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致3008为什么降价这么厉害:对于只有幻听症状病人,可以通过什么医疗方法或者仪器检查发现异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7 23:07:14
我妈妈有幻听,但是她不认为是脑子的问题,而是认为是鬼神作怪,所以我想问问是否可以通过医学检查证明她脑部异常才会导致幻听,从而去掉她迷信的想法。

您的位置->首页->健康保健100问->心理疾病与治疗

健康保健100问-->心理疾病与治疗
--------------------------------------------------------------------------------

u 问: “心理杀手”抑郁障碍已成为常见病
答: 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6.1%-9.5%,约13%-20%的人一生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据1990年统计,仅美国就有1100万人患抑郁障碍,其中约800万患者正处于工作年龄段,疾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抑郁障碍又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严重的抑郁障碍患者中有25%的人自杀。
因抑郁障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患者要反复就诊,劳动能力降低,经常休病假或旷工。仅据美国资料,由此而导致的损失每年约为400多亿美元。
抑郁障碍不仅见于精神科临床,还常与内外科疾病或其他疾病并存。据统计,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有22%-33%的患者可诊断出患有抑郁障碍。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脏病、癌症、慢性肺病、脑中风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比例明显增高。基于此,国内外的专家一致呼吁,要重视对这一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其中包括对一般公众进行宣传教育。
“焦虑年代”与焦虑障碍――另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Auden曾指出,现代社会是“焦虑的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明显增加。其中各类焦虑性情绪障碍患者估计占整个人群的2%-5%,在城市中尤为突出。据估计在美国焦虑性障碍患者的终身发病率为10%-15%左右。
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症、社会焦虑障碍、强迫症、单纯恐怖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均归属于焦虑障碍,说明该症的普遍性和现实性,患焦虑障碍者被称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病理性焦虑能使人陷于长期的高度不愉快之中:模糊的恐惧感,莫名的紧张和担忧;产生全身不适征象,如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出汗、肠胃不适、周身肌肉酸麻胀痛、头与呼吸有紧压感等;运动性不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使人处在欲生不能、欲死不得的状态。很多“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实际上就是焦虑障碍。老年人、学生、妇女等均可患此症。许多患者因此症多次被送至医院紧急抢救或请专家会诊,给以各种先进仪器检查,却找不到病症所在,诊断不明,病人备受身 心痛苦。由于焦虑障碍是一种长期性负性情绪障碍,可招致多种躯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胃肠疾病甚至癌症等。这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发挥构成了重大威胁。在1990年,美国医疗负担中与焦虑障碍有关的费用为460亿美元,占全年精神卫生费用的31.5%。故焦虑障碍的研究已引起临床医师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一种更严重的病征
焦虑和抑郁都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组症状,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两者常常同时存在。目前的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在遗传、生化、免疫、内分泌、电生理和影像学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与单纯焦虑或抑郁障碍相比,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故有人认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是一种不同于单纯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的疾病实体。在美国的初级卫生保健人群中,焦虑抑郁障碍共病占12.8%,而单纯焦虑障碍占12.8%,单纯抑郁障碍占10.3%,焦虑抑郁障碍共病增加了治疗难度、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这需引起临床医师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u 问: 惊恐障碍
答: 惊恐障碍是一种精神 ,表现为反复出现且无法预料的惊恐发作(急性强烈的惊恐发作)。发作时病人体验着强烈的恐惧和身体的极度难受。以下13种症状中存在4中以上就可以被诊断为
1、心悸、心跳猛烈或心跳过速
2、出汗
3、震颤或发抖
4、感觉气短或有窒息感
5、感觉咽喉部有阻塞感
6、胸痛或胸部难受
7、恶心或腹部不适
8、头晕、感到站不稳或坐不稳,头部发飘,晕倒
9、有不真实感或害怕会发疯
10、感到自我失控或害怕会发疯
11、身体各处感觉异常,如发麻、蚁爬感、针刺感等
12、寒战或潮热感

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有效的方法。

u 问: 种瓜养禽也治病
答: 如今,农田、菜地、家禽这些农家的平常物件,成为医生治疗精神病患者的好处方。北京在全国率先将农疗法引入精神康复治疗中,已有70多位患者在侍弄瓜果喂养鸡鸭中逐渐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这份田园“工作”是医生开出的另一张处方,精神病患者除按时服药外,每天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使他们的身心在看似简单的劳作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康复,在与大自然的亲和中获得心理和行为上的支持。
康复区的设计有意依照普通的生活小区,病人之间可以自由地相互交流,家属也可以随时探视,病房也告别了单调的白色,透出家的温馨,为病人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u 问: 您老心理健康吗?
答: 根据对老年人心理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下列指标可作为衡量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感、知觉尚好。稍有衰退者,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进行弥补。如戴眼镜、使用助听器等。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2、 记忆良好。不老是要人提醒该记住的重要的事情,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
3、 逻辑思维健康。说话不颠三倒四,考虑问题、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明了。
4、 想象力丰富。不拘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有趣。
5、 情感反应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不会事事感到紧张。
6、 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易冲动,不常常抑郁,能经受得起悲痛和欢乐。
7、 态度和蔼可亲。能常乐,能制怒。
8、 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帮助他人,也受他人欢迎。
9、 学习能力基本不衰。始终坚持学习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0、 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平时总在一至几项业余爱好而忙碌。
11、 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保持一致。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
12、 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学习、活动,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u 问: 强迫症怎么治
答: 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想法和行为所操控,比如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做同一件事。尽管他们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他就可能罹患一种严重但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神医学家称之为强迫症,或强迫性神经症,英文缩写为OCD。
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常为那些持续的、重复的想法或强迫动作感到烦恼,并引起毫无根据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焦虑或恐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断产生怀疑,经常需要询问别人,获得他人的证实。因此,强迫症的特征是:患者明知这些强迫想法和仪式行为没有必要,但不管怎样都要去完成。
怕脏、怕得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强迫想法。有些人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另一些人害怕自己会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如谩骂、性侵犯,还有人被无缘无故的暴力想法所烦恼。
许多患者觉得做一些仪式动作或按一套程序操作,可以缓解他们由强迫想法引起的焦虑。通常,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缓解,患者也知道这些仪式动作或程序操作对焦虑没有根本的帮助,却难以控制。
最多见的强迫行为之一是清洁打扫。其它强迫行为如重复检查。有些强迫症患者会重复检查数次乃至数百次,以证实炉子是否已熄灭,房门是否已被锁上。有的患者则希望通过反复念诵一个名字、词组或动作来缓解他们的焦虑。
强迫症患者往往宁可隐藏他们的困难而不愿主动就医寻求帮助。通常,他们可以非常成功地掩饰他们的行为,从而延误治疗好几年。不幸的是,强迫习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变得根深蒂固,使治疗更加困难。
最近美国社区的研究资料表明,强迫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每年患病率为1.5%~2.1%,终身患病率为2.5%。强迫症状多起病于少年期或青壮年期,大约1/3的患者首发于儿童期。强迫症的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但男性起病比女性早。清洁行为多见于女性,而检查行为更多见于男性。
若不予治疗,强迫症的症状也可以发生轻重变化,有时还会暂时自行缓解。但是这些症状会复发,因此治疗是必须的。目前,常用的治疗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可帮助那些伴有焦虑症状的强迫症患者控制不自主行为。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并且在治疗结束后继续使用已学会的应对措施。
许多患者可以从暴露疗法或仪式动作预防疗法中获益。治疗中患者被逐步地暴露于引起他们强迫行为的环境中。例如,强迫洗手的患者可能被迫去接触一些他们所害怕的脏东西,然后数小时内不允许洗手。通过这种治疗,使患者认识到不舒服感可以不借助于仪式动作而逐步消失,他们所害怕的灾难也不会出现。
认知治疗通过帮助患者分析自己的感受,区分不现实的想法,从而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许多治疗者都将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联合应用。最近的研究表明,那些只有强迫意向而没有强迫行为的病人对认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多种药物可以治疗强迫症。最早使用的药物是氯丙咪嗪,同样有效且使用较方便的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某些病例中,家庭治疗是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家庭咨询讨论会通过增进了解,确定共同目标,互相鼓励来帮助病人及其家庭。另外,也使家庭成员学会怎样从病人的仪式动作中摆脱出来。

u 问: 精神分裂症用药不宜停
答: 现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不断出现,不少病人及其家属认为,自己服用的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病好了就不需要继续服药。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没有完全搞清楚,目前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是针对精神症状的对症治疗,而不能彻底去除病因。所以,不管是老药还是新药,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后,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用药剂量,而不能完全停药。
因为初次发病时,持续服药不仅使药物达到了有效治疗量,而且形成一定的药物“积累”,以致一旦停药,仍可以维持一定的有效时间。但随着“积累”的不断减少,当血药浓度明显低于有效范围时,精神分裂症就会旧病复发,再治疗时,要达到初次服药所达到的稳定治疗效果,势必就要加大剂量。
那么,要想做到以最小的药物剂量达到巩固疗效、避免复发的目的,唯一的方法是坚持服用维持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由于不同的病人所服用的药物剂量不同,所以病人应请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酌情调整药物剂量。合理用药,还会使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小、最少。

u 问: 感觉身体不好 精神原因要找
答: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不是今天头晕,就是明天胃疼。有的一查才知是患了精神抑郁症。
众所周知,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如今各种压力带来了过去没有出现的问题。年轻人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中年人面临下岗、购房等许多实际的困难,而老年人对公费医疗改革的不理解,种种情况都容易促发许多疾病。
现在人们对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的认识,对情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各种压力造成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缺陷已经比较重视。但是,在综合医院,对以躯体形式为主诉的抑郁和其它情感障碍的识别率却不高。发生诊断率低的原因是,接诊医生只处理躯体疾病,忽视了情感障碍及其导致的疾病。这些病人长期往返于各科,以各种器官不适主诉就诊,做过各种检查,有的病人为弄清心脏不适的原因,甚至可以做两次冠状动脉造影术。至于CT、MRI等无痛性检查更是不计其数。
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人格及适应障碍在心理门诊已十分常见。这类病人一部分可以通过药物的帮助获得改善,一部分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方能摆脱困境。配合药物的心理疏导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针对这类病人的共性问题,如治疗依从性差,对诊断抑郁的“耻辱感”等原因造成的治疗不彻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方式包括:进行输入式(个别接触和讲大课)和互动式(病人之间的经验和教训的交流),以巩固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u 问: 判断心理障碍三原则
答: 心理障碍一词大体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狭义的心理障碍也称精神障碍,主要指心理(精神)及行为表现偏离正常轨道,当事者本人感到精神痛苦,社会功能(适应性行为)下降,甚至出现一些精神病的症状。
“心理障碍”一词从“功能下降”或“功能紊乱”的角度看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广义的“心理障碍”包括了狭义概念的基本内容,但并不一定强调其是否达到“病态”或“异常”的程度,也就是说,在问题的严重程度上放得更宽一些,因此,包含的内容也就更广泛。广义的“心理障碍”有时是相对于“心理健康”而言的,虽然当事者不能说是“异常”或“病态”,但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不高,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有所降低,不能达到应有的或所期望的完满状态,如婚姻关系不理想所带来的烦恼和性功能障碍,或由于个性存在问题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等。广义的“心理障碍”的概念常常被大众以及非医学专业出身的人士(如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所接受和使用。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正常与否是相当困难的,我国学者认为应依据以下3项原则:
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人的心理和行为若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被人理解,因而常被视为异常。
心理与行为的整统性 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意志行为应是一个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例如:遇到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在感知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并用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调诉说一件愉快的事件或痛苦的事件做出欢快反应,那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说明他的心理和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上述三条原则是从行为表现来评估个体的心理是否健康的,但仅此三条还很不够,因为即使行为正常,人的健康水平还是有高低差别的,因而还应符合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

u 问: 精神病会遗传吗
答: 精神病的范围很广,不能笼统地说它是不是遗传性疾病。根据临床科研资料记载,某些精神疾病是有遗传的。例如苯丙酮酸尿症和先天愚型精神发育不全,它们的基本病因就是遗传因素。它们的遗传是由染色体畸变或遗传性代谢缺陷所引起的。据统计:父母都是上述精神发育不全患者,其子女患病率高达96.3%,所以是遗传性疾病。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症)等精神病,虽然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它们的发生和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国内学者曾对119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上下五代两系(父系和母系)的54576位亲属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956人患过精神病,家属的患病率为17.5‰。比当地没有精神病家族史的人2.8‰的患病率高6.2倍。而且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但是,遗传并非精神分裂症的惟一病因。统计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精神病患者并没有遗传因素。同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也并非绝对的,在有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的个体中,大约有70%的人并没有罹患精神病。
事实证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中,罹患精神病的毕竟只是极少数,而且这些人还可能有诸如性格缺陷、精神创伤、躯体感染或损伤等多种因素。所以,精神病人的亲属—特别是病人的子女,大可不必谈遗传而色变,更不可为此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u 问: 神经衰弱的饮食调理
答: 神经衰弱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于脑力劳动者,主要症状是精神疲劳、神经过敏、失眠健忘等,本病在治疗时配合药膳长期调理,效果不错。
▲酸枣仁15克、粳米30克,加水同煮成粥,睡前食用。
▲莲子粉15~2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每日分早晚两次食用。
▲百合粉30克、冰糖2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每日2次。
▲佛手片6克、丹参15克、核桃仁5个、白糖50克。先将佛手、丹参煎汤去渣,核桃仁、白糖捣烂成泥,入汤药中,再用文火煮10分钟服食,每日2次。
▲猪瘦肉250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煮,调味服用,每日1次。
▲枸杞子30克、大枣8枚、鸡蛋2个,放入砂锅内加水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1次。
▲人参3克、冰糖30克、粳米100克。人参单煮,冰糖、粳米共煮粥,将参汤入粥中,再煮片刻便可食用,每日1次。

u 问: 正确认识抗精神病新药
答: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诞生于1952年,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这些药物虽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症状,但不少服这些药的病人会出现运动系统不良反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难以回归社会,导致人们歧视精神病人,医患关系被破坏,病人不服从治疗,从而增加了复发的危险性。
另外,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并不能减轻所有症状和精神分裂症导致的残疾,有50%的病人有持久的或残留的症状,至少20%的病人在服用了足量药物的情况下,仍然频繁复发而需要住院治疗,给社会、卫生机构和病人家庭带来明显的经济负担。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是20世纪60年代后开发的氯氮平、奥兰扎平、利培酮等。国外专家大量的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明显减轻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损害;这些药的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愿意规律地服药,并在服药后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些女患者服用治疗剂量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后,若出现轻微静坐不能、月经不规律,应该换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这些药物还能更好地被对药物敏感的年轻人、首次发作患者及老年人所耐受。
然而由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费用较昂贵,所以医疗机构和患者家庭不愿让患者用这类药。但国外的研究显示,药费只是治疗费用的一小部分,使用这些药物的总体花费要低于使用其它药物,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很多患者边治疗,边工作和学习,这一点亟待社会和患者家属认可。
但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也提出建议:治疗必须个体化,将心理社会、教育手段与选择适当的药物相结合,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要。

u 问: 躁狂———忧郁症
答: 躁狂———忧郁症,在临床上也称为双相性情感障碍,这类病症的特点是情感障碍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倾向单向并偶有双向发展变化的。患者在一个时期可以是以躁狂相为主,几周、几个月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以后,又可能会变为以抑郁相为主。在躁狂相为主时,患者情感高涨,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而在抑郁相为主时,则悲观失望,消极懒散,缺乏活力。这两相的情感偏离,可以有很明显的界限,也可以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转变,也可能变化极快。
像任何一类疾患一样,心理疾患在临床类型上来看,都有典型类型和非典型类型,所谓非典型类型可以是症状表现不典型,特征不突出,或程度上没有那么明显的症状。心理疾患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中,这种非典型的类型也很多,例如躁狂———忧郁症的混合相,既不是躁狂相也不是抑郁相,而是两种临床相症状混合出现的一种类型。还有较为快速循环型的,即可以在两天前还是躁狂相,仅仅过了两天,又转为抑郁相的,还有不典型、缺乏明显缓解期的类型等等。

u 问: 对自己的态度
答: 心理健康六种标准之一

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构成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K·Jaspers说得很有道理:理解极端是理解常态的钥匙,而不是相反。
精神障碍是一个临床诊断概念:症状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持续足够的时间,或在某一时段里以一定频率反复出现,才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因此,没有精神障碍并不等于心理健康。就这个意义说,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所以才值得我们大家去追求。
可以从六个方面对心理健康进行描述,所谓六个方面,也就是六种标准。这六个方面有某些重叠之处,却更能充实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内涵。同时,作为对比,我们会随时将相应的精神障碍或心理不健康的各种情况联系起来,这样,我们有可能对心理卫生和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获得较全面的把握。
一、对自己的态度
(1)必要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
能看清自己的长处或短处。在成功时不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得意忘形,而在失败时又能看到自己曾经遭受过失败,并克服过困难,不致悲观沮丧。
不健康情况有两种:一是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下,总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流露出来,担心自己会紧张、不自然甚至脸红、口吃等,这是社交恐惧者常有的尴尬。另一种情况是长期对真实自我的压抑,误将理想的我当作真实的我,有苛求、完美主义等尖锐的心理冲突,而持续下去便是神经症。
(2)能把自己客观化实际上是对自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才能恰当地评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过分孤僻,很少与别人交往,缺乏沟通的人,对别人缺乏理解,也就不大可能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的人很难恰当地评价自己。
常见的不健康情况是自卑,而自卑的通常代偿则是追求优越感,这些都容易导致心理冲突,人际关系失谐以及适应社会困难,严重者则迟早陷于精神障碍之中,很可能对自己过分挑剔,或者顽固地坚持己见,一遇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甚至渐入偏执状态。
由于不能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这种人往往虚荣心重,缺乏精神上的脊梁骨,要靠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才能支撑。这种人也可能倾向于把别人实际上与自己无关的言谈、表情和举止误认为是针对自己,并且认为带有拒绝或蔑视的含义。
显然,经常对自己有恰当的评价,对于扬长避短,发挥潜力都是必要的,而这样的生活历程也就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3)关于自我的情感心理卫生文献最常提到的是,一个人应该接受(日本学者称之为“悦纳”,更佳)自己,包括弱点和缺陷。
实际上,每一个人真实的自己与他理想中的形象总是差距,但真正健康的人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而抱怨,甚至在生活中很少为它们操心。当然,我们不应该误以为健康人总是自满自足的,应该说,健康人看待自己的缺点就像看待这个远非美满的客观世界一样,不论生活带来什么,一概加以接受(不否认、不拒绝、不掩盖回避),这是一种健康的关于自我的心情。
(4)身份意识有的心理学家特别强调身份意识在一个健康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身份是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前面四个阶段是:基本的信任、自主、创造性或始动性、勤奋),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成功地渡过既往连续四个阶段的经验自然积累起来的内在资本,使得一个人确信有能力保持内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而这恰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相匹配。
一个人身体难免会患病或受伤,体型有时会改变,具有确立了的身份意识的健康人不会出现自我混乱等体验。这意味着,体象与身份意识有关,但健康人的身份意识不会因心理社会和身体的干扰而发生改变,反之,体象障碍常常跟身份意识尚未牢固树立有关。
一个人在与不同的别人打交道,或在不同社会处境下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不论角色如何变化,身份意识都保持它的统一性。有几种形式的角色累赘(rolestrains)是与身份意识相联系的。
青春期的身份危机(identitycrisis)是不少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加以克服的。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长期目标、职业取向、交友的模式、性取向和性行为、对群体的忠诚以及价值观等来评定他的身份意识是否已经树立。
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可以破坏不大牢固的身份意识,出现人格解体或发作性身份障碍(属于一种分离性障碍)。
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也可以破坏身份意识,出现各种特殊的精神症状。

u 问: 什么是神经官能症?
答: 神经官能症简称神经症,是一种很常见的轻度大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它包括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及焦虑症。神经官能症虽然难治,但冶游克制的办法,其中最有效的就是森田疗法了。
森田疗法是是本世纪初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提出的。森田认为,神经症是由于患者对事、对人、对己过分敏感而产生的某些精神神经症状。患者大多数有一种疑病心理,追求完善,追求舒适,常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因此,常把自己正常变化如心跳快些、肠鸣音多些误认为病态,并集中精神注意这些表现,从而出现焦虑和紧张,这样使不是的感觉进一步增强,导致各种主观症状越来越明显。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森田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森田认为,要打破这一精神交互作用,同患者说理是徒劳的,而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劝患者接受症状,“听其自然”。具体做法如下:
1. 做详细的身体检查,排除各种躯体疾病。
2. 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害怕心理,即使感到不适也要坚持,坚持就会好转。
3. 不象亲人、同事诉说;亲友也不同、不回答患者的种种病诉。
4.患者要接受症状,而不是企图去排斥它。以上步骤,即森田治疗的要点,可概括为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