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人图片唯美:有<孔子论学>演化出来的成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8:11:31
请大家帮帮忙
快快啊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学说在我国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息,对中华民族起到了其他思想学说所难以匹敌的巨大作用,已深深地积淀于人门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生活关系、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中,从而构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孔子思想的这种深刻性、丰富性、悠远性和民族性等特点,也同样体现在作为民族语言智慧结晶的成语中。我曾对甘肃师范大学所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作过粗略统计,仅出自于《论语》一书的成语就多达120多条,更何况还有“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等许多成语尚未收入呢!因此,探讨孔子与成语的关系,不但可以看出孔子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民族语言,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仁”是孔子最高的伦理信条,尚仁德、重节操是他一生的信仰和追求。孔子在《论语·宪问》(下引该书只注篇名)中评价春秋时期齐国贤相管仲时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卒,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由此看来,孔子认为管仲虽然有着不知礼、不节俭的毛病,但他帮助齐桓公使天下安定,保护了大多数人的生命,促进了民族的发展,这种大有益于民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仁德!因此,后来人们就把有高尚志向和道德、为国尽忠、为民效力的人誉为“志士仁人”(《卫灵公》)。孔子生活于天下“分崩离析”(《季氏》)的动荡时代,他以“兴灭国,继绝世”(《尧曰》)为己任,凭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刚毅勇进的精神,做着拯救社稷的大事业。身处混乱之世,他要求自己和弟子们“见危授命”、“危言危行”(《宪问》),要“当仁不让”、“直道而行”(《卫灵公》),要“见义勇为”(《为政》),要“见危致命”(《子张》)。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他地位低贱,贫困潦倒,奔走于各国谋求实现自己的抱负,被人讥笑为“累累若变家之狗”,但他却从不“降志辱身”(《微子》),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涅而不缁”(《阳货》),出淤泥而不染,时时告诫自己要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泰伯》)。他家境寒微,却能“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子张》),从不做不义之事,不取不义之财,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意思是说,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贫贱到吃粗粮、喝冷水、枕着胳膊而睡觉,那么我也感到快乐;如果不合乎道义而得到富贵,就像过往的浮云,不值一顾。他赞美“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敬仰“岁寒而后凋”的松柏,也都是这种崇尚节操思想的表现。而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孟子、司马迁、杜甫、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志士仁人的身上都有体现,就连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诗句,不也受其深刻的影响吗?

厚德载物,宽宏大量,是我们民族的美德,而这一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光大在某种程度上也导源于孔子的“恕道”。孔子对“恕道”曾作过许多论述。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仁爱之人,自己有“立”与“达”的愿望,因而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立”与“达”。又说:“己所不欲,毋施于人。”(《颜渊》)自己所不愿遭受的待遇或痛苦,也同样是别人所不愿遭受的,因此就不要把这些东西强加于人。这样就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恕道”作了界定,并指明“能近取譬”、推己及人正是“宽恕之道”的心理原则和实践方法。在《阳货》中他进一步指出“宽则得众”,即为人宽厚,才能取得拥护和爱戴。因此,孔子告诫人们对过去的事情要“既往不咎”(《八佾》),对从前的怨恨要“不怀旧恶”(《公冶长》),即使受到别人的冲撞冒犯也要“犯而不校”(《泰伯》)。然而这并不是说孔子要人放弃原则,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他和主张“以德报怨”的老子并不相同。《宪问》篇记载,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他强调应该用公正来回报怨恨,以恩德来酬答恩德。因此,孔子所说的“宽恕”是要求在坚持正义的原则下,对一些小事情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同时,他的这种思想也泛化表现于各个方面。譬如在为政上他强调要“为政以德”,认为有德的人人民就会自然而然地围绕在他的身旁,如星辰环绕着北斗星一样。在治理方法上,崇尚怀柔,反对武攻,崇尚教化,反对酷刑。这与法家所的严刑峻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孔子的这种思想既确立了我们民族人际交往中宽厚待人的基本范式,形成了我们民族某些优良传统,但也导致了宽厚有余而刚勇不足的柔弱民性,以及鲁迅所屡屡针砭的“易忘历史”的流弊。

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颜渊》),“信则人任焉”(《阳货》)。一个人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和信任。他的这种“贵信”的思想在成语中也有所表现。例如“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言而有信”(《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等等。正是由于“信”和人们的品行、声望密切相关,而且说出的话“驷不及舌”(《颜渊》),所以孔子主张要“慎言”,即“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强调说话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言必有中”(《先进》),认为那种“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卫灵公》)的人是很难教育的。孔子非常讨厌爱说花言巧语的人,他曾说:“巧言乱德”(《阳货》),“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认为花言巧语足以败坏品行、远离仁德。他把那种心口不一、伪善欺世的老好人称作“乡愿”,认为这种人是仁德的大敌。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孔子把他一生对人的观察的经验告诉了人们,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要“察言观色”(《颜渊》),即看看对方是否言行一致,所说的话是否发自内心,强调君子要“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有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见解,这些睿言智语也早已汇入了汉民族成语之河。对于教师,孔子认为应具有不分贵贱、“有教无类”(《卫灵公》)的高尚师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的敬业精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两》)、“循循善诱”(《子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的这些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于学习,孔子最强调的是立志、勤奋、好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他把立志看作是求学的第一步,只有胸怀大志的人,才会把学习当作乐事,做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才会乐于求知,淡于享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对于那种把吃粗茶淡饭、穿俭朴衣服当作耻辱的读书人,他认为是不值得与他谈经论道的,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君子之心。孔子本人素以勤奋而著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他学习《易经》时反复勤读,曾经“韦编三绝”(《史记》)。所以他把“学而不厌”作为君子必具的一项美德。同样,他也看不惯懒惰的人。有一次,他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懒觉,这可惹恼了孔子,他愤愤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公冶长》)后来人们就用“朽木粪土”来比喻不堪造就之才。在勤奋博学的同时,孔子还强调学思结合,善于思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既广泛的占有资料,又善于分析归纳,这样才能求得事物的真谛。因此他告诫人们要做到“三复斯言”(《先进》),“温故而知新”(《学而》),要“举一反三”(《述而》)、“闻一知十”(《公冶长》)。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耻下问”(《公治长》),“择善而从”(《述而》)。

以上只是将最能体现孔子主要思想的成语作了简要的列举,其实,由孔子的话变化而来的成语还有很多。《左传·囊公二十五年》中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语言要有文采;《孔子家语》中的“薰莸异器”,以香草与臭草不可放在同一器物中,来比喻好人不能与坏人共事。而出自于《论语》中的成语则更是不胜枚举。例如:“不亦乐乎”、“温良恭俭让”、“过则勿惮改”(以上出于《学而》);“一言以蔽之”、“从心所欲”、“周而不比”、“多闻阙疑”(以上出于《为政》);“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如指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以上出于《八佾》);“一以贯之”、“见贤思齐”、“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上出于《里仁》);“肥马轻裘”、“中道而废”、“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先难后获”(以上出于《雍也》);“述而不作”、“求仁得仁”、“发愤忘食”、“生而知之”(以上出于《述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上出于《泰伯》);”空空如也”、“待价而沽”、“善价而沽”、“川流不息”、“功亏一篑”、“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后生可畏”、“欲罢不能”(以上出于《子罕》);“侃侃而谈”、“食不厌精,脸不厌细”(以上出于《乡党》);“不得其死”、“升堂入室”、“过犹不及”、“鸣鼓而攻之”、“一日之长”(以上出于《先进》);“成人之美”(出于《颜渊》);“名正言顺”、“手足无措”、“其身正,不令而行”、欲速则不达”、“斗筲之器”、“和而不同”(以上出于《子路》);“夫子自道”、“大言不惭”、“怨天尤人”(以上出于《宪问》);“工欲善其事,必失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以上出于《卫灵公》);“既来之,则安之”、“血气方刚”(以上出于《季氏》);“杀鸡焉用宰牛刀”、“色厉内荏”、“患得患失”(以上出于《阳货》);“无可无不可”(出于《微子》);“惠而不费”(出于《尧曰》)等等。

由孔子的语言变化而来的成语,不但具有汉语成语的一般特点,如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表述的简练性、含义的深刻性等等,而且还有着其独具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伦理性。伦理性是指出自孔子的成语,从整体上来看大多侧重于人的伦理道德方面。对“仁、恕、信、忠”等方面的论述自不待言,论述审美、学习、教育等方面的成语也多以伦理为指归。如孔子谈论对山水的审美时就将其和人的道德品质相联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在这里孔子把水的灵动和智者的聪慧、山的厚重和仁者的敦厚联系了起来。又如比喻小题不必大作的“杀鸡焉用牛刀”一语,出自《子罕》:“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日: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当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孔子言其武城小邑,何必用此大道。可见,这一成语最初也是与伦理礼乐等密切相关的。如果进一步与当时的诸子相比较,孔子成语的伦理性这一特点则更明显。出自于《老子》的成语如玄之又玄、哀兵必胜、知雌守雄、和光同尘等带有明显的玄虚性、思辩性,出自于《孙子兵法》的成语如出奇制胜、知己知彼、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则带有更强烈的功利性和智谋性。因此从成语中既可以看出孔子与老子、孙子等人思想的鲜明差异,又可以认识到他对后世影响的重点之所在。

二、丰富性。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对汉语所贡献的成语最多,是其他人物所无法相比的。先秦之后的思想家、文学家自不待言,就是中国文化最辉煌灿烂的先秦时期的诸子似乎也无人能与其相比。据笔者对《汉语成语辞典》的粗略统计,出于《老子》的成语有26条,出于《荀子》的成语有45条,出于《庄子》的成语有93条,出于《孟子》的成语有104条,但都不如出自《论语》的120多条多。其所以如此,除了孔子思想的真理性与智慧性之外,恐怕还得益于历代统治者对他的尊崇和宣传。春秋时,孔子首创儒家学派,借聚徒讲学、四处游说而宣传其学说,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使其思想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孔子死后,德分为八,各派都从孔子这一母体中各取所需,推衍发展,从而使儒学成为当时的“显学”。而最为重要的还应是汉代和宋代的重视。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建议,使孔子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取得了中心话语的权力和霸主的地位。《论语》和《孝经》是汉初学者的必读书,一定要先读这两书,才能进而学习“五经”。宋代时,理学盛行,朱熹又将《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为之作注,其门人弟子大力鼓吹,广为传播。从元朝元佑年间恢复科举以至清末,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都从《四书》中出,考生所作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使其影响更为深远。因此,千余年来,《论语》是土人所必读熟诵之书,孔子的语言也就更多地流泻于他们的口头和笔下,熟焉能详,相沿成习,因而也就自然地汇入成语之中了。

三、元典性。如果从成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由孔子的语言演变而来的成语常常是后世许多成语的“母体”,对后世有着巨大的衍生性。这种衍生性一方面表现在语言形式的继承和沿用上,如孔子首创的“言之……”(如言之无文等)这种语言格式,人们又循此创造了许多的成语,如言之无物、言之成理、言之有理、言之不预、言之凿凿等等;继孔子的“见X思X”(如见贤思齐等)之后,人们又循此格式创造了见异思迁、见利忘义、见物思人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人们以孔子思想为本原,又创造了许多既有联系又有新意的成语,如循着“见危致命、见义勇为”的思想,人们又创造了扶危济困、舍己救人、舍已为人、舍生取义、取义成仁、仗义执言、仗义疏财、解囊相助、助人为乐等;循着“箪食瓢饮、富贵浮云”的思想,人们又创造了安贫乐道、穷且益坚、淡泊明志、威武不屈等;循着孔子“贵诚信”的思想,人们又创造了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信而有征、坐言起行等,而反对言行不一、夸夸其谈、巧舌如簧、出尔反尔、花言巧语、不稽之谈等;循着“恕道”的思想,人们创造了反求诸己、反躬自问、反躬自省、以已度人、宽大为怀、宽宏大量、豁达大度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正是由于孔子思想在后世的广为传播,才在语言产生了这种独特的衍生现象。因此,只从语言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作为文化伟人的孔子伟大之一斑。

本文发表于《管子学刊》2001年第4期
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