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中氮含量限制:能不能告诉我一些关于鲁滨孙漂游记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3 22:46:41

这是我写的一篇论文的篇首部分,你可以看一看。全文很长,贴不下。

《鲁宾逊漂流记》是欧洲思想启蒙时期英国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这部发表于1719年的小说,自发表之日起,在短短的5个月内重印了4次,到十九世纪末,各种版本的《鲁宾逊漂流记》已超过700种。故事讲的是一个不安于平静生活而热衷探险的人,名叫鲁滨逊·克鲁索。他决意成为一名海员,周游世界。他于1659年登上了一艘由巴西开往非洲的船只,一天,一场可怕的风暴把船打得粉碎,鲁滨逊的朋友都死了,唯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并安全到达了陆地。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荒凉的国度---还活着,却孤独的在一个小岛上,没有食物,没有船只,无路可逃。他凭着自己惊人的勇气和毅力,独自一人在岛上生活了28年,自己用双手搭建了房屋,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为自己做饭,饲养家禽等等。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了一艘船,才重新回到文明世界。作品形象地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些特征,在纷繁的表象之后,将人类最本质也是最宝贵特质之一:在理性、功利性掩蔽下的非理性和非功利性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非理性和非功利性贯串了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虽一直未能成为世俗意义上的社会主流思想,但正是这种非主流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
在这方面,《鲁宾逊漂流记》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典范。

19岁的鲁宾逊·克鲁索不顾老父的规劝和恳求,抛弃很有机会“过一辈子安适而快乐的日子”的中产阶层生活,“一心一意要到海外去”(2页)。从理性上,他用于他父亲反对他出海的词有“明智而庄重”“精辟”(2页)“先见之明”(4页)等等;每一次遇险后,又悔恨万分,说自己不听父母亲朋的劝告是“顽昧不灵”(5页)“罪过”(8页)“自寻绝路”(11页)“邪恶的力量”(13页)等等,并发誓“一辈子也不坐船了”。他认为他父亲“关于中等生活的看法,句句真实”,决定“要像一个真正的回头浪子,回到我父亲身边去”。(6页)。但是,他却执意将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了出海冒险,虽屡遭厄运,也绝无停下来的意思。
出海,遇险;又出海,又遇险;再出海,再遇险。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在巴西成功地经营了一片种植园,而且“蒸蒸日上”,“日趋兴旺”(33页),想想先前海上的惊涛骇浪和随时可遇的灭顶之灾,应该老老实实做他的种植园主了吧?可是他不,又出海了。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 “处在我这种情况的人,再要去考虑这次航行,那简直是天下最荒谬的事了”,“然而,我这人生来就善于毁灭自己,竟受不住他们这种建议的诱惑,正如当初控制不住自己的漫游世界的计划,不听父亲的规劝一样”,“于是我便立了一张正式的遗嘱”,“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盲目地服从着幻想的驱使,把理智丢在脑后”,“把一切致富的希望都丢在脑后,冒着各种风险去进行这次航行”。(34、35页)
这一次冒险的代价是孤身一人在一个荒岛上生活了28年两个月零19天!之后又有了一大笔财富,而且,经过这几十年的折磨,鲁宾逊·克鲁索还真的不愿出海了,在里斯本,他居然“不愿从海路到英国去”,而是从里斯本走旱路到了加来(261页)。然而仅仅过了8年,62岁的鲁宾逊·克鲁索又出海了,搭他侄儿的船到东印度群岛去了。一直到全书的结尾,这种冒险还没有结束:
“所有这些事情,以及我个人以后十年间的惊人的遭遇,我以后可能再来记述。”
鲁宾逊·克鲁索的一生就是这样。出海,遇险,再出海,再遇险,没完没了。
对此,鲁宾逊·克鲁索本人无法做出圆满的解释,只好称其为“我的倒霉的命运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逼着我不肯回头……这种力量,我实在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是这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经常逼着我们自寻绝路”(11页)。对于舒适现状的漠视乃至回避,鲁宾逊·克鲁索的解释或许还有一定的理性成份:“总之一句话,我现在的处境,弄得我都莫名其妙,简直不知道怎样安下心去享受它……在岛上,我除了我所有的,什么都不需要,除了我所需要的,什么什么都没有;可是现在,我却负着一副很大的担子,必须把它妥为安排。”(258页)

注:文中括号内标明页码而未说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从书》之《鲁滨孙飘流记》,1959年北京第一版,2004年8月第7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