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是哪个省:急求 唐伯虎《与文征明书》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8:28:32
哪位可以帮忙找一下唐寅的《与文征明书》译文
谢谢

与文征明书•(明)唐寅
寅白征明君卿[1]:窃尝听之,累吁可以当泣[2],痛言可以譬哀[3]。故姜氏叹于室,而坚城为之隳堞[4];荆轲议于朝,而壮士为之征剑[5]。良以情之所感,木石动容;而事之所激,生有不顾也。昔每论此,废书而叹;不意今者,事集于仆。哀哉哀哉!此亦命矣!俯首自分,死丧无日,括囊泣血[6],群于鸟兽。而吾卿犹以英雄期仆,忘其罪累,殷勤教督,罄竭怀素[7]。缺然不报,是马迁之志,不达于任侯[8];少卿之心,不信于苏季也[9]。
计仆少年,居身屠酤[10],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颉颃婆娑[11],皆欲以功名命世。不幸多故,哀乱相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没[12],丧车屡驾,黄口嗷嗷[13],加仆之跌宕无羁,不问生产,何有何亡,付之谈笑。鸣琴在室,坐客常满,而亦能慷慨然诺,周人之急[14]。尝自谓布衣之侠,私甚厚鲁连先生与朱家二人[15],为其言足以抗世,而惠足以庇人,愿赉门下一卒,而悼世之不尝此士也。
芜秽日识,门户衰废,柴车索带,遂及蓝缕。犹幸藉朋友之资,乡曲之誉,公卿吹嘘,援枯就生,起骨加肉,猬以微名,冒东南文士之上。方斯时也,荐绅交游[16],举手相庆,将谓仆滥文笔之纵横,执谈论之户辙。岐舌而赞,并口而称。墙高基下,遂为祸的。侧目在旁,而仆不知;从容晏笑,已在虎口。庭无繁桑,贝锦百匹[17];谗舌万丈,飞章交加[18]。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身贵三木[19],卒吏如虎,举头抢地[20],涕泗横集[21],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22];下流难处,众恶所归[23]。缋丝成网罗[24],狼众乃食人,马氂切白玉[25],三言变慈母[26]。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整冠李下[27],掇 墨甑中[28],仆虽聋盲,亦知罪也。当衡者哀怜其穷,点检旧章,责为部邮[29]。将使积劳补过,循资干禄。而蘧篨戚施[30]。俯仰异态;士也可杀,不能再辱。
嗟乎吾卿!仆幸同心于执事者,于兹十五年矣!锦带县髦[31],迨于今日,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兹所经由,惨毒万状。眉目改观,愧色满面。衣焦不可伸,履缺不可纳;僮奴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32],当户而噬。反视室中,甂瓯破缺[33];衣履之外,靡有长物[34]。西风鸣枯,萧然羁客;嗟嗟咄咄,计无所出。将春掇桑椹,秋有橡实,余者不迨,则寄口浮屠[35],日愿一餐,盖不谋其夕也。
呈欷乎哉!如此而不自引决,抱石就木者,良自怨恨。盘骨柔脆,不能挽强执锐,揽荆吴之士,剑客大侠,独当一队,这国家死命,使功劳可以纪录。乃徒以区区研摩刻削之材[36],而欲周济世间,又遭不幸,原田无岁[37],祸与命期,抱毁负谤,罪大罚小,不胜其贺矣!窃窥古人,墨翟拘囚,乃有薄丧[38];孙子失足,爰著兵法[39];马迁腐戮,《史记》百篇[40];贾生流放,文词卓落[41]。不自揆测[42],愿丽其后[43],以合孔氏不以人废言之志[44]。亦将檃括旧闻[45],总疏百氏[46],叙述十经[47],翱翔蕴奥[48],以成一家之言。传之好事,托之高山,没身而后,有甘鲍鱼之腥而忘其臭者[49],传育其言,探察其心,必将为之抚缶命酒,击节而歌呜呜也[50]。
嗟哉吾卿!男子阖棺事始定,视吾舌存否也[51]?仆素佚侠,不能及德,欲振谋策操低昂[52],功且废矣。若不托笔札以自见,将何成哉?辟若蜉蝣,衣裳楚楚[53],身虽不久,为人所怜。仆一日得完首领,就柏下见先君子[54],使后世亦知有唐生者。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使朋友谓仆何使?后世谓唐生何素?自轻富贵犹飞毛,今而若此,是不信于朋友也。寒暑代迁,裘葛可继,饱则夷犹[55],饥乃乞食,岂不伟哉?黄鹄举矣[56],骅骝奋矣[57]!吾卿岂忧恋栈豆吓腐鼠邪[58]?
此外无他谈,但吾弟弱不任门户,傍无伯叔,衣食空绝,必为流莩[59]。仆素论交者,皆负节义。幸捐狗马余食,使不绝唐氏之祀。则区区之怀,安矣乐矣,尚复何哉!唯吾卿察之。

注释:
[1]征明:文征明,见本书作者介绍。君卿:对对方的敬称。
[2]可以当泣: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
[3]譬:明晓。
[4]“故姜氏”二句:用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堞:城墙上像齿状的矮墙。
[5]“荆轲”句:用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故事。征剑,指燕太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见《史记•刺客列传》。
[6]括囊:原指束闭口袋。因喻闭口不言。
[7]怀素:胸怀本素。
[8]“是马迁”二句:指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中告诉任安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
[9]“少卿之心”二句:指传为李陵(字少卿)《答苏武书》。书中述说了自己暂降匈奴的原因。
[10]屠酤:屠户和卖酒者。
[11]颉颃(xié háng):鸟飞上下的样子。婆娑:盘旋。
[12]蹑踵:踩着脚后跟,意谓相接。
[13]黄口:幼儿。嗷嗷:嘈杂声。
[14]周:同“赒”,救济。
[15]鲁连: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常为人排难解纷而不受报酬。朱家:秦汉之际的游侠,鲁人,以任侠得名。
[16]荐绅:同“缙绅”。
[17]贝锦:编成贝形花纹的锦锻。《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笺:“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就以贝锦喻故意编造的谗言。
[18]飞章:急报的奏章。
[19]三木: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
[20]抢地:触地。也作“枪地“。司马迁《报任安书》:”见狱吏则头枪地。“
[21]涕(yí)泗:鼻涕。
[22]“而后”二句:《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23]“下流”二句:《论语•子张》:“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当焉。”
[24]缋(huì):通“绘”,绘画。
[25]马氂(máo):马尾。《淮南子•说山》:“执而不释,马氂截玉。”
[26]三言变慈母:用曾参杀人故事。《战国策•秦策》二载: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曾母,曾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又有人告,其母尚织自若。后有一人又告之,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27]整冠李下: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不下正冠。”
[28]掇:拾取。甑(zèng):瓦制的煮器。
[29]部邮:犹“部传”,州郡属吏。
[30]蘧篨(qú chú):戚施:喻诌谀献媚的人。《诗经•新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蘧,同“籧”。
[31]锦带县髦:指当官。
[32]狞狗:凶猛的狗。
[33]甂(biān)瓯:瓦器。
[34]长物:多余的物件。
[35]浮屠:佛寺。
[36]研摩:研究揣摩。刻削:雕刻。这里指书写。
[37]原田:平原上的田地。无岁:没有收成。
[38]“墨翟”二名:墨翟,即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曾被囚于宋。今《墨子》中有《书葬》篇。
[39]“孙子”二句:孙子,即孙膑。他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后庞涓忌妒孙膑才能,加以陷害,断去了他的双足。孙膑逃到齐国,做了军师,破杀庞涓。著有《孙膑兵法》。
[40]“马迁”二句:史学家司马迁为李陵事遭腐刑(宫刑),忍辱完成了名著《史记》。
[41]“贾生”二句:贾生,指汉代作家贾宜。汉文帝时任太中大夫,对国事多所建议,遭当政大臣周勃等的反对,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遂写了《吊屈原赋》等名文以抒愤。
[42]揆测:测度,估量。
[43]丽:附着。
[44]“以合”句:语见《论语•卫灵公》孔子语。
[45]檃(yǐn)括:把原有的文章就其内容、情节加以剪裁或修改。
[46]百氏:指诸子百家。
[47]十经:指儒家的经书。
[48]蕴奥:深奥的道理。
[49]鲍鱼:气味腥臭的咸鱼。
[50]“必将”二句: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51]视吾舌存否:《史记•张仪列传》:楚相疑张仪盗璧,“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52]低昂:高低起伏。
[53]:“辟若”二句:辟。同“譬”。《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是一种小飞虫,寿命极短,朝生暮死。
[54]柏下:犹言墓下。因墓上种柏。故以柏代墓。
[55]夷犹:谓从容不迫。
[56]黄鹄:形似鹤,色苍黄。《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57]骅骝:赤色的骏马。
[58]栈豆:马房的豆料,喻现成的利益。《三国志•曹爽传》注引干宝《晋书》:“桓范出赴爽,宣王(司马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吓腐鼠:《庄子•秋水》:“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59]莩(piǎo):通“殍”,饿死。

论唐寅诗词风格的多样性及其体现的矛盾思想

胡颖英(中文系 20031141123)

内容提要:明代文人唐寅一生坎坷,仕途,生活,爱情都不尽如意。但其诗词浅近畅达,藻思丽逸,翩翩有奇气的主题格调,曾光照一代文坛。一生多变的经历,又造就了唐寅诗词风格的多样性特征,而这种多样性正是唐寅复杂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 :唐寅 诗词风格 多样性 矛盾思想

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其个性,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必然地会受到作家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主流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刘勰曾指出,风格是“情性所烁,陶然所凝”。[1][i]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过“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2]明代文人唐寅一生仕途坎坷,生活不济,爱情多舛。一方面,由于从小受儒家教育的影响,唐寅头脑中深深留下了科场举业,光宗耀祖的思想烙印;另一方面,唐寅又自命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3]充分展示出其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对权贵鄙视的狂妄性格。这种深刻的矛盾思想贯穿于唐寅的整个一生,而反映在诗词风格上则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特征。本文就将通过对唐寅诗词风格多样性的论述来窥视唐寅矛盾的人生哲学。

一 唐寅其人及其主要经历

对于唐寅的生平,《明史》有如下记载: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性颖利,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士于学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未几,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僮,得试题。事露,言者劾敏政,语连寅,下诏狱,谪为吏。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二卒。”[4]

《明史》简单概括了唐寅的一生,但并不完整。唐寅,自号六如居士,别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出生于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皋桥吴趋里一个小的商业家庭。由于唐寅自小“性绝颖,数岁能文”[5],“其夫广德”[6]为了改变家庭低下的社会地位,“致举业师教之”[7]。入学后唐寅尤为勤奋,以致“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8]。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九岁(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南京乡试第一[9],得到梁储等人的赏识,被誉为“风流文采,照耀江左”[10]。第二年,唐引进京会试,因牵涉程敏政舞弊案[11],而株连入狱,贬为浙江吏。唐寅因此仕途受阻,内心不甘寂寞,怀才不遇的愤怒使其极力逃避现实的无奈,加上唐寅原配徐氏,弃他而去[12],唐寅也进入了一生最自由阶段。三十二岁时,唐寅出游江淮各大名山大川,历经数载,为其诗画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也使其更加感到人于自然的渺小,生命的无常。回到吴县,修筑桃花庵,饮酒作画,及时行乐。但“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13]唐寅仍旧无法忘却眼前的社会现实,“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于将军借宝刀。”[14]伸张正义的豪情与难言的处境使其始终无法摆脱精神的困境。再由于生活的日趋窘迫,唐寅的晚年可以说是在苟且于自嘲中度过的。

纵观唐寅一生,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他想考取功名,举家扬名,可官场的黑暗却使他望尘莫及;他又想逃避尘世,追求自由,但现实的残酷亦使其徒然。这种沧桑的境遇,见诸于笔端,则表现出多样的风格特征。

二 唐寅诗词多样性的表现类型

王国维说过:“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叙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15]唐寅诗词,写景则白描淡化,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写景则“往复幽咽,动摇人心”[16],这是他诗词的总体特征,但一个作家的风格是随着人生阶段的不断变化而改变的。我认为,唐寅的诗词风格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 深沉伤感型

唐寅一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而甚感人生凄凉。因此,在其作品中有不少伤感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的怆凉之作,加上唐寅不甘沉寂却有“去老萧萧空何奈”的现实,使其诗作益发萧瑟。例如《和沈石田落花诗》其一:

杏瓣桃丝扫作堆,青春白发感衰颓。

蛤蜊上市惊心味,鶗鴃催人再洗杯。

忍唱骊歌送春去,悔将羯鼓彻明催。

烂开赚我平添老,知道来年可烂开?

此诗写于诗人五十一岁时,作品第一句一个“堆”字既写出庭院落花之多,又写出主人对花的怜惜。作者通过惜花想到怜人,花落春去,人添老,花将复开,可怜人难再,由花及人,感伤之情油然而生。又如唐寅的另外一首七言律诗《漫兴》:

十载铅华梦一场,都将心事付沧朗。

内院歌舞黄金尽,南国飘零白发长。

髀里肉生悲老大,斗间星暗误文章。

不才剩得腰堪把,病对绯桃捡药方。

这首诗亦是唐寅晚年之作,作者感叹人生如梦,坎坷飘零,最终落得“不才剩得腰堪把,病对桃花捡药方”的悲惨下场,读者无心不酸。真是“满榻乱书尘漠漠,数声羌笛月苍苍,”一生读书为仕,却无功无禄,满目疮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7],“诗缘情而绮靡”[18]唐寅以笔为笔,以诗为画,描绘心中无限苦楚与悲凉之情。

〈二〉 飘逸豪放型

袁帙在《唐伯虎全集序》中说:“(唐寅诗)藻思逦迤,翩翩有奇气”[19]。真是说得恰到好处,唐寅诗词最大特色就是清浅流畅,飘逸更兼一点豪放。这是诗人精神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实有点残酷,命运也不尽如人意,但诗人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格却始终未变。举《把酒对月歌》为例: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约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楼。

通读全诗,流畅旷达,诗中反复出现“李白”的字样,诗人有意和他比较,表现出对酒当月的豪情和不慕权贵,与世无争的豁达,其中“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一句,尽显“江南风流第一才子”的傲气。与此诗同时问世还有另外一首至今广为流传的《桃花庵歌》,更加展示唐寅飘逸,豪放的一面: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此诗堪称千古绝唱,语言浅畅,韵致翩跹,飘飘然有仙气。一种“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20]的桀骜不驯的清高气节,与晋代陶潜有过之而无不及。诗人以酒为友,以花为伴,力求达到精神上解脱,但抽刀断水水更流,流过千古留下多少愁!醉梦归醒,现实依旧残酷,用逃避来自我陶醉,只能更加暴露其内心的痛苦。“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甘分不甘心”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法国文学家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观点[21],我非常赞同。唐寅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无论深沉感伤,还是飘逸豪放,都是其思想外在反映。而诗人到了晚年,受到世人批评的是其消极的处事态度,这种思想在诗词风格上也是有体现的。

〈三〉 消极劝世型

“消极劝世”型并不是指其语言形式上的风格,而是指此类诗词所体现出的思想感情。唐寅的此类诗词在语言上依旧表现出“流笔云烟,不加点缀”[22],清浅流畅,如叙家常的特点,王世贞讥其为“如乞儿唱莲花落”[23],张仲谋也批评说:“唐寅与词不堪措意,亦不足名家”[24],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因为造成唐寅诗词中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来自社会为主的多个方面(我将在下一节具体阐述其原因),何况诗人寄意于内,无不是其思想的真实反映。如《叹世》一首: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诗人回首人生,感慨万千,基于现实的无奈,提出自己对命运的看法,以示后人,并非诗人不想努力,不想有所为,但诗人与强大的社会制度相比较,其奋斗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们理解唐寅的消极思想,要更多地从社会时代背景出发,而不要用不同时代人的观点来吹毛求疵,于社会是消极的逃避,但于个人来说却是无奈的选择。

马克思十分强调文学风格的“精神个人”的本质特征,认为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是作家的权利[25]。唐寅诗词无论是写景,咏物,题画,怀古,还是悼亡,忆旧,送友,抒怀,其“慷慨激烈,悲歌风雅,眼底事情,腔中心事”尽皆表达。唐寅以其多样的风格,浅畅的笔调,悦性取乐,抒情愤世,成为一代文豪。

三 唐寅诗词多样性风格与其思想的关系

西汉杨雄在《法言》中提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26]意思是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低,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布封“风格即人”的观点,“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27]唐寅诗词风格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就和他的思想有着极大的联系。

一方面,唐寅的矛盾思想是其诗词风格呈现出多样性的思想基础。在唐寅的思想深处,既有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也有个人被压抑的牢骚;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与追求,又有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与绝望。复杂的思想情感,就是其诗词深沉感伤,怆凉悲凄,飘逸豪放等不同风格的思想来源。以其劝世诗词为例,他的思想来源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愤世的思想。人生的无常,生命的脆弱,现实的黑暗,诗人却无可奈何,愤世思想就转化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这主要还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人物悲剧。与其个人来说,这是在当时社会下的文人的无奈选择。

2. 佛学思想“(唐寅)晚年乃皈心佛乘,自号六如[28]”。佛教宣扬安贫乐道,超尘拔俗的处世哲学,唐寅晚年受其影响,想借此达到精神的解脱和自慰,因此在他的诗词中就表现出这种劝人顿悟之作。这可能是中国文人对佛学思想的普遍接受方式。也可能是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的结合在文人头脑中的体现。

另一方面,唐寅诗词风格的多样性是其矛盾思想的深刻反映。唐寅诗表现出的不同风格,也反映出其思想活动中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越来越趋向复杂和矛盾,唐寅诗词题材多样,形式各异,但都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风格与思想的关系和风格与人格的关系,两者有相通之处,但还是存在区别的,一个作家的人格不一定在其作品的风格中表现出来,但他的思想必然在作品中表现。唐寅的人格魅力是毋庸置疑的,可复杂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而且反映在诗词中就表现出多样的风格特征。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师傅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须些做得功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此首《言怀》可谓唐寅对自己一生道路和品格的高度总结,在超然物外的气度中,间杂着虚度年华的悔恨和点点辛酸的泪水,仕进无门而又不甘寂寞,流连花酒而又不能忘情现实,这种复杂的思想反映在诗词风格上就有沉着中兼有一点豪放,飘逸中更带一些愁绪,多样性的风格是唐寅思想的深刻体现。

--------------------------------------------------------------------------------

[1]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2] 转引自《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写给玛·符·基塞列娃》,《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3] 参见《唐伯虎全集》,《尤侗明史拟稿》记载“(唐)因图其石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北京是中国书店,1985年版。

[4] 《明史》二百八十六卷,《文艺志》二。

[5]《唐伯虎全集》,《唐伯虎轶事》卷一,《吴县志》,北京是中国书店,1985年版。

[6] 同上。

[7] 同上。

[8] 祝允明《唐伯虎墓志铭》。

[9] 按明科举制,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因此,在很多地方称唐伯虎为“唐解元”,如《苏州府志》“唐解元寅宅,在桃花坞”。

[10] 《唐伯虎全集序》其二,北京是中国书店,1985年版。

[11] 程敏政,字客勤,休宁人,明代大文人,官至太常卿兼仕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程敏政科场舞弊案,历来存在争议,但大多数观点认为是由于官场利益相争而引发的诬陷案,唐寅蒙受其冤。本文也认可此观点,详见黄云眉《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 参见宋戈《唐伯虎诗选》序言,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据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载:“伯虎举乡试第一,做事免家,以好酒益落,有妒扶斥去之。”又唐寅《与文征明书》有“夫妻反目”语皆指此事。

[13] 唐寅《过闽宁信宿旅邸,馆人悬画菊,愀然有感,因题》。

[14] 唐寅《题子胥庙》。

[15]《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106页。

[16]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人间词》,樊志厚《人间词》序。

[17] 转引自《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毛诗序》。

[18] 转引自《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陆机《文赋》。

[19] 《唐伯虎全集序》其二,北京是中国书店,1985年版。

[20] 唐伯虎《感怀》。

[21] 参见《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布封《谈风格》,《译文》1957年9月号。

[22] 参见宋戈《唐伯虎诗选》序言,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曹元亮《唐伯虎全集》序。

[23] 王世贞《艺苑卮言》。

[24] 张仲谋《明词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65页。

[25] 参见《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8页。

[26] 转引自《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扬雄《法言·神问》。

[27] 同21。

[28] 《唐伯虎全集》,《唐伯虎轶事》卷一,《苏州府志》,北京是中国书店,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