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激光教育:请大家把<<西厢记>>与西方同时代的爱情悲剧故事比较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16:02:19
请大家把<<西厢记>>与西方同时代的爱情悲剧故事比较一下,谢谢大家拉!
答的好有重谢!
请详细比较!
最好有文章!

西厢记 罗密欧与朱丽叶

http://www.zhcchina.com/asp/Article.asp?ArticleId=2787
http://www.wenhuacn.com/wenxue/article.asp?classid=87&articleid=2140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阅读

刘 彦 武

读了王实甫《西厢记》之后,又看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一种莫名的滋味,就像刚啃完哈
密瓜又去咀嚼青橄榄。同样是爱情戏,一个大团圆,一个血淋淋;一个是“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一
个是香消玉损、魂断坟茔;一个是中国市民文学的经典,一个是西方文化的杰作。在这悲喜之中既
体现了中西方民族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差异以及作家戏剧技巧的不同,同时又可找出东海西海共通的
文心。

(一)主题思想

这两部剧的故事都经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润饰加工才被搬上舞台,都体现出反封建的主题,但它们又
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王实甫的《西厢记》本于元稹的唐人传奇《莺莺传》,到了北宋时期,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在民间
广为流传。当时的书会先生是比较实际的,考虑到民间说书、说唱的主要对象是市民阶层,他们对
于《莺莺传》始乱终弃的结局当然不爱听,为了收到好的演出效果迎合市民的口味,这就很自然地
使崔、张恋爱故事改变为以团圆收场。宋金时期,说唱家董解元写了一本西厢记搊弹词,又称“董
西厢”或《西厢记诸宫调》。他为崔、张故事新添了三个情节:张生科举入仕、莺莺私奔相从和二
人大团圆,原有悲剧性结局变为了喜剧性结局,愿有“善于补过”的思想也改成反封建的主题。歌颂
了莺莺和张生为自由结合而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明确提出了“从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
要求,以反对从封建家族利益出发要求门当户对的婚姻。

到了元代,王实甫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写为戏曲,故事虽基本相同,题材却更集中,反封
建的思想倾向也更鲜明。王实甫更是以同情封建叛逆者的角度,写崔、张的爱情多次遭到老夫人的
阻挠和破坏,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并通过他们的美满的结合,歌颂了青年男
女对爱情的要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王实甫《西厢记》所以能得到当时市民阶层的欢迎和后世
青年读者的喜爱,这主要是由于它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表示不满,正面提出
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整部剧主要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剧中人物凡是为实现这
一理想而坚定不一、废寝忘食甚至抑郁生病的,如莺莺、张生、红娘,都给我们一个热情勇敢、生
动可爱的印象。反之,为维护门第尊严而不惜食言把莺莺许配给郑恒的老夫人,仗恃武力、欲强娶
莺莺为妻的孙飞虎,依着父母之命、花言巧语上门抢亲的郑恒,都给画上了不同的丑恶嘴脸。

王实甫《西厢记》也充分体现了市民强烈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现实里“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
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窦娥冤》),“惩恶扬善”只能在主观幻想中:欲掳莺莺为妻的孙飞虎成
了阶下囚;诓骗良人的妻子的郑恒终落得个触树身亡;白衣秀士张生功成名就,和莺莺大团圆。统
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当然市民阶层的思想不能不受到统治思想的影响,往往也混杂
着封建的思想。他们向往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生活,梦想一夜发迹,迷信超自然的力量。《西厢
记》里的人物于是都有了“来头”,莺莺的父亲是前朝相国,郑恒是尚书之子,即便是书剑飘零的张
珙,祖上也曾拜为礼部尚书。张生在第五本第四折唱“玉鞭骄马出皇都。畅风流玉堂人物。今朝三
品职,昨日一寒儒,御笔亲除,将名姓翰林注。”张生一举及第,功成名就,可以说是天遂人愿,
也可以说是市民理想的心想事成。王季思先生在《西厢记·前言》里指出了王实甫剧本迎合了市民
阶层的某些不健康的情趣,如第四本第一折里部分地方的色情描写以及第一本第二折里张生对法本
开玩笑等不必要的噱头。谢桃坊先生在《中国市民文学史》里说:“中国市民文学是在封建社会后
期市民阶层兴起之后流行于都市的、通俗的、表现市民社会的和市民喜爱的的文学,它具有明显的
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表达了市民的反封建的意识。”从这个角度讲,《西厢记》以大团圆作
结,也体现了反封建的主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文艺复兴时期已有流传。它第一次出现在意大利人马乔笔下时已经具备了日
后莎翁剧作的情节特征。达·鲍特把故事主人公落户在维洛那城;班戴罗细腻的笔触又为它增添了
新的色彩。不久流传到了法国,进而跨越英吉利海峡。莎士比亚是通过布鲁克长达三千零二十行的
诗体译文了解到这个故事并把它改编为舞台剧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爱情悲剧,不过它完成于莎士比亚的喜剧时期。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属于
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一见倾心,但由于家族间的仇恨,他们只能秘密结婚,由于偶然犯下的错
误,他们错过了私奔的良机,先后殉情自杀。最后,双方家长鉴于世仇铸就的错误,消弭宿怨,言
归于好。这出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悲剧是将有价
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虽然青年主人公双双牺牲了,但剧本表明美好的事物和真正的爱情是不朽
的,死神是无能为力的,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爱情力量终究战胜了封建偏见。这同莎士比亚“爱
战胜一切”的喜剧精神总体上是一致的,反映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对
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精神其实就是反封建的精神。《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位
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集中反映了反封建精神。他们一经相爱,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对方,面对封
建的藩篱、家族的世仇、世俗的偏见,他们却毫无顾忌地冲破了这些不可逾越的障碍,走到了一
起。他们的爱是那么大胆、那么热烈、那么真诚,他们不但以身相许,而且心心相印。罗密欧误认
因药力而昏睡的朱丽叶已经死去,就拔剑自刎,醒后的朱丽叶也只好相随而去。这里有轻率和冒
失,但这是一种纯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中没有丝毫世俗的考虑和自私的图谋。

从《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本爱情剧可以看出,主人公都是一见钟情、坚贞不渝,这也
是东西方青年向往的爱情方式。为了追求它,为了得到它,崔、张排除各种阻挠,战胜别人,战胜
自己;罗密欧与朱丽叶甚至牺牲性命也再所不惜。为反对封建门第观念或冲破封建家族世仇藩篱,
不论圆满结合也好,双双殉情也罢,他们四个用自己的言行谱写了千古流芳的爱情颂歌。

(二)情节安排

两剧的情节都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构成一个个戏剧冲突时都比较注重“偶然因素”,印证了中
国古人常说的那句话“无巧不成书”。在剧情安排方面,本文重点选取了两点作比较。

首先,这两部戏都为剧中两对恋人安排了破坏他们姻缘的人物来阻挠。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里的“巴里斯”,《西厢记》里的“孙飞虎”、“郑恒”,他们有地位、有权势,进而凭借这些世俗的东
西正式向女主人公提亲、订婚,就要在这大喜的日子快要来临时,一个又一个迷惑被化解。一厢情
愿的巴里斯眼巴巴的看着冷冰冰的新娘,发出了本不该有的诅咒“最可恨的死,你欺骗了我,杀害
了她,拆散了我们的良缘,一切都被残酷的、残酷的你破坏了!”孙飞虎的黄粱美梦被张生一纸退
兵信撕毁,束手就擒;郑恒靠着老夫人,依着父母之命,巧言令舌在事实面前终归是苍白无力,良
辰吉日反成了命归黄泉之时。一方面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另一方面反证了两剧中男女主人公爱
情的坚贞。

其次,在写到男女主人公偷情时,东西方恋人都有着翻墙越室的好功夫。据说,西方的《小夜曲》
就是幽会的恋人向楼上倚窗而立的情人抒情而唱的歌、弹的琴。阅读《红与黑》无不钦佩于连爬楼
梯,跳窗户时的身轻若燕。当朱丽叶问罗密欧,花园的墙那么高怎么爬过来时,罗密欧的回答很经
典,“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围墙,因为瓦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不过,这种幽会西方的情
人们显得要大胆、外露些,尽管朱丽叶也承认“倘不是你我趁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
白,我一定会更加矜持一点的”;而东方的人儿更做得含蓄些、老练些,毕竟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
熏陶。崔莺莺是一个封建时代有着诗人气质的大家闺秀。她举止端庄、沉默寡言,初见张生,采取
的态度是矜持的、防卫的。即使后来心中真正爱上了张生,在红娘面前仍是虚情假意。在封建时
代,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轻易对一个男人表示爱慕,是被认为是可耻的。因此,在看到张生的信时
对红娘发作一番,甚至在写好回信约张生来幽会时,还把信丢在地上。张生应约翻墙来见时,莺莺
又是不能不硬着心肠,数落他一番逼他回去。莺莺的作假,真是假到了十二分。莺莺灵魂深处,实
际上却燃烧着青春的烈火。后来再次私会时,莺莺嘴上“羞人答答的”不停,“脚步儿早先行”(红娘
语)。莺莺这种性格特点和内心矛盾充分揭示了东方少女情感波澜中的心灵美。反观张生就轻狂冒
失得多,第一次越墙见面,眼慌心急,把一个红娘作小姐搂抱。他在追求爱情时也有软弱的一面。
老夫人赖婚之后,他竟要解腰带自尽。这些是为了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而加以渲染的。

(三)配角

《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在女主人公身边都有一个仆人一样的角色。他们为男女主人
公的恋爱牵线搭桥,功不可磨。

相比之下,莺莺身边的红娘的戏比朱丽叶的奶妈“乳媪”多,并显得更重要。红娘有着一种受压迫者
受奴役者的是非标准和从这种标准出发的正义感。她性格爽朗、乐观、聪明而勇敢,她是帮助崔、
张克服自身弱点和对老夫人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人物。她为他们出谋划策,递简传书,并率直而善
意嘲讽他们的弱点,促进他们结合。她常常不满张生的书呆子气和软弱,俏皮地说他是“傻角”。在
老夫人发觉莺莺与张生的私情后,他俩惊慌失措,红娘从容镇静,勇敢地在老夫人面前为他们据理
力争,说得老夫人无言以对。在红娘身上集中体现了正义对虚伪、爱情对礼教的胜利和反封建的精
神。在红娘身上也折射有下层人民的泼辣和热心为人的高贵品质。第四本第一折,红娘敲门,张生
问是谁,红娘回答“是你前世的娘”,红娘的快人快语溢于言表。第三本第一折张生许诺红娘递简以
金帛为谢,立即遭来红娘的责备。红娘唱到“哎,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莫不图谋
你的东西来到此?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赀?”红娘是出于对受到封建礼教迫
害的人的同情,出于崔、张爱情的真挚和老夫人的背信弃义而为崔、张奔走出力的。

乳媪是朱丽叶的奶妈,对朱丽叶也是特别的疼爱,“亲亲”“心肝”不离口。这或许寄托着她对自己与
朱丽叶同龄的亲生女儿的怀念之情。她有时唠叨仿佛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了。或许出于底层人民考
虑,出于对朱丽叶能找到一个称心的丈夫,有时夸奖伯爵巴里斯,夸耀提伯尔特,有时又盛赞罗密
欧。总之,乳媪是一个善良的妇人,善良得有时失去了是非标准。

此外,两部戏语言都十分优美,常常选取一些意象作比喻,有时辅之以一些神化典故。《罗密欧与
朱丽叶》作为一部话剧,从中可以领略到莎士比亚排比式比喻的宏大气势。《西厢记》作为一部演
唱的戏曲,有着中国传统华美的曲词和铿锵的节奏与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