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对身体有什么坏处:结婚风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5:03:19
请大家说说各自地方结婚风俗

英美结婚风俗

  Wedding Custom in Britain and America

  根据天主教(Catholicism)教规,教区居民在举行婚礼之前一定要预告三次。据说结婚预告可防止不正当的婚姻。如果新娘(bride)和新郎(bridegroom)有一方已结婚,或新娘和新郎可能有血缘关系,知情人看了结婚预告必须举报。由于这个办法行之有效,所以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结婚之前要发婚礼请柬(wedding invitation)。过去都是由新娘这一方发送,现在逐渐由新娘、新郎双方负责。被邀请的客人一般带着庆贺礼物参加婚礼,所以过多地邀请客人会有贪图钱财之嫌。

  在苏格兰,当举行婚礼仪式时,新娘一进门,她先要把一大块蛋糕抛向空中,抛得越高,就意味着婚姻越美满。如果她抛得不高,新郎和家人就会闷闷不乐,因为这预示着他们的婚姻会破裂。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一般演奏两首婚礼进行曲(wedding march)。新娘走向神坛时,奏的是庄重缓慢的《婚礼合唱》(Wedding Chorus),它选自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48年谱写的歌剧《洛亨格林》(Lohengrin)。新娘新郎走出教堂时演奏的则是欢快的《结婚序曲》(Wedding Overture),选自菲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26年谱写的《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美国人的婚礼可概括为“新、旧、借、蓝”(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white wedding gown)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virginity)的象征,它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送交新娘(Giving the bride away)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里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minister)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

  婚礼上新郎和新娘交换戒指(double-ring ceremonies),圆戒指象征夫妻恩爱长久,没有终结。新娘和新郎要当众亲吻,此时,人们把大米撒落在新婚夫妇(newlyweds)身上,预祝他们子孙满堂,人丁兴旺。

  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合力切开一只特制的结婚蛋糕(wedding cake),两人先互相喂吃一小块,然后把其余的蛋糕分给所有来宾享用。

  婚礼上有两名小女孩手持花束走在新郎新娘的前面。鲜花不仅能为婚礼增加色彩,而且还具有两重意义。一是因为花束轻又容易折断,因此象征处女的脆弱。二是开花后就意味着结果,所以人们把鲜花看作怀孕(pregnancy)的象征和处女时期的结束。

  婚宴快要结束时,新娘把花束抛向未结婚的女子,得到花束的为幸运女孩,她就是下次婚礼的新娘。

  除了在教堂举办的传统婚礼之外,有些人或婚礼从简,或标新立异,举办各种各样的婚礼。如“法院里的婚礼”,婚礼在当地法院进行,由法官当证婚人(witness of wedding),新郎和新娘穿着普通衣服,不办宴会,不请客人。也有的举办“户外婚礼”,婚礼在户外举行,就象平时的野餐一样。此外,还有空中婚礼、跳伞婚礼、海底婚礼,不一而足。

  英国的保险业也涉足人们的婚姻,对夫妇双方有一种特殊保险——爱情保险。每对夫妇每月交纳5英镑的保险金即可享受爱情保险。如果夫妇自保险之日起,相处达25年,即可领到5000英镑的保险金。若两人中有一人不在了,未亡者可领到1000英镑的抚恤金。若夫妇二人不和,被遗弃的一方可得到3000英镑的保险金。

  厦门结婚风俗
  成年男女结婚,以往礼节甚繁,现已大为简化。一般市民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以示庆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

  客家结婚风俗

  客家结婚风俗结婚是人生大事,客家人婚嫁的风俗既多又杂,而且是十里不同俗。有时遇到双方都固执的老人,不知要谈多少次才能取一个折衷的风俗。他们要研究什么时辰“上轿”什么时辰“过门”,属相上与谁有无不合等等很复杂的问题。婚礼之行,新郎要按时辰去接新娘,带一个小男孩子去叫“压轿”,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须找个媒人同行。这时候的新郎,身上不能带钥匙、指甲剪等“铁器”。婚嫁的风俗对新郎要求不多,对新娘的要求就多了:在出嫁的当日,新娘不能吃娘家的饭,表示不吃两家饭(从一而终);走出家门到上轿,是绝对不能回头看的,这时候能哭出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上轿之前,新娘的兄弟姐妹还要进行“抽姊妹带”的仪式;新娘的衣服上别上缝衣针(利器),表示“利是”;做母亲的会让女儿反穿内衣,据说这是表示忠诚于爱情绝不“反骨”;新娘下了轿,必须由有品德、多子的妇女扶着新娘进洞房,叫做“牵新娘”,经过大门时,新娘还必须跨过燃烧的秆火避邪;如果这时新娘已经怀孕,还要叫人扛着一架梯子跟随,这也有一个叫法“时来运来,娶个老婆带梯来”,客家话中“梯”、“胎”同音,意为上梯步步高;若是新娘轿车的座位上垫有红纸的话,嘿嘿!对不起!!新郎你今晚无事可干了囗囗囗(此处省去九百九十九字)。迎回新娘的时候,公公婆婆要回避,等星星亮了或第二天才可以相见;喜宴上,新娘最大,因此宴席上的鸡头是不能吃的,因为那是“凤头”;如果宾客不小心打破了碗,主家会很小心地把碎片一一拾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厨房里去,主家的老人不责备宾客,就算宽容了。补充一点:新娘的嫁妆里,一定会有两条甘蔗,表示双双对对、甜甜蜜蜜、从头到尾 新娘在上轿前,要坐在一个土话叫“母栏”的很大的竹盆里面(见右上图。它平时是用来晒米粉、黄豆等的生产工具),由一个“打扮新娘的”妇女主持进行梳妆打扮。据俺夫人说跨进竹盆时,知道自己从此离开生已养已的家,成为另一家的人,一刹那心情的滋味,至今无法表达。“打扮新娘的”一边打扮一边还要说吉祥的话,当年大漠看自己的新娘坐着打扮的时候,太高兴了,那词却顾不上记。只知道她念一梳梳到尾,夫妻什么什么有头有尾的认真模样很好玩。打扮完毕,大家一涌而上包“上轿钱”给新娘(哗!想发财吗?赶快做个客家新娘哦)。。上轿的时候,由“打扮新娘的”执一个米筛,象伞似的开在新娘头上,里边放着新娘袋,袋子装满了青青的“长命草”,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张家界的哭嫁,黔东南的爬窗看妹
(一)印度:
印度结婚典礼

有嫁妆之苦:女子需有一份丰厚的嫁妆,叫「德赫吉」,其决定女子在夫家之地位和待遇,如不能满足夫家之要求,女子将会受虐待,甚至活活烧死。

红粉示婚:结婚当天,由新郎在新娘两眉之间点上红点,从此至夫死,都需点红点。

寡妇不如牛:如夫死成寡妇,即会被赶出家被迫当乞丐,甚至被迫自杀,而牛在印度之地位非常崇高。

(二)爱斯基摩:
摩鼻代吻:当地人谈恋爱求婚时,不接吻,而以互相摩鼻来代替。
(三)中国:
中国凤冠霞披

做亲情(做媒):早年中国少自由恋爱,都由专业媒人婆来提亲。
古婚礼之六礼:

(1) 纳采:即后人所谓「说媒」,先请媒人前往女家,替男家前往说媒,若可,则用雁为礼。
(2) 问名:即问女方之名及出生年月日,男方问祖神,卜吉凶。
(3) 纳吉:相当於现在的「订婚」,即婚事已讲定。
(4) 纳徵:即送嫁妆、下彩礼,即下聘金给女方。
(5) 请期:男方择吉日良辰,让媒人通知女方,女方受礼后,便定结婚日期。
(6) 亲迎:迎娶新娘用大红花轿,人数为双数,大吉。

(四)荷兰: 雪茄红娘

由男子到喜欢的女子家门口敲门,请女子之父为男子点燃雪茄,共需重复此动作三次,如三次雪茄都点燃,即代表求婚成功,反之则失败。
(五)日本: 日本结婚典礼

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三物:

(1) 纪念品共九项,如钱、食物、用品等。
(2) 双方亲属名单。
(3) 双方之健康诊断书。

男人结婚难:女方会要求男方需有高学历、高收入,故男人结婚难。
节省一生不省婚礼:在日本一般人,生活都非常节省,但为了一生一次的婚礼,不惜大肆铺张,甚至借钱。
婚礼设计师:有专人为新人设计各式婚礼,例如:跳水、跳伞。
初恋公司:专人为男女打听旧情人,再续前缘。

(六)越南: 抢婚:越南苗族之有趣婚礼风俗,男方在喜爱之女子常出入之地,把女子强抓回家,准备婚礼结婚,如女子不愿可趁机逃走,大多数抢婚为形式上,其实为真恋人。
母系遗风:在越南少数民族中,女人的地位高於男人,都是女人娶男人,可一妻多夫。
卧边恋爱:过节时,男女双方可互邀至家中过夜、谈天,父母皆表欢迎。

(七)韩国: 骑马迎亲:结婚当天,新郎骑著白马迎娶新娘。
挡花轿:亲朋好友在花轿必经之处,挡住花轿故意刁难,待得其好处后,才予通行。
互赠存摺:男女双方互相赠送自己的存摺,代为保管。
好友主婚:婚礼通常由父母来担任,但由好友主婚,表示更加幸福美满。

(八)奥地利: 以牛易人,媒人上女方家拜访,其实是讨价还价,用牛或其他牲畜来换「娶」新娘。
英美结婚风俗

Wedding Custom in Britain and America

根据天主教(Catholicism)教规,教区居民在举行婚礼之前一定要预告三次。据说结婚预告可防止不正当的婚姻。如果新娘(bride)和新郎(bridegroom)有一方已结婚,或新娘和新郎可能有血缘关系,知情人看了结婚预告必须举报。由于这个办法行之有效,所以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结婚之前要发婚礼请柬(wedding invitation)。过去都是由新娘这一方发送,现在逐渐由新娘、新郎双方负责。被邀请的客人一般带着庆贺礼物参加婚礼,所以过多地邀请客人会有贪图钱财之嫌。

在苏格兰,当举行婚礼仪式时,新娘一进门,她先要把一大块蛋糕抛向空中,抛得越高,就意味着婚姻越美满。如果她抛得不高,新郎和家人就会闷闷不乐,因为这预示着他们的婚姻会破裂。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上,一般演奏两首婚礼进行曲(wedding march)。新娘走向神坛时,奏的是庄重缓慢的《婚礼合唱》(Wedding Chorus),它选自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48年谱写的歌剧《洛亨格林》(Lohengrin)。新娘新郎走出教堂时演奏的则是欢快的《结婚序曲》(Wedding Overture),选自菲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26年谱写的《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美国人的婚礼可概括为“新、旧、借、蓝”(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white wedding gown)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virginity)的象征,它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送交新娘(Giving the bride away)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里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minister)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

婚礼上新郎和新娘交换戒指(double-ring ceremonies),圆戒指象征夫妻恩爱长久,没有终结。新娘和新郎要当众亲吻,此时,人们把大米撒落在新婚夫妇(newlyweds)身上,预祝他们子孙满堂,人丁兴旺。

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合力切开一只特制的结婚蛋糕(wedding cake),两人先互相喂吃一小块,然后把其余的蛋糕分给所有来宾享用。

婚礼上有两名小女孩手持花束走在新郎新娘的前面。鲜花不仅能为婚礼增加色彩,而且还具有两重意义。一是因为花束轻又容易折断,因此象征处女的脆弱。二是开花后就意味着结果,所以人们把鲜花看作怀孕(pregnancy)的象征和处女时期的结束。

婚宴快要结束时,新娘把花束抛向未结婚的女子,得到花束的为幸运女孩,她就是下次婚礼的新娘。

除了在教堂举办的传统婚礼之外,有些人或婚礼从简,或标新立异,举办各种各样的婚礼。如“法院里的婚礼”,婚礼在当地法院进行,由法官当证婚人(witness of wedding),新郎和新娘穿着普通衣服,不办宴会,不请客人。也有的举办“户外婚礼”,婚礼在户外举行,就象平时的野餐一样。此外,还有空中婚礼、跳伞婚礼、海底婚礼,不一而足。

英国的保险业也涉足人们的婚姻,对夫妇双方有一种特殊保险——爱情保险。每对夫妇每月交纳5英镑的保险金即可享受爱情保险。如果夫妇自保险之日起,相处达25年,即可领到5000英镑的保险金。若两人中有一人不在了,未亡者可领到1000英镑的抚恤金。若夫妇二人不和,被遗弃的一方可得到3000英镑的保险金。

厦门结婚风俗
成年男女结婚,以往礼节甚繁,现已大为简化。一般市民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以示庆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

客家结婚风俗

客家结婚风俗结婚是人生大事,客家人婚嫁的风俗既多又杂,而且是十里不同俗。有时遇到双方都固执的老人,不知要谈多少次才能取一个折衷的风俗。他们要研究什么时辰“上轿”什么时辰“过门”,属相上与谁有无不合等等很复杂的问题。婚礼之行,新郎要按时辰去接新娘,带一个小男孩子去叫“压轿”,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须找个媒人同行。这时候的新郎,身上不能带钥匙、指甲剪等“铁器”。婚嫁的风俗对新郎要求不多,对新娘的要求就多了:在出嫁的当日,新娘不能吃娘家的饭,表示不吃两家饭(从一而终);走出家门到上轿,是绝对不能回头看的,这时候能哭出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上轿之前,新娘的兄弟姐妹还要进行“抽姊妹带”的仪式;新娘的衣服上别上缝衣针(利器),表示“利是”;做母亲的会让女儿反穿内衣,据说这是表示忠诚于爱情绝不“反骨”;新娘下了轿,必须由有品德、多子的妇女扶着新娘进洞房,叫做“牵新娘”,经过大门时,新娘还必须跨过燃烧的秆火避邪;如果这时新娘已经怀孕,还要叫人扛着一架梯子跟随,这也有一个叫法“时来运来,娶个老婆带梯来”,客家话中“梯”、“胎”同音,意为上梯步步高;若是新娘轿车的座位上垫有红纸的话,嘿嘿!对不起!!新郎你今晚无事可干了囗囗囗(此处省去九百九十九字)。迎回新娘的时候,公公婆婆要回避,等星星亮了或第二天才可以相见;喜宴上,新娘最大,因此宴席上的鸡头是不能吃的,因为那是“凤头”;如果宾客不小心打破了碗,主家会很小心地把碎片一一拾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厨房里去,主家的老人不责备宾客,就算宽容了。补充一点:新娘的嫁妆里,一定会有两条甘蔗,表示双双对对、甜甜蜜蜜、从头到尾 新娘在上轿前,要坐在一个土话叫“母栏”的很大的竹盆里面(见右上图。它平时是用来晒米粉、黄豆等的生产工具),由一个“打扮新娘的”妇女主持进行梳妆打扮。据俺夫人说跨进竹盆时,知道自己从此离开生已养已的家,成为另一家的人,一刹那心情的滋味,至今无法表达。“打扮新娘的”一边打扮一边还要说吉祥的话,当年大漠看自己的新娘坐着打扮的时候,太高兴了,那词却顾不上记。只知道她念一梳梳到尾,夫妻什么什么有头有尾的认真模样很好玩。打扮完毕,大家一涌而上包“上轿钱”给新娘(哗!想发财吗?赶快做个客家新娘哦)。。上轿的时候,由“打扮新娘的”执一个米筛,象伞似的开在新娘头上,里边放着新娘袋,袋子装满了青青的“长命草”,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一)印度:
印度结婚典礼

有嫁妆之苦:女子需有一份丰厚的嫁妆,叫「德赫吉」,其决定女子在夫家之地位和待遇,如不能满足夫家之要求,女子将会受虐待,甚至活活烧死。

红粉示婚:结婚当天,由新郎在新娘两眉之间点上红点,从此至夫死,都需点红点。

寡妇不如牛:如夫死成寡妇,即会被赶出家被迫当乞丐,甚至被迫自杀,而牛在印度之地位非常崇高。

(二)爱斯基摩:
摩鼻代吻:当地人谈恋爱求婚时,不接吻,而以互相摩鼻来代替。
(三)中国:
中国凤冠霞披

做亲情(做媒):早年中国少自由恋爱,都由专业媒人婆来提亲。
古婚礼之六礼:

(1) 纳采:即后人所谓「说媒」,先请媒人前往女家,替男家前往说媒,若可,则用雁为礼。
(2) 问名:即问女方之名及出生年月日,男方问祖神,卜吉凶。
(3) 纳吉:相当於现在的「订婚」,即婚事已讲定。
(4) 纳徵:即送嫁妆、下彩礼,即下聘金给女方。
(5) 请期:男方择吉日良辰,让媒人通知女方,女方受礼后,便定结婚日期。
(6) 亲迎:迎娶新娘用大红花轿,人数为双数,大吉。

(四)荷兰: 雪茄红娘

由男子到喜欢的女子家门口敲门,请女子之父为男子点燃雪茄,共需重复此动作三次,如三次雪茄都点燃,即代表求婚成功,反之则失败。
(五)日本: 日本结婚典礼

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三物:

(1) 纪念品共九项,如钱、食物、用品等。
(2) 双方亲属名单。
(3) 双方之健康诊断书。

男人结婚难:女方会要求男方需有高学历、高收入,故男人结婚难。
节省一生不省婚礼:在日本一般人,生活都非常节省,但为了一生一次的婚礼,不惜大肆铺张,甚至借钱。
婚礼设计师:有专人为新人设计各式婚礼,例如:跳水、跳伞。
初恋公司:专人为男女打听旧情人,再续前缘。

(六)越南: 抢婚:越南苗族之有趣婚礼风俗,男方在喜爱之女子常出入之地,把女子强抓回家,准备婚礼结婚,如女子不愿可趁机逃走,大多数抢婚为形式上,其实为真恋人。
母系遗风:在越南少数民族中,女人的地位高於男人,都是女人娶男人,可一妻多夫。
卧边恋爱:过节时,男女双方可互邀至家中过夜、谈天,父母皆表欢迎。

(七)韩国: 骑马迎亲:结婚当天,新郎骑著白马迎娶新娘。
挡花轿:亲朋好友在花轿必经之处,挡住花轿故意刁难,待得其好处后,才予通行。
互赠存摺:男女双方互相赠送自己的存摺,代为保管。
好友主婚:婚礼通常由父母来担任,但由好友主婚,表示更加幸福美满。

(八)奥地利: 以牛易人,媒人上女方家拜访,其实是讨价还价,用牛或其他牲畜来换「娶」新娘。

张家界的哭嫁,黔东南的爬窗看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