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城市排名gdp:与大文豪苏东坡有着深厚的友谊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7:06:58
后人称赵德、许申、吴复古、张夔、刘允、王大宝、林巽、卢侗八人为唐、宋潮州八贤,其中有一位与大文豪苏东坡有着深厚的友谊,它是
A、许申 B、吴复古 C、刘允 D、卢侗

B、吴复古

  潮州薯——免进

  宋代潮州有七贤,加上唐代的赵德,共称八贤,为了与明代七贤分别,称为前八贤,在潮安县归湖镇神前山沉江月墓地,有一座占地四亩的宋墓,墓前有大型石雕群:石仲翁四、石狮、石马、石羊、石笋和石望柱各二,该墓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礼部尚书王大宝墓。
  王大宝(1094至1170年)字元龟,南宋建炎二(1128)年一甲第二名进士(粤东地区历史上唯一的榜眼),原先潮州大街砖亭巷头的“秋台榜眼”牌坊,就是纪念这位仅次于明代状元林大钦、被宋高宗赵构钦点的榜眼。林大钦给他很高评价:“倡正直之风,张忠义之气,而扶宋室光明正大之业者,其绩实伟矣!”因他为官刚直不阿,不畏权势,曾极力主张废除苛捐杂税,对上直抒已见,当金兵南侵时极力主张抵抗,时金兵入寇中原强迫南宋割让四郡,宰相汤思退不但同意割地求和,而且里通敌国,暗中叫敌人增兵猛攻,王大宝立即上本弹劾汤思退卖国,罪该斩首,奸相吓坏了,说他见王大宝如见到老虎,后来竟惊悸而死,王大宝就有“王老虎”美名,誉满京师。
  传说古代潮州出苏木薯(类同中药淮山),此薯磨成薯丸,软滑可口,有个太监硬说潮州出薯,要每年进贡百担,宋时交通不发达,从潮州到杭州要跨福建、江西、浙江三省,行程六千里,王大宝为减轻潮州人民负担,决心设计使皇帝罢免此贡,他做了一碗薯丸,很多小的,中间放一个大的,端给宋高宗赵构试尝,赵构便叫太监先试,以防中毒,太监拣小的吃,因为小的熟透,吃了赞口不绝,赵构见太监没有中毒,便拣碗中那棵最大的吃,那知外熟中间不熟,非常难吃,便说:“潮州薯——免进”。后来成了潮州俗语,意即不要送来。太监也被治罪。
  传说王大宝本来有皇帝命,但他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怨天怨地,有一次没米煮饭,她拿起扫把打着灶神爷大骂:枉你是司命帝君,无保贺我一家人有好食,你着去食屎。灶神气坏了便向玉帝告状:王家未发达,其母就咒天拍神,将来仔做皇帝,你也着给她欺侮。玉帝认为有理,便叫手下把王大宝的“龙骨”换掉。灶君在古书中称其“着赤衣,状如美女”,掌管一家祸福,并在阴历十二月廿四上天向玉帝汇报各家善恶,除夕时才回来,故大家很怕他: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年总有咒天骂地的,如果他去讲坏话后玉帝降罪下来,那还了得!便想了一个办法:在他们上天前祭以饴糖去粘住他的牙齿以讲不出话,想讲坏话也讲不出,这就是汤丸的来历,也就是潮州俗语“出糖”和“食甜”的来由;做了错事叫做“出糖”,意即要出糖给人“食甜”便不讲坏话,潮州菜的“头甜尾甜”也有这个意思,因为办喜事都不想人家讲坏话,第一道菜要甜就是提醒,而十道菜后最后一道是请客人们记住别讲坏话之意。王大宝母亲没给灶神爷食甜还骂他,他肯定要去讲坏话而且是添油加醋了。当时王大宝正在睡觉,母亲听见他的骨节在响,便叫醒他,就留下一节未换。后来他做尚书时,皇帝曾对他说过:做皇帝太苦,麻烦事太多。王大宝就说给他试做三天看,那三天做得很好!皇帝和他都很高兴,便要再做三天,但王太宝再坐上龙椅就头昏眼花,从椅上跌下来,皇帝叫他别怕,再坐上去,那知又跌下来,就死了,皇帝就下旨厚葬他,这当然是传说。
  与王大宝同为潮州八贤的许申是潮安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1010)年进士,历任韶州、柳州和建州知府,广西转运使,刑部郎中(司长),曾向宋真宗赵恒“献赋颂以陈灾异,极诋时弊”,被赵恒钦点第一。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他的子孙中科举的有八人,做官的有四十一人,其中孙子许闻,曾孙许珏(宋太宗曾孙女德安郡主的附马,今附马府在潮州市内东府埕,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和许珏之子许并三代人都任过宾州(今广西宾阳)知府,这在历史上非常少有。
  张夔(1068至1160年)也是潮州前八贤之一,他是潮安人,字伯举,号致尧,政和八(1118)年进士,由于五十岁才做官,故“却(不受)豪宴贿,黜赃污吏”,在廉州做判官(法院院长)时不但两袖清风,还对当地以贫穷而为盗的人不是辑拿治罪、而是招抚安置,很得民心,宋高宗赵构曾题词给他:“南有张夔、北有周昕”,号召官员向他学习并提升为江苏新州知府,,任间兴学育才,在当地建成至今犹存的“张公陂”水利工程。
  林巽也是潮安人,前八贤之一,宋仁宗天圣五(1027)年进士,由于在对策中直言不讳,忤犯权贵,吏部不给他做官,但还是上书向皇帝陈述政见,赵祯破例封他为徐州仪曹(礼制官),他却不愿赴任,回潮州埋头整理《易经》,他著有《易范》八篇和《草范》、《礼乐书》等有关周易的著作,当时人家很难看懂,但他说“五百年后当有演绎吾书者”。可惜到明代这些著作就失传了。
  卢侗(1023至1094年)也是潮安人,字元伯,号方斋,宋仁宗皇佑五(1053)年进士,曾任柳州和循州知府,也是前八贤之一,他“事亲至孝,为乡里所重”,由于学识丰富,当过国子监直讲(中央大学教授)和太子中舍(宋英宗赵曙的教师),著有《周易训释》,至今也失传了。
  苏东坡的好友吴复古,字子野(1040至1099年)也是潮州前八贤之一,他是今汕头市郊蓬州人,没有做过官,曾别妻弃家在潮阳麻田山筑庐居住,苏东坡题为“远游庵”,后来苏东坡在惠州,吴复古受潮州知府王涤之托,请苏东坡写《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这篇文章和韩愈的《祭鳄鱼文》一样有名,后来苏东坡被贬到儋州(海南儋县),吴子野也赶到天涯海角去探望他,遇苏东坡奉召回朝,他又陪其回京,在清远峡时病死,苏东坡撰文祭他:“急人缓已,忘其渴饥,道路为家,惟义是归。”其友情传诵一时。林大川在《韩江记·子野出家》有“吾潮吴子野与大苏东坡最交契,后厌世出家,东坡闻之以诗寄赠:子昔少年日,气盖闾里侠,自言似荆孟,叩门知缓急,千金已散尽,白手空四壁,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妻孥直敞屐,脱弃何足惜,四大犹幻尘,衣冠身外物,一朝发无上,愿老灵山宅,世事了如何?禅心久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