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男鞋:何谓荣辱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6:29:03

何谓荣辱观?荣辱观,即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它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荣辱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何以为荣、何以为耻,在先古圣贤中树立并代代相传。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荣辱意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这样的思想和作为,引得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支起国家的脊梁,使民族得以生生不息。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已远非“仓禀实”、“衣食足”所能概括。按理来说,发展至今,荣辱观应该已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高级形式和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了,荣辱、是非、美丑的感觉和辨别已是相当高的水平了;而事实上,由于转型、交替、碰撞、多元,由于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吸收等许多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导致是非颠倒、美丑混淆、荣辱不分的怪现象比比皆是,且有蔓延滋生的趋势。
  “八荣八耻”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短短数语排比罗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价值的继承,更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搏和时代精神的把握。汲取传统的精华,才拥有牢固的根基;反映时代的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风尚。处于这样一个变革时代和转型时期的山东大学,亦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巩固大学之根基,引领时代的风尚,实现“担承社会责任,培育民族中坚”的历史使命。学校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传承“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文化,弘扬“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里的浓缩和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学校通过节约校园、文明校园、创新校园等的建设,“三种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第二校园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的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走进社区计划的实施,知识的传承与人格的培育相结合等方法实践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细微处存在的不足,身边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践踏草坪、考试作弊、乱丢垃圾、乱停乱放、乱涂乱画、铺张浪费、随地吐痰、教室占座、浪费资源、违章用电、噪声污染等种种行为,我们是否早已司空见惯?那么,同学们是明明知耻而行之吗?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在他的论著中有这样的论述:“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其实,我想大多数人正是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是可耻的,因而养成了许多恶习,而还有许多人则处于“中间地带”,随波而逐之,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道:“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背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担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更应时时以“八荣八耻”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和转型时期,只有不越过这条“道德底线”,才能追求更高的理想,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行动呢?
  某高校的倡议书这样写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合理利用时间,充分利用大学时光用知识充实和武装头脑;用完水或见到滴漏水的水龙头,及时关紧,发现损坏的及时报修,杜绝校园水资源浪费;尽量少用餐巾纸、纸杯、一次性餐具,活动少发放传单,多采用集中式宣传;在食堂买饭买菜要适量,不剩饭剩菜;生活节俭,拒绝过分包装的物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然,这只是从一个侧面列举了如何实践“八荣八耻”,但也说明了实践“八荣八耻”,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贯彻在各项工作中,必须时时把它作为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时时校正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对照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言行,衡量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是不是都符合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规范?不仅要勇于对照,而且要勇于面对,勇于否定,勇于以“八荣八耻”为标尺重新塑造自己,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切实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精神标准和行为准则。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应成为每个网民的座右铭

胡 锦涛主席在“两会”上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八荣八耻”,内容深刻,概括精准,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与时代道德规范的有机给合,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最新总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道德体现,是全体人民道德行为的最高层次内容和最高准则。

网民,是人民的一部分,理应遵守这“八荣八耻”道德内容,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网民经常上网发帖、跟贴,发表自己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影响的范围不亚于媒体文章。因此,在网上自由发表看法和意见时,同时要牢记和遵守“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为他人特别是青少年负责,为社会负责。对那些违犯“八荣八耻”道德规范的言论,一是有认识、不追捧,二是有责任、反对之。努力争取做一个具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优秀道德品质的网民。

网民将“八荣八耻”道德规范作为座右铭,有利于在网上自由地发表看法和意见,有利于互联网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有利于建设好政府与民众沟通的网络桥梁,有利于全社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有利于网民个人顺利成才成功。

道德文章皆向善,是我们网民共同追求的目标。

荣辱观简单说看等羞耻的标准.

什么是荣辱观?
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荣辱观念,古已有之。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已然关系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

何谓荣辱观?荣辱观,即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它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荣辱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何以为荣、何以为耻,在先古圣贤中树立并代代相传。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荣辱意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这样的思想和作为,引得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支起国家的脊梁,使民族得以生生不息。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已远非“仓禀实”、“衣食足”所能概括。按理来说,发展至今,荣辱观应该已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高级形式和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了,荣辱、是非、美丑的感觉和辨别已是相当高的水平了;而事实上,由于转型、交替、碰撞、多元,由于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吸收等许多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导致是非颠倒、美丑混淆、荣辱不分的怪现象比比皆是,且有蔓延滋生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