制、兵制,加强中央集权。为政专断多忌刻,渐为太祖不满。开宝六年(973)因“营邸店”谋利,庇护官员贪贿等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太宗即位,始回朝任职。因参与揭发太宗弟廷美与宰相卢多逊“谋反”而得太宗信任,再次入相。太平兴国八年(983),又罢相,出为武胜军节度使,至端拱三年(988)第三次出任宰相。三年后因病罢相,改任两京留守、河南尹。淳化三年(992)因老衰久病请求辞职,不久病死。封魏国公,追封真定王。史谓其“少习史事,寡学术”,因太祖之劝始读书。晚年手不释卷者仅为《论语》廿卷,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http://ent.tom.com/1335/1588/2004419-75751.html

是不是那个宋太祖的帮手?后来杯酒逝兵权

赵普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后唐战乱,其父举家经常由定居于洛阳(今属河南),故为洛阳人。字则平。后周时历任从事、军事判官等职,为赵匡胤所赏识,拔为归德军(治宋州)节度使,掌书记,人参为幕僚。为策划“陈桥兵变”、助宋代周的关键人物之一。太祖称帝后,任右谏议大夫充枢密院直学士。太祖征讨昭义军节度使叛乱,留守东京。平乱后,答太祖征询,建议惩五代“方镇太重,君弱臣强”之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乾德二年(964)拜为宰相,答太祖征询,建议“先南后北”,“俟削平(南方)诸国”再灭北汉。辅佐太祖改定官制、兵制,加强中央集权。为政专断多忌刻,渐为太祖不满。开宝六年(973)因“营邸店”谋利,庇护官员贪贿等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太宗即位,始回朝任职。因参与揭发太宗弟廷美与宰相卢多逊“谋反”而得太宗信任,再次入相。太平兴国八年(983),又罢相,出为武胜军节度使,至端拱三年(988)第三次出任宰相。三年后因病罢相,改任两京留守、河南尹。淳化三年(992)因老衰久病请求辞职,不久病死。封魏国公,追封真定王。史谓其“少习史事,寡学术”,因太祖之劝始读书。晚年手不释卷者仅为《论语》廿卷,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赵普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后唐战乱,其父举家经常由定居于洛阳(今属河南),故为洛阳人。字则平。后周时历任从事、军事判官等职,为赵匡胤所赏识,拔为归德军(治宋州)节度使,掌书记,人参为幕僚。为策划“陈桥兵变”、助宋代周的关键人物之一。太祖称帝后,任右谏议大夫充枢密院直学士。太祖征讨昭义军节度使叛乱,留守东京。平乱后,答太祖征询,建议惩五代“方镇太重,君弱臣强”之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乾德二年(964)拜为宰相,答太祖征询,建议“先南后北”,“俟削平(南方)诸国”再灭北汉。辅佐太祖改定官制、兵制,加强中央集权。为政专断多忌刻,渐为太祖不满。开宝六年(973)因“营邸店”谋利,庇护官员贪贿等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太宗即位,始回朝任职。因参与揭发太宗弟廷美与宰相卢多逊“谋反”而得太宗信任,再次入相。太平兴国八年(983),又罢相,出为武胜军节度使,至端拱三年(988)第三次出任宰相。三年后因病罢相,改任两京留守、河南尹。淳化三年(992)因老衰久病请求辞职,不久病死。封魏国公,追封真定王。史谓其“少习史事,寡学术”,因太祖之劝始读书。晚年手不释卷者仅为《论语》廿卷,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后唐战乱,其父举家经常由定居于洛阳(今属河南),故为洛阳人。字则平。后周时历任从事、军事判官等职,为赵匡胤所赏识,拔为归德军(治宋州)节度使,掌书记,人参为幕僚。为策划“陈桥兵变”、助宋代周的关键人物之一。太祖称帝后,任右谏议大夫充枢密院直学士。太祖征讨昭义军节度使叛乱,留守东京。平乱后,答太祖征询,建议惩五代“方镇太重,君弱臣强”之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乾德二年(964)拜为宰相,答太祖征询,建议“先南后北”,“俟削平(南方)诸国”再灭北汉。辅佐太祖改定官制、兵制,加强中央集权。为政专断多忌刻,渐为太祖不满。开宝六年(973)因“营邸店”谋利,庇护官员贪贿等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太宗即位,始回朝任职。因参与揭发太宗弟廷美与宰相卢多逊“谋反”而得太宗信任,再次入相。太平兴国八年(983),又罢相,出为武胜军节度使,至端拱三年(988)第三次出任宰相。三年后因病罢相,改任两京留守、河南尹。淳化三年(992)因老衰久病请求辞职,不久病死。封魏国公,追封真定王。史谓其“少习史事,寡学术”,因太祖之劝始读书。晚年手不释卷者仅为《论语》廿卷,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