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之野望ol论坛:谁知道台湾为什么说是大陆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07:52:06
国庆节

新华网郑州9月26日电 “太像了!太像了!”当台商连万生和其他6位台商26日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走进河南省邓州市“台湾村”,看到生理特征明显的高山族同胞时,不由大发感慨。

  又是一年中秋至。在河南省郑州市投资经商的台商连万生几天前听说河南省邓州市有一个大陆聚居高山族同胞人数最多的“台湾村”时,决定要与那里的同胞共度一个难忘的中秋之夜。

  连万生看到这个不大的村子里生活着200多个高山族同胞,一个个高鼻深目、大颧骨,感到分外吃惊。他连声说“没想到!”“台湾村”的高山族乡亲得知有台胞前来过节的消息非常高兴,组织了一台“月圆台湾村”晚会。大伙儿纷纷穿上节日的盛装与来自台湾的亲人联欢起来。当村里一位姑娘上台唱起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时,连万生忍不住走上台去一同放歌。

  年愈六旬的陈相富老人是“台湾村”的首富,有近百万家产。据他介绍,他们的先祖是台湾高山族人,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流落到上营村,至今已300多年。

  高山族人在此生活了十三代,人口发展到了200多口。但大家都没有与故乡联系过。客居此地的高山族只是希望棺材下的多出的木板和独特挽歌能使自己魂归故里。

  陈相富说,“爷爷生前曾对我说,等祖国统一了我们就可以回祖居地拜祖了,可是这祖祖辈辈的心愿到现在还没完成!”说到这里,陈相富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新华网海口9月11日电(记者周正平)中秋的明月刚刚升空,陈文龙就提着一盒月饼,早早出了门,到海口当地的朋友家赴宴。家住海口市白坡里的他从台湾来琼已经10年了。

  1992年,到海南旅游的陈文龙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地方。第二年他就迁居到海口市。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台胞和陈文龙一样,被海南岛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所吸引,选择了海口作为定居地。他们有的投资办厂,有的在这里养老或做小生意谋生,在
  海口市白坡里、世贸北路、红城湖、道客村一带,形成了一个个台胞聚集的“台湾村”。

  中秋之夜,记者来到白坡里,见到这里和海口的其他街区一样热闹,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巷口的流动小贩,高声叫卖着台湾槟榔;比比皆是的饭店酒家,户外广告牌醒目地标示着“台湾风味”;从川流不息的行人中,时常可以听到闽南语;街边林立着上岛咖啡、梨山茶园等一家家台湾知名的连锁店……

  陈文龙介绍说,1991年,台商李文源在海秀东路开设了国宾大酒店,在海口的台湾人经常在这里谈生意、喝茶、唱歌、聚会,后来大家就逐渐在国宾大酒店旁的白坡里租房聚居,形成了海口市第一个台湾人集中的社区。陈文龙估计,在这一带居住的台湾人不下一两千人。

  由于移居海口的台湾人不断增加,白坡里容纳不下,台湾人又在世贸北路、红城湖、道客村一带集中购房置业,形成了更多的台湾人聚居的社区。

  目前,陈文龙在海口市琼山区经营着一家农场。他告诉记者,海口台湾老乡多,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唱唱歌,打几圈麻将,日子过得很轻松。他介绍说,在海口生活了这么多年,也认识了很多海口本地人,每逢像中秋这样的节日,大家就互相请客作东,亲亲热热,就像一家人一样,节日过得一点也不寂寞

  海南省是台商在大陆的主要投资地区之一,海南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统计显示,目前该省已经批准注册了1300多家台资企业,总投资额约为17亿美元。

  苍山洱海“台湾村”

  “这里是我的家乡,能够回来居住我非常高兴。”站在自家青墙黑瓦的小楼前,从台北归来的王善武激动地对记者说。他那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太太则在一旁微笑颔首。
  背靠苍山,面朝洱海,一座占地12亩的巨大院落,一套300多平方米的漂亮房屋——这就是王善武在云南大理的家。自从1994年第一户陈姓的台湾人到这里定居,如今这里已经聚集了18户台湾人,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台湾村”。

  记者今天随“海峡两岸记者大西南联合采访团”一行走访这里时了解到,“台湾村”占地大约有40亩,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村落。村中的居民大都是来自台湾的退休老人,几家人共用一个院子,各自修建房屋,大家对这里的居住环境都很满意。

  “这里空气好,水好,风景好,非常适合老人居住。”王善武说,“现在这里的交通越来越方便,医疗设施也越来越完备,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好,过去的很多病都好了。”

  今年65岁的王善武8岁以前是在大理度过的。尽管他后来在台北做生意、娶妻生子,但却和父母亲一样对家乡念念不忘。4年前,他携双亲回到大理,并和妻子开始精心设计修建这处房屋。

  如今他的家已经初具规模:院子依山势而建,进门以假山为屏风,从院子两旁拾级而上,一路怪石错落,流水淙淙;有菜地、鱼塘、古老的石磨、绣球花和栀子花开得正艳,成群的小鸡在草地上觅食,一派田园风光。

  “我们吃自己养的鸡、养的鱼,吃自己种的菜,生活相当自得。”王善武颇为骄傲地说。他的太太曾玉枝目前对这里的生活也很适应,她和当地的百姓相处得很融洽,还渐渐学会了说白族话。“这里风景太美了,”她说,“而且西部的开发让这里发展非常快,生活越来越方便。”

  曾玉枝说,孩子们每年也会来这里度假。他们的女儿在台湾一家杂志社工作,曾经写过一本介绍大理的书,因此吸引了台湾一些电视媒体前来采访。令曾玉枝夫妇感到吃惊的是,这些节目播出后,成批的台湾人自发地来到这里探访,目前已经有近200家台湾人表达了要到这里定居的愿望。

  “当地台办对我们非常关心,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王善武说,“我总是告诉那些前来探访的台湾人,到这里可以放心地安享晚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夜幕渐渐降临,细雨蒙蒙中,远处的大理三塔在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一同前来采访的台湾记者不由感叹:能住在这里,实在太幸福了。

新华网郑州9月26日电 “太像了!太像了!”当台商连万生和其他6位台商26日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走进河南省邓州市“台湾村”,看到生理特征明显的高山族同胞时,不由大发感慨。

又是一年中秋至。在河南省郑州市投资经商的台商连万生几天前听说河南省邓州市有一个大陆聚居高山族同胞人数最多的“台湾村”时,决定要与那里的同胞共度一个难忘的中秋之夜。

连万生看到这个不大的村子里生活着200多个高山族同胞,一个个高鼻深目、大颧骨,感到分外吃惊。他连声说“没想到!”“台湾村”的高山族乡亲得知有台胞前来过节的消息非常高兴,组织了一台“月圆台湾村”晚会。大伙儿纷纷穿上节日的盛装与来自台湾的亲人联欢起来。当村里一位姑娘上台唱起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时,连万生忍不住走上台去一同放歌。

年愈六旬的陈相富老人是“台湾村”的首富,有近百万家产。据他介绍,他们的先祖是台湾高山族人,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流落到上营村,至今已300多年。

高山族人在此生活了十三代,人口发展到了200多口。但大家都没有与故乡联系过。客居此地的高山族只是希望棺材下的多出的木板和独特挽歌能使自己魂归故里。

陈相富说,“爷爷生前曾对我说,等祖国统一了我们就可以回祖居地拜祖了,可是这祖祖辈辈的心愿到现在还没完成!”说到这里,陈相富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新华网海口9月11日电(记者周正平)中秋的明月刚刚升空,陈文龙就提着一盒月饼,早早出了门,到海口当地的朋友家赴宴。家住海口市白坡里的他从台湾来琼已经10年了。

1992年,到海南旅游的陈文龙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地方。第二年他就迁居到海口市。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台胞和陈文龙一样,被海南岛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所吸引,选择了海口作为定居地。他们有的投资办厂,有的在这里养老或做小生意谋生,在
海口市白坡里、世贸北路、红城湖、道客村一带,形成了一个个台胞聚集的“台湾村”。

中秋之夜,记者来到白坡里,见到这里和海口的其他街区一样热闹,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巷口的流动小贩,高声叫卖着台湾槟榔;比比皆是的饭店酒家,户外广告牌醒目地标示着“台湾风味”;从川流不息的行人中,时常可以听到闽南语;街边林立着上岛咖啡、梨山茶园等一家家台湾知名的连锁店……

陈文龙介绍说,1991年,台商李文源在海秀东路开设了国宾大酒店,在海口的台湾人经常在这里谈生意、喝茶、唱歌、聚会,后来大家就逐渐在国宾大酒店旁的白坡里租房聚居,形成了海口市第一个台湾人集中的社区。陈文龙估计,在这一带居住的台湾人不下一两千人。

由于移居海口的台湾人不断增加,白坡里容纳不下,台湾人又在世贸北路、红城湖、道客村一带集中购房置业,形成了更多的台湾人聚居的社区。

目前,陈文龙在海口市琼山区经营着一家农场。他告诉记者,海口台湾老乡多,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唱唱歌,打几圈麻将,日子过得很轻松。他介绍说,在海口生活了这么多年,也认识了很多海口本地人,每逢像中秋这样的节日,大家就互相请客作东,亲亲热热,就像一家人一样,节日过得一点也不寂寞

海南省是台商在大陆的主要投资地区之一,海南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统计显示,目前该省已经批准注册了1300多家台资企业,总投资额约为17亿美元。

苍山洱海“台湾村”

“这里是我的家乡,能够回来居住我非常高兴。”站在自家青墙黑瓦的小楼前,从台北归来的王善武激动地对记者说。他那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太太则在一旁微笑颔首。
背靠苍山,面朝洱海,一座占地12亩的巨大院落,一套300多平方米的漂亮房屋——这就是王善武在云南大理的家。自从1994年第一户陈姓的台湾人到这里定居,如今这里已经聚集了18户台湾人,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台湾村”。

记者今天随“海峡两岸记者大西南联合采访团”一行走访这里时了解到,“台湾村”占地大约有40亩,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村落。村中的居民大都是来自台湾的退休老人,几家人共用一个院子,各自修建房屋,大家对这里的居住环境都很满意。

“这里空气好,水好,风景好,非常适合老人居住。”王善武说,“现在这里的交通越来越方便,医疗设施也越来越完备,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好,过去的很多病都好了。”

今年65岁的王善武8岁以前是在大理度过的。尽管他后来在台北做生意、娶妻生子,但却和父母亲一样对家乡念念不忘。4年前,他携双亲回到大理,并和妻子开始精心设计修建这处房屋。

如今他的家已经初具规模:院子依山势而建,进门以假山为屏风,从院子两旁拾级而上,一路怪石错落,流水淙淙;有菜地、鱼塘、古老的石磨、绣球花和栀子花开得正艳,成群的小鸡在草地上觅食,一派田园风光。

“我们吃自己养的鸡、养的鱼,吃自己种的菜,生活相当自得。”王善武颇为骄傲地说。他的太太曾玉枝目前对这里的生活也很适应,她和当地的百姓相处得很融洽,还渐渐学会了说白族话。“这里风景太美了,”她说,“而且西部的开发让这里发展非常快,生活越来越方便。”

曾玉枝说,孩子们每年也会来这里度假。他们的女儿在台湾一家杂志社工作,曾经写过一本介绍大理的书,因此吸引了台湾一些电视媒体前来采访。令曾玉枝夫妇感到吃惊的是,这些节目播出后,成批的台湾人自发地来到这里探访,目前已经有近200家台湾人表达了要到这里定居的愿望。

“当地台办对我们非常关心,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王善武说,“我总是告诉那些前来探访的台湾人,到这里可以放心地安享晚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夜幕渐渐降临,细雨蒙蒙中,远处的大理三塔在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一同前来采访的台湾记者不由感叹:能住在这里,实在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