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井美纪现在:MP3的EQ各条分别代表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8:08:57

1. 20Hz--60Hz部分
这一段提升能给音乐强有力的感觉,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是音乐中强劲有力的感觉。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别是低频响应差和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

2. 60Hz--250Hz部分
这段是音乐的低频结构,它们包含了节奏部分的基础音,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提升这一段可使声音丰满,过度提升会发出隆隆声。衰减这两段会使声音单薄。

3. 250Hz--2KHz部分
这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600Hz和1k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叭的声音。如把3kHz提升过多会掩蔽说话的识别音,即口齿不清,并使唇音“mbv”难以分辨。如把1kHz和3kHz过分提升会使声音具有金属感。由于人耳对这一频段比较敏感,通常不调节这一段,过分提升这一段会使听觉疲劳。

4. 2KHz--4kHz部分
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说话的识别音,尤其是3kHz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

5. 4kHz--5KHz部分
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5kHz,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出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

6. 6kHz--16kHz部分
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来说提升这几段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不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时声音变得清晰,但声音不宏亮。

CD在录制的时候是很好的记录了经过编辑的音源信号的,在CD制作的时候就已经调整好了音效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不需要补偿。mp3就不一样,在压缩的时候,高中低频三个部分会有损失,一般来说损失的是高低两端,而中频部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下来。所以我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对CD和mp3文件播放进行比较的方法调整。

预设了有pop,rock,jazz,classic,vocal等几种模式,有什么用呢?

其实这些是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设置的,下面介绍下频响曲线。

pop:流行乐。它要求兼顾人声和器乐的结合都很平均,所以曲线的波动不是很大的。

rock:摇滚乐。它的高低两端提升很大,低音让音乐强劲有力,节奏感很强,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jazz:爵士乐。它提升了3-5kHz部分,增强临场感。

classic:古典乐。它提升的也是高低两部分,主要突出乐器的表现。

vocal:人声。人的嗓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比较窄,主要集中在中频部分。

播放模式~
如 古典 流行 低音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