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驴友俱乐部:企业的优劣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3:35:12
利用公开的财务报告,进行财务比率分析,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的优劣势

尽管近两年来考核指标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效益、质量和规模为主的财务指标体系,但却仍没能建立起包括内部运营指标、客户指标和员工发展指标在内的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无法弥补财务指标的“滞后性”,不能体现和引导未来绩效。因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过去有形资产的经营状况,如果中资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的改革不能突破“唯财务指标论”的理念缺陷,将导致绩效考核指标只能从财务角度而不是从客户角度反映对商业银行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的满意度;只能反映商业银行过去经营结果,不能反映其内部运营过程和未来发展状况,更不能从员工发展角度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上海银监局分析,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资商业银行仍存在较为明显的理念缺陷与体制缺陷。理念缺陷主要表现在忽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导致规模扩张盲目、财务核算失实、约束弱化、激励扭曲等问题。而这些理念缺陷与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决策机制、管理文化等体制性缺陷密切相关。
日前,上海银监局要求在沪中资商业银行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管理经验,继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特别要充分认识到理念更新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
首先,要尽快弥补体制缺陷。各在沪法人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清晰界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程序,强化履职评价与问责制。
其次,要尽快纠正理念上的偏差。各中资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尤其是法人机构的董事会要承担起科学决策责任,加强战略研究,比较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明确经营战略和目标市场,将结构调整与战略转型、业务转型有机结合起来。

下面举例:
华工科技(09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四)

--------------------------------------------------------------------------------
相关文章:华工科技(09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一)
华工科技(09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二)
华工科技(0988)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三)
四、 公司财务分析 表18. 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一览评价项目 各项财务比率指标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3.02 3.46 2.95 20.28 速动比率 2.53 2.84 2.38 19.13 应收帐款周转率 3.15 3.30 2.85 --- 资产结构 资产负债率(%) 18.77 21.04 23.28 5.12 经营效率 存货周转率 2.96 2.75 2.26 --- 主营收入增长率(%) --- 40.26 14.66 26.10 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 57.80 50.89 48.53 48.52 销售净利率(%) 31.77 27.27 32.72 34.57 净资产收益率(%) 19.27 20.91 21.59 2.81
从华工科技的偿债能力指标分析,1997~1999年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都远在安全线之上,显示公司资产的流通性相当好,而2000年中期经募集资金后上述指标更一跃至20倍左右,变现能力进一步增强,几无偿债压力。另外,从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看,大致维持在3次左右,近年来有稍下降趋势。
从资产比率指标分析,上市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仅在20%上下,负债率相当的低,显示公司自有资产相当充沛,2000年中期经募集资金后负债率更急速下降至5.12%的奇低水平,这一方面反映华工科技资产的安全性相当之好,另一方面也显示,在公司总资产中95%属自有资产的情况下,短期内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的压力很大,公司急需一些收益率较高的项目做支撑。
从经营效率指标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在逐年下滑,显示公司存货的周转速度正趋减缓;主营增长率指标一直保持在10%以上,但波动较大,1998年增长速度最快,超过40%,1999年属于高速增长后的调整阶段,但仍保持有1成多的增幅,2000年上半年起增长速度重新开始加快。
从盈利能力指标分析,销售毛利率虽然一直在下降,但截止2000年中期尚高达48.52%,显示公司仍处于高盈利阶段;净利率与毛利率走势有所背离,1998年度虽一度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但1999年以来迅速回升,显示公司在开源节流上有所加强;净资产收益率在上市前3年一直保持在20%上下的高水准,在资产负债率仅20%左右的情况下,能保持这样的收益水平,也印证了公司主业的高盈利能力,不过,在公司2000年度再次募集资金,负债率降至5%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下滑明显,中期仅达到2.81%,看来,公司函待通过募集资金项目迅速产生效益来拉动净资产收益率的急速回升,以至少达到低限配股条件。
五、 公司发展规划
华工科技在其招股书中揭示了公司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经营计划,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设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继续保持激光技术在国内领先的地位,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发挥公司在光机电一体化和制造业软件及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实现对设计、制造、信息管理、先进制造工具的应用多方面集成解决方案,为应用企业提供制造全过程服务,发挥激光技术、数控技术在国防现代化中的应用。
第三,建设全国最大的激光全息防伪包装材料生产基地和敏感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进一步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逐渐打入海外市场。
第四,充分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根据产业和技术的关联性发展其他有潜力的项目,不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生产经营计划方面,公司也提出了如下目标:
到2001年,公司各类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5亿元,利润8000万元;2005年分别达到7.9亿元和3.5亿元,具体包括3大方面。
首先,对于目前盈利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激光防伪标识与包装、PTC电子元器件产业,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增加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使其产值在2001年分别达到8000万元和5000万元;2005年争取达到15000万元和10000万元;
其次,力争2005年使各类激光器及激光加工、医疗等设备的销售达到2.5亿元;加强数控产品的研发力度和生产规模,到2005年销售实现1.3亿元;
再次,加大软件与系统集成业务投入,到2001年实现软件销售及各种收入4800万元,2005年达到1.6亿元。
粗略匡算,若上述经营计划能完成,则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分别为93.1%和95.1%,2001~2005年间年均增长分别为46.7%和63.5%(以复利计),增势极其惊人。
近期,在武汉不遗余力地发展光谷的政策环境背景之下,作为武汉光谷计划中能量光电子领域的龙头企业,华工科技顺势而为,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即:以产品经营夯实企业基础,以资本经营扩大企业规模,在5大募股项目开始运作的同时,辅以与主业相关的一系列收购兼并和项目投资举措,集中精力在光电子、IT和生物医药这3大产业方向上向纵深发展,争取用5~8年时间使销售收入从现在的1亿元左右达到100亿元。客观地说,华工科技提出这样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非常需要魄力的,倘能实现之,无疑在国内企业的经营史上将创造出一个令人瞠目的奇迹,在中国的证券史上同时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神话。
六、 公司主要优劣势简析
(一)可能优势
1. 产业优势
本文已从国内外相关行业现状及前景的角度,对华工科技主业所涉足的几大产业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即华工科技所涉足的几大产业均具备相当不俗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华工科技重点介入的激光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未来发展前景也非常乐观。简而言之,良好的产业优势构成了华工科技未来潜在高成长的基础。
2. 人员优势
目前华工科技在职员工仅300余人,无离退休人员,员工平均年龄32岁,35岁以下的员工占了70%多,应该说这是个非常年轻、富有朝气的员工队伍。从知识层次看,大学本科以上的员工占了近6成。按专业构成划分,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各占2成半,而技术人员超过3成。年轻化、高学历成为华工科技的一大优势,为其在竞争日益激烈、技术不断创新的高科技领域实现超高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 校企优势
实现高校的技术优势和校企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原有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高附加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使自身产业结构更趋完善或实现转型,是所有高校上市公司具共性的优势所在。这其中,校企优势作用发挥的好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无形价值、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优劣及双方优势能否实现有效互补等几个重要方面。
原华中理工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规模大,发展快,学校拥有激光技术、数控技术、模具技术、智能制造、优化设计与CAD等一批国内领先的学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之一。华中理工大学良好的基础研究实力为华工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
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四院校合并,使华中科技大学以工科、医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学科更为强大,生命学科和信息学科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龙头。多学科融合交叉的趋势,使得华工之生命学科、信息学科、激光学科、先进制造技术学科、光电子学科的发展,显示出更旺盛的生命力,比如激光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一流的激光技术与雄厚的医疗实力的结合,将使激光医疗产业产生质的飞跃。这一切都可能给华工科技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与同济医科大学的合作及潜在的资本运做等,今后都有在华工科技中进一步凸现出来的可能。
除了依托校方在相关技术上的支持,壮大公司主业之外,发挥作为高校孵化器的作用,也是校企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近期华工科技与华工科技开发总公司、长江证券、长源电力等7家出资方共同出资6000万元(其中华工科技以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元,占该公司16.66%股权),组建武汉华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是华工科技初涉风险投资领域的一个尝试。
4. 武汉光谷优势
近期国内不少城市纷纷表示要做“中国光谷”,其中武汉也在花大力气推动,它希望凭借东湖开发区在国内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发展成为中国的光谷。目前,信息产业部对此已专门发文给予答复,大力支持武汉建设"中国光谷"。
从技术上看,武汉发展光谷的技术优势十分突出。首先,位处武汉市的武汉邮科院、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型模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业大学、709所、105所、中科院武汉物理所、中国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等,均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光学、遥感测量、光材料、应用软件等学科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其次,在人才方面,东湖开发区内有大学23所,科研院所56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0万余人,其中近1/3的人员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拥有两院院士42名,其中有10名是光电子信息技术的学科带头人。
从产业上看,武汉东湖开发区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已有相当基础。1999年,东湖开发区共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生产企业143家,其中信息光电子企业59家,能量光电子企业12家,软件企业72家,实现科工贸总收入60.3亿元,其中信息光电子产业50亿元,能量光电子产业2.1亿元,软件产业8.2亿元。
在信息光电子产业方面,东湖开发区确立了全国领先地位,其中光纤年产能力250万KM、光缆年产能力6万KM,产量居全国第一;光电器件、光电端机、光通信设备等产品都具有一定规模。在能量光电子产业方面,东湖开发区是全国三大激光产业基地之一,其中大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图像防伪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软件产业方面有一批具有特色和知识产权的软件成果及产品,多项成果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奖;在多媒体教育软件、CAD/CAM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仿真软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迅速崛起。东湖开发区内从事光电子信息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众多,主要有:长飞、邮科院(含烽光通信)、长江爱立信、电信器件、武汉日电、长江通信、武工大光纤传感中心、武大半导体厂、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体激光、武华重工、迈驰科技、东湖存储、东湖光盘、709所、武大华软、天喻软件、中地信息、适普、开目等。这此企业有的是全国同行的领头企业,有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一席之地。同时,这些企业大都集中在东湖高新科技工业园约4KM平方米的范围内,使东湖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具雏形。
十五期间,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发展规划是,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其中:信息光电子产值500亿元,能量光电子产值200亿元(主要依托华工科技、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企业)。作为东湖开发区能量光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武汉大力“中国光谷”,无疑可为华工科技未来激光产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
(二)潜在问题或风险
华工科技同样也面临着国内众多高校上市公司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所难以规避的诸多难题,如科技成果的规模化、产业化,企业有效的内外部管理,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等等。简单地讲,尽管华工科技主业所处行业环境特殊,技术壁垒相对较强,但未来华工科技在主业迅速扩充的同时,仍需要尽快解决企业在大规模的产供销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更明确地说,未来几年华工科技管理层能否较快地完成从中小型校办企业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的精细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可能影响到今后几年华工科技能否如期实现高速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此外,公司几大主业(下属不同公司)之间的有效整合与否、与华工校方间的合作互补(如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效率高低等均是对未来股份公司经营层管理智慧的大考验。
七、 主要结论及投资建议
总体而言,华工科技的几大主业未来发展前景都相当不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备了分拆上市的潜力。这几块主业虽行业特征互有差异,但同样具备3大特征:其一,行业前景较好;其二,公司技术实力较强(至少在国内);其三,规模不算太大,今后潜在发展空间广。其中,尤以激光设备项目发展前景最为诱人。我们认为,华工科技已初步具备了今后数年(3~5年)高速成长(年均50%左右)的基础。不过,由于公司目前主业规模相对较小,其未来几年能否顺利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递增仍存在一定的变数(或风险),因此,对华工科技股份公司长线看好,跟踪进展的投资思路是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方式。尽管现阶段华工科技的动态市盈率已在200倍左右,但只要公司主业基本面上不出现大的偏差或变化,目前价位仍可做适量投资,而更佳的投资机会可能将出现在2000年年报出台至2001年中报出台之间的时间段(或略打提前量),届时公司募集资金中大部分短平快的项目已能(或即将)产生显著效益(近期运做频繁的其他一些非募集资金项目也将逐步产生效益),尤其是最引人注目的激光设备系列产品项目投资进度也已过半,项目运做好坏已可大致能看出端倪。按照有关规划,公司预测2000年的主业增幅约3~4成,2001年主业争取翻番(暂未考虑税率变化),接下来的几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年均增幅将分别达到4成和6成,因此,2001年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几年中公司增速最快的黄金时节,能否如期兑现将成为考察公司是否真正具备“高科技”和“高成长性”的一块试金石。
附图:华工科技(0988)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图(截止2000年10月16日)
声明:本分析报告主要基于华工科技已公开披露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国内外相关行业背景以及前期的相关调研成果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