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who第一季在线:肇庆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3:55:01
请问下肇庆有些什么地方好玩的?
好像是不是有两个大景点呀?
从东莞过去的车费是多少???

两大景点是鼎湖山和七星岩。要玩得从容一点就要至少一个周末。
现在新开发的景点很多,各县都有至少一个特色景点,构成所谓的岭南山水画廊。玩遍要用一个黄金周。
值得推荐的是德庆蟠龙山景区,漂流很好玩;还有岭南水乡,一个古老的村落“金林水乡”,合计可以玩一个周末。
东莞到肇庆坐汽车大概要50元左右。

肇庆旅游“十五”时期的五年,是实现历史跨越的五年,来往肇庆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每年均以10至20个百分点增长,特别是2005年,肇庆旅游创下“十五”以来的最辉煌业绩。据统计,2005年全市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人数837.85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全市城市接待旅游者512.45万人次,同比增长8.17%;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1.27亿元,同比增长17.2%,创下历史新高。与“九五”末相比,“十五”期末肇庆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整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旅游产业在谋划创新中加快了转型升级,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迈进。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每年会有这么多的游客乐意到肇庆旅游,而且大部分都是回头客,肇庆吸引力如此之大,靠的是什么?

透视肇庆旅游历史性大跨越,我们惊喜地发现,肇庆旅游能翻番,体现在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模式的转换和发展动力的提升。

“三个最适宜”为肇庆旅游发展理清思路

2002年,肇庆旅游接待人数达400万人次,有业内人士曾预言,肇庆旅游接待人数已经饱和,今后每年能保持这个数字就很了不起了。

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年接待400万游客难道真的就是极限了吗? 2003年6月,市委书记林雄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把肇庆建设成为“最适宜旅游的花园式风景城市、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型山水城市、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战略目标。正是这次会议,为肇庆旅游发展开启了一个创新的时代,肇庆旅游迎来了明媚的春光。

要创新,要突破,突破点在哪里?林雄书记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肇庆实际,提出要科学编制好旅游发展规划,深化旅游体制改革,扩大旅游宣传,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丰富旅游内涵,把肇庆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林雄书记高瞻远瞩的决策,打破了多年来制约肇庆旅游发展的瓶颈,为旅游业加快发展理清了思路。

体制创新 迸发旅游活力

肇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可供开发的资源众多。但是由于体制障碍,各地的旅游资源被圈地分割,资源不能整合,产品不能深度开发,投资渠道不畅,致使旅游功能单一,旅游边际效应不能凸显。

体制顺,产业兴;体制活,产业盛。为探寻一条适合旅游的发展之路,我市旅游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创新体制,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创新管理经营模式。

2005年4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肇庆市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杨浩明市长为主任的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明确了政企分开、政事分设、政资分离的原则和精简行政机构、理顺事业管理架构、启动市属国有旅游企业改革转制、改革重点景区管理办法和改革旅游资源经营方式等措施。

对国有旅游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加速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资本退出进程,鼓励民营和外资积极参与旅游体制改革、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实施科技兴旅策略,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改善政府服务,营造旅游业发展良好环境。

旅游体制改革,破解了发展难题,迸发了旅游发展活力。七星岩和鼎湖山两个景区探索出了公共管理企业化和配套服务合作新路子。怀集、德庆、封开、四会等县市引进广之旅、南湖国旅等大旅行社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出现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外资民资投资发展旅游的大好局面。

“十五”期间,一大批新景点脱颖而出。全市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千里旅游走廊特色亮点,大大增强了我市旅游吸引力,推动了我市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催生“肇庆现象”

旅游业是一种经济关联带动作用明显的朝阳产业,具有鲜明的辐射性、交叉性、带动性的特点,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肇庆发展现代产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200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确立了把肇庆建成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着手,频频拿出完善城市配套设施的一系列措施,为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大环境。

全市上下也形成了共识,树立了旅游产业大观念;深化改革,创新了旅游发展大平台;科学规划,奠定了旅游产业大基础;加强合作,培育了旅游产业大品牌;改善服务,营造了旅游产业大环境。

市旅游部门按照市九次党代会的精神,科学规划肇庆旅游业的发展,与中山大学合作,出台了2005年-2020年《肇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全市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产业结构和工作思路。

在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中心城市和星湖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以德庆、怀集特色旅游为支点,以千里旅游走廊线路为纽带,带动了全市旅游发展。市旅游部门千方百计大力推进全市旅游发展,指导各县(市)区加快推进千里旅游走廊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整合包装、配套完善和宣传推介。深入挖掘旅游潜力,开设肇庆“山、湖、城、江”特色城市游和农业生态游、科普游、乡村游等项目,开发“中国砚都游”、“红色之旅”、“生态文化旅游村”等特色产品。加强七星岩、鼎湖山、端砚文化村、广新农业生态园等景区(点)配套设施完善,进行深度开发和产品升级,努力建设一批品味高雅、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景区。大力培植休闲度假、会展旅游等现代化旅游新产品,全面提升全市旅游产业水平。不断加快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整合,深入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包公文化、端砚文化、宋文化、岭南文化等,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基地,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形成旅游文化效应。同时,大力培植旅游商品市场,不断完善千里走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老景点面目一新,新景区层出不穷,特色景区独一无二”是游客对今天肇庆旅游业的如实评价。2003年,针对肇庆500公里的环市公路线上遍布着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我市着力推出“千里旅游走廊”的旅游精品线路,使千里旅游线路每走40分钟就有一个看点。

如今游客到肇庆旅游不再仅仅是访山问水,更多地是对整个城市的体验和拥抱。在旅游业的拉动下,全市第三产业的GDP直线上升,2005年第三产业GDP与“九五”末相比整整翻了一番。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出现了北岭山美食一条街,出现了星湖西堤酒吧街。

去年底,来广州参加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国家旅游局领导了解到肇庆产业转型升级、体制创新的具体做法后,兴奋地评价:肇庆的这一成功经验国内罕见,值得推广。

业内专业人士把这一模式称为“肇庆现象”。

“品牌效应”引来八方游客

有人说:“十五”期间特别是2005年,肇庆旅游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肇庆的旅游品牌效应息息相关,与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及旅游部门决策者励精图治的敬业精神密不可分。

前几年,业内曾用“小打小闹”形容过去肇庆旅游的宣传工作。长时间里,各个景区、企业各自为战,几捆图片、几页文稿、一张报价单、一场座谈会,就是一次促销。各吹各号、各唱各调,导致常常出现许多尴尬的局面。

对此,肇庆旅游部门的决策者没有气馁,通过总结、分析、论证,得出了主管部门应该运用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去经营品牌的结论。

肇庆作为岭南最美的山水风景代表,已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同,因此也获得了稳固的国内市场。敏锐的旅游部门决策者抢抓这一拓展品牌外延的良机,精彩上演“抢占国内市场、出击国际市场”的大戏:2004年4月,肇庆旅游大打“宋文化”品牌,在市区牌坊广场举行肇庆、合肥、开封三地联手打造包公文化旅游品牌启动仪式,并推出了为期三个月的宋文化展示活动,掀起了“包公文化”热;2004年9月,两广六市(广州、佛山、肇庆、桂林、梧州、贺州)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在市牌坊广场举行启动仪式。9月17日,还举办了国内首个“自驾车旅游文化高层论坛”,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引起轰动效应,当年来往肇庆的两广自驾车游客络绎不绝;2005年,我市在七星岩建立了国内首个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品牌的打造,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纷至沓来;此外还适时推出“悠游肇庆 岭南山水画廊”的旅游品牌形象,打造“醇正岭南 大美肇庆”、“肇庆千里旅游走廊 岭南最美的地方”和“请到肇庆过大年”等旅游品牌,使肇庆旅游金字招牌响遍神州大地,漂洋过海,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名声鹊起。

肇庆正划出一条新的加速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