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莱意大利鹅绒被:七国各从什么时候兴起和衰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1 06:03:34

战国七国简史

[b]魏国[/b]
魏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儿子姬高,姬高随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于是以毕为姓,称为毕公或毕高。他的后代沦为平民,散居于中原或杂居于夷狄,有个叫毕万的后代,曾为晋献公的卫者,在晋国的拓疆之战中帮助献公攻灭西周所封的姬姓魏国,被任为大夫,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县北),后世遂以魏为姓。晋国在春秋前期发生内乱,毕万的后代魏犨随重耳出外流亡十九年,重耳返国立为晋文公后,令魏犨承袭魏氏原封。其后魏荼、魏侈几代参与或执掌国政。魏驹与韩虎、赵无恤联合攻灭智瑶,为魏氏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魏斯是魏国的开国君主,他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是为魏文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斯在战国初期团结和使用了一批杰出人才,如乐羊、吴起、西门豹、李悝等,成为一时的强国。他的孙子魏罃(即魏惠王)执政时,任用军事人才庞涓为元帅,侵掠他国,使魏国达到极盛,已有并吞韩赵之势,前344年召集逢泽会,自称为王。但庞涓后来在和齐国军师孙膑的军事较量中先败桂陵,再败马陵,魏国损失惨重,从强国的顶峰上跌落了下来。而西邻秦国方经商鞅变法,国势正强,乘机夺取了魏国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之地,魏国自此一蹶不振,经常被秦国欺凌,被迫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战国后期,“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不失为魏国较杰出的人才,他以养客而闻名,深通军事,曾率兵击败过秦军,但终究不能挽回国家的败局,前225年,魏国被秦所灭。

以魏斯为首的人才群开创了魏国开国初年的辉煌业绩,庞涓的参政与用兵使魏国的国势急转直下,魏无忌的微弱之功已是魏国灭亡前的回光返照。他们各是魏国一定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在魏国的政治长剧中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光彩。

在野之龙 2006-1-13 09:01 AM

赵国

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春秋时期的齐国不完全相同。春秋时的齐君是姜子牙的后代,通称为“姜齐”,以齐桓公称霸为国家的鼎盛期,春秋末期虽有晏婴等名相辅政,但国势已明显减弱。战国时的齐国为陈氏(即田氏)国家,通称“田齐”,其创国者陈完(即田敬仲)是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他奔投齐国,被齐桓公任为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职),其后代田无宇、田乞、田常等人相继参政,他们身为人臣,采取多种手段发展私人势力,其一是世代用大斗借贷、小斗收进的办法厚施买众,争取民心;其二是广选体魄高大的女子数百人充实后宫,使宾客舍人随便出入后宫,以此发展田氏的血缘势力,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田常死时,已有七十多个儿子;其三,利用在朝政治斗争的胜利之机侵吞公室土地,扩大封邑,直到田氏的采邑大过公室。田氏在齐国世代经营,至春秋末年逐渐取代了君权,前386年,田氏通过魏斯(魏文侯)而打通了周室关节,周王承认田和为诸侯,姜氏之齐遂为田氏之齐所取代。
田和传三代到威王田因齐,国势有较大的发展,田因齐辨贤识才,任用邹忌为相国,整顿吏治,又任用军事家孙膑为军师,在桂陵击败魏军。齐宣王田辟疆执政后,孙膑又在马陵之战中击溃魏军,齐国至此完成了与魏国的战略争夺,进入强国之列,与秦国东西并雄。齐闵王田地执政时,贪功多失,不听相国田文的劝谏,在伐燕灭宋后又欲吞并周室,结怨于列国,被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破,齐国几近灭亡。齐将田单虽然恢复了国土,但已无法改变齐国的衰弱之势。战国末期齐国人才匮乏,奸臣当道,前221年秦国灭亡五国后,乘余威灭除了齐国。

齐国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疆土南有泰山,与楚、鲁、宋为邻,北隔渤海与燕为邻,西与赵相接,东临大海。齐国地理上与秦远隔,不受其直接的军事威胁,又有沿海的商业便利,这些因素构成发展的有利条件。在齐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重要的高层领导群:田因齐、田辟疆执政时,有邹忌和孙膑在内政、军事方面的努力,齐国达到了强盛时期;田地执政期间及其稍后,虽有孟尝君田文以相国身份参政,但政见不和,决策失误,田单恢复国土,避免了亡国,但衰弱局面已无法逆转,这是齐国走向衰弱的时期。战国后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对齐国实行外交拉拢,齐国在持续衰弱中度过半个世纪后被秦灭亡。

在野之龙 2006-1-13 09:02 AM

燕国

燕国占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西接赵,南邻齐,其国君是西周初召公奭的后裔。春秋时燕国弱小,常为山戎所攻掠,齐桓公曾北伐山戎,兵定孤竹(河北卢龙南),为其广拓疆土,燕国渐强。战国之初,燕国亦极少与中原诸国往来。后来,纵横家苏秦入燕游说燕文公成功,燕国参加六国合纵,与列国往来增多。前318年,燕王姬哙让君位于相国子之,引起国内政局动荡,齐国乘机攻燕。燕昭王姬平上台后,厚币招贤,改革政治,经过近三十年的积蓄准备,最后派乐毅联合数国之兵攻破了齐国,占齐七十余城,其间又向东扩展,燕国达到最强盛的时期。姬平之后,燕军被齐将田单打败,失尽了所占齐地,开始走向衰弱。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燕国向赵发动过几次军事进攻,均被击败。秦国灭赵后兵临燕国南界,当时的燕太子姬丹惧亡国之祸,收买刺客荆轲,使其于前227年以献图为名,入秦刺杀秦王嬴政,事败后秦国加紧攻燕,前222年燕国为秦所灭。
燕国僻居北方,与列国政治交往不多,且国势弱小,对当时的政局没有产生过多的影响。同时,燕国当时的文化相对落后,关于本国的历史记载比他国为少。战国时的燕国,苏秦以燕为基地从事六国合纵、姬哙让国、姬平图强、乐毅破齐、姬丹派荆轲刺秦王,这些是他们影响列国的较大的政治活动。

在野之龙 2006-1-13 09:02 AM

楚国

楚国君主是五帝颛顼的后裔,开国之祖为鬻熊,鬻熊服侍周文王有功,周成王封其后嗣为子爵,他们以芈为姓,立国于荆山蛮荒之地,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北)。其后不断与周发生战争,被周人称为荆蛮。西周后期,楚国的疆土逐渐扩大到长江中游,遂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春秋时楚国不断兼并周围小国,国势迅速发展,他们不满于周室所封爵号,自称为王,与周相抗,伺机向北发展。齐桓公的召陵盟师、晋文公的城濮之战曾抑制了楚国的北上之势,其后楚国与晋国长期争霸,楚庄王执政时曾争得霸主。疆域包含今湖北、湖南、安徽三省之全部及贵州、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之一部。春秋后期,吴国势力发展,一度曾攻破楚都,给了楚国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后来虽在秦国的扶植下复国,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强盛之势。
战国之世楚国在总体上一直在走着下坡路。楚悼王熊疑起用吴起改革内政,希望复兴国家,一年后两人相继死去,改革夭折。熊疑嗣传于怀王熊槐,虽兼有了越国之地(越已早先兼并了吴国),疆域扩大到今江苏、浙江一带,但楚国政治昏暗,奸臣当道,外交、军事上遭到了重大的挫折,它屡为秦国所败,西北大片土地沦丧,熊槐本人还被秦国所诱拘,囚死异邦,楚国经历了走向衰弱的转折。熊槐之子熊横为君时,秦国于前278年攻拔了楚都,逼其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又相继夺取其西南大片领土,这是楚国长期积弱不振的必然结果,它的衰败至此已不可逆转。考烈王熊完继熊横为君后,重用春申君黄歇,黄歇没有治国治军的才能,后期又与李园相互勾结与争利,促使楚国走向败亡,前241年,楚国在秦的军事压力下被迫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僻居一隅苟延残喘。熊完三传至负刍,前223年楚国为秦所灭。

吴起变法夭折,使楚在战国初失去了一次复兴国势、与强国争长的机会;熊槐时的政治昏暗和他本人政治行为的连续失误,造成了楚国的衰弱难振;黄歇与李园缺乏治国的谋略和为国的忠诚,加深了楚国政治的昏暗,准备了被强秦所灭的内部条件。

在野之龙 2006-1-13 09:07 AM

齐国

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春秋时期的齐国不完全相同。春秋时的齐君是姜子牙的后代,通称为“姜齐”,以齐桓公称霸为国家的鼎盛期,春秋末期虽有晏婴等名相辅政,但国势已明显减弱。战国时的齐国为陈氏(即田氏)国家,通称“田齐”,其创国者陈完(即田敬仲)是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他奔投齐国,被齐桓公任为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职),其后代田无宇、田乞、田常等人相继参政,他们身为人臣,采取多种手段发展私人势力,其一是世代用大斗借贷、小斗收进的办法厚施买众,争取民心;其二是广选体魄高大的女子数百人充实后宫,使宾客舍人随便出入后宫,以此发展田氏的血缘势力,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田常死时,已有七十多个儿子;其三,利用在朝政治斗争的胜利之机侵吞公室土地,扩大封邑,直到田氏的采邑大过公室。田氏在齐国世代经营,至春秋末年逐渐取代了君权,前386年,田氏通过魏斯(魏文侯)而打通了周室关节,周王承认田和为诸侯,姜氏之齐遂为田氏之齐所取代。
田和传三代到威王田因齐,国势有较大的发展,田因齐辨贤识才,任用邹忌为相国,整顿吏治,又任用军事家孙膑为军师,在桂陵击败魏军。齐宣王田辟疆执政后,孙膑又在马陵之战中击溃魏军,齐国至此完成了与魏国的战略争夺,进入强国之列,与秦国东西并雄。齐闵王田地执政时,贪功多失,不听相国田文的劝谏,在伐燕灭宋后又欲吞并周室,结怨于列国,被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破,齐国几近灭亡。齐将田单虽然恢复了国土,但已无法改变齐国的衰弱之势。战国末期齐国人才匮乏,奸臣当道,前221年秦国灭亡五国后,乘余威灭除了齐国。

齐国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疆土南有泰山,与楚、鲁、宋为邻,北隔渤海与燕为邻,西与赵相接,东临大海。齐国地理上与秦远隔,不受其直接的军事威胁,又有沿海的商业便利,这些因素构成发展的有利条件。在齐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重要的高层领导群:田因齐、田辟疆执政时,有邹忌和孙膑在内政、军事方面的努力,齐国达到了强盛时期;田地执政期间及其稍后,虽有孟尝君田文以相国身份参政,但政见不和,决策失误,田单恢复国土,避免了亡国,但衰弱局面已无法逆转,这是齐国走向衰弱的时期。战国后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对齐国实行外交拉拢,齐国在持续衰弱中度过半个世纪后被秦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