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完成率:大同的8个县分别是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4:17:49
要去出差 能告我下最近的是哪个吗
有没有热心的朋友给我安排条路线?
我QQ64937 在线等 先谢过各位朋友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大同下辖4区、7县。


东北方向天镇县 阳高县 可以做火车或者中吧车
正东方向大同县 最好坐汽车去
西北方左云县(广和大厦坐中吧车)新荣区(西门外做10路车)
东南方向浑源县 灵丘县 广灵县 坐汽车去.这三个县 只有中巴车
西南方向南郊区(市区坐6路或者是31路到矿务局在换19路.要么在市区的三医院坐1路车到南郊区.

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县,左云县 ,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

我只听过七个

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县,左云县 ,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

大 同 县

大同县位于省境北部,西与大同市相接,面积为1467平
方公里,辖3镇13乡,人口15.7万。县政府驻西坪镇。
【历史】
大同,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汉为平城县地,隋为
云内,唐五代称云中,辽建县称大同,后历代沿用之。原县
址在大同市,一九七一年迁至西坪。
【地理地貌】
大同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山川相间的槽形盆地。南
部山区属恒山余支,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峰有大头顶,
马头山等,海拔分别为1650米和1866米;北部山区主要有采
凉山和马铺山等,采凉山为大同市、大同县、阳高县的分界
处;东北部有火山堆十数处,其中以浮石山、黑山、狼窝山
为较高,海拔在1330米至1430米之间;中部为大同盆地组成
部分,盆地起伏不平,小山丘海拔 970至1190米之间。桑干
河流经其中,雨后排水不畅,有成片水洼碱地。河流除桑干
河外,还有其支流御河和城河等境内地势高,多处地区黄土
覆盖,含硝量大,土质松,风多雨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气候】
气候属低温严寒区,年均气温6.4℃,一月零下 10℃至
12℃,七月为 20℃至22℃,降雨量40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
下旬,无霜期120天至150天。
【工农业】
全县有耕地68.2万亩,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小麦、
土豆、豆类、油料、黄花等。其中黄花菜种植面积达5000万
亩,年产17.7万多斤。造林面积38.8万亩,果树1.2万多亩。
矿藏有石灰石、长石、沸石、赤铁石等。工业有电力、
煤炭、机械、建材、水泥、砖瓦、缝纫、家机具修配、农副
产品加工等。
【交通】
境内交通较为方便,北部有京包铁路通过。干线公路有
大同市至河北积儿岭、大同市至灵丘马头关、大同市至阳高
县等通过。此外还有简易公路多条。
【风景名胜】
名胜古迹有马铺山 (古名白登),为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
困之地,上有白登台。采凉山上建有碧霞宫,北魏明元帝拓
跋嗣阅兵讲武于此。山下有明代王储藩墓。肖家窑头有汉墓
群。

阳 高 县

阳高县地处省境东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面积
1705平方公里,辖 7镇14乡,人口24.7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
阳高,汉置高柳县属代郡,唐称清塞军,辽置长青县,
后魏永熙于县置高柳郡,金、元两代改为白登县,明设阳和
卫, 清雍正三主称阳高县,今因之。
【地理地貌】
阳高县北有云门山,西有采凉山,南有六棱山、殿顶山
一般海拔1900米以上,其中六棱山最高,海拔2375米。中部
有大泉山,海拔1286米。六棱山、云门山为东西走向,采凉
山为南北走向。县城周围与天镇合为一个小型盆地。南部的
桑干河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主要农作区。境内河流
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黑水可、均属永定河
水系,以白登河最长。
【气候】
阳高县属内蒙古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年均气温
7℃,一月零下11℃,七月22℃。年降雨量400毫米,初霜期
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30天。
【工农业】
全县耕地83.1万亩,农作物主要有高粱、玉米、小麦、
谷子、甜菜、豆类、土豆等。天然林区有六棱山与采凉山,
面积175亩,人工林50万亩。
矿藏有煤、铁、石英石、大理石、石膏、金、铀等。工
业有机械、化肥、水泥、皮革、造纸、印刷、制药、电机、
砖瓦、 缝纫、制鞋等行业。
【交通】
京包铁路以及大同至河北积儿岭的干线公路穿经境内城
关;南部有大同至河北阳原的干线公路通过。此外有县城至
县内长城的支线公路和简易公路多条,各乡镇间通汽车,大
多村庄可通行大车。
【风景名胜】
境内古迹有位于县城内西隅的云林寺,现存明建的大雄
宝殿及雕梁壁画,乃古建艺术之精品。此外,县城东南30公
里的古城墓群,为汉代墓群遗址。
【名优特产】
采凉山区盛产杏子,加工成的杏脯以色鲜、形整、肉厚
耐贮而驰名,远销香港、日本和东南亚。此外,“冰淇淋”
西瓜也是阳高县名特产。

天 镇 县

天镇县位于省境东北端,东、南与河北接壤,北与内蒙
古自治区为邻,面积 1636平方公里。现辖5镇13乡,人口18
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
天镇,周为代国领域,战国时为赵地,至秦、汉皆称延
陵县,县址在今城北25公里的新平堡,金建天成县,元始称
天镇。今因之。
【地理地貌】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川间隔分布,最低川地也在海拔
千米以上,山脉属阴山山系,高险陡峭,地形复杂。北有二
郎山,东有笔峰山,南有王之坟山,最高峰为东部的溜冰台
海拔2074米。西南与阳高县合为盆地。境内主要河流有南洋
河、西洋河、红糖河等。以南洋河为最长,境内流程40多公
里。
【气候】
天镇县内风沙大、气温低,年均气温 6.4℃,一月零下
11.8℃,七月 21.9℃。年降雨量42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
旬,无霜期120天左右。
【工农业】
全县现有耕地60.2万亩,农作物平川多种谷子、高粱、
玉米、小麦、黍子、甜菜等,山地及丘陵种植莜麦和土豆居
多。境内林地面积为17.5万亩。
矿藏有磷、铁、方铅矿、锌矿等。工业有电力、化肥、
五金、皮毛、造纸、机械、印刷等。
【交通】
京包铁路与大同至河北积儿岭干线公路横贯全境。此外
有多条简易公路和大车路,连接境内各乡镇,但有少数山区
运输仍靠人背畜驮。
【风景名胜】
县城内的慈云寺,相传始建于唐代,原名法华寺。现存
建筑多为明代遗物。

广 灵 县

广灵县位于省境东北部,东、北与河北毗邻,面积1206
平方公里,现辖2镇12乡,人口14.6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
广灵,战国时属赵,称置平舒邑。汉平舒县,辽始称广
灵,今因之。
【地理地貌】
广灵境内西、南、北三面环山,均为恒山山系,山高坡
陡,沟壑纵横,一般坡度在25℃以上。西部主要的山峰为石
人山,海拔2249米;南部山地断岩累累,崖悬壁绝,峰尖岭
峭。主要山峰有卧羊场梁、聂背、道土帽、月涯山等。其中
卧羊场梁海拔2193米;北部主要山峰有六棱山、殿顶山、挑
子梁等,以六陵山为最高,海拔2375米,中、东部为壶流河
谷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主要产粮区。境内主要河流
为壶流河,横贯全境, 往东于河北注入桑干河。
【气候】
境内气候干寒,年均气温 6.8℃,一月零下11.5℃,七
月22.6℃。年降雨量420毫米, 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
为120天。
【工农业】
全县现有耕地53.7万亩,河谷地带多种谷、黍、玉米、
山区则以土豆、莜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有黄花、
白麻等。林地面积17.9万亩,木材蓄量18万立方米。畜牧业
以羊、驴、骡、 牛、马为主。
矿藏以煤为主。工业有电力、煤炭、化肥、酿造、纺织
及陶瓷、砖瓦、水泥、农机修配、棉麻加工等。
【交通】
交通以公路为主,朔县至河北蔚县干线公路横贯县境南
北,境内有多条简易公路、大车路,山区运输仍以驮运、人
背为主。
【风景名胜】
古迹有水神堂,在县城东南0.5公里处,平地突起一山,
上有大士庵,庵内有石井,其水从座下狮口溢出,以果物投
之,即由山脚流出。环山皆泉,如万斛珠玑,随地而涌,汇
为一池,乃游览胜地。
【名优特产】
广灵县特产的画眉驴,除了是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和交通
运输的良好工具外,也是改良小型驴、繁殖大型骡的优良品
种。县城南部的壶泉水,冬温夏凉,水质洁净,这里产出的
虹鳟鱼为广灵县名特产。此外,广灵的五香豆腐干,历史悠
久,颇负盛名。

灵 丘 县

灵丘县位于大同地区东南端,东、南与河北为邻,面积
2732平方公里,现辖3镇16乡,人口19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
灵丘,建县于西汉。相传以战国时赵武灵王葬此而名。
【地理地貌】
境内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山地面积占80%左右。南部
有黄崖涛梁、碣寺山等;北部有龙池山、黑脑尖、黄花梁等;
中部太白山,主峰海拔2234米。县城周围是平川,为主要产
粮区、境内主要关隘有义泉岭,是通往广灵的主要通道。主
要河流有唐河、冉庄河等。唐河为大清河水系,发源于浑源
抢风岭,由西向东横贯县区全境,其支流有赵北河、华山河、
上寨河等。
【气候】
境内气候寒冷,年均气温6.9℃。一月零下 9.5℃,七月
22.8℃。年降雨量 344.3 毫米,初霜期在九月下旬,无霜期
150天。
【工农业】
全县有耕地 52.9万亩,农作物以谷子、玉米、土豆、糜
黍、豆类等为主。经济作物有油料、白麻。森林覆盖面积为
85万亩,其中成片林达68万多亩。畜牧业以牛羊、马、驴骡
为主,饲养业有猪、鸡、兔等。
矿藏有煤、铁、磷、金、铜、石棉、花岗岩、长石、珍
珠岩、大理石等。工业有采煤、采矿、炼铁、水泥、砖瓦、
造纸、农机修配、石料加工和粮食加工等行业,其中长石产
品远销澳大利亚、日本、西德、香港等地。
【交通】
京原铁路和下北泉至太原、下北泉至大同的干线公路通
过境内,并有简易公路和大车路多条沟通各乡镇,但大部分
山区仍以驮运为主。
【风景名胜】
境内古迹有党山寺,在县城东南15公里处山麓。寺周群
峰环抱,寺内古柏参天,为塞外游览胜地。
平型关遗址,在县西境平型关一带,1937年威震中外的
平型关战役,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此歼日侵略军三千余人,缴
获大量军械,取得了辉煌战绩。

浑 源 县

浑源县县位于省境东北,南接忻州地区,面积1966平
方公里, 现辖6镇22乡,人口29.1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
浑源,战国为赵属代郡,西汉置崞县和繁寺县,三国
时属魏,西晋复置崞县、繁寺。北魏属恒州,唐置浑源县,
金置浑源州,民国初复称浑源县。县名因地处浑河之源而
得名。
【地理地貌】
境内东、南、北三面环山,著名的北岳恒山位于县城
东南,主峰海拔2016米,南北两山之间为浑河谷地,属大
同盆地的组成部分。全境山地占总面积三分之二,平川和
丘陵占三分之一。南山山高坡陡,沟谷纵横,林草茂盛;
北山山低坡缓,植物稀疏,沟壑交错,水土流失严重;中
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是浑源县主要农产区
浑河是浑源县主要河流,发源于东山乱岭关,向西南经应
县北折注入桑干河。夏秋浑河水暴涨,河面加宽,水流较
急,冬春缺雨,河水平缓。此外,境内东南的唐河支流出
自恒山龙咀,向东南经灵丘,至河北注入大清河。
【气候】
浑源县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6.2℃,一月零下
13℃,七月21.8℃。年降雨量44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中、
下旬,无霜期120天。
【工农业】
全县耕地75.1万亩,农作物以莜麦、土豆、豆类为主
平川以谷子、高粱、玉米、黍子、小麦居多。黄芪产量为
全国之冠。
矿藏以煤为多,分布于南北山区的“浑源煤田”,是
山西七大煤田之一。此外还有铁、泥炭、硫磺、金、银、
沸石、膨润土等。水利电力资源也颇为丰富。
工业有发电、采煤、机械、化肥、针织、地毯、造纸、
砖瓦、酿酒、黄芪加工、农县修配、皮革、制工、农具修
配、皮革、 制鞋等厂矿。
【交通】
浑源县交通较为方便,大同至灵丘马头关、朔县至广
灵洗马庄的干线公路通过县城,此外有多条简易公路和大
车路。 但部分山区运输仍以人背畜驮。
【风景名胜】
境内名胜古迹甚多,有恒山主峰山腰上的北岳朝殿,
其中有建筑年代最早的飞檐凌空和结构玲珑的北岳寝宫。
恒山主峰西侧的唐峪口有著名的北魏悬空寺,寺庙建于峭
壁之上,以建筑惊险奇特而著称。此外,县城西北的麻庄
汉墓和城东的栗毓美美清墓,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名优特产】
浑源县盛产恒山黄芪,畅销港澳及东南亚。

左 云 县

左云县位于省境北端,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东与大
同市相接。面积 1314平方公里,辖3镇12乡,人口10.1万,
县政府驻城关镇。
【历史】
左云,春秋时为北狄白羊部牧地,战国为赵地,西汉置
武州县,北魏初为内地,后设武周县。唐为云中县地,辽置
德州,金复称云中县。元属大同县地,明先后置镇朔卫,左
卫左云川卫。清雍正三年改称左云县。今因之。
【地理地貌】
境内四周多山,中部为丘陵区,东北部为平川区。地势
起伏较为显著,西北及东南海拔在1500至1900米之间,中、
北部则下降为1200至1300米。主要河流有十里河,发源于马
道头乡常家洼一带,横跨县境中部,东流入大同汇御河注入
桑干河。此外,还有源子河、淤泥河,均属桑干河支流。
【气候】
境内气侯干旱多风沙, 冬季长而冷。年均气温5℃,一
月零下14℃左右,七月 19℃至25℃。年降雨量430毫米,初
霜期在九月上、中旬、无霜期105天。
【工农业】
全县耕地70万亩,农作物主要有谷子、豆子、莜麦、土
豆、油料等。畜牧业主要有猪、羊、牛、马、骡、驴等。
境内煤藏丰富,著名的“大宁煤田”斜跨本境三分之二
面积。工业有采煤、炼铁、发电、机械、水泥、缫丝、化肥、
陶瓷、农机修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厂矿。
【交通】
交通以公路为主,大同至右玉杀虎口、繁寺沙河至内蒙
水泉娄两条干线公路穿经本县城关。此外,尚有简易公路和
大车路多条,大多厂矿乡村可通汽车,山区仍以驮运为主。
【名优特产】
特产有胡麻和莜麦。

七个县之外好象欢有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