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美剧学英语:什么是五斗米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20:54:59

五斗米道

  --------------------------------------------------------------------------------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创始人张陵(34~156),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
  东汉顺帝时(126~144)入蜀,居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学道,并造作道书(或
  称符书)以教百姓,倡言天人下降,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以为人治病开始传教,据称
  “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他为了统率教民,设立二十四个传教点,称“二十四治”,
  以其中的阳平治(在今四川彭县)、鹿堂治(在今四川绵竹)、鹤鸣治(在今成都市大
  邑)为传教中心,因入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故俗称“五斗米道”。又因创教之初,曾
  受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影响,巫术色彩浓厚,时人或称“米巫”。
  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衡殁、孙张鲁继之。祖孙三代,世人称为“三张”;
  道内则称“三师”:张陵称“天师”,张衡称“嗣师”,张鲁称“系师”。张衡事迹未
  见记载,张鲁《三国志》有传,是五斗米道的重要建设者。史载,刘焉为益州牧时,曾
  以张鲁为督义司马,初平二年(191),命其与别部司马张修率部共同进取汉中。后刘焉
  之子刘璋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东汉政府无力征讨,乃命张鲁为
  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张鲁遂以政权、教权首领的双重身份,在巴、汉地区
  大力推行五斗米道,在教义、教仪、方术以及组织建设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第一,在他统治的区域不设长吏,而以五斗米道各级首领管理政务和教务。入道者
  初名“鬼卒”;入道已久并笃信其教者,号“祭酒”,任统辖教民之职;统领教民多者
  称“治头大祭酒”。张鲁则自号“师君”,为五斗米道的最高首领。这样,在巴、汉地
  区内,五斗米道建立起由鬼卒——祭酒——
  治头大祭酒——师君的组织系统,其组织制度渐趋完备。
  第二,教民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为此设“静室”,作为病者思过修善之所。
  并设“鬼史”,主为病人请祷。
  “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文书),其一上之天,著山上;
  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①据《无上秘要·涂炭斋品》和释道
  安《二教论》载,张鲁又创制了道教最早的斋法“涂炭斋”,作为为人谢罪祈福的请祷
  仪式。其斋法虽较简陋,但却为制订道教斋醮仪式开创了先例。
  第三,设奸令祭酒,向教民宣讲《老子》,张鲁并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
  他从宗教立场出发,在注解《老子》时,阐述了五斗米道的信仰与教义。其基本信仰是
  老子的“道”。他把老子的“道”人格化为有意志、能创生天地、主宰一切的至高无上
  的神,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②其基本教义是通过守
  一、守道诫,达到长生不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奉道诫,积善成功,积
  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③
  第四,《老子想尔注》表明,五斗米道除以符箓咒术为人治病,以祈禳斋醮为人谢
  罪除灾外,还行守一、行气、房中等道术。谓“守诫不违,即为守一”;“仙士有谷食
  之,无则食气”;“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
  守。”④
  此外,他还在境内设立“义舍”,置义米肉以供行人量腹取食,以及实施宽刑,禁
  酒等利民措施,史称“民夷便乐之”。因而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张鲁统治的巴、汉成
  为比较安定的地区。五斗米道之所以能在那里得到较大发展,与这种政治环境不无关系。
  张鲁统治汉中近三十年,是五斗米道在政教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下兴旺发达时期。
  至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汉中,张鲁降曹,这一发展阶段遂告结束。此后,五斗米
  道虽面临若干严重问题,但却继续向民间,且向上层社会发展,并从巴蜀的狭小范围传
  播到北方和江南广大地区。
  张鲁政权覆亡后,巴蜀地区五斗米道曾有过短暂(三国时期)的沉寂。但入晋以后,
  又渐趋活跃。西晋初,犍为人陈瑞在蜀中传播五斗米道,“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
  一斗,鱼一头。不奉他神,贵鲜洁。其死丧产乳者,不百日,不得至道治。其为师者曰
  祭酒。父母妻子之丧,不得抚殡入吊,及问乳病者。”⑤
  师称“祭酒”,传道之所称“治”,与张陵时相同,显然属于五斗米道的分支。据
  载,信奉其教者颇多,“徒众以千百数”,连巴郡太守唐定也成为道徒。后来势力愈来
  愈大,陈瑞自称“天师”,“作朱衣,素带,朱帻,进贤冠”,被认为有图谋不轨之嫌;
  咸宁三年(277),益州刺史王浚以“不孝”罪,下令“诛瑞及祭酒袁旌等,焚其传舍。”
  ⑥
  陈瑞被杀不久,西晋惠帝永宁、太安(301~303)间,四川又发生了李特、李雄领
  导的流民起义。这支起义队伍中多是信奉五斗米道的賨人。他们进攻成都时,得到五斗
  米道首领范长生(时居青城山)的支持,最后夺得成都。李雄于永兴元年(304)称成都
  王,改元建兴,于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改元晏平,史称成汉。拜范长生为丞相,
  加号“天地太师”。范长生死后,其子范贲继任丞相。成汉政权存在四十余年,至东晋
  永和三年(347),始被桓温所灭。
  陈瑞和范长生所代表的是西晋初年两个比较有名的五斗米道支派,他们先后在犍为、
  蜀郡的活动,表明五斗米道在四川确有深厚的基础,也表明经过三国时期短暂的沉寂,
  在西晋又开始复苏了。
  张鲁政权覆灭后,不仅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未被消灭,而且随着张鲁及其部曲的北
  迁,又把五斗米道传播到中国北方。
  史载,张鲁投降后,曹操将他和家属带回北方,令居邺城,并封张鲁为镇南将军、
  阆中侯,邑五万,其五子也封侯,并让自己的子女与张鲁的子女互为婚配,结为姻亲。
  当时被迫北迁的不止张鲁一家,《三国志·张既传》载,张鲁降后,“太祖(曹操)拔
  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而且北迁汉中民不止一次,继上次之后,杜袭留督汉
  中军事时,又“开导”汉中百姓“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⑦张鲁及大批汉中教民被
  迫北迁到三辅(长安、洛阳、邺城)之后,他们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鲁家族之机,在它
  实行限制、利用的宗教政策夹缝中,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经历
  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五斗米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是在许多豪门士族中有
  了信徒,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天师道世家,如琅邪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
  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葛氏、陶氏,东海鲍氏等。
  《晋书·王羲之传》载称:“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同书《殷仲堪
  传》称仲堪“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
  同书《何充传》亦称:“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何)充及弟准崇信释氏。”以
  上传记中,史家已称五斗米道为天师道,表明大概在东晋中期人们对该教派已作了这样
  的改称。有学者认为,“五斗米道”本是俗称,其教徒自称正一道或天师道,如东汉嘉
  平二年(173)所立《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碑》即有“祭酒约施天师道”之语。如此,在东
  晋中期世人改称其教为天师道,只是从其教内的称呼而已。
  在以上众多的士族信徒中,钱塘人杜子恭是其重要首领。
  他有很多弟子,其著名者皆出身江南世家大族。《南史·沈约传》载:“钱塘人杜
  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都下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沈约的高祖
  沈警即“累世事道,亦敬事子恭。子恭死,门徒孙泰,泰弟子恩传其业,警复事之。”
  杜子恭在世时,门徒众多,影响很大;死后,其天师道信仰为其子孙所继承。史载,其
  子运,运子道鞠,道鞠子京产,京产子栖,“世传五斗米道不替”。而且他死后很久,
  仍受人景仰。《南齐书·孔稚珪传》称:孔稚珪之父孔灵产,在宋明帝泰始中罢晋安太
  守,随即隐居钱塘,每“东出过钱塘北郭,辄于舟中遥拜杜子恭墓。自此至都,东向坐,
  不敢背侧。”
  史载杜子恭死时,将教事付弟于孙泰,后孙泰与其侄孙恩、孙恩妹夫卢循等,以五
  斗米道为旗帜,发动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武装起义。《晋书·孙恩传》载:“孙恩,字灵
  秀,琅邪人,孙秀之族也。世奉五斗米道。恩叔父泰,字敬远,师事钱塘杜子恭。……
  子恭死,泰传其术。然浮狡有小才,诳诱百姓,愚者敬之如神。”孝武帝时,“稍迁辅
  国将军,新安太守,……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骑咨议周勰等皆敬事之,会
  稽世子元显亦数诣泰求其秘术。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扇动百姓,私集徒众,
  三吴士庶多从之。于是朝士皆惧泰为乱,以其与元显交厚,咸莫敢言。会稽内史谢輶发
  其谋,道子诛之。”孙泰死后,弟子孙恩继之,于隆安三年(399)袭会稽,江东八郡,
  “一时俱起,杀长吏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于是恩据会稽,自号征东将军,
  号其党曰‘长生人’。……朝廷震惧,内外戒严。”后孙恩攻临海失败,赴海自沉。其
  妹夫卢循领其众继续战斗,又经若干年,至安帝义熙七年(411)广州战斗中失败,卢循
  投水死,起义最后结束。尽管后世史家对这次起义的评价各不相同,但都一致承认它是
  受五斗米道影响下的起义,因而它是五斗米道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可见,张鲁政权覆亡后,五斗米道(即天师道)不仅未被消灭,反而从巴蜀一隅发
  展到北方、南方,成为全国性的大教派;教徒成分,除有众多下层群众外,又有不少豪
  门士人。应该说,两晋是五斗米道的深入发展时期。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题,最主要者有二:(一)与封建统治者的关系。五斗米道原起自民间,主要成分是下
  层群众,早期经书中即有一些批评社会不公、要求改变不合理现状、建立太平世界的言
  论,如以“三天正法”战胜“六天故气”(邪气)等。因此在社会矛盾尖锐时,五斗米
  道常成为发动起义的旗帜。在太平道组织黄巾起义时,汉中的五斗米道徒张修起而响应;
  西晋李特、李雄通过起义建立成汉割据政权;东晋孙恩、卢循起义更是加速东晋灭亡的
  大事件。至于以所谓老君化名李弘发动的起义,更是“岁岁有之”。所有这些起义不能
  不使五斗米道和封建统治者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二)
  组织涣散,科律废弛。建安二十年,张鲁降曹,随曹操回到北方,次年卒于邺城。
  此后,五斗米道失去统一领导,各级道官、祭酒各自为政,随意“置职”和“授箓”,
  组织十分紊乱;原有的制度和戒律也被废弃,道官乱收道民财帛,道民不去师治赴会等
  现象,十分普遍。
  因此,南北朝初年,世家大族出身的寇谦之和陆修静,分别在北方和南方对天师道
  进行整顿和改造,以求问题的解决。
  寇谦之在北魏初年,宣称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命
  他宣此《新科》,“清整道教”。清整的重点就是调整天师道与封建制度的关系,制止
  天师道徒利用天师道“犯上作乱”,使之与封建制度相适应。他对过去已经出现的各次
  起义,包括多次的李弘起义,严加斥责。称他们是“父不慈、子不孝、臣不忠”的“愚
  人”和“恶人”,犯了亵渎太上老君、叛逆君父的大罪,“当疫毒临之,恶人死尽”。
  表示坚决制止同类事件的继续发生,为此要“以礼度为首”,即用儒家礼法改造天
  师道,用臣忠子孝的原则充实它的戒律,使之完全符合封建制度的需要。其次,要“除
  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⑧还要整顿组织,加强科律等。经过寇谦
  之整顿、改造后的天师道,史称北天师道。南朝宋道士陆修静在南方也对天师道实行了
  整顿和改造,据《陆先生道门科略》记载,其重点是组织整顿。提出整顿二十四治,健
  全“三会日”和“宅箓”制度,以及严格实行道官按功升迁制度等。经过陆修静整顿改
  造后的天师道,史称南天师道。
  天师道在南北朝经过寇、陆二人的整顿和改造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摒除原
  来它所包容的某些反映下层群众要求、有违封建礼制的成分,增添了儒家伦理纲常的内
  容,使它由一个民间宗教变成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士族宗教。
  与此同时,其组织得到相应的整顿,教规、教仪得到一定充实。自此以后,天师道
  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北天师道,得到北魏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在北魏境内大为兴盛。
  《魏书·释老志》载:太武帝“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并“起
  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斋肃祈请,
  六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太延六年(440),太武帝听从寇谦之建议,改元太平真
  君。三年(442),太武帝“亲至道坛,受符箓”。此后北魏历代皇帝即位时,都至道坛
  受符箓,成为定制。太和十五年(491)秋,孝文帝元宏因京城“里宅栉比,人神猥凑”,
  下令将原在城内的道坛迁至南郊。六世纪中期,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分别迁都洛阳
  和邺城,各将天师道场迁至新都,崇奉天师道如故。不久,高氏取代东魏建北齐,字文
  氏取代西魏建北周。天师道在北齐曾一度遭取缔,但在北周却继续受到支持。
  经陆修静改造后的南天师道,亦有相当发展。主要表现是两晋时期天师世家的子孙
  仍继续奉道。如杜子恭的玄孙杜京产及子栖,仍“世传五斗米道不替”。《南齐书·高
  逸传》载:
  “京产少恬静,闭意荣宦,颇涉文义,专修黄老。”《南史·隐逸上》称其子杜栖
  亦续奉天师道,至于萧梁之世。另一天师道世家会稽孔氏,至孔灵产时继续奉道,他在
  宋明帝泰始中罢晋安太守后,有隐遁之怀,“宋明帝于禹穴之侧立怀仙馆,诏使居焉。”
  ⑨此外,南郡枝江人刘凝之,于宋文帝元嘉(424~453)年间,“居衡山之阳,采药服
  食,受天师化民之道”,⑩而“王公赠遗,一无所受”。⑾
  隋统一全国后,南北天师道合而为一。但直至唐代,史书缺乏记载,情况不明。唐
  代中后期,张陵子孙在江西龙虎山续传天师道,逐渐形成传播中心,世称龙虎宗。从此
  结束其早期发展历史,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www.tianyabook.com/zongjiao/cndaojiao1/00 ... 12K

五斗米教(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关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宗教发展五斗米教史上最早的教派之一。
东汉顺帝(126-144年)年间,沛国丰(今江苏省丰县)人张陵背井离乡,来到了民风纯厚、山川秀丽的蜀地,入居鹤鸣山(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修炼,以求长生之道。张陵本大儒,博通五经,又熟知盛行于世的黄老之学、谶纬思想与神仙方术,乃据此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并吸收了巴蜀地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创立了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名)。它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因从其受道者须纳五斗米而得名。其召神劾鬼、符箓禁咒等道术,均直接继承了汉代方士的方术。
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陵开始在巴蜀一带行医传道,百姓师从者甚多。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之;张衡死,其子张鲁仍传其道。世称“三张”,道内则称“三师”,即“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经过他们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五斗米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仪式、方术及组织制度。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七月,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在巴郡率众起义,攻占汉中部分地区,以配合东方太平道策动的黄巾军大起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刘焉委张修为别部司马,又委张鲁为督义司马,兵合一处,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张鲁又杀张修,吞并其部众。刘焉死,其子刘璋继位,以张鲁不听调遣,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自立。东汉王朝因忙于在东方剿杀黄巾余部,无力西讨,乃采取怀柔策略,委张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张鲁借机在巴、汉地区推行五斗米道,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张鲁自号“师君”,为五斗米道最高首领,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初入道者称“鬼卒”;入道已久,并笃信其道者则号“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祭酒与鬼卒在道内地位平等,没有贵贱之别。张鲁以“治”为管理单位,在其统治区域内,设有24治。各治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行政、军事、宗教等事项。
张鲁以《老子》为五斗米道主要经典,并为之作注,名曰《老子想尔注》,以阐述五斗米道教义思想。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爱,“诚信不欺诈”。道徒有病,则“自首其过”。为此,设立“静室”,作病人思过修善之所。又设“鬼吏”,主要为病人请祷。对犯法之人,不随便处罚,“三原然后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过”要宽容得多。他还命人在境内大路边建立“义舍”,教人们不要蓄积私财,多余的米肉交义舍,以供过往之人食用。不过,只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占,“若过多,鬼辄病之”。此外,他还实行禁酒等利民措施。因此,深受境内各族人民的欢迎,使汉中成为下层民众心中的一方乐土,仅关西民众从子午谷投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在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情势下,张鲁以五斗米道据险自治20多年,在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实践着农民阶级渴望的理想王国,这在我国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的尝试。
但是,封建统治阶级是决不允许农民阶级有这么一块乐土存在的。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在镇压了黄巾余部之后,亲率20万大军进攻汉中。张鲁在阳平关防线被破后,自知力不能敌,遂率众降曹,从此张鲁政权不复存在。然而,由于张鲁的降曹,五斗米道传人及其徒众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害,得以保存实力,继续在民间从事活动。
西晋武帝泰始(265-274年)时,陈瑞在蜀中传播五斗米道,“徒众以千百数”。惠帝永宁元年(301年),李特在青城山五斗米道首范长生的支持下,率领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流民数万人,在益州绵竹(今四川省德阳东北)起义。起义军大败西晋官军及地主武装,进围成都。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李特阵亡,其子李雄继起,于次年攻下成都,自称“成都王”,又次年改称皇帝,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成汉政权据蜀中凡历六世47年,“事少役稀,百姓富贵,闾门不闭,无相侵盗”,可谓又一块安乐太平之域,其业绩可与张鲁时代的汉中五斗米道政权媲美。
与此同时,随着张鲁家族及其大批教民被迫北迁长安、洛阳、邺城三辅之地,五斗米道也由巴蜀、汉中一带向北方及江南广大地域流传,并获得了很大发展。东晋时,五斗米道不仅拥有广大下层民众,而且得到了上层豪门士族的崇奉,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五斗米道世家,如琅琊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葛氏、陶氏,东海鲍氏等,并将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共尊钱塘人杜子恭为首。
杜子恭死后,其弟子琅琊人孙泰继为道首。安帝隆安三五斗米教年(399年)十月,孙泰的侄子孙恩利用司马元显征发“乐属”引起8郡骚动之机,率众起义。元兴元年(402年),孙恩战败,与其部下数百人投海而死。其妹夫卢循率领义军余部,转战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坚持斗争近10年。义熙七年(411年),卢循在交州战败,亦投水而死。这是五斗米道策动的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参加的群众有数十万,历时13年,纵横千里,给腐朽的江南世家豪族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东晋王朝的灭亡。
鉴于此,继起的封建统治集团意识到五斗米道对封建王朝的严重威胁,故而决定对其进行正统化改造,以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由南北朝世家大族出身的寇谦之和陆修静、陶弘景建立的神仙道教。然而,五斗米道信仰并没有被消除殆尽,仍在民间流传,直到隋唐时代,乃至辽代末年,还有利用五斗米道的起义事件发生。
到了东晋,天师道又分成了北天师道与南天师道。

北天师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认的道教天师——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
寇谦之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传其服气导引口诀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其主要道场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称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以及男女野外群体合气之术。新天师道所传《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宣讲《新科》等大道清虚之道,提倡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其新天师道的做法有:
一是揭露“张陵创教”的虚妄不实,“三张”以来的诸多骗局,取消蜀土宅治之号,不再沿用五斗米道以师为治的管理体制;
二是废除天师祭酒道官私置治职和世袭旧制,改革三张祖孙世袭天师之位的封建陋习与一家独大;
三是革除“三张”时期搜刮道民的租米钱税制度,道民只需交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锭,以供修表救度之用;
四是除去张天师的野外群伙的男女合气之术;
五是宣示“新科之戒”,融合儒道二教,提倡礼法,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增订道教戒律和斋仪;
六是吸收融合佛教“轮回生死”之教义,宣讲善恶报应之说,为后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历史基础;
七是将服饵修炼之术与符水禁咒之术如方技、符水、医药、卜筮、谶纬之书合而为一;
八是道徒诵习道经,改“直诵”为“乐诵”,即诵经用音乐伴奏。
泰常八年,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箓,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这样,新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特别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录,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后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历史基础。寇天师在北方“去除三张伪法”,是影响深远而得到贯彻的。后来北方兴起的全真道,就与龙虎张天师素无瓜葛。然而据载,王重阳所传的钟吕丹法就与茅山上清派本经《上清黄庭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邱祖也曾领受上清法箓,佩上清芙蓉冠,著上清洞真玉罗箫台袍……据考通行全国的《全真正韵》亦源自茅山上清。

南天师道是由简寂先生陆修静改革发展江南天师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他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的整顿和改造,并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制订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别是陆修静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间隐居庐山修建太虚观(后人称简寂观)期间,他以太虚观为大本营,在此收徒布道,不断扩展太虚观,曾先后扩建有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太虚观兴起后,先后又建筑有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五斗米教观、太平观等数十座道观,均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因而被誉之为道教的“咏真第八洞天”。随着庐山道教的扩大,其地位和声誉不断显赫,逐渐成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场。使得四方高道纷至沓来,至唐宋时,先后有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云集庐山,庐山高道辈出,名声大震于江南。陆修静制订并完善斋醮科仪。
吸收儒家传统的忠孝礼义等伦理道德,并将其作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规,强调忠孝为先,这样,既保证了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仪范。
他潜心道教理论研究,并著有《灵宝经目录序》、《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门科略》、《洞玄灵宝五感文》等,他将这些斋戒仪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经如药方、符图等计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方法,成为道教史无前例的道书分类法,他将这些道书整理集成《三洞经书目录》,于太始七年(471)上献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特别是他总括“三洞”,改革旧天师道,并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断壮大,威震江南,成为江南道教的统领,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并都为后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历史与理论基础。

道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应该属于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