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诗兰黛三件套装:谁有少年自强的事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15:11:02
越快越好
最好短一些

孩子当自强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
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应该说,刘荫枢注重孩子自强精神的培养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而他用毕生的积蓄来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古人尚且如此,今日的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自强精神的培养,父母应该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还是先让我们来看两个故事吧。

案例一我有一双经历风雨的翅膀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同其他的父母一样,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因此,我成了他们的希望,而我也立志要考上大学。
然而苦难却横亘在我的梦想之路上。我六岁那年,爸爸在加夜班的时候铁屑崩到了眼睛里,左眼失明了。我十一岁那年,爸爸因肾积血手术摘掉了左肾,再也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我读初一时妈妈下岗了,一家的生活只剩下爸爸每月200元的工伤补助费维持。那段日子似乎空气都变得压抑。这样一个家庭是需要一个儿子来挑大梁的。那天,我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打工,我要自己供自己上学。
我从同学那借来五十元钱,去批发市场进了一些小装饰画,小工艺品,准备像校门口的小贩那样。没想到平时司空见惯的事情轮到自己头上竟然变得那么艰难。那天中午,我竟然没有从包里把货物拿出来。可是货如果卖不出去,我连借的五十元钱都无法偿还。第二天中午我去了一所比较远的学校门口,摆好了货物,怎么鼓励自己都不敢吆喝。好久,一个小同学走过来,问我:“这是卖的吗?”我急忙点头。那天我赚了一毛钱,是我赚到的第一个一毛钱。那一刻,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赚钱的艰辛,懂得了平时爸爸交给我的那些钱里面凝聚着多少汗水和辛苦。
一个月以后,我赚到了80元钱。我用23元买了一本向往已久的《题典》。走出书店,我突然感觉天空是那么蓝。回到家爸爸诧异的问我钱是哪来的,我这才告诉了他。他什么也没说。但我看到他的嘴角在不停的颤抖,我知道他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多星期后的中午,大家正在吃饭,爸爸突然问我:“你是从哪里进的货呀?”我很奇怪,可他看也不看我一眼,只是伸出筷子夹菜去了。不久,爸爸和我一样,开始到一所小学校门口摆地摊卖货了……我十分感激父亲,他的行为是对我无声的鼓励。而我真切的感受到,命运的火种其实就在自己的手里`……
一次,我蹲在夜市的一角吆喝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被我的工艺品吸引,但他的母亲说什么也不给买,拉着他走出五六米远的时候,我突然听见她在呵斥:“看到了没有,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也只能摆地摊。”
虽说早已习惯了被人审视的目光,也感受了自食其力的骄傲。但那一刻,我被深深的刺痛。我想到清扫楼道的妈妈,以及带病工作的父亲。他们从事着的也都是社会底层的工作,但他们是我心中最慈爱的父母,最完美的父母。我想,我一定用自己的劳动赢得别人的尊重,一定让我的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
每年最轻松的是寒暑假,因为时间宽裕,货品也不限于卖给小学生了。那一年寒假,我从早市批发了一丝袋粘豆包,在下午下班高峰时,我到附近的马路旁叫卖。不到俩小时,豆包全部卖光,我赚了36元钱,是我赚的最多的一天,我高兴极了。第二天,我又批发了一丝袋,也都卖光了。第三天再去那熟悉的地方卖,却少有人买。我想了想才明白,原来人们吃豆包是一种尝鲜、怀旧的心理。而一个地方的流动人员是固定的,想尝鲜的人都已经买了,生意自然就清淡下来。于是我不断的换地点,爸爸也来帮忙。二十几天,我们走遍了附近的马路,赚了600多元。那个春节是我所过得最开心的节日。父母很高兴,我想是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女儿在一天天长大……
就这样,依靠自食其力我完成了学业,并且我以高考作文满分,总分600分的成绩被哈尔滨工程大学录取。

摘自《中国青年》第一期口述:曹姝媛

图示一街头卖货的女孩
卖货物的小女孩

应该说曹姝媛是不幸的,她从小就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但是曹姝媛也是幸运的,正是那些不幸的遭遇让他认识了生活。我想每一位读者都会对曹姝媛生出一种敬意。不过下面这个案例恐怕会让人感到一些沉痛。

案例二妈妈的“老儿子”
——一个少年犯的讲演

我叫戴雨,一个处在花季的女孩,现在应该生活在充满阳光充满色彩的世界里。但是,我却因诈骗被关押在看守所里。
从我记事的那一天起,爸妈就叫我“老儿子”。他们把我当成老儿子一样疼我爱我,视我为掌上明珠,从不舍得打我一下骂我一句。我感觉我的童年是金色的。然而,正是这种“依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我变得好吃懒做。家里的活都有姐姐来做,我连想也不想。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吃好吃的,穿漂亮的。
爸妈也曾梦想我能考上大学,但我觉得学习很苦,每天都得写呀、算呀、背呀的,弄不好还让老师批,所以始终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成绩当然不理想。为了避免家长、老师的批评,考试的时候我总是打小抄。因此,我经常被老师抓住,家长也多次被请到学校。爸妈见我不是学习的料,也就由着我的性子。姐姐有时劝我几句,我连听也不听,时间一长,她也不管了。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没有了别人的督促我感到自由极了,我可以随心所欲的看电视,从“动画城”一只看到“午夜剧场”。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不满足成天闷在家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要亲自到外面去看一看。于是,一些花钱大手大脚的同学成为我的朋友。周六、周日我们总在街上闲逛。起初,父母也从不干涉,直至我与社会无业青年混在一块他们才着了急。他们要求我和那些人断绝关系,可是自小任性的我根本不听。我结交的朋友他们不喜欢,我就和他们吵。后来我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学也不上了,跟朋友在社会上混,认识下三烂的人也越来越多,走的道路也越来越邪……
有一次我从外面受了委屈,忽然想到好几个月没回家了。我拿起了电话,是妈妈接的。妈妈听见我的声音哭了,她说:“老儿子,你在哪呢?你回来吧,只要你回来,不管犯了什么错都可以原谅。你记住:只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听着妈妈的话,我才明白自己是那么狠心,那么没心没肺……我回家了,那天爸爸特意做了许多我最爱吃的东西。我很高兴,感觉好久没那么开心过了。我从家里待了一段日子,阳光般的暖意又爬上我的家庭。
好景不长,无所事事的日子让我感到无聊。书懒得读,家务活也不让我干,我想找个班上,父母说年龄小过两年再说。我总不能成天吃了睡,睡了吃了啊。不久,我又开始给那些朋友打电话了。他们答应带我出去玩,我很高兴。可是爸爸妈妈不答应。我又一次和父母吵了起来,狠心地离开了家。我们每天吃饭店,洗桑拿,玩市里最好的迪吧,夜里还要去吃烧烤。说实话,我知道父母很疼我。但是,我不再是吵着要糖吃要花戴的小姑娘了。我舍不得我的朋友,我愿意和他们一起说话,喜欢看他们听我讲新鲜事的表情,从他们那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有时我也不知为什么,他们越反对,我越和那些朋友交往密切。就这样,家成了旅店,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直至我走进看守所里,我才有一种噩梦初醒的感觉。
朋友,我们生活在一个浩繁的世界里。浩繁的世界里包含着无数的快乐与美丽。但美丽的背后总跟着丑恶的影子,美与善的缝隙间常夹着贪婪、自私、懒惰。愿人们记住这些罪恶的教训,切莫让悲剧重演。

小鸟的哭泣

一朵生命之花在含苞欲放之时便受到重创,实在让人心痛。痛定思痛,是什么原因会让曹姝媛和戴雨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几位家长和专家。下面是几位家长的看法。

家长A:我认为两个孩子有如此大的差异,与他自身有直接的关系。与戴雨比起来,曹姝媛的童年是灰色的。但是曹姝媛那么上进,家里条件困难,她不但供自己读书,甚至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那么懂事,她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她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父母的笑容。她又是那么爱动脑筋,她可以很快的判断出人们买豆包的心态。我想,曹姝媛将来的生活肯定会很好。我真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女儿。
与曹姝媛比起来,戴雨太不懂事了。家里为她创设了优越的条件,却成了她好吃懒做的借口。她不爱学习,稍遇困难就投机取巧。正是她这种好逸恶劳,不求上进使她与无业游民混在一起而无力自拔。有时候家长遇到一块总说,摊上让人操心的孩子没辙。
家长B:我觉得两个孩子有不同的表现与环境有关系。曹姝媛是不幸的,但是面对不幸她还要生存,怎么办?只有努力奋斗。我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反,戴雨从小就有优越的条件。但是,她就像笼中的小鸟,被人类喂熟以后,即使冲出笼子,也变得不会觅食。同时,她很快的堕落与她的交往环境有很大关系。“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训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磨砺人的意志,催人奋进。
家长C:我同意两位家长的说法。但是,我觉得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至关重要。戴雨走进看守所与其父母的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对戴雨百依百顺,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正是这种溺爱让戴雨变得好逸恶劳、任性无理。而恶习一旦形成就不好再改了。不仅如此,孩子怕吃苦不想上学了,没有进取心了,仍然没引起他们的重视,还是一味的任她随心所欲。
大家应该注意,戴雨第一次回家后,也想找点活干。应该说这是她上进的反映,可是父母并没有提供条件。于是在百无聊赖中她才想起了那些朋友。戴雨的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只是一味的盲目的爱,的确是令人遗憾的。
相反,在曹姝媛的成长中,父亲在关键时起的作用就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试想,第一次赚到钱的曹姝媛如果遭到的是一声怒喝:小孩子,不好好学习干这些干什么?那么,结果可能是另一种样子。曹姝媛的父亲不善言谈,但他用行动支持了孩子,应该说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家长们各抒己见启人深思。不过教育学认为:教育、环境、遗传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它们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如果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专家是如何认识两个孩子的不同表现的。

曹姝媛和戴雨的不同表现与他们自身的自强意识的强弱有关。他们的不同结果恰恰反映了自强精神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所谓自强精神是指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一切困难,独立自主,坚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凿壁偷光的匡衡到忍辱著书的司马迁;从弃医从文聊救百姓的鲁迅到身残志坚挑战自我的张海迪,许许多多有志之士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如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期要继续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号召。这充分表明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又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意义。自强精神是成功的基础。有了自强精神,孩子才有前进的动力,才会主动地解决问题。有了自强精神,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表现出恒心和韧劲。正是自强精神让曹姝媛从困境中走出,顶住了种种压力;正是自强精神让她完成了学业,赢得了尊重。
相反,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严重缺乏自强精神。他们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即使有一定的理想也是为了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在现实面前没有对策,想得不多,做得不多,不愿付出努力。于是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结果。没有收获便垂头丧气,甚至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甚至触犯法律,锒铛入狱。
我想,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曹姝媛那样,但又总认为孩子们做不到。其实,自强自立意识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增高,体质增强,一些以前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能轻易做到。
生理的变化也影响他们心理的变化。于是,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开始增强。他们渴求自理自立,希望别人能承认他们的成人地位。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度。如果这种心理得不到满足,他们会因“过分保护”而形成很强的依赖性,变得胆小、懦弱。而另一方面,他们最终会寻找一条满足这种心理的道路。如果长时间不能满足这种心理,他们就会用极端的方式表现。戴雨与不良青年在一起就是这种原因。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强意识在孩子心中的作用,要善于保护孩子的自强意识。

家长的交流,专家的点评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自强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关于自强许多家长有一些困惑。为了让大家获得更多的信息,解决日常生活的难题,我们请专家进行答疑解难。

家长:家长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依赖心理?怎样帮助孩子克服依赖性强的毛病?
专家:依赖是情感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孩子们由于阅历浅,经验少,遇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有一定的依赖心里是正常的。
但是过分依赖的心理是有害的。具有过分依赖性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无主见,经常产生无助感,明知他人错了但由于怕被遗弃,也随声附和,很难独立完成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有时为了讨好他人甘愿做自己不愿做的事,而且很容易因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而受伤害。长此以往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产生影响。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形成对父母过分的依赖心理呢?这往往与家长的过分保护有关。因此,改掉孩子依赖性强的毛病首先从改变家长出发。家长不要让孩子受到特殊待遇;不去过分注意孩子的表现,避免当众滔滔不绝的夸耀孩子;对孩子的物质享受方面的要求不要轻易满足;孩子身体稍微不适不要惊慌失措;不要事事包办,当面袒护等等。
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可以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按时起床,就寝,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做到生活自理;要求孩子能够整理自己的写字台,带齐学习用具,做到学习自理等等。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比如:为孩子买衣服,在一定价格内,款式颜色可以由孩子决定。
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多承担任务,使自己有机会独立面对问题,促使自己拿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当他们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要及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多给予帮助、理解,和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多读好书。用古今中外有志之士自强不息的事例武装孩子的头脑,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自强向上的孩子多接触,向他们学习。因为青少年时期同伴的作用有时甚于父母的影响,同伴的榜样作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克服孩子过分依赖心理的方法是很多的,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孩子过分依赖的心理就会减弱。

为了检测您是否已经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具体的心理小测验。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填在括号内。
1. 您鼓励孩子单独外出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2. 您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如卖报纸、做服务生)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3. 您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劳动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4. 您鼓励孩子参加班委竞选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5. 您支持孩子向老师质疑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评分办法: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10分以上表明您比注意孩子自强精神培养。10分以下表明您缺乏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10分说明您已经开始注意了。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早日能够独立,那么,你就应该教会他如何去从事工作,完成任务并取得成绩。
——巴法利·弗雷德曼(美国)

资料一国外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自立的?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都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孩子们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惟其如此孩子长大后才能自立。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修理摩托车,到外面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出外谋生。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不依靠父亲的权势,而是自己谋生,自己找工作。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学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路;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起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给她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的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后,许多学生要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挣钱。大学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弟子也不例外。他们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摘自《家长》1998年第二期

资料二家教小故事

故事一:美国富豪洛克菲勒子女的零用钱少得可怜

富豪洛克菲勒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周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子女带来灾难”。

故事二:刘少奇主张让孩子放手做事

1964年夏,刘主席的夫人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少奇同志当时正在北京,她写了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平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为女儿买票,不要送他到火车站,也不要王光美同志接她,一切由孩子自理。
秘书感到很为难。心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姑娘,而且从未走过远门。刘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事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是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干。这样孩子可能要跌一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的成长起来。
——摘自《父母世界》1996年第二期

资料三名人自强轶事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六岁时,有一天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时,忽然有一样东西掉落在他头上。他伸手一摸,原来是个鸟巢,从里面滚落出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决定带回去喂养,走到门口,她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的把麻雀放在大门外,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允许。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的跑出门外,不料麻雀已经不见了,只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的擦拭着嘴巴。王安当断不断成悔恨,为此伤心了好久。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准了能做的事,不必依赖他人,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

洪战辉是河南省周口市东下镇洪庄村人,12岁那年他小学毕业时,家庭生活发生了改变。 这年农历小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带外面回了一个弃婴。

家里太穷,负担不起哺育女婴的花费,母亲让洪战辉把女婴送人。洪战辉无奈地走出家门,抱着女婴走在刺骨的寒风中,一种爱怜油然而生,不忍心的他哭着又拐回了家。他对母亲说:“不管怎样,我不送走这个小妹妹……你们不养,我来养!”女婴留下了,洪战辉给她起名为洪趁趁,小名“小不点”。

由于父亲患病,一旦没有药物维持,他就不可抑制地要狂躁。一旦发病,常常见谁打谁,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目不识丁的母亲身上,她还经常遭受父亲无缘无故的毒打。

1995年的秋天的一天。洪战辉看到,母亲吃完午饭,一直在蒸馒头,直到馒头多得足可以让一家人吃一个星期之后,她才停了下来。妈妈做这么多馒头干什么呢?洪战辉很纳闷。直到第二天早上不见了母亲,洪战辉才什么都明白了!家庭重担、丈夫的拳头,让母亲不堪重负,她选择了逃离。

抱着“妹妹”,坐在冷清的房间里,洪战辉的眼泪流了下来。妈妈走了,父亲是病人,刚刚才1岁的“小不点”怎样才能带大。久坐之后,洪战辉告诉自己:既然一切已无法改变,那就承担吧。

那时候真的很难,因为家里太穷,“小不点”饿的时候不知道该让她吃什么。为了买奶粉养妹妹,洪站辉从小学时就做起了小贩,在附近的集市上,冬天卖鸡蛋,夏天卖冰棍。 实在没钱的时候,有时就带着妹妹到有小孩的人家借口奶吃。

喂奶是最难的,洪战辉知道温度应该适宜,他就将调好的奶水先倒点在手臂上,感觉不冷也不烫了才喂妹妹。吃饱了的“小不点”还算听话,洪战辉只要上学前和中午及时回来喂奶两次,她也并不哭闹。难熬的是晚上,也许是因受了惊吓,每到夜深,“小不点”就要哭闹一场。这时,洪战辉毫无办法,他不知道怎样哄她,只是抱起她来,拍打着她,在屋里来回走动。

他还想着给“小不点”补充营养,最多的时候,是上树掏鸟蛋给妹妹做鸟蛋汤,为此,他不止一次从树上摔下来。

带着妹妹上高中,因为课余时间卖书遭到过别人的殴打

洪战辉挺直少年的脊梁承载着并且前行。1997年,“小不点”3岁了,洪战辉也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成为东小镇中学考上河南省重点高中西华一中的三个学生之一。

高中的学习不会再像初中那么空闲,更何况还要离开家到学校住读,抚养妹妹的难度无形中增大了好多,洪战辉想到了放弃。“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时,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我就想找到“小不点”的亲生母亲,把她送回去,但没有成功。从那时开始,我已经切实感受到我和“小不点”之间的亲情无法割舍。 ”

这年9月1日,考虑再三后,洪战辉带着“小不点”来到西华一中。他在“小不点”父母所给的1000元中留下500元给父亲作药费,用余下的500元加上假期里打工所挣的钱交了学费。他在离学校不远的远房伯伯家借了间房,安置“小不点”,也作为自己的住处。

两人的生活是需要钱来支撑的。为此,洪战辉还在校园里利用课余时间卖起了学习书籍。一次课余时间,他去别的班级卖书,不巧被那个班的班主任碰到,他被不明情况的班主任毫不留情地赶出了教室。

因为抢了西华县南关附近一家经营考试书籍书店的生意,他甚至还遭到了别人的殴打。

边挣钱边学习边照顾“小不点”,还得定时回家给父亲送药,在艰难中洪战辉熬了过来。然而,就在洪战辉进入高二时,父亲的病情恶化了,必须住院治疗。于是,洪战辉只得休学挣钱为父亲治病。

怀着不屈的信念,经过不卸的拼搏,2003年6月,洪战辉终于走进了高考考场。 7月,高考成绩公布,洪战辉的分数过了专科线。在填报志愿时,洪战辉以收费最低廉为选择标准,最终报了湘西本科综合类名校——湖南怀化学院。

“哥哥,纸鹤好难折,我还是折成了,我没钱,不能买什么东西送给你,就送这个了……”

考上了大学,但学费也成了洪战辉的难题。在假期里,他在一弹簧厂打工挣了1500元。考虑到学费还无法交清,去的又是新地方,开学的那段时间,洪战辉没有带“小不点”过去。 他将“小不点”托付给伯母照顾,只身来到了怀化。

课余时间里,洪战辉在校园里卖过电话卡,为怀化电视台《经济E时代》栏目组拉过广告,还给一家电子经销商做销售代理。系领导得知他的真实情况后,问他有什么要求,他提出想带着失学在家的妹妹一起来上学。

怀化学院的领导经过考虑,同意洪战辉将“小不点”接来,并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间寝室,方便他照顾妹妹。随后,洪战辉来到学院附近的怀化市鹤城区石门小学,找到校长,提出了妹妹插读的要求,校长也同意了。 从此,“小不点”又回到洪战辉身边,在艰苦的日子里,两“兄妹”尽享亲情之乐。

2005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是洪战辉的生日。这一天,他突然听到校园广播里在为自己点播歌曲,他吃了一惊:这么多年来,从没人说起过自己的生日啊!便忙去打听是谁点的。这时,他才知道是他心手相牵10多年的妹妹。这天晚上,“小不点”放学回来,送他一只千纸鹤。“小不点”说:“哥哥,纸鹤好难折,我还是折成了,我没钱,不能买什么东西送给你,就送这个了……”

2005年7月,“小不点”在石门小学组织的期末考试中,语文考了94分,数学考了96分,并被学校授予“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看着“小不点”的奖状,洪战辉感触万千,“这个时候,我最幸福。”

他的生活从没希望中走出了希望。考入大学后,每年春节回家,他都能欣慰地看到父亲病情大有好转,2004年底,母亲也感到了愧疚,回到了久别的家中。

我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任何捐款。

洪战辉携妹求学12载的故事,经全国多家媒体的报道后,已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不断有人表示愿意捐款,以帮助他抚养妹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2月8日,洪战辉在某媒体上发表公开信,洪战辉在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任何社会捐款。

“我的态度是,我决不会在网上和媒体上公布自己的账号,也请大家务必注意,去年就有人冒充我的老师,以我的名义在网上公布捐款账号。

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的人们!他们才是需要帮助的!”

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