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什么是穷人经济学?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6:54:10

关注穷人经济学

在3月14日举行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有关“三农”问题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叫舒尔茨的经济学家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温总理的肺腑之言有如一声警钟,在所有经济学人心底引起了共鸣。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经济学的显学地位日渐凸显,经济学家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力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偶尔能够看到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些许“劫富济贫”的主张和建议。于此,舆论和大众总是习惯于拷问经济学的“良心”,然而温总理的经济学观发人深思,“劫富济贫”也许还歪曲了经济学的主旨和本意。

首先应该承认,穷人自己对贫困的形成和积累难辞其咎。市场经济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贫困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等。而自身的贫困反过来又让穷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这其中的潜在逻辑就是穷人因为穷所以穷,陷入了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

但这种贫困循环很容易给人一种假象,即认为是市场竞争引致了贫困,贫困的形成是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造就的。然而事实并不尽如此。经济学中所言的市场是一个自由市场、公平市场,没有“看得见的手”来潜在地控制生产和分配。但现实就是,穷人生来并不平等,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也不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于是乎,《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发出了这样一句沉闷的声音:“对已经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强行夺走。

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没有的人更没有。”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马太效应”,用来形容正向反馈,即“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

所以说,贫困不是市场的产物,而是不公平的后果,富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控制力是贫困的重要来源。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经济学良心”之美誉的印度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中所言:“繁荣过程自身就有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

经济学的灵魂是自由和公平,这也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去洞察穷人经济学,还穷人以“起点公平”,才是经济学家履行社会职责的方向。就像阿马蒂亚·森在《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开篇说的那样,“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他的这一思想已经被联合国机构接受并发展为人类贫困指数概念。所以,“劫富济贫”的政策建议是对本不平等的穷人权利的再剥夺,这不仅有违人道主义的经济学良心,也偏离了自由平等的经济学主旨。

温总理的经济学观是所有经济学人自省的基准,惟有诚心诚意去关注穷人经济学,市场经济才会更加健康、和谐。(程实)

在2005年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叫舒尔茨的经济学家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这两段话意味深长,既显示了本届政府施政的大智慧,又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注入了更为具体的含义。

但是,所谓"穷人的经济学",应该理解为研究如何帮助穷人成为富人的经济学,而不是如何帮助穷人与富人对立的经济学。如果"穷人的经济学"是为了让穷人变富,那穷人变富了之后,还是应该有"富人的经济学"。因此,倘若把温总理提出的"穷人的经济学"作为一面旗帜,那么,这面旗帜也应举在包括穷人和富人在内的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非要树立一个对立面,甚至为主流经济学扣上一顶"富人的经济学"的帽子,并涂上"不道德"的颜色,那就不是做学问,不是平和的学术讨论,而是生生制造社会冲突了。应该说,挑起这样的冲突,与创造和谐社会的初衷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在有些人看来,主流经济学以增长方式带动效率提升,是一种专为富人说话的"富人的经济学"。而在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富人又从来都是贬义词。于是,温总理提出"穷人的经济学"的概念,竟然成为他们批判的武器。然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真正要关注穷人,让穷人变为富人的重要前提恰恰在于,全社会能否形成这样三点共识:第一,合法的私有财产(不论是多还是少)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精神;第二,能够让富人变为企业家或者投资者,私人资本变为企业资本,从而带动就业和推动财富增殖的制度安排;第三,不能把企业家简单地等同于富人:企业家成功时是富人,破产时是穷人;富人中有的是企业家,有的不是企业家;富人中有既成的企业家,穷人中也有潜在的企业家。

有了以上的共识,我们就能理解:绍济学家呼吁为企业家提供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既是在关注穷人"经济学",也是在关注富人的"经济学"。也能理解: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科学.在这个领域,有的经济学者侧重于研究富人的行为选择,有的却侧重于研究穷人的行为选择,这是一种社会分工而已,原本就无可非议。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既然穷人也有成为富人的权力,在逻辑上就不应把穷人与富人天然地对立起来。如果在根本的理念上,让穷人认为富人是坏人,那么,实际上就是阻挡穷人成为富人。而这种所谓的"关注穷人",其实是漠视穷人应有的权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这个基础的建立,靠"说教"办不到,搞"穷过渡"也办不到,刻意强化穷人与富人的对立尤其办不到。只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极性,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方式才能实现。而要发展生产力,就离不开企业: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企业家;企业家要投资办厂做生意,就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文不名的穷人。进一步说,企业家既然要带领穷人变为富人,其自身就需要以一定数额的财产来获得经营所需的信用,同时意味着他有经济能力承担市场风险。这一切其实都是常识。当一种所谓的"正义感"违背常识的时候,正义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已经被人类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一再验证过无数遍了。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各阶层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平等自愿地进行公平交易的社会环境,无论对于穷人还是富人来说,实现小康都将是一句空话。一个"两极分化"严重、"仇富心态"强烈、"富而不当"盛行、"为富不仁"猖獗的社会.既不是富人的天堂,也不是穷人的天堂。而是人人自危的地狱。.因此,我们才说,"和谐"应该是_种包容。如果穷人是一种存在,那富人也是一种存在,双方其实是一种共存的关系,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要从"一部份人先富起来"过渡到"共同富裕",通过和谐发展实现全面的小康,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