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今晚天气预报:高三总复习区域地理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6 02:22:57
后天有地理课,想在明天之前解决下列问题.
请你们认真回答. 'cause会有追加.
【PAY ATTENTION!】一定要先看我的疑问再答题,否则你辛辛苦苦答的题没解决我的问题,那也算是白答了.

1.<高考阳光道>(复习资料,学校统一发的)上说:德国北部气候【夏温凉、冬阴冷】.
【请问】:⑴"温凉"和"阴冷"是什么意思?
⑵德国北部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么,冬天应该很暖和啊,怎么还"阴冷"呢?

2..<高考阳光道>上说:德国北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粗放经营.
【请问】:德国北部不是波德平原么,平原上也可以搞【畜牧业】?不通常在高原上么...请详细说明为什么.

3.德国和俄罗斯哪个国家的人口多?请给出详细资料.

4.请分别写出下列人物的国籍及对人类的主要贡献(就是他们都擅长什么.)【要求简明扼要】:马克思、恩格斯、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诗人歌德&席勒、地理学奠基人洪堡.

5."灌木"为什么要叫"灌木"?主要包括哪几种树种?

我这么认真抄题目,希望你们也认真答题.

看我的吧!
1.(1)顾名思义,气象上要求用词 言简意赅..温凉就是温暖凉爽,阴冷就是天气阴,有冷风.
(2)夏天北部的气温的确比南部低,但到了冬季受海洋的影响,天气其实要比南部暖和。冬天北部的日照时间短,多阴天天气,而且阴天常刮风所以难免给人以阴冷的感觉.
2.平原面积广阔,地势低平,海拔高度大约在50-300米之间,成因大部分为河水冲积而成。平原土质肥沃,水分充足,也适合草的生长,而且平原上的草场集中,所以平原上也可搞畜牧业.
3.德国拥有居民将近8200万人(其中730万外国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30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俄罗斯人口总数截止到2005年1月1日为1.434亿。
4.除了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人外,其他的都是德国人.
马克思 , 恩格斯 是<<资本论>>的作者,辩证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家.
贝多芬 约翰·施特劳斯 都是作曲家.贝多芬著名的是他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第九交响曲》等.约翰·施特劳斯的主要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之声》、《编蝠》、《吉卜赛男爵》等。
歌德&席勒 都是德国作家,诗人.歌德的代表作是<<浮士德>>,席勒是德国古典文学中仅次于歌德的第二座丰碑。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历史剧《瓦伦斯但》。
洪堡 德国探险家和科学家。早年赴南美考察五年,出版了30卷本的《1799~1804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洪堡最先确定了等温线与等压线的概念。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
5.高5米以下,从地面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由于枝干多且杂乱,像喷泉涌出,故名"灌".
例如蔷薇属、悬钩子属、珍珠梅属和绣线菊属.

2.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3.德国8200万,俄罗斯1.429亿,所以俄罗斯人口多
4.马克思法国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
恩格斯德国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德国的气候决定於从大西洋吹进来的气流和大陆性气团对抗的关系。由於二者强度不断地变化,天气形态十分不稳定,由热到冷或由乾到湿的气候变化相当迅速,而且频率颇高,是属於西欧海洋性与东欧大陆性气候间的过渡性气候。此种现象成为德国气候的一种特徵北部的冬天令人意外的暖和 德国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岳地带、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部的平原地带分成三大块。与明朗温和的中南部相反,北部给人的感觉似乎总是寒冷阴暗。其实这未必正确。夏天北部的气温的确比南部低,但到了冬季受海洋的影响,天气其实要比南部暖和。夏天北部的日照时间短,多阴天天气,所以难免给人以阴暗伤感的感觉,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旅游的趣味吧。要不然,冬季到北部去看看如何?

这是我在网上查的气候资料,和你的不一样,你最好问一下老师,得到最准确的。

德国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南临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2,963 m),北部则环北海和波罗的海。陆上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共九个国家接壤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在交通方面,连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布的铁路都经过这里,有欧洲路上“十字路口”之称。德国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两地农业有较大差异。 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农村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也种黑麦、燕麦、马铃薯,经营比较粗放,人口较为稀疏。南部高原山地,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较长,盛产葡萄、烟草、水果,以及用于制造啤酒德啤酒花。河谷两侧德山地则为森林和高山牧场,人口较稀。 德国境内有多条欧洲主要河流穿行而过,包括了莱茵河、多瑙河以及易北河等

德国人口8200万德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二位,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以上。德国基本上是个单一民族国家。德意志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少数民族有丹麦人、荷兰人和吉卜赛人,还有一些南斯拉夫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奥地利人等。总人口中有外籍人450多万,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人数达150万左右。居民通用德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俄罗斯联邦人口数量为1.452亿,排名世界第七位。其中,城市人口为1.064亿,占人口总数的73%,农村人口为3880万,占人口总数的27%

马克思 德国人 剩余价值和马克思哲学研究
恩格斯 德国人 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
贝多芬 德国人 交响曲创作,开辟浪漫时期音乐创作 乐圣
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 1825.10.25-1899.6.3 ]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6岁即写成一首圆舞曲。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
他善于将维也纳圆舞曲发展为音乐会乐曲。他的创作紧密结合奥地利民间音乐和日常生活的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活泼、配器华丽、通俗动人,堪称维也纳的交响音诗。他一生创作作品共479首,其中圆舞曲400多首,还有波尔卡、歌剧等
诗人歌德&席勒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法学博士,得到皇家参议的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1765年他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声名大噪。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次年被任命为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在随后直到1786年这段时期里,他成了魏玛公国的重臣,曾在一段时间里主持公国大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然而随着各方面阻力的增强,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他陷入一种矛盾的痛苦之中,这导致他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潜往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
回到魏玛之后,他辞去重要的政治职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此后直到
1794年这段时间,他先后完成了戏剧《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着手写第一部《浮士德》;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1790年发现了人的胯间骨。
1794年歌德开始与席勒合作,他俩以各自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歌德先后创作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重新写《浮士德》第一部。
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标志着从1786年开始的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结束。在此后的近30年中,是歌德创作上的鼎盛时期。他完成了小说《亲和力》(1809),诗集《西东合集》(1819),《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1829),自传性著作《诗与真》
(1831),《意大利游记》以及耗尽他毕生心血的巨著《浮士德》第二部(1831)。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玛逝世。
洪堡 德国探险家和科学家。早年赴南美考察五年,出版了30卷本的《1799~1804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洪堡最先确定了等温线与等压线的概念。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


树花灌木 常绿杨灌木 花灌木 常绿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