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星际官方网站网址:我国的民居有什么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16:47:11

中国民居
  中国古民居的存在特点

  1.占主导地位的是木构民居形式:中国民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木构建筑体系,比如“斗拱”这一木构件,将结构和装饰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一点对比今天泛滥的“室内装修室外化”的设计手法尤其具备可学习性。

  2.与自然界的物种发展一样,民居也体现了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降雨丰富地区的坡顶、降雨缺乏地区的平顶。在江南,陡峭的坡顶被艺术化为夸张的飞檐和风火山墙。
  南方闷热地区的干阑式。西双版纳干阑式民居通风非常好,首层架空既可以避免首层地板的潮湿,又可以防虫蛇。
  西藏高寒地区的厚墙、小门小窗。这明显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保温。
  福建的土楼。福建一代注重家族概念,因此同宗同亲的人们就可以以家族的形式混居一楼,对外还可以防暴防盗。
  陕西的半坡屋。半坡房里低外高,围合在一起即可以防盗,又可以保证难得的雨水流入内院,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陕西受地域资源贫瘠的影响经济并不发达,普通居民难以多建房屋,把一间屋子居中分开成两片,也便于以后的分家。
  内蒙的帐篷、新疆的毡房——易取的建材是牛羊皮毛,又便于游牧民族的迁徙和移动。
  喀什的夯土房——缺少木头和石头,就只好用砂土作为主要建材了。
  丽江的山地民居、大理的白族民居——易取的建材是石头。
  陕北的窑洞。首先是经济落后,打窑洞营造房屋省钱省料;黄土高坡的粘土开洞后不会坍塌,保证了可居住性。窑洞冬暖夏凉。
  湘西的吊脚楼——易取的建材是木材、竹子等等。

  3.多民族的互相交流学习:比如唐宋时期的宫殿偏于素色,向少数民族的金朝学习之后,宫殿改为今天人们所见的金碧辉煌;包括生活习惯,中原的跪坐改为立座也是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北京的白塔寺白塔,是尼泊尔建筑大师的作品;而作为喇嘛庙的雍和宫,又明显有汉族宫殿的特色。白族民居的三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形式同徽派民居又非常相似等。

  4,主导民居体系形成了完整的营造型制。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安徽歙黟的徽派民居(18个天井、36个门、108个窗子)、山西平遥的日升昌票号、乔家大院;山西丁村的晋派民居;云南喜洲的白族民居(三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都已经各自形成了成熟的营造体系。很多空间都做的非常高明。

  四、中国古民居的一些“抗震规范”

  1,收分。
  处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天安门;藏族民居、寺庙;丽江的山地民居等都有自下而上的向上收分,整个建筑象一个梯形台,这样的建筑形式有利于抗震。当然天安门的收分还有一个视觉设计的成分,让天安门看上去比实际效果显得更为高大。

  2,“墙倒屋不塌”。
  中国独特的榫铆结构使得地上建筑同地基并非死死铆和。当遭遇地震力的时候,与地基柔度粘合的地面建筑就会随地震力摆动,犹如太极般顺势消化地震力——如同今天的钢结构。另外作为维护作用的墙体与作为支撑结构的木构架分建,遭遇地震的时候墙体倒塌,木构架玩太极,可以做到“墙倒屋不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居住人群的安全。

  3,“好墙如豆腐”。
  云南大理、喜洲民居的墙体手拍即颤,如同一块巨大的豆腐。这也是对于地震力“因之、顺之”的道理,并不象今天的混凝土那样和地震力顽强对抗。一块死死的墙体看似牢固,但是面对地震力的时候微不足道,不如有柔度的墙体那样可以有效消化地震力。

  五、丰富多彩的古民居

  1,山西晋派民居。大同华严寺、丁村古民居聚居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
  2,安徽徽派民居。歙县(斗山街、棠樾)、黟县(西递、宏村)。
  3,云南民居。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丽江纳西族山地民居、版纳景颇族干阑式民居、拉祜族民居、德昂族民居、耿马佤族民居。
  4,湖南民居。湘西吊脚楼:德夯、凤凰。
  5,新疆民居。喀什夯土民居、布尔津禾木图瓦人木板房、塔什库尔干哈萨克人毡房、吐鲁番高昌故城、尉犁罗布人村等。
  6,内蒙民居。赛汗塔拉土坯房、锡林郭勒蒙古族帐篷。
  7,西藏民居。拉萨喇嘛庙及宫殿、江孜老城、山南桑耶寺、阿里扎达古格遗址及托林寺、阿里帕羊土石房、萨迦花教萨迦寺。
  8,康巴民居。康定新都桥、塔公草原塔公寺、稻城及亚丁。
  9,四川民居。重庆吊脚楼、重庆磁器口老街、青城山树皮房、松潘民居、合江等沿江小镇、鬼城酆都。
  10,江南民居。皤滩民居、绍兴水乡、周庄水乡、乌镇民居、江苏同里、苏州园林。
  11,甘肃民居。敦煌、嘉峪关等。
  12,江西民居。婺远民居等。
  13,贵州民居。从江、隆里等。
  14,青海民居。沱沱河、塔尔寺等。
  15,西北民居。陕北窑洞、陕西半坡房、韩城民居聚居区等。
  16,北京民居。二环内四合院、什刹海四合院等。
  17,上海民居。上海弄堂。

  中国地域辽阔,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各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形成不同的建造技术和建筑风格,各地居民有明显的差异。

  [毡房] 生活在高寒地区的牧民,为御寒用毛毡作材料搭建的住房。结构类似蒙古包。

  [窑洞] 黄土高原地区土层厚,但缺少石料、木材,居民在黄土壁上挖窑洞居住,冬暖夏凉,但采光较差。

  [碉房] 藏族用石块堆砌的住房,外形像碉堡。

  [白族住宅] 云南白族住宅多数为独立封闭式砖木结构的瓦房。

  [竹楼] 傣族人以竹材搭建的住楼,以适应潮湿多水的环境。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长期逐水草而居,流动性大,设计了便于搭拆、运输的轻骨架住房。

  [朝鲜族民居] 多为平民,以木竿搭架房顶为四个大斜面,用稻草或瓦片覆盖,取暖用火炕。

  [四合院] 北方的住宅,以东、南、西、北四排房屋围有天井的院落。

  [江南水乡] 江南河汊众多,沿河渠修建住房、商店,构成江南水乡。

  [土楼] 福建特有的巨大城堡式环楼,利于御敌抗台风。

  )北京民居
  四川民居
  内蒙古民居
  江西民居
  上海民居
  江苏民居
  云南民居
  ……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http://bj.house.sina.com.cn/decor/minju/

  http://house.qianlong.com/33/2004/12/13/1681@2421139.htm

  http://www.chinaasc.org/zsck/read.php?wid=649

受益

这个问题太广泛啦,具体一些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