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朋克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3:58:29

摇滚的一种,很噪很叛逆的一种摇滚,酒吧里常有

朋克摇滚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其变化在于朋克摇滚将过去的旧式摇滚演奏得更快速更激昂。由于有些乐队片面地理解了朋克音乐的风格----包括60年代的车库摇滚乐队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stooges, the new york dolls----直到70年代中期朋克音乐流派才正式形成。西方的许多新生乐队不再强调区别于主流硬核摇滚的超音乐形式,而是直指音乐的本质。纽约的第一只朋克乐队是the ramones; 在伦敦则以sex pistols为代表。尽管他们的音乐表现不尽相同----the ramones显得轻快随意,相比之下the pistols更强调了重复段落表达-----可是这些独特的尝试革命性地影响了美式音乐和英式音乐的风格。朋克音乐在美国一直低调地存在,最终在80年代孕育了硬核摇滚和独立摇滚概念。而在英国,朋克摇滚则成为大众的宠儿。sex pistols被看作是对政府和君主制的严重颠覆。更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乐队加入了朋克摇滚。一些乐队几乎照搬了pistols的原始风格,另一些则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新的元素,如buzzcocks的尖锐摇滚,clash的赞美诗般的瑞格摇滚,以及wire 和 joy division的艺术试验。不久,朋克分裂为后朋克(比原先更具艺术性和试验性),新浪潮(更具东方流行意味),和硬核摇滚(一种形式上更激烈更快速更具侵略性的朋克音乐)。整个八十年代,英国和美国都将朋克的定义与硬和摇伦联系在一起。90年代初,一批朋克复兴主义者----以green day和rancid为代表----从美国地下乐坛浮出。这一批新生力量将朋克音乐重新带回到最初的风格道路上,并尝试着在其音乐中加入重金属元素。

Punk(朋克):

朋克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一种源于六十年代车库摇滚和前朋克摇滚的简单摇滚乐。朋克乐队以theVelvetUnderground、theStooges、NewYorkDolls等乐队的简朴音乐为蓝图,试图通过简单的三和弦还摇滚乐质朴的本性。朋克音乐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这种初衷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英美两国都得到了积极效仿,最终形成了朋克运动。尽管朋克乐队大多惊人地相似,作品也过于单调,但许多著名的朋克乐队都有自己的显著个性特点,比如theRamones的泡泡糖流行乐、theSexPistols的Face(面容)式的强力和弦、Buzzcocks(嗡嗡鸡的)流行感觉、theClash(冲撞)的雷鬼元素、Wire(电线)的艺术试验特色等。此后朋克逐渐过渡成后朋克、新浪潮、硬核等风格,在八十年代中期,朋克运动整体陷入低潮。

HardcorePunk(硬核朋克):

硬核朋克诞生于八十年代初,它把朋克摇滚进一步引向极端——更快、更噪、更僵硬的演奏,喊叫式的演唱、邋遢肮脏的录音效果(有时也包括专辑封套)。硬核最初出现在美国,主要以洛杉矶、纽约为中心,此后逐渐蔓延开来,先后涌现了BlackFlag、HuskerDu、Descendents、MeatPuppets、DeadKennydys、BadBrains等著名的硬核乐队。硬核朋克虽然对以后众多的摇滚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一直没有主流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ProtoPunk(前朋克):

前朋克发生在美国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期,当时的一些乐队在简约主义的思绪下,开始尝试创作粗糙的摇滚乐。当时以theVelvetUnderground为代表的这种乐队,并非有意识地扮演“重建摇滚乐,还摇滚乐质朴本质,推翻被美化的摇滚乐”这一好斗的角色,很显然,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出于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尽管他们的音乐并未全面带出日后朋克的影子,但至少他们已开始关注朋克文化的最深层精髓,只是不够反叛罢了,朋克最终发现并延伸了前朋克含糊的朴素精神,并把彻底的造反精神融入前朋克粗糙的音乐,创造出一种挑战社会、否定美化摇滚的时代强音,并被无数的青年接受,得以开创朋克王朝。

NewWave(新浪潮):

八十年代初,朋克急速膨胀后的泛滥逐渐使它开始落伍,新浪潮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新浪潮运动中体现出的音乐多样性,顺应了部分对朋克过敏的摇迷的需要,以流行音乐为根基Power-Pop(强力流行乐)、Synth-Pop(合成器流行乐)、Pop-Reggae(流行鬼乐)的走红为新浪潮运动推波助澜。新浪潮运动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应归功于八十年代诞生的MTV,在它的帮助下新浪潮运动在主流社会同样拥有巨大的市场,并且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态势。一九八二年前后新浪潮运动在重金属战车的隆隆车轮下开始消亡,但它为后来的CollegeRock(校园摇滚)和九十年代另类摇滚的主流化奠定了基础,成为摇滚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

PostPunk(后朋克):

七十年代末朋克运动开始后,一些乐队仅仅继承了朋克桀骜不逊的倔强精神而没有成为SexPistols的过剩复制品。这些乐队在音乐上体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和试验特色,完全摒弃了朋克粗糙的三和弦,他们的作品充满艺术性、高精尖的音乐素材和挑战性,但鉴于他们反主流摇滚、反传统、反文化的朋克精神,他们被叫做后朋克。JoyDivision和theCure为代表的后朋克乐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音乐元素的份量,使它更加复杂,音乐也开始变得忧郁冰冷,同时,后朋克乐队试图改变传统的摇滚歌曲的结构和创作主题,体现出彻底反叛精神,后朋克思潮逐渐成为日后另类摇滚的思想支柱,在不同的摇滚风格中继续得以延伸

Oi!(唉!):

Oi!其实只是硬核朋克的一个分支,一种完全建立在纯粹暴力色彩和噪音、毫无美感而言的地地下的极端风格。最初的这种风格的乐队丝毫没有任何激进的政治倾向性和社会责任感,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标榜白人至上主义的种族音乐,尽管并不是全部的乐队都带有种族主义倾向,但它还是被公认为一种非常危险的摇滚乐,一种只属于地下世界的白人音乐而遭到排挤,最终被摇滚乐所淘汰。

Synth-Pop(合成器流行乐):

Synth-Pop最初只是新浪潮运动一种主要的分支风格,当时很多受RoxyMusic、DavidBowie影响的乐队(主要是英国乐队)开始热衷于使用合成器演奏,当时的初衷只是对于电声乐器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收效甚微。最初的合成器流行乐非常的生涩,弥漫
着一种怪诞单薄的味道,这种情况最终被DuranDuran乐队所改变。DuranDuran巧妙的把合成器流行乐和舞曲嫁接起来,改良后的音乐更加通俗、流行,并很快成为时尚,为许多乐队效仿,DuranDuran也由此一举成名,成为合成器流行乐的第一个英雄。1984年,合成器流行乐时代彻底结束,但它的影响一直持续了下来,合成器开始被看做一种重要的演奏方式,并被广泛运用到多种风格上。

PowerPop(强力流行乐):

强力流行乐的最初根源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初期,theRaspberries、BigStar和Badfinger是这种风格的最初定义者。这种融合了theWho、Beatles和BeachBoys的强力流行音乐在七十年代末同朋克一起组成了新浪潮运动的主力军,并最终被归入后朋克风格。强力流行乐的作品一般为三分钟左右,注重旋律和音乐的爆发力,和朋克有些相似,只是更加注重技术和流行感觉,而且不热衷于反叛,更加商业化。七十年代末,部分朋克乐队转变为强力流行乐,八十年代强力流行乐开始更多融入各种摇滚风格,与此同时,纯粹的强力流行乐开始衰败。

NoWave(无浪潮):

无浪潮是后朋克运动的第一种主要风格,它仅仅出现在当时的纽约,音乐为无调性、刺耳的噪音试验音乐。这种风格的乐队更加注重艺术性而不是音乐本身。过于枯燥和缺乏商业潜质使这种风格从未真正流行,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以SonicYouth为代表的噪音摇滚的崛起才得以使这种风格再次走上摇滚舞台。

PunkRevival(朋克复兴):

九十年代初期,美国朋克迎来了第二个春天。GreenDay和theOffspring的PunkPop(朋克流行乐)开始使朋克进入主流摇滚,或许受到八十年代末硬核转变为速度金属的启发,朋克复兴乐队的音乐不仅保持了简洁的音乐线条和飞快的速度,而且音乐愈发沉重起来。另一方面,强力流行乐讨好的形象和更加圆滑的音效、讲究的编排使听众在感受朋克力量的同时同样可以感受到优美的音乐,这也正是朋克得以复兴的法宝。PunkPop被视为Post-Grunge(后垃圾乐,即温和商业化的Grunge)重要组成部分。
朋克(Punk)
朋克运动的兴起和影响主要在英国,它与西方,特别是英国社会日益蓑落有着直接的联系。1973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原油价格猛涨,汽车工业几近破产,纺织、煤碳、钢铁工业都陷入困境,国际贸易停滞不前,物价上涨,大量工人失业。年轻一代对此毫无办法,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而这个时候的乐坛却由明星主宰了潮流。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朋克音乐正反映了这些青少年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情绪,甚是绝望的心情。他们愤怒地批评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用大喊大叫、古怪的形象和疯狂的舞台行为表现出来的。
从音乐上,朋克摇滚作为摇滚乐的一个分支,并没有为摇滚乐带来任何新的东西,它只是把主流摇滚中从硬摇滚到重金属那种比较强劲的风格推向了极端。朋克反对主流摇滚中从"披头士"以后那些进行音乐实验和艺术创新的倾向,如技术性的器乐独奏,摇滚乐和其他音乐相结合的严肃探索等。它比硬摇滚更加强调简单、重复,强调最"基础"的摇滚。歌词也比硬摇滚更加直接了当、明确无误,像华丽摇滚一样,朋克的意义不在音乐,而在音乐之外。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震惊?quot;滚石"乐队的吉他手凯思·理查德说:"在朋克中,音乐似乎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想恶心什么人"。
英国最重要的朋克乐队是成立于1975年的"性手枪"(Sex Pistols),他们创立了一种愤怒的、反对一切的年青人形象,以及一种渎神和强暴的气氛。他们的音乐恢复了50年代最"硬"的、简单而大声的摇滚语言,只是更缺乏技巧和味道。主唱约翰尼·罗坦(Johnny Rotten)在加入乐队前从未唱过歌。"性手枪"于1976年与EMI签约,发行单曲《英国无政府》(Anarchy in the Uk)。第二年初,在伦敦"今日电视节目中接受采访时,罗坦用粗鲁、下流的语言,对有关社会传统准则等问肆言抨击,引来了从国会到报纸的谴责。EMI付出一万英磅立即解除了他们的合同。不久,"维真"唱片公司与他们签约,并于1977年,在英国庆祝伊丽莎白二世继承王位25周年的同时,发表了他们模仿英国国歌的同名讽剌曲《上帝保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歌中唱道:"上帝保佑女王,这个法西斯政体。在英国的梦想里,没有前途。没有前途,没有前途,没有前途。"尽管这首歌曲到处被禁演,但却受到"幻想破灭"的青少年无条件的支持,在英国排行榜上获第二名。同年年底?quot;性手枪"推出他们惟一的专辑《别担心阉割,这里有性手枪》(Never Mind The Bullocks,Here's The Sex Pistols)。1978年,罗坦退出"性手枪",成立了一个新的乐队。维希亚斯(Sid Vicious)成了"性手枪"的主要成员,他的极端主义和对整个世界的憎恨远远超过罗坦。同年10月,他因谋杀女友而被捕。第二年年初,在候审期间,他被发现死于吸毒过量。1979年,"性手枪"乐队解散。
英国其他重要的朋克乐队还有"冲撞"(the Clash)。从歌词和行为来看,他们不像"性手枪"那样让人难以接受,但音乐同样简单、重复、猛烈,有很多尖叫和失真。1977年,他们发表了第一张专辑《冲撞》,其中几首歌曲对一切都提出了抗议:烦人的工作、警察、美国、摇滚乐、暴力和种族主义。
虽然,朋克的兴起和影响主要在70年代中期的英国,但从音乐和歌词来看,类似的特点早已在美国60年代末的一些乐队中出现了。
还需要提到的是"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乐队,它是由受过古典钢琴训练的路·里德(Lou Reed)于1965年组织起来的,他们与米高梅唱片公司签约,于1967年发行专辑《地下丝绒和尼科》(尼科Nico,1966年加入乐队任主唱,1967年离队),包括了几首毫不隐讳地涉及吸毒和施虐狂的歌曲。1968年,推出第二张专辑《白光/白热》(White Light /White Heat),其中,专辑标题同名曲就是一首关于吸毒的歌曲;《礼物》(the gift)在充满噪音的、不断重复的音乐伴奏下,用语言说出超现实主义的、与性有关的歌词;《雷大姐》(Sister Ray)长17分钟,半说半唱,内容明确地与性相联系,伴奏音乐不断重复,且被严重歪曲。这张专辑在排行榜上列为第199名。作为反传统的先锋派乐队,"地下丝绒"作品的内容主要强调吸毒和性。他们于1972年解散。
后来,朋克摇滚从英国传入美国。作为一个运动,它在美国的规模较小。而且,它不像在英国那样是一种政治上无政府主义的音乐,而是青少年反对他们的父母和反对他们感到格格不入的中产阶级的一种新的语言。美国主要的朋克乐队:纽约娃娃"(New York Dolls),"雷蒙斯"(Ramones)等,代表歌手有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等。

新浪潮(New Wave)
朋克摇滚流行的时间虽然很短(约1977-1980),有人却把它与普莱斯利、"披头士"并列,认为是摇滚乐历史上强调反叛精神的第三次"革命"。不管怎么说,朋克摇滚的表现的确太极端了。可能为了逃避别人的指责,使自己不那么被人讨厌,紧接着朋克,出现了摇滚乐的一个新名。
新浪潮的概念是模糊的。它可以看作是从朋克派生出来的一种摇滚乐,但其目的是为了区别于那些朋克乐队,而且力求在材料和演奏方面更具专业性。于是到了70年代末,英国很多朋克乐队,包括"冲撞"都变成了新浪潮乐队。英国的新浪潮代表人物是埃尔维斯·科斯特洛(Elvis Costello,生于1955年),他将多种风格与摇滚乐相结合,剔除了朋克中极端的成份,使音乐听起来不显得那么喧闹。同时他也为朋克时期英国的摇滚乐走向专业化道路(使其具有音乐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新浪潮的概念在美国用得更为广泛,只要不是明显的朋克或带有先锋派特点的都称作新浪潮。其中,最重要的乐队是"传声头像"(Talking Heads),他们带领其他乐队从朋克走向新浪潮。
"传声头像"由领队戴维·伯恩(David Byrne,生于1952年)建立于1975年。他们避免奇装异服和舞台上的古怪行为,从现代的严肃音乐中吸取材料,产生一种更加复杂的风格,歌词经常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专辑《永不熄灭》(Remain in Light,1980)采用一种来自"简约派"创作原则的摇滚乐风格。在器乐伴奏中,使用了非洲的复合节奏。

垃圾乐(Grunge,又译"格伦吉" )
垃圾乐,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西雅图,也称"西雅图之声"(Seattle Sound)。
自80年代起,摇滚乐日趋商业化,在MTV和各种高技术手段的包装下,其面目显得新奇华丽,而内容却变得空洞苍白。针对这种状况,一些摇滚音乐家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力图复兴摇滚乐的本原精神。Grunge 一词来源于Grungy,原意为肮脏、低俗和令人讨厌的意思,"垃圾乐"正是由此而来。采用这一称呼,也许正是为了显示这些音乐家们对包装华丽的商业性摇滚乐的对抗态度。
"垃圾乐"吸取了重金属和朋克中较为粗重的摇滚乐形式,追求节奏与和声的张力,但也时常运用固定音型、旋律化的低音线条和复杂的结构等较为精细的音乐手法。在内容上,多表现青年人在社会的压抑下所产生的悲观、焦虑和愤怒之情。
著名的垃圾乐乐队有"珍珠果酱"(Pearl Jam)、"音响花园"(Sound Garden)和"涅盘"(Nirvana)等。其中?quot;涅盘"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

"涅盘"(Nirvana)乐队
"涅盘"乐队的灵魂人物是科特·科本(Kurt Cobain),出生于美国华盛顿距西雅图100英里的阿伯丁小镇上。开始他对"披头士"和重金属感兴趣,但最终是朋克音乐征服了他。乐队曾几经易名,最终在1987年确定使用"涅盘"这个名字。1989年,他们花了600多美元录制了专辑《漂白》(Bleach),出乎意料地成了大学电台的热门歌曲,共销出了3500张。1991年9月他们的《别介意》(Nevermind)出版,这张专辑在美国行情火爆,首批销量5万张,一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景象。其中单曲《闻起来像青春的气息》(Smells Like teen Spirit,例40)的MTV疯狂地播放令乐队一时名气大增。1992年初,这首歌曲打入美国排行榜前十名。1992年,科特·科本与"洞穴"(Hole)乐队主唱科特尼·洛夫(Courtney Love)结婚,于1992年8月18日生下一子。1993年,专辑《乱伦》(Incesticide)由于没有整体性概念,因此使"涅盘"极端和矛盾的一面得到了充分体现。1993年,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在母体内》(In Utero)面世。这张专辑一经推出,即打上英美两地排行榜首位。为此"涅盘"于当年秋天举办了全国巡演,并在年终之际举行了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不插电"演唱会。之后,他们又赴欧洲巡演。但在罗马期间,科特·科本又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在此之前发现过类似情况)。1994年4月5日,科特·科本在西雅图的住所开枪自杀。科本死后,其他队员继续活跃于摇滚乐坛,但是再也不可能有第二个"涅盘"诞生。

资本主义中产阶级孩子,闲着没事干,反对一切,反对自身,反对一切精神,这就是朋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