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uss是什么意思: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23:04:22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尽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没有“以人为本”的提法,没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统一的要求提出来,没有“五个统筹”这样的表述,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上,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有明确的论述。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思想一脉相承的,并直接从那里继承下来的。我们既要充分肯定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重大发展,又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我们决不能有任何片面性和错误的认识。

这里,我着重就邓小平对发展问题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邓小平既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要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尤其是他对我们工作中出现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非常重视,说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个“失误”。邓小平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强调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就是要以人为本。邓小平提出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强调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至于我们今天更注重于解决公平问题,也是邓小平当年在论述“两个大局”的时候就确定了的。那种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要像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的那样,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校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落实科学发展的“总开关”

杨春贵

发展目的问题,是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决定发展中其他一切问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发展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强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完成发展任务同实现发展目的统一起来,时刻牢记: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不是为了GDP而发展,不是为了官员的所谓“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发展。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应当成为我们考虑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发展便失去了意义,并且必然走上歧途。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各种各样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各种各样图虚名、招实祸的形式主义,各种各样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恶行,无一不是违背了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论。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抓住了这个核心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才能真正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发展中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种重大关系问题,例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关系问题,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等等。所以,“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解决发展中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开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总开关”。

(作者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于阶段

郭金平

科学发展不能超越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发展阶段缺乏正确的认识,背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始终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抵制了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科学发展不能落后于阶段。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观成果,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过去,由于物质匮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那个阶段,国家要逐步加强物质财富的积累,逐步建设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就不得不采取农村支援城市和以农补工的政策。同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则较难以顾及到。如今,国家的物质积累逐渐增多,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开始向全面小康、甚至在向发达水平迈进。在这个阶段,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否则,就是落后于阶段的非科学发展。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再有,我国目前无论是科技教育还是企业发展较之改革前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技术引进、设备引进,而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之,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把握适度;既不滞后于发展阶段,又不超越国情。这不仅是准确认识我国国情的基本结论,也是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作者系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彻底告别粗放式增长

徐崇温

作为硬道理的发展,必须是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实质的科学的发展,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经济建设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早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时,中央就提出了要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任务。十年来,虽然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总体上说,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有回潮的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只有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真正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告别粗放增长方式。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足30%,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到70%的水平,而且还低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巴西;而我国技术的对外依赖度又高于50%,远远落在技术对外依赖度只占5%以下的美国、日本的后面。所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今后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作出的根本战略部署。

为了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除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外,还要创新发展模式,使我们的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理念全部落到实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而这就涉及到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突出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全面认识“六个必须”原则

林岗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最鲜明的特点。为了使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落实,将其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建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前五个必须是由科学发展观引出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或政策重点,最后一个必须则是实现这些政策重点的制度保障。这“六个必须”,是在系统总结“十五”期间的成功经验,深刻地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提出的。它们对“十一五”期间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

自主创新是发展的关键

张剑

坚持自主创新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这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再到“自主创新”,这不只是词语上的变化,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和创新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科技和创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科技和创新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科技和创新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概括。

近代科技发展表明,核心技术不可能从别人那里买来,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从外部得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不受制于人,要想在发展中可持续,就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自主创新,真正把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主创新的理念体现了新时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要求,体现了独立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度统一。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科学发展要坚持的“六个必须”原则。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上来。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发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创新的力度。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发展结果也大相径庭,谁在自主创新上领先,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谁就能加快发展。如,上世纪后期,韩国着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5位,人均GDP从1961年的80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2020美元,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历史和现实昭示,“以资源促发展”,既消耗了资源,又难以促进发展;“以市场换技术”,既让出了市场,也难以换来核心竞争力;“以利润换资本”,既让出了利润,也难以换来国强民富。发展要靠科技,科技要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是国家崛起的筋骨。如果不坚持自主创新,总是步人后尘,受制于人,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

(作者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与创新

田丰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创新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历史悠久的国度,从公元前600年的春秋时代的鲁国季孙氏推行的“用田赋”(按田亩征赋)办法征农业税开始,2600多年来,中国一直奉行和维系以农哺城、以农哺工的城乡关系。去年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税费之后,今年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与创新。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之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要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农村,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没有明确的定位。加之,城市改革与发展一度成为经济建设重心,使上世纪90年代初缩小了的城乡差别,进入21世纪后又持续拉大。以农哺工、以农哺城的旧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城乡矛盾日益尖锐复杂。城乡相互掣肘,以致影响了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这个关键时候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发展改革找到新的定位和新的目标。这是“十一五”规划中农村建设的一个创新发展模式。这不仅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决策,而且是我国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较高水平的小康的重要举措。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思想认识要跟上

景天魁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已经强调了多年,之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强调,是因为对这项工作还存在许多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一些同志担心:强调社会公平,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搞社会保障以及其他社会事业,会不会影响经济增长,降低发展的活力?这个问题既是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个实际问题,也触及到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问题。现在我们讲,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总结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所得到的一个正确结论。但是,这还是一个原则性的结论,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如果说高福利、高税收、高工资会导致降低经济发展的活力,那么,是不是只要把钱花在社会保障上,而不是用于投资办企业和其他赚钱的活动,就一定会降低经济发展的活力?是不是只有拉大差距才能激发活力?是不是差距越大活力就越强?是不是只要一缩小差距就必然降低活力?

多年来,我们一提福利国家,总是说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从摇篮到坟墓”都保起来,社会活力怎么怎么减弱了。这个问题不能说不存在,高福利政策确实存在种种弊病。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方向考虑一下,为什么那些福利国家直到现在福利水平没有太多的降低,社会仍然保持相当的活力?福利程度最高的北欧国家,并不是如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是等到富裕起来以后才开始讲公平,尽管他们大幅度地提高福利水平确实是在相对比较富裕以后的事,但是,他们在经济起飞之前,特别是在经济起飞的同一过程之中,就始终如一地强调公平,把实现社会公平确定为发展经济的重要目的,从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认为只有无限制地扩大差距,才能够激发社会的活力,只要一讲究公平,就一定会减少活力;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只是经济发展的负担,是为取得经济发展而不得不支付的社会成本,这样的认识,从总体上讲,从世界范围来看,至少说证据不足,不是一条铁律。

总之,存在着这样一种循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缩小贫富差距,给大多数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和能力,赢得经济和社会更加健康、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在目前阶段,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也会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动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研讨会精彩观点

肖万春(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学发展观凝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总结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黄传新(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从战后初期出现的“经济增长型”的发展理论到“社会综合”发展理论,由“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与社会及生态和谐已成为当代发展理论的重要理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脉搏,着眼变化着的世界,系统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引借鉴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王一程(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科学发展观主张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仅指某一部分人或少数社会精英,而是指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因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发展的成果不应只是惠及于少数人或某一部分人,而必须由发展成果的共同创造者即全体人民共享。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价值观。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为之奋斗的目的和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

张伯里(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科研部主任、教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只有在“求是”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的精神来“求是”,才能以求真促务实、以继承促创新。

左学金(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推动因素中外资所占比例过大和外需(外贸出口)过大可能带来的风险。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一点上和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因此,理论上目前也就没有多少研究,但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未雨绸缪。

刘相(山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保障。因此,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强化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姜汉斌(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既要跟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又不能占用过多的经费,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同时,国防现代化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逐步增加国防投入,国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不能如期实现,也会严重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