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踏板车型号大全: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井冈山做根据地原因?地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04:20:55
说明白就行~
说细点~地理~有什么河山之类的,为什么易守难攻~还有历史方面的,我知道就农村包围城市,原因~秋收收搓,从新认识路线方针,还有细的吗??

安源工人运动的辉煌历史

林 玲 马里安

1922年9月14日,由毛泽东策划,李立三、刘少奇组织和指挥的震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
罢工爆发了。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从1921年秋天开始逐渐兴起,在中国工人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必然选择

安源工人运动辉煌的历史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为什么安源路矿会被毛泽东选择作为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从对安源工运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第一,从历史大背景来看。20世纪初,世界工人运动日益高涨,这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中国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斗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那时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自己的政党,所以在五四运动以前,工人的斗争还是自发的、不成熟的,大多属于为了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经济斗争,尚提不出本阶级的独立要求和政治纲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深入工农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并进而为成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做思想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决定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出席党的一大后回到湖南,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安源位于湘赣两省边境,安源工运隶属于湖南党组织领导,因而安源理所当然地被毛泽东选择为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第二,从地理位置和社会矛盾来看。与安源矿区相联结而被合称为安源路矿的株萍铁路和萍乡煤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尤其是在湘鄂赣3省和长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政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就其社会矛盾状况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典型。因而,路矿所处的湘赣两省边境,也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决定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全国革命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安源煤矿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互相勾结的产物,工人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是中华民族受苦受难的典型缩影。矿工们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有时甚至连续两个星期不能出井,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每月约70块钱(旧币),而工资每月仅3块钱,最多不过9块钱。矿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劳作,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据史料记载,1908年12月一次事故死了100多人,1917年8月12日一次事故死了90多人,1920年1月一次事故死了39人,至于被反动派残害致死和被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从1893年建矿到1937年的36年间就达8000余人。煤矿当局规定,死一个工人发抚恤金16块钱,而当时买一匹马则要50多块钱。“安源工人工作既如是之苦,压迫既如是之重,待遇既如是之虐,剥削既如是之深,故‘组织团体,解除压迫,改良待遇,减少剥削’之口号一出,即万众景从,群焉归附”。据此,毛泽东分析道:“中国无产阶级深受三种压迫……而那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比别的任何阶级来得坚决和彻底”(《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07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北京)。这就是毛泽东把安源作为工人运动策源地的主要原因。

第四,从安源工人的抗争精神和革命传统来看。安源工人从建矿的那天起,就不断地为反抗压迫和剥削而进行斗争。据史料记载,从1901年到1919年,安源工人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包括破坏机器、同工头清算工资、罢工、捣毁洋人住宅、痛打华洋监工、驱逐外国不法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直至参加1906年12月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发动和领导的萍、浏、醴起义,充分体现了“安源路矿工友性质俱十分激烈,不畏生死,重侠好义,极能服从”的特点。上述抗争与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嚣张气焰,开创了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大规模武装起义的先河,所以得到以解放劳苦大众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的重视。

第五,从组织领导角度看。当时,安源煤矿是江南最大的煤矿,又有株萍铁路相联,共有产业工人17000余人。1908年,官僚买办盛宣怀将安源煤矿、株萍铁路、大冶铁矿组成联合企业称汉冶萍煤铁矿有限公司,资本总额为2000万元(旧币),工人及家属约有10万之众,是当时官僚买办资本中最大的工业企业。安源路矿工人“团聚一处,声息相通”,“团结力十分充足”,便于组织领导。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发生发展的地区范围,除横跨湘赣两省3县(醴陵县、湘潭县、萍乡县)的路矿之外,还涉及湘赣边境5个县(上述3个县加莲花县、宜春县)的广大城镇农村,参加运动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人民群众,便于形成工农运动相结合的局面,因此特别受到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关注。

二、辉煌业绩

安源路矿工人革命运动的历史,是无比辉煌的。

(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初期结合提供了光辉范例。

从1920年11月下旬到1922年9月初,毛泽东曾先后5次到安源煤矿,向工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为罢工斗争制定了“积极准备,坚决斗争,保障工人利益”的方针和“哀兵必胜”、“哀而动人”的策略。在此期间,李立三执行毛泽东的指示,在安源路矿创办了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1922年1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1922年2月),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1922年3月26日),筹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安源地方委员会(1922年6月20日),创办了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实行股份合作制(1922年7月),参与发起成立湖南劳动立法同盟(1922年8月),拥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的劳动立法运动,使安源工
人有了明确的斗争纲领。为了加强对罢工斗争的领导,中共湘区委员会于1922年9月派刘少奇来安源,参与即将爆发的路矿工人大罢工。刘少奇一身是胆,舌战强敌,率领工人迫使安源路矿当局签订十三条协议,取得了罢工斗争的胜利。第一次罢工胜利后,毛泽东根据中央所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以及中共中央和湖南省委制定的工农暴动夺取政权、完成土地革命的总策略,又先后4次到安源指导工作,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发生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从最初以中共党组织为核心组织起来,依次经过第一次大罢工,“二七”惨案后的坚持和发展,实行国共合作,团结农民和其他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直接和间接地配合广东革命政府北伐,武装进攻长沙和据守安源,秋收暴动,创造工农武装割据,支持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直到1930年大举参加红军,将工人运动的主力转移到农村和战场,这就是安源路矿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改造社会,不断成长和前进的大致过程。这一过程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发展的基本进程即“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创立共产党——统一战线——农民运动和其他民众运动——革命战争——工农武装割据”是一致的。

(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为中国工运史和革命史谱写了重要篇章。

安源路矿工人的斗争,是遵循刘少奇所说的“(一)使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养成无产阶级支配社会的潜伏势力;(二)实行夺取政权,由政治的力量消除一切阶级的压迫——人的压迫;(三)在产业公有制度底下以极大的速力发展实业,减少人类自然的压迫”发展的。安源工运经历的前两步中,在工人的组织与斗争方面,在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对全国的革命运动做出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前,安源工运是按照刘少奇所说社会改造的第一个步骤,即“使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养成无产阶级支配社会的潜伏力量”进行的。运动初期,经过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组织准备工作,成功地将路、矿两局工人团结起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形成了以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和战斗力极强著称于世的路矿工人俱乐部。在此基础上,出色地实现了粤汉湘赣各省工团的产业联合和地区联合,有力地推动了工团的全国联合。“二七”惨案后,由于党的坚强领导,刘少奇等同志的卓越指挥,工人的齐心奋斗,并采取了灵活的斗争策略,安源工运继续高涨,安源工人俱乐部成为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培养人才的学校、创造经验指导工运的基地、复兴工运和组织全国总工会的重要支柱,为全国的工人运动树起了一面旗帜。

中共四大以后,运动开始转入刘少奇所说改造社会的第二步,“实行夺取政权”。在这一步,安源路矿工人阶级的任务是:团结农民和其他民众,组织统一战线,准备和配合革命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建立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安源路矿工人阶级出色地执行了这一任务:一是大批工人分赴湘鄂赣各地,尤其是广东革命政府北伐必经的湘赣边境和湘粤大道的广大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和其他民众运动;二是有1000余名工人参加国民革命军,有更多的工人同上述各地工人群众一起,大举协同国民革命军作战,从民运和军事两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准备和配合了北伐战争;三是在上述地区的许多乡村推翻了地主的统治,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建立了县一级革命政权,为接着而来的工农武装割据准备了条件;四是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同附近各县工农群众、革命兵士和知识分子一道,组织自己的军队,举行武装起义,开赴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安源路矿工人是湘鄂赣3省枢纽地带的革命运动的主力军。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时候指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地存在的地方,是在1926年和1927年两年大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群众的组织和斗争有过广阔发展的地方。经过这次大革命,“准备好了红军的种子,准备好了红军的领导者即共产党,又准备好了参加过一次革命的群众”。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湘鄂赣3省革命发展的枢纽地带——湘赣边和湘粤大道建立,并长期地存在和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第一次大革命过程中和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这里的民众革命运动最为发达,红色政权的上述3个方面最为充分和出色。安源工运不仅是这一地带革命运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一直是其中的主要支柱。

湘赣边界秋收暴动是在安源的张家湾策划的,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前奏,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际开端。这次暴动发生和发展的地点是安源、修水、铜鼓3个军事集结点和爆发点,还有工农群众暴动的粤汉、株萍两条铁路线,以及由这3点两线联结着的一大片城镇农村。而在这3点两线一大片中,安源是赖以进行暴动的军事准备的主要阵地,是中共湖南省委指挥暴动的军事中心,以?1 300?多名安源工人为主体组成的第二团,是3个团中人数最多、战斗最激烈、战绩最大的一个团。秋暴以后,中国革命运动进入了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新时期,运动中心从安源转移到了井冈山。1930年9月,毛泽东、朱德到安源扩充红军、组建工兵连和电话大队,吸收了1000余名工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安源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以各种形式坚持斗争,支持和配合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由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

地理方面的原因
但最主要的是他的初恋情人在那

易守难攻
多方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