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叠高51个游戏规则:关于新疆民族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8 22:40:14
多点越好哦!

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现有47个民族、共1515.57万人。其中维吾尔族是主体民 族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锡古、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2个民族居住历史较长、人口较多。其余东乡、壮、撒拉、藏⒁汀⒉家馈⒊?实?4个民族约有8.17万人占全口总数的0.54%。有些外国人士形象地把新疆称为“民族的橱窗”。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维吾尔族在新疆有五百九十四万多人占新疆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点四。大部分维吾尔人聚居在天山以南、其余分布于伊犁地区和北疆、东疆各地。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天山南北辽阔的土地、你都会时时被那清晰的音乐节奏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此时、你不能不发出肺腑的赞叹:歌舞之乡,名部虚传!

  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 克、乌孜别克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发展经济生活和宗教信仰。因此、他们的文学艺术也各具自己的特色、在我国万紫千红的文化大花园里、它们是异彩分呈的重要一角。新疆各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新疆的于阗乐就已传到长安。东晋时、龟兹乐传到了内地。南北朝时、龟兹乐、 蔬 勒乐、高昌乐、于阗乐、悦般(天山以北的匈奴)乐等流行于内地。唐代官制的十部乐中、就有出自新疆的《龟兹 》 、《 蔬 勒 》 、《高昌 》 三维吾尔族在农村一般自成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并擅长经营园艺、瓜果、林木、饲养奶牛及羊。市区内的维吾尔族人多从事手工业的商业。手工业以制革、打铁、食品加工等为主;商业多经营毛皮肠衣、干鲜水果和民族用品。50年代前、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商人对外(主要是俄国)贸易较之其他民族更为活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维吾尔族科学文化知识及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的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如今以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工人为主。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乌鲁木齐市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

  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叙事长诗、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著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麦西来甫”(聚会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每逢佳节、婚事、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乐曲热情奔放、舞姿轻巧优美。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众人齐唱、歌声悦耳、旋律欢快。人们被邀对舞、扬手顿足、旋转翩跹。高潮迭起、情绪炽烈、欢歌笑语、令人心驰神往。

  当代乌鲁木齐涌现出不少的维吾尔族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如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依不拉音·穆提义、阿不都秀库尔·叶尔地、著名诗人兼翻译家克里木·霍加、诗人铁依甫江·艾里也夫、以及中年作家祖尔东·萨比尔等。他们对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维吾尔族人的衣着、一般都比较讲究。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袷袢”(长上衣)、腰系长带、足着“买斯”(软底鞋)、外套“喀拉西”(套鞋);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西式长裤、外着西服或穿便服、喜穿皮鞋、头戴四楞小花帽(称作“朵帕”)妇女无论冬夏喜着裙装、上身着西装外套、下身穿长裙足穿长筒袜和皮靴、头戴花帽或系纱巾、冬季则围以大方巾。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以耳环、手镯戒指比较多见、也有戴项链的。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将两眉画连在一起。小女孩逢年过节、有的喜欢梳十数条小辫垂于脑后。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近年梳新式发型的渐多。

  维吾尔族人禁吃猪肉、驴肉、食肉动物、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只吃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牛、羊、骆驼、马肉入鸡、鸭、鱼肉。平时以白面、大米为日常主食。饮食花样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有抓饭、拉面、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曲曲(形似小饺)、烤羊肉、牛羊肉汤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状的烤馕。蔬菜主要有皮芽子(洋葱)、卡马古尔(蔓菁)、胡萝卜、辣椒、豇豆、西红柿等。调味除盐醋外、喜用极椒、孜然(安息茴香)。早饭一般喝茶吃馕、不多炒菜;午、晚两餐常吃抓饭、包子、拌面、汤面、有时吃手抓羊肉。在吃抓饭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净手、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食。富裕人家还吃“阿勒瓦”(一种用糖和面做的糊糊)。维吾尔族人民都喜欢喝茯茶和奶茶。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住房质量逐渐提高、有的住进了楼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较宽敞明亮通风。厅室布置整洁朴雅、四壁呈白色泛蓝、挂的壁毯、靠墙置床、被褥均展铺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摆设一对镂花方枕。室中央置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遮盖有钩花图案的装饰巾、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并衬饰网眼针织品。地面多装饰民族图案。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整个环境显得雅静、清新。 过去维吾尔族人多以毛驴、马代步。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自行车、少数人家已有摩托车。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

  以上两个节日、各清真寺都打鼓、吹奏唢呐欢庆、召唤维吾尔族男人们到各自所在地的清真寺内会礼、向真主祈祷。会礼散后先上坟、然后各家请阿訇到家诵经。
  部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在牧区春 、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族饮食很丰富、他们爱吃用牛、羊、山羊奶制成的奶皮子、酥油、奶酪、奶疙瘩、爱喝马奶、骆驼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鲜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并喜欢吃马肠子。肉煮好后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为哈萨克族最爱吃的“纳仁”。另外,哈萨克族人还吃用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杰尼提”、“包尔沙克”、抓饭等食物。

  在牧区哈萨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夏里巴尔”。妇女喜欢穿红色和其他颜色的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们爱穿各种绣花衣服、在花帽上以猫头鹰羽毛作帽缨。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毡帽、妇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时戴绒头巾、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则戴圆形皮帽。哈萨克族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用毡子缝制的长袜、外着皮靴。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招

  待来客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并宰杀羊只。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在客人面前、客人将盘中的羊头拿起后、割下羊头右面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给主人家年幼者、然后将羊头送还主人。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清代已有塔塔尔族在塔城地区定居。19世纪以后从俄国迁来部分塔塔尔族、多从事商业和教育事业。1949年、全地区有塔塔尔族2032人、50年代和60年代、大部分迁往苏联。1990年、全地区有530人、主要分布在塔城市。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塔塔尔族的语言受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语言的影响因而、这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塔塔尔族人的姓名称呼别具一格、一个人的名字后面、要加上父亲或祖父的名字、然后再加上自己部落的名字、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

  塔塔尔族的婚姻与维吾尔族相似。丧葬按伊斯兰教的仪式施行土葬、服孝期间、不升炊火、由邻居送饭。

  塔塔尔族旧时服装很别致、男人戴黑色绣花小帽、穿白衬衫、外加黑色齐腰背心、或黑色长衫、喜欢穿长筒皮靴。妇女爱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外面再罩一块大纱巾;耳环、手镯、戒指、项链、 领口上插别针是通常的装饰。现在的服饰多随潮流、流行西方款式。

  饮食:除通常的饮食外、“古拜底埃”(大米上加奶酪、再加上杏干烤制的一种饼)是塔塔尔族人喜欢的食品。

  塔塔尔族的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此外、还有“撒班”节(也称犁头节)、是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塔塔尔族习惯每年在全村所有农户都完成春播后、举行一次群众性的集体庆祝活动。因此提前完成的人家、要出人力、物力无偿帮助未完成春播的村民播种、塔塔尔语称“乌买克”即“团会”。庆祝仪式在田边举行、主要活动有摔跤、攀高竿、对唱、跳舞、赛跑等。对唱是节庆的主要内容、成年人唱希望丰收;青年人歌唱友谊与爱情;少年围着人群唱:雨呀、雨呀、快快下,我们不要饥饿、永远不要见那像狮子般的瘟疫。群众在对唱时、还唱教训懒汉的歌:

  不要流浪快回家、快把洒瓶变骏马、快把酒瓶变犁铧、老老实实种庄稼。
  回族使用汉语汉文、其语言基本上保持西北各省方言特色、由于地缘与宗教关系、还夹杂有塔城方言和少量阿拉伯、波斯语、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词语及宗教词汇。有些回族人兼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语言、文字。

  服饰:回族人传统的衣饰、年长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衬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圆帽。老年妇女多着青色服装、布料多为平绒和条绒、白袜子、平绒或条绒布鞋、扎腿、蒙白色盖头。青年妇女喜穿大襟绣花外衣、绣花胸兜、扎绣花围裙。喜戴首饰、多戴耳环、发卡。已婚妇女要盘发(或梳两条辫子)、蒙黑色盖头或戴白布深檐圆帽。新中国成立后、回族人的服饰有很大改变、中青年人的服饰同汉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

  饮食:回族人只食牛、羊、驼、鸡、鸭、鱼肉、家庭日常饭食、一般有蒸 馍、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揪片(汤面)等。回族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烩 面、炒面、凉粉、面皮子、粉汤、清汤牛(羊)肉面、酥馍麻花等独具风格。回族喜欢饮茶、各家都备有茶具、来客则以盖碗盅沏茶并加方块糖。

  婚姻:新中国成立前、子女婚姻一般都由父母做主、姨表、姑表近亲结婚较为普遍。从订婚到结婚、聘礼繁多。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但仍保留某些旧婚姻礼法。男女恋爱后仍要由男方差媒人提亲、送“开口礼”(糖、茶、核桃、枣各一包、又称四色礼)、女方留下礼品便意味着同意成亲、便可送大礼、会大亲(双方家长互相邀请)、领取结婚证书、订日子完婚。成亲时、在农村有请阿訇念“尼卡哈”(结婚词)的习俗。3天“回门”、女方父母和亲戚还要在新娘、新郎临走时赠礼品。

  丧葬:回族人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施行土葬。一般晨亡午葬、午亡次日晨葬、葬礼简朴。
  节庆:回族主要传统节日有“大尔吉”(又称“开斋”节、即肉孜节)。和“小尔吉”(又称“宰牲节”、即古尔邦节)。
  其他习俗:回族青年见了老人要问好、许对长辈恶声浪气;宴请安、言谈要和蔼、不允席上、老人坐上方、老人先动筷;行路让老人走在前面。回族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马肉非禁食、但许多回族也不吃;此外、还忌食残暴的、巨齿的、形奇状陋的吃生肉或同类相食的凶禽猛兽、以及动物血。
  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曾有文字、现在普遍使用汉语文。满族男女喜爱骑射、很

  善于冬季游猎、饮食中时有野味食品。

  满族服装在清朝时均为八旗式样、妇女着旗袍、喜用绸缎袖边、领边及衣襟等处、多饰以各种花边。

  妇女习惯梳叉字头、爱戴绢花、有的穿木底绣花鞋。男人服装与汉族相似由于满族和汉族长期相处、在风

  俗习惯上共同性愈来愈多。
  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大部份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而在乌市阿克苏等地也有小部份、总人口14万左右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兼通哈萨克语、蒙古语和维吾尔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清代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

  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

  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拾拌”、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女子喜欢穿对襟上衣、缀银扣;也有穿多榴长裙和下端带皱悯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们普遍喜好红色衣裙、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或大红色水獭皮帽。老幼皆喜欢穿绣有花纹的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改扎双辫。装饰品多为银器、如手镯、耳环、项链、戒指等。有的还佩带铸有花纹的圆银片胸饰。

  柯尔克孜族人好客、重礼节、凡有客人来访都要拿出最好的饮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为尊敬。在迁居时邻居们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别或迎送。柯尔克孜族的婚姻与哈萨克族大同小异。葬礼同维吾尔族接近。

  纳吾热孜节是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太阳历元月初一(即公历3月20日或21日)为节庆日。柯尔克孜族也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长期同萨克族共同生活其衣食等生活习俗与哈萨克族十分相似。
  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是清乾隆年间在塔城戌边的达斡尔族将士的后代。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就有达斡尔族官兵换防进驻塔城。同治初年、伊犁爆发农民反清起义、部分驻防伊犁的达斡尔族官兵突围后绕道俄国、抵达塔城。

  光绪九年(1883)、塔城达斡尔族被改编为两营。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新城的达斡尔族人有300多户。光绪十七年(1891)、达斡尔族编为六旗驻守塔城。民国初年裁军、1917年、达斡尔族迁居今塔城市阿西尔一带屯耕。

  新中国成立后、塔城县设“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1990年、全地区有达斡尔族4474人、聚居在塔城市的有4324人。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一部分人兼通汉、哈萨克、维吾尔等族语言、有“天然翻译”之称、现普遍使用汉字。达斡尔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刺绣、剪纸至今相传不衰。

  达斡尔族历史上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多祭“腾格尔”(天)、祭“鄂博”(即在山顶上用土或石垒成圆堆)、每年农历五月祈求风调、人畜平安。新中国成立后、信教人数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族居住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平房、屋内砌有保暖御寒的火炕。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达斡尔族住单位统建的楼房或家属。达斡尔族有在“哈拉”(部落)内部通婚的习俗、但不限制同其他民族通婚。男女缔结婚姻、经订婚、过礼、迎娶三步。婚礼俭朴、气氛活跃。丧事施行棺殓土葬。

  达斡尔族人很重服孝、一般祖父、祖母、父、母亡、服孝3个月;伯父、伯母、叔、婶亡、戴孝2个月、5代以内的侄孙也要戴1个月孝;舅父、舅母亡、无子女戴孝时、由外甥服孝;丈夫死、妻给丈夫戴孝3年。服孝期内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出远门。新中国成立后、服孝礼节已大为简化。达斡尔族传统服饰近似蒙古族。女子旗袍和罩褂的领口、袖口和襟摆上、贴绣各种花纹的镶边男女皮袍的襟摆沿边配上各种图案的装饰。男性多着制服、西服。

  达斡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和奶制食品、普遍食用蔬菜。

  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要祭祖、扫墓。除夕、欢乐通宵。一、晚辈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户互拜、一直热闹到初正月十五。清明、端午、中秋节和十月初十的千灯节亦是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
  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满语支。锡伯族懂汉语的较多、兼通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锡伯族旧时多信仰喇嘛教、但很少有人当喇嘛。家庭供奉“喜利妈妈”、认为能保佑家人平安。崇拜“海尔堪”、逢年过节焚香叩头、求牲畜无病无灾、繁殖迅速。现今已少见。

  锡伯族禁止同姓通婚。旧时、男女青年的婚姻、由男方找一位有威信、能说会道或与女方家庭关系密切的人做媒提亲、婚礼要进行数日。主要是在女家举行出嫁仪式、称作“阿吉协仁”(小宴日);在男家进行成婚大典、即“安巴协仁”、男方要大宴宾客、多举行贝伦舞会、庆祝婚礼。第9天新娘回门。新中国成立后、婚礼多简化。进入80年代、锡伯族同汉族通婚者逐渐增多。锡伯族丧葬行棺殓土葬、长辈去逝、家族都吊孝。旧时小殓后请喇嘛诵经。每个家庭都有固定的坟场、男埋在西边、女埋在东边、旧时喇嘛、产妇亡故行火葬。至今仍重视祭祖扫墓。

  锡伯族传统服饰与满族相似。现已多着制服、西服、唯有一些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旗袍。

  锡伯族以面食为主喜饮奶茶、食酥油、乳制品和牛、羊猪肉。食用蔬菜、秋季将韭菜、胡萝卜、卷心菜、青椒、芹菜等腌制成咸菜备用。塔城地区锡伯族除与汉族过同样的传统节日外、还过“杜因拜专扎坤”节、也称“西迁”纪念日、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西迁与原籍父母兄弟姐妹分别的纪念日、节日中、小伙子骑马野游、年轻妇女和老人或坐车、或步行、三五成群地到野外踏青、野餐。这一天家家都吃鲜鱼、蒸肉、并以村或乡为单位聚集在一起、举行念说、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
  蒙古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塔城地区的蒙古族操卫拉特方言、使用托忒蒙古文、亦推广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使用的胡都木蒙古文。

  居室: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居室。它和哈萨克族房不尽相同、包顶篷杆是直线杆、门必须朝南开、炉子设在正中天窗下。

  从事牧业的牧民、春夏秋季仍以住蒙古包为多。蒙古包的质量和内部陈设比旧时已有很大改善、冬季则迁往固定的居民点、住向阳暖和的平房。

  服饰: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顶都有用红布条编成的一小圆疙瘩、两边耳扇在后部相连、前边可以护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长袍、用蓝布缠头、城镇居民以戴礼帽为多。妇女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少女夏天穿的长袍一种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种从中间系排扣(银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襟加宽、叫“比西米特”。长袍上绣有各种图案花边。腰上缠红、绿、黄色的绸子或布带、头上缠绣花白布头巾、喜戴戒指、手镯和耳环。已婚妇女穿“铁尔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无袖长袍“别日孜”、腰部左右系带、不用纽扣。帽子上缝有银饰物、帽顶有一条垂到后腰的红色长穗子。已婚妇女的长袍均不系腰带、老年妇女的衣服不用色线绣花边、帽子上无银制饰物。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宁装、中山装、学生装、以及西服等。中年妇女喜欢穿连衣裙、戴头巾。传统服装多为中、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戴、平日少见。

  饮食:以奶制品、肉和面食为主。奶制品分奶制饮料和奶食品。奶制饮料有鲜奶、酸马(牛)奶、马(牛)奶酒、奶茶、奶食品有奶酪、奶豆腐、酥油等。蒙古族除手抓肉外、还喜炖羊肉、火锅、也食熏肉。面拌以炒面为主。食用时加酥油或牛羊油、以茶水搅拌。馍馍、烤饼、油炸饼、饺子、面条、抓饭也是常用食物。

  婚姻:蒙古族同姓不婚。 还须由喇嘛以生辰查看经典进行“合婚”。 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婚姻多由父母方父母或其亲戚带上白酒等礼品去女方家中求婚。订婚时、男方带上自制的奶酒、一只熟羊和其他礼品、到女方家中、先敬哈达、再致订婚词、然后把带来的奶酒倒入碗中、给在场的女方亲友、邻居每人品尝一口。然后大家饮酒、吃肉。结婚前、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过礼(即聘礼)、多为肉、酒和新娘的梳妆具和衣料。聘礼多少、由双方长者商定。出嫁前一日、女方家中举行送嫁宴会、亲友赴宴、以唱歌跳舞倾诉亲人的依恋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婚礼上、除宴饮、歌舞活动外、并安排一些诙谐戏。

  丧葬:旧时、塔城地区蒙古族有火葬、天葬、土葬等多种葬仪。王爷、扎萨克、大喇嘛和念经祈祷的喇嘛用棺木土葬;僧人和一般人都用天葬。现今、都实行土葬。

  节庆:春节、又称“白节”、“大年”、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塔克勒根”节(敖包会)有部落和区域性的区别、时间多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以部落为单位、人们汇聚到一个“敖包”祈求风调雨顺、牧草丰茂。新中国成立后、时以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代替“塔克勒根”、在节日中多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有体育活动。那达慕大会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旧时是封建王公、牧主寻欢作乐、勒索盘剥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增加了许多健康有益的内容。80年代 、那达慕大会增加集市贸易的商品展销活动。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 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其他习俗: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以笑面迎接、摆上奶酪、奶油和各种面制干粮、捧上奶茶。茶后、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已酒碗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喝一口。为了凑兴、常以唱歌劝酒。对贵客则宰羊款待。老年人来到时、则要外出迎接、走时搀扶上马。到长辈家里做客、一般要带些糖果、饼干、酒和自制面食品做礼物。蒙古族人民尊敬长辈,进门、入座、喝茶、饮酒、吃饭时、让长者领先。
  18世纪末期,一些俄罗斯族人从俄国进入塔城经商定居。19世纪末至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又有一

  部分俄罗斯人迁居塔城县、额敏县、乌苏 县境。20世纪30年代、一批东北籍华侨携带部分俄罗斯眷属入

  境、加入中国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大部分俄罗斯族人返回苏联。1990年、全地区有俄罗斯人

  口2696人、大部分聚居在塔城市、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及各种修理业、运输业的手工业。

  塔城俄罗斯族男性多着西服、女性喜穿花色连衣裙、戴方头。80年代、男女青年多着时装。

  饮食以小麦面为主食、多加工成烤制品、一般家庭主妇都会制做面包、饼干等食品。喜食奶制品。

  塔城地区的俄罗斯族过圣诞节、复活节、也过春节。圣诞节亲友相聚、欢歌起舞。1985年后、每逢圣

  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多是男女成对、围成圆圈跳集体舞。

新疆近代文化艺术发展概况

新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创造的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满、乌孜别克、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都有独特的艺术传统,呈现出多元化、开放、融合的特点。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辛勤耕耘,广采众长,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西域文化。从浩如烟海的民间乐舞到音乐巨著《十二木卡姆》;从民间史诗《玛纳斯》、《江格尔》以及阿肯的口头文学到成书于十一世纪的《福乐智慧》;从克孜尔的石窟壁画到散布于人民生活中的装饰图案、建筑艺术等,成为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新疆的文化艺术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丰富的文化资源却难见天日。过去,宫廷、庭院、民间的自娱只是生存状态的自然流露,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内涵丰富、审美与欣赏价值更高的艺术品和舞台艺术。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带来了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姹紫嫣红的春天。五十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姿、辉煌灿烂,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放射出璀灿的光彩。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新疆文化事业建设突飞猛进。目前,新疆已初步形成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等艺术门类较为完整的文化事业体系,新疆的文化资源得到了真正的开发,为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精神动力。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发展与繁荣。到目前为止,新疆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9个(其中自治区直属艺术表演团体6个,地市级艺术表演团体24个,县级艺术表演团体59个)、艺术研究所2个、书画院8个、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4所。近几年来,新疆各民族艺术剧(节)目作品在全国性重大艺术比赛中获得各类奖励100多项,并分别获得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中国艺术节"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奖。一大批少数民族艺术家在国内外的艺术活动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曾经濒于失传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经过挖掘、整理,多次出版发行曲谱、音像制品,并搬上舞台演出。从八十年代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搜集整理各民族民间艺术资料,编纂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等包括各民族音乐、舞蹈、戏曲、曲艺诸多门类的七大艺术集成志书。

草原上的哈萨克族阿肯弹唱

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经过五十年来的努力,新疆群众文化设施的覆盖面、群众文化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新疆的群众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葡萄节"、"天马节"、"蟠桃会"以及维吾尔族的"麦西莱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演唱"、回族的"花儿歌手赛"、锡伯族的"西迁节"等特色民间活动多姿多彩,一乡一品种,一地一特色,月月有活动,民族民间艺术深深扎根在基层群众之中。在城市文化广场和社区文化场所开展的文艺展演活动,将城镇居民带入欢乐的海洋。

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新疆各民族的艺术家受国家和新疆人民的委托,带着精彩的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艺术精品,跨海越洋,到世界各国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和演出,扩大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友谊,展现了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增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中国新疆和新疆民族文化发展的了解,新疆的文化形象变得日益清晰、鲜明、光彩照人,揭开了她神秘诱人的面纱。

文化市场发展迅速,管理得到加强。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艺厅、台球厅、网吧以及音像制品批发零售业等新型的群众娱乐场所方兴未艾,迅猛发展。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组建了以自治区文化市场稽查总队为龙头的三级文化市场稽查队伍,使文化市场沿着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有序发展、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

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新进展。新疆初步查明文物点4000余处,是全国八大文物省区之一。现有区、地、县三级文博机构103个,文物藏品108490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个,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3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6个。近几年,新疆的文物发掘、保护工作成绩斐然。一批全国、自治区重点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维修和加固,一批遗址经过考古调查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中国新疆文物展先后到过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等亚欧国家展出,古老的西域文化穿越时空的隧道,呈现丝绸之路的荣光。进入新世纪的新疆博物馆,投资6500万元进行新建,将于近期竣工,成为新疆文博事业的新亮点。

新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史,是中国奔向21世纪,实现宏伟目标进程的缩影。弘扬传统、博采众长,在先进文化的启迪下,新疆各族文化工作者将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精神,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人类"和而不同"的文明。

汉代的新疆各民族

--------------------------------------------------------------------------------

汉代,新疆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有塞、月氏 (音:肉支ruzhi)、乌孙、羌、匈奴和汉人。
塞人,在西方史籍中被称为“萨迦”,原游牧于甘肃西部的敦煌一带,汉文史籍称其为“允戎”,因被月氏人排挤而西迁。至战国时期,塞人主要活动于北疆西部和西北部以及伊犁河流域、帕米尔地区。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阿拉沟东口发掘了一批塞人的墓葬,发现了小铁刀、三棱形铁镞等,还有随葬的羊、牛、马骨,说明在战国时期,塞人已经使用铁器,仍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经济生活。在伊犁尼勒克奴拉赛山,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距今2400多年的铜矿采掘、冶炼遗址。矿洞、坑道都用松木支架,深达数十米。在离矿坑不远的山沟内,发现有供冶炼用的木炭、铜锭。说明塞人在找矿、采掘、冶炼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考古工作者在塔什库尔干香宝宝发掘的塞人的墓葬中,发现有殉葬的奴隶。说明在战国时期,塞人已进入了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初期,居住在河西地区的月氏人由于受到匈奴的攻击,西迁至伊犁河流域,而将塞人驱逐出该地。塞人南迁葱岭(今帕米尔高原)。
月氏人,战国时期活动于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甘肃西部到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秦汉之际最为强盛,常常轻视匈奴。匈奴著名单于冒顿为太子时,就曾作为人质扣押在月氏。月氏还攻击过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占据祁连山北麓。公元前177年,匈奴攻破月氏,迫使大部分月氏人西迁至伊犁河流域,逐走那里的塞人而居其地。后匈奴联合乌孙再次攻击月氏,并击杀月氏王。月氏人再迁至大夏(今阿姆河上游地区),并逐渐控制了大夏的土地,才安定下来。
乌孙,最初活动于河西走廊,是月氏旁边的小国。约在秦末汉初,乌孙受月氏人的攻击,其王难兜靡被杀,部众逃往匈奴。当时,乌孙王难兜靡之子尚在襁褓中,也被匈奴单于所收养。乌孙王子长大后,率所属部众为匈奴守边。公元前161年,他在匈奴的支持下,率乌孙向西迁徙,追袭大月氏,以报杀父之仇。结果,月氏溃败,被迫南迁,乌孙遂占有伊犁河流域。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的重要远族。传说中炎帝也是羌族的祖先。后来羌族的一部分向东迁徙,较早地融人了华夏族;一部分留在原地或向今甘肃、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迁徙。战国时期,秦国的势力不断向西发展,迫使一部分羌族部落由河湟一带经阿尔金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
羌族人在新疆的活动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学术界都认为,正是由于羌族人曾在新疆活动过,才留下了“若羌”这个地名。考古工作者在沙雅县还发现了“汉归义羌长印”,说明直至汉代,羌族人仍是新疆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北方一个重要的古老的民族。它兴起于战国时期,强胜于秦末汉初。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畜牧业在其社会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畜群既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他们的生活资料。匈奴人饲养的牲畜主要有马、牛、骆驼、驴等。
公元前209年,头曼单于的儿子冒顿射杀其父,自立为单于。从此,单于的世袭制度便在匈奴社会中确立下来。
冒顿单于(音:末独蝉于)继位后,逐渐强盛,曾战败过汉高祖刘邦。汉朝采用“和亲”方式与匈奴修好。公元前177年(汉文帝前元三年),匈奴右贤王入侵河套,被汉朝击败。右贤王逃出长城,随即被冒顿单于派往西域征伐月氏。月氏被迫西迁,经过焉耆以西的开都河谷,逃到伊犁河流域,击败了塞人,在那一带建立了政权。塞人大部分向西南帕米尔高原及厨宾 (位于今克什米尔一带。厨:音计ji)迁徙,在ji宾建立了新的政权,一部分仍留居伊犁。匈奴击败月氏后,分兵征服了龟兹、鄯善、车师、疏勒、于阗等三十六国。冒顿单于将乌孙王昆莫西迁到新疆东部天山以北的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周围,乌孙原来游牧之地分封给了浑邪王、休屠王。
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前元六年),冒顿致书汉朝,称已消灭了月氏,西域各地如楼兰、乌孙、呼揭等已经归属匈奴。汉文帝回信,指责匈奴违背和约,破坏了兄弟之情。匈奴征服西域后,将其置于右贤王属地,后来又派遣日逐王统辖西域。日逐王设立“僮仆都尉”,驻守焉耆、危须、尉犁等地。从“僮仆都尉”一词看,匈奴实际上将西域各族人民均视为自己的奴隶。西域各地人民不但要向匈奴缴纳繁重的赋税,而且还要承担匈奴使者的费用。另外,匈奴单于也强迫西域各地的统治者将其子女送往匈奴充当人质。有时也采用“和亲”方式,将公主或亲族的女子嫁给一些国王为妻,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乌孙、车师、鄯善、焉耆等地的统治者娶过匈奴公主。
公元前60年,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分裂,管理匈奴西部的日逐王先贤掸率众归属汉朝。于是,汉宣帝任命郑吉为都护,设立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位于今轮台县东策大雅地区),辖西域诸国。自此,新疆就正式列入了汉朝的版图,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匈奴势力在西域仍有一定影响。西汉末东汉初,匈奴一度卷土重来。直至公元l世纪末2世纪初,北匈奴西迁欧洲,南匈奴内迁,逐渐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融合。匈奴西迁以后,一些归附匈奴的属部独立了,一些不愿意西迁的匈奴人自成一体,另立名称,后来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匈奴化部落。 汉代,新疆的汉人主要是戍边官吏、屯田士卒、商人、普通百姓及部分刑徒、家属等。他们肩负着管理和稳定新疆的重任,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西域都护府等军政机关以及地方各部门任职。
自公元前101年起,汉朝就在轮台、尉犁屯田,后来扩大到全疆各地。所以,各屯田点就成了汉人进入新疆后最初的分布区域。汉朝统一西域后,东西交通畅通,加之汉朝中央政府对戍边人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来新疆的汉人日益增多。至汉代末年,汉人已经形成遍布新疆各地的大分散和各屯田点小集中的格局。
汉代,塔里木盆地周围以及天山山谷等地带分布着许多小国,人口多者有八万人,少者仅一二千人,史称“西域三十六国”。因三十六国多以城郭为中心,故又称“城郭诸国”。他们的大概分布是:塔里木盆地南缘有楼兰(后改为鄯善)、且末、精绝、风弥、于阗、莎车、皮山等国。塔里木盆地北缘有疏勒、姑墨、乌垒、龟兹(音:秋词qiuci)、焉耆、尉犁以及车师等。此外,在天山北麓还有东、西蒲类,东、西且弥等;在帕米尔高原北部则有休循、捐毒等;在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北麓还有若羌、西夜、子合等。以民族分类,这些国家应该分别是由塞人、羌人或月氏人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