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宋朝时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3:13:30
西夏,辽,土蕃,大理等政权的官员如何编制?
级别是怎么样的?

西夏官制:
据《宋史·夏国传》上记载:“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这些机构的职掌与官吏委派,按宋朝所行制度大体上可以推知,清代学者吴广成在其所撰《西夏书事》中作如下注释:中书,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属有侍郎、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舍人、司谏等官。枢密,掌军国兵防边备,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属有枢密同知、副使、签书、承制等官。三司,总国计,应贡赋之入,属有正使、副使、盐铁使、度支使等官。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属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殿中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开封府,掌尹正畿甸之事,属有六曹、左·右军巡使、判官,左·右厢公事干当等官。翊卫司,司统制、训练、藩卫、戍守及侍卫扈从诸事,官有马步都指挥、副都指挥及诸卫上将军、大将军之号。官计司,司文武职事员阙,注籍应选。受纳司,司仓庾贮积及给受等事。农田司,司仓储委积,平粜利农,属有司农卿、少卿、丞、主簿等官。群牧司,司内外九牧国马,属有制置使、副使、都监等官。飞龙苑,专防护宫城,警捕盗贼,以武干亲信者为之,或以内臣充职。磨勘司,司选叙、磨勘、资任考课。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金彩绘素,以供舆辇册宝之用。蕃学与汉学是西夏的教育机关,西夏建国时“尚无科目取士之法,元昊思以胡礼蕃书抗衡‘中国’,特建蕃学,以野利仁荣主之,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写以蕃书。于蕃汉官僚子弟内选俊秀者入学教之,俟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所书端正,量授官职。并令诸州各置蕃学,设教授训之”。
详细介绍: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11062

辽国官制:
自辽太祖阿保机天赞(公元922年—926年)以后,契丹奴隶主贵族为了统治属於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类型的各族人民,逐步建立了一套双轨制的或二元化的统治机构,即所谓北面官和南面官。所以叫做北、南面官,是因为他们的办公机关分别设在皇帝帐殿的北面和南面。《辽史·百官志一》说: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详细介绍:
http://www.zonghengdao.net/read.php?tid=973

大理官制:
南诏之后的长和、天兴、义宁及大理国的官制和军制,史书无明确记载。但从资料看,大体沿袭了南诏旧制,只是某些方面有所变动。如“清平官”一直沿袭至大理国。但“后理国”时期,一般称为“相国”,人数也没有六七人之多,官号亦称“坦绰”、“布燮”、“久赞”等等。南诏后期六曹改为九爽,大理国亦循其旧。类似亲近南诏王的“同伦判官”,至大理国时亦有。大理国时无“军将”、“大军将”、“亲诏大军将”等武官称号,但有“三军都统长”、“都监三军”、“定远将军”、“大将军”等称号。大理国的高级武官,仍然是节度使和都督。其武装力量的体制,具体情况不详。在文职官员中,大理国尚有“粉团侍郎”、“赏米黄绣手披”、 “理模陁道”等官职,但具体职责不详,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详细介绍:
http://www.0872.com.cn/dispbbs.asp?boardid=2&id=191

辽国官制:
自辽太祖阿保机天赞(公元922年—926年)以后,契丹奴隶主贵族为了统治属於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类型的各族人民,逐步建立了一套双轨制的或二元化的统治机构,即所谓北面官和南面官。所以叫做北、南面官,是因为他们的办公机关分别设在皇帝帐殿的北面和南面。《辽史·百官志一》说: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详细介绍:
http://www.zonghengdao.net/read.php?tid=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