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青年协会:曹植生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6 04:41:42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

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

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

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

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

求自试表》等。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

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

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

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

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

求自试表》等。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

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

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

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

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

求自试表》等。

应该是“曹植生世”吧!

曹植(192-232)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曹操第三子。少聪慧,深得曹操宠爱,几立为太子,最后为曹丕所击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代汉称帝后,曹植名为王侯,实为囚徒,两度被贬爵移封。曹初七年(226)曹睿继位后,继续遭受猜忌和打击。最后移封陈王,卒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曹植的思想和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他的前期作品主要表现了“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政治抱负。如《白马篇》通过赞美“游侠儿”武艺高超、勇敢机智和赴边卫国的献身精神,抒发了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自我牺牲的忠勇之情。另如《薤露篇》,也同样表达了他要在有限的人生里追求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他的后期作品则主要反映了曹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控诉了曹丕父子对他的迫害,抒发了自己备受压抑,有志不得伸的满腔悲愤情绪,表现了自己不甘阶下囚的生活,希冀用世的强烈愿望。如《赠白马王彪》就是诗人“愤而成篇”之作。此诗作于曹初四年,抒发了诗人对曹丕残害手足的满腔悲愤、对任城王曹彰含冤而死的沉痛哀悼,吐露了朝不保夕的不安心情。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另如《野田黄雀行》、《七哀诗》、《怨歌行》、《鰕蟮篇》、《杂诗》等,也都是诗人后期的“忧生之磋”。除此之外,曹植也有一些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如《泰山梁甫行》、《送应氏》等,反映了军阀混战、社会乱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曹植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他的诗现存约80首。大部分是乐府诗。曹植一生重视向民歌学习。他的《美女篇》就直接脱胎于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所不同的是,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又按照封建文人的面貌进行了加工、改造和提高,使之呈现出文人所特有的风格与情调。此外,曹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把五言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使之达于成熟。他的五言诗,叙事、抒情相结合,格调雄浑而不卑弱,文辞华美而不雕琢。尤其是注重语言的提炼和修辞,特别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韵律的和谐。除诗歌之外,曹植的章表、辞赋也十分出色。他的赋今存40余篇。代表作《洛神赋》以传说中关于宓妃的故事为题材,刻画了洛神的美丽形象,表现了人神恋爱而终因人神殊隔不能结合的惆怅之情。以此寄寓了自己有志难遂的苦闷。他的散文今存近百篇,以前期《与杨德祖书》和后期《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为代表。前者在内容上主要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文学的见解;后者在内容上抒发了自己受限制受打击的无限悲痛,渴望明帝消除疑忌,给自己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感情真挚强烈,催人泪下。曹植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存南宋嘉定年间刻本《曹子建集》10卷,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各自刻本《陈思王集》,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等。

三国人物·曹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少有文才,善为诗文。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失宠。遭忌于兄丕。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二十五年,操死,丕废汉称帝,使就国。黄初二年(22),贬爵安乡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东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仪;六年,封为陈王,郁郁而死。溢曰思,世称“陈思王”。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颇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之作,如《白马篇》、《吸鲤篇》等,亦有少数关涉社会、反映动乱残破现实的作品,如《送应氏》等,另有不少美邀游、叙酣宴之什。后期作品,诗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泰山梁甫行》,文如《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赋如《洛神赋》等,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发抒有志不能施逞之悲愤,或申述己志,或悯惜世乱,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表现上亦趋向沉郁内敛,多用比兴寄托,愈见婉曲深入。其传、文、赋兼工面俱美。文以表尤善,刘辎《文心雕龙·章表》有“独冠群才”之称。赋以《洛神赋》最著,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诗之成就更在文、赋之上。钟峰《诗品》谓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集溢今古,卓尔不群”,推为“建安之杰”。为诗工于起调,讲求辞藻华赡,造语精工,音韵自然和美,堪称独步;形式则以五言为主,对中国五言诗发展卓有贡献,《诗品》誉其为“五言之冠冕”。原有集,已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九。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三曹资料汇编》,选录历代关于曹植及其诗文创作的资料。

曹植(192-232)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曹操第三子。少聪慧,深得曹操宠爱,几立为太子,最后为曹丕所击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代汉称帝后,曹植名为王侯,实为囚徒,两度被贬爵移封。曹初七年(226)曹睿继位后,继续遭受猜忌和打击。最后移封陈王,卒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曹植的思想和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他的前期作品主要表现了“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政治抱负。如《白马篇》通过赞美“游侠儿”武艺高超、勇敢机智和赴边卫国的献身精神,抒发了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自我牺牲的忠勇之情。另如《薤露篇》,也同样表达了他要在有限的人生里追求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他的后期作品则主要反映了曹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控诉了曹丕父子对他的迫害,抒发了自己备受压抑,有志不得伸的满腔悲愤情绪,表现了自己不甘阶下囚的生活,希冀用世的强烈愿望。如《赠白马王彪》就是诗人“愤而成篇”之作。此诗作于曹初四年,抒发了诗人对曹丕残害手足的满腔悲愤、对任城王曹彰含冤而死的沉痛哀悼,吐露了朝不保夕的不安心情。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另如《野田黄雀行》、《七哀诗》、《怨歌行》、《鰕蟮篇》、《杂诗》等,也都是诗人后期的“忧生之磋”。除此之外,曹植也有一些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如《泰山梁甫行》、《送应氏》等,反映了军阀混战、社会乱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曹植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他的诗现存约80首。大部分是乐府诗。曹植一生重视向民歌学习。他的《美女篇》就直接脱胎于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所不同的是,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又按照封建文人的面貌进行了加工、改造和提高,使之呈现出文人所特有的风格与情调。此外,曹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把五言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使之达于成熟。他的五言诗,叙事、抒情相结合,格调雄浑而不卑弱,文辞华美而不雕琢。尤其是注重语言的提炼和修辞,特别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韵律的和谐。除诗歌之外,曹植的章表、辞赋也十分出色。他的赋今存40余篇。代表作《洛神赋》以传说中关于宓妃的故事为题材,刻画了洛神的美丽形象,表现了人神恋爱而终因人神殊隔不能结合的惆怅之情。以此寄寓了自己有志难遂的苦闷。他的散文今存近百篇,以前期《与杨德祖书》和后期《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为代表。前者在内容上主要阐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文学的见解;后者在内容上抒发了自己受限制受打击的无限悲痛,渴望明帝消除疑忌,给自己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感情真挚强烈,催人泪下。曹植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存南宋嘉定年间刻本《曹子建集》10卷,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各自刻本《陈思王集》,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