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path怎么设置:结核病在初期有什么症状?会不会传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2:25:01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消瘦、体重减轻和死亡。
(一)病原
结核杆菌分人型、牛型和禽型。以牛型对牛的致病性最强。牛型结核杆菌是1种细长杆菌,单个或呈链排列,为抗酸染色的革兰氏阳性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病牛渗出物和粪便的结核杆菌能存活多日,厩舍消毒可用2%—3%氢氧化钠喷洒。
(二)流行
病畜是传染源。结核菌可随呼出的气体、痰、粪便、尿、分泌物或奶排出体外,当易感染牛与病牛接触时,或食入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后可引起感染。
饲养管理不良,如厩舍阴暗、通风不良,牛群拥挤,密度过
大,饲料营养缺乏和环境卫生差等,都可加快本病的传播。
(三)症状
牛感染结核病经过缓慢,由于患病器官不同,临床症状各不一致。
1.肺结核 初期咳嗽短粗干咳,继之咳嗽频繁,呈湿咳带痛,鼻漏呈粘性或脓性,呼吸次数增加,听诊有干性或湿性罗音,叩诊胸部呈浊音或半浊音区。病牛呈渐进性消瘦、贫血、乳量减少。
2.乳房结核 乳上淋巴结肿大,无热无痛,后乳区可发生无痛性硬固肿大,乳量减少,乳汁稀薄,有的病牛乳房发生萎缩。
3.生殖道结核 从阴道内排出白色或黄色混浊粘性、脓性液体,内含絮状物,子宫角增大,母牛发情频繁,性欲增强,屡配不孕或孕牛发生流产。
4.肠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疝痛,病畜食欲不振,病初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后呈持续性腹泻,粪呈稀粥状,混有粘液或脓液。
(四)诊断
牛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是目前奶牛场所采用的主要诊断方法。已成为常规检疫制度,每年春、秋各检疫一次。有老的牛型菌素(OT)和提纯牛型菌素(PPD)试验两种。
1.结核菌素(OT)试验
(1)注射部位:成年牛在左侧颈中部上1/3处;3月龄以内犊牛在肩胛前部剪毛,面积约5cm×5cm,在剪毛部中央,拇指与食指轻轻捏起皮肤,用卡尺量其皮肤皱褶厚度并记录。
(2)注射剂量:在剪毛处中央用酒精消毒,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原液:3月龄内犊牛0.1ml,3—12月龄牛0.15ml,成年牛0.2ml。
(3)观察反应:于注射后第72h及120h两次观察反应。检查注射局部温度、疼痛反应及肿胀性质.用卡尺测量注射部皮肤皱褶厚度及肿胀面积,并做好记录;在72h观察同时,须在第1次注射的同一部位,以同一剂量进行第2次注射;第2次注射后 48h(即第1次注射后120h)再观察一次并测量其皮厚。
(4)判定标准:
阳性反应(+):皮肤皱褶比原皮厚增加8mm以上者:或局部发热、有痛感、并呈现界限不明显的弥漫性肿胀,硬软度似如面团,其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上。
可疑反应(±):炎性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下,皮肤皱褶厚度增加5--8mm。
阴性反应(—):无炎性肿胀,皮肤皱褶厚度不超过5mm,或仅有坚实、冷硬、界限明显的硬结者。
2.提纯牛型菌类(PPD)试验 在牛颈部一侧中部剪毛,量皮厚后,皮内注射菌素O.1ml,72h观察结果。当注射部位红肿,皮厚增加4mm以上,为阳性;皮厚增加2—3.9mm,红肿不明显,为可疑;皮厚增加在2mm以下者,为阴性。可疑牛须经2个月后在同一部位,用同样方法复检;两次可疑者可判为阳性。
为了准确,试验时,可在颈部的另一侧同时注射禽结核菌素做对比,若对禽型结核菌素的反应大于牛型菌素,则认为被检牛不是牛结核。

(五)预防
加强防疫、定期检疫是防治的有效措施。牛场应于每年春、秋进行两次结核检疫,开放性病牛屠宰,无症状阳性牛应隔离饲养或淘汰。病畜污染的牛棚、用具用20%漂白粉、5%来苏儿消毒。可疑牛于检疫后的2个月复检,凡两次可疑者可判为阳性;引进牛须进行结核检疫,确为阴性者再入场;患结核的饲养员,及时从场内挑出。无症状的结核阳性牛可在一偏僻场地集中饲养,此为结核牛场,该场母牛所产犊牛立即与母牛分开,喂3—5天初乳后,调入中转站内饲喂,到20一30日龄做第1次结核检疫;于100—120日龄做第2次检疫;于160—180日龄进行第3次检疫。如果3次检疫全为阴性者可调入健康群。

  参考资料:
  结核病也叫痨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因此青年人更应该注意预防。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患者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结核杆菌的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以生存几个月。当患有活动期肺结构的病人吐痰后,结构菌就可随干了的痰迹飞散到四周,随时都可以感染健康人。人体对结构病普遍容易感。除毛发外几乎全身所有组织都可以感染结核病。如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等。由于结核病主要是经呼吸道进行传播,因此肺结核的感染率比其他器官高,占人体结构病的首位。患结核病后,病人可有低烧、盗汗、疲乏无力、干咳或痰中带血丝,颜面潮红,身体消瘦等症。如不及时彻底的冶疗,会使病情转化为慢性,甚至引起中毒症状,造成病人死亡。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该菌生长缓慢,人工培养最快要经2--4周才能在培养基表面看到菌落生长;抗结核治疗后菌活力衰退,培养时需6--8周甚至20周后才出现菌落。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即对苯胺染料、特别是石炭酸复红具有独特亲合力,一经染色,再用酸性酒精冲洗无法使之脱色,故又称之为抗酸杆菌。结核菌分五个类型,即人型、牛型、鸟型、鼠型和冷血动物型。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感染较少见,鸟型菌感染更少见。
  ◆1882年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发现结核杆菌。 ◆1982年纪念科赫氏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共同倡议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 ◆肺结核病的主要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不振,低热,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紊乱等,少数急性发展的肺结核可出现高热等急性发病症状。 ◆“不合理化疗”:未坚持规律化疗(即间断及中断化疗);未完成规定疗程(即提前终止治疗);化疗方案不合理。
  被称为“白色瘟疫”的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1882年证实本病的病原体是结核菌,结束了数千年来人类对结核病认识的愚昧状态。1895年发现X射线,并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包括肺部疾病,成为诊断结核病的有力工具。1944年应用链霉素进行抗结核治疗获得成功,随后异烟肼、利福平等有效抗结核药相继问世,使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普遍接种疫苗和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结核病的蔓延曾一度得到控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人们甚至曾经预言,结核病肆虐人间的日子可能为期不远了。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并不象人们预想的那么乐观,结核病已经悄无声息地重新在人群中蔓延,形成危险性很大的“管涌”,人类对结核病的防线可能会毁于一旦。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向全球发出了警告。从目前情况看,结核病流行愈演愈烈,大有泛滥之势。从1993年到1996年的4年间,全世界结核病感染人数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据WHO1998年世界卫生报告,1997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290万,预计1998年将超过这一数字。在当今世界上每1秒钟就有1人新感染结核病,WHO全球结核规划(GTB)主任估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从现在起到2020年将有10亿人成为结核病的新感染者,其中2亿人为重症患者,7000万人将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对青少年的危害最大,据统计,在全世界结核病造成的青少年死亡比其它任何一种传染病都多,甚至比艾滋病、疟疾引起的死亡人数的总和还多,其中每年有近17万儿童因结核病夭折。WHO对20多个结核病重灾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最新报告指出,上述国家中有16个国家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停滞不前,这些国家是俄罗斯、泰国、巴西、南非、伊朗、墨西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印度、缅甸、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苏丹和乌干达,其患者人数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一半,而发病率还在不断升高,使全球控制结核病的努力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国结核病感染人数也到达5亿以上。西部、乡村地区结核病感染率是城市人口的3-10倍。随着民工潮和人员流动速度的增加,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飞快增长。
  导致结核病卷土重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寻找各种流行因素的时候,不能不对结核菌的耐药问题给予格外的关注。结核病经过正规治疗(包括合理的药物种类、剂量与疗程)完全可以治愈,但不少患者不按规定用药甚至过早停药,导致结核菌变异,使其对1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可能有5000万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有耐药性。从公共卫生角度看,不完全不充分的抗结核治疗和对其监督不力,比完全不治疗后果更严重。这些人不但自己成为难治病例,还将耐药菌传播给他人,被耐药菌感染的新患者用现在的药物无法治愈。
  北京传染病医院2000年的统计数字,有1/3就诊病人已经产生耐药菌株。
  糖尿病等疾病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造成易感。老年人的体质下降也使他们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老年人感染结核病的可能性是儿童的30倍。
  另外,结核与艾滋病共同形成了一种新的致死模式,从而加速着疾病进程。到本世纪末,约有15%的结核患者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病,因为艾滋病病毒可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降低,特别容易患结核病(发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30倍),全世界300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约1/3患有结核病。而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结核病是其主要死因,在不少地区占其死亡总数的1/3,在非洲和亚洲占40%。总之,结核病再度流行的形势异常严峻,新的应战迫在眉睫。WHO指出,只要结核还活跃在地球的一些地区,任何国家都难以高枕无忧;只要人们忽视结核病,结核病就会四处蔓延,人类则将自食其果。WHO呼吁所有国家、社会各界关注这一问题,迅速采取行动,以便尽快、全面地控制结核病的新流行。

  结核病分5型,即:(1)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症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2)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症状大多较严重,受累脏器较多。(3)Ⅲ型: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成人肺结核的全部,即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及结核空洞等。是肺结核中的主要类型。(4)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又分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及结核性脓胸3类。(5)Ⅴ型:肺外结核,指骨结核、肠结核、皮肤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等。
  ※新的结核病分类法取消了肺结核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的概念;突出了痰结核菌检查的作用,指出痰结核菌检查是确定传染性以及诊断、治疗的主要指标;要求在诊断结核病时注明初治与复治,以便于制定化疗方案;非活动性结核病变如肺部钙化灶不再列入结核病分类之中,新增加了Ⅴ型肺外结核。
  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1、渗出型病变见于抵抗力低下或感染大量结核菌者,病灶含融合性软结节或结核性肺炎,干酪坏死很常见,如治疗不及时可形成各种类型的肺结核病。 2、增生型病变(硬结节)见于感染结核菌少、抵抗力较强者,病灶可形成星状结节,或玻璃化、钙化,由胶原纤维包裹而趋于稳定。 3、粟粒结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和老年人多见),大量结核菌在体内播散,以波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核性脑膜炎最严重。 4、干酪液化及空洞形成宿主抵抗力低,潜伏菌活跃,顽固菌激活,干酪病灶软变液化,形成空洞。 5、包裹干酪钙化结节 X线普查中最易于发现的病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crb/jh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