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英语怎么学:爱国小故事和爱国散文各一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4:07:25
爱国小故事要很短,爱国散文要比爱国小故事长一点

徐国钧同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生药学家。他1921年11月生于江苏省常熟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艰辛,历经磨难。1945年毕业于国立高等药学专科学校并留校工作。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以来,徐国钧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1957年身患癌症后,以超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忘我的为党工作,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谱写了一位共产党员艰难而辉煌的人生之歌。

一、强烈的党员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

徐国钧同志今年6月17日离开了我们,在6月24日的告别仪式上,我们注意到,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这是徐国钧生前的意愿,是家属的要求,也是党组织对他一生的充分肯定。徐国钧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党员意识实在是太强了!

1957年初秋,35岁的徐国钧被确诊为筛窦癌,这种癌症当时的临床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手术前夕,徐国钧给妻子写了这样的遗嘱:“凤斐:如我万一有意外,则你必须鼓足勇气,在党的教导下,排除一切困难,努力生活和工作;并要很好的教养两个孩子,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学医,为人民解除病痛,并把心献给党!那么,你就可能较快地渡过痛苦的遭遇,愉快地为党的事业服务”。在生死的关键时刻,面对亲人,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徐国钧想到的是党的教导,教养子女为人民服务,把心献给党!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深厚感情使人感动,令人敬佩!

1960年3月,他的一部专著出版了。由于质量高,影响大,出版社再版印刷,他得到了6000多元稿酬。在当时,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当徐国钧收到这笔稿酬时,想到了自己苦难的身世,想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培养,想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理应为党和国家分忧……。于是,他和夫人一起,恭敬地把这笔稿酬作为党费交给了学校党组织,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党员意识和高尚的思想境界。

1999年,与徐国钧相濡以沫的妻子病逝了。妻子毛凤斐教授在弥留之际,希望将在市郊一个合资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儿子调到学校,以方便照顾徐国钧。因为她知道,此时徐国钧也重病在身,多么需要亲人照顾啊!根据徐国钧的贡献和影响,以及他的特殊情况,如坚持提出这个要求,可能性是很大的。他的女儿在处理丧事的过程中,也向学校有关部门转达了母亲的希望。但徐国钧不同意这样做,他知道:因家庭困难、单位效益不好等原因,有不少教职工亲属希望调到学校,有的学校安排有一定困难。自己作为一个老党员,这种时候不能给组织上添麻烦,不能带这个头!今年徐国钧去世后,有好心亲友又想到此事,但他的子女牢记父亲的教导,坚持不向组织提这个要求!

徐国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先进性还更多地表现在平时的言行中。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动员大家买公债,公债的利息虽比银行存款利息略高,但是,当时新中国建立时间不长,国家又面临困难,一些群众对新生政权能否长久、所买公债能否按时如数归还存在担心,认为风险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徐国钧带头买公债,且数量较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支援国家建设,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在市场经济“趋利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条件下,他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由于没有亲自验证疗效,他拒绝为厂家做广告,不作交易,表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党性原则;他身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20多种各类职务,仍然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从不以教学科研任务重或社会活动多而推辞;他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和组织生活,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做癌症手术前后,学校党组织给他的信件,保留着大量组织生活记录……。

徐国钧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充满着对党的感激和热爱,并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将这种朴素的感情提升为对党的忠诚,对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认同,并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强烈的党员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徐国钧同志具有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典型特征。

二、忘我的敬业精神

徐国钧同志对时间的珍视,对工作的敬业,几乎达到了忘我的程度,这是全校上下公认的。特别是癌症手术后,他不仅永久地失去了左眼,而且因放疗伤口终身不能完全愈合,左眼部位的空洞上及脑骨、下通鼻孔、口腔,每天都有分泌物溢出,需清创换药。放射性治疗还造成了顽固的后遗症:头痛和三叉神经痛时刻折磨着他,他的左半边头脑没有一天停止过疼痛。这种滋味,实在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

但徐国钧清楚地知道:活着被抬下手术台,只是阎王爷给自己放了一次假,时间对他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春去冬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第一实验楼二楼朝北的徐国钧工作室,窗前的灯光几乎每天总是最先亮起,而又是最后一个熄灭。在他的作息时间表上,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每年春节年夜饭后,在家里就找不到他了,老领导和同事都知道,新春的拜年问候只能在他的工作室。徐国钧将整个生命融于生药学事业,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地为党工作。1996年3月,徐国钧因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住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坚决要求出院。医生告诫他要多休息,不能再玩命了。心疼他的妻子也极力劝说,还搬来同事和亲朋好友反复游说,徐国钧就是停不下来。他对好心前来劝说的亲友和同事说:“我必须工作,我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的脑子停不下来,我习惯这样了”。是的,徐国钧想做的事情确实很多,即使把365个黑夜都变成白天,也干不完他想干的工作。他就象一只开足发条的钟,永不停息地奔跑在生药学王国,不断攀登医药事业的高峰。

半个世纪以来,徐国钧同志先后出版专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51部,发表学术论文330篇;创立了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学科,并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了大量奠基性工作。在生药粉末显微鉴定领域开拓创新,他的研究成果打破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辩”的神话,并开创了中药粉末鉴定中成药的先例,填补了我国中药鉴定的空白;他主持完成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药物的研究,开创了药材考古的先河,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作为“七·五”攻关项目南方组组长,主持完成的“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国药学领域迄今唯一的科技大奖;1995年10月,凭借突出的学术成就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先后获求是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中国科学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基金会“特别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为我国的药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国钧同志“今朝活着今朝干,哪怕明日赴黄泉!生命延续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工作一天”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面对困难和疾病的顽强毅力,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是他具有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三、无私的爱生情怀

很多教育家都说过:“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徐国钧从教半个多世纪,不仅科研成果累累,而且桃李满天下。他始终认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影响大,就必须认真,必须严谨,必须为人师表。他数十年如一日,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他对学生充满着爱的情怀。但徐国钧的爱,即不是“溺爱”,也不是“酷爱”,而是在关心、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严格要求,是一种具有教育本质特征和与时俱进品质的无私之爱。学校原党委书记李干生同志曾这样评价徐国钧:徐先生几十年来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别人,对他的学生尤其是这样。徐国钧学风严谨,所作专著皆以第一手实验数据资料为依据,对学术对著述精益求精。多年来,他审阅学生的论文,不仅改标点符号、改文字、改章法,还要抽审原始材料,有的还要亲自验证;一些学生的论文他要修改多次才能通过。

徐国钧十分强调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他认为信守承诺,坚持以诚信为本,是一个学者的基本品质。徐国钧是我国首批获准的博士生导师之一,从1981年起,就开始培养研究生,他还与日本等国的多所著名高校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双方互派研究生,联合培养。这么多年来,徐国钧的学生有二十多人次被派到国外和香港地区等合作院校做科研,在社会上一些高校外派研究生逾期不归现象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徐国钧教授联系派出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按期回国。大家十分敬佩:徐国钧为什么有如此强的凝聚力?他用什么来把握和召唤自己的学生?

其实,答案很简单。徐国钧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言传身故,以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执着的敬业精神,成为年轻教师和学生开拓事业的楷模,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楷模。他的学生有的已成为院士、政府高级官员、著名学者或大学教授,至今对徐国钧仍推崇备至。江苏省原政协副主席沙人麟在得知徐先生病逝的消息后,立即赶往病房,在恩师的遗体前久久不愿离去,长时间泪流不止;上海中医药大学胡之璧院士也专程赶来南京,为老师送行;大量学生从海内外发来唁电,有的专程回国参加悼念活动,学生的挽联和花篮摆满了灵堂和告别大厅,悲痛之心和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位共产党员、一位人民教师无私的爱生情怀的真实写照,也是徐国钧精神的人格魅力所在!

一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徐国钧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强烈的党员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敬业、爱生的师德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里,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屈原爱国故事:
据 《 史 记 》 「 屈 原 贾 生 列 传 」 记 载 , 屈 原 是 楚 怀 王 时 的 大 臣 , 「 博 闻 强 志 , 明 于 治 乱 , 娴 于 辞 令 。 入 则 与 王 图 议 国 事 , 以 出 号 令 ; 出 则 接 遇 宾 客 , 应 对 诸 候 , 王 甚 任 之 」 。 因 为 他 受 到 楚 怀 王 的 重 用 , 引 起 上 官 大 夫 及 及 令 尹 子 兰 的 嫉 妒 , 就 在 楚 怀 王 及 继 位 的 顷 襄 王 之 前 毁 谤 屈 原 。 楚 王 汏 而 逐 渐 疏 远 屈 原 , 连 带 的 也 不 采 纳 他 的 谏 言 , 最 后 甚 至 将 屈 原 放 逐 。 屈 原 满 怀 悲 愤 , 落 拓 江 湖 , 在 写 下 了 绝 笔 作 〈 怀 沙 〉 后 , 怀 石 投 汨 罗 江 自 尽 。 屈 原 死 后 数 十 年 , 楚 国 终 因 谗 臣 误 国 而 为 秦 所 灭 。 但 是 屈 原 这 位 忠 而 见 疑 的 悲 剧 英 雄 还 活 在 楚 国 姓 的 心 中 。 下 面 这 个 故 事 可 以 用 来 说 明 楚 人 爱 戴 屈 原 的 心 情 。
雄黄酒:
据 说 屈 原 投 江 后 , 楚 国 的 百 姓 哀 痛 异 常 , 纷 纷 涌 到 汨 罗 江 边 去 凭 吊 屈 原 。 渔 夫 们 起 船 只 , 在 江 上 来 回 打 捞 他 的 尸 身 。 有 位 渔 夫 还 拿 出 事 先 准 备 的 粽 子 、 鸡 蛋 等 食 物 , 扑 通 的 往 江 里 面 丢 , 说 是 让 鱼 假 吃 了 , 就 不 会 去 咬 屈 大 夫 尸 身 。 一 老 医 师 则 拿 了 一 坛 雄 黄 酒 倒 进 江 里 , 说 是 要 药 晕 了 蛟 龙 , 使 它 不 能 伤 害 屈 大 夫 。 过 不 了 多 久 , 水 面 上 浮 起 了 一 条 昏 晕 的 蛟 龙 , 龙 须 上 还 沾 着 一 片 屈 大 夫 的 衣 襟 。 人 们 就 把 这 恶 龙 拉 上 岸 , 抽 了 筋 , 脖 子 上 , 然 后 把 龙 筋 缠 在 孩 子 们 的 手 睕 、 脖 子 上 , 又 用 雄 黄 酒 抹 七 窍 , 使 那 些 毒 蛇 害 虫 都 不 敢 来 伤 害 这 些 小 孩 子 。 据 说 屈 原 投 江 的 那 天 是 五 月 五 日 。 从 此 以 后 , 每 年 到 了 五 月 五 日 , 人 们 都 要 划 龙 舟 、 吃 粽 子 、 喝 雄 黄 酒 来 纪 念 屈 原 。 有 些 地 区 , 则 在 端 什 节 插 菖 蒲 或 艾 草 于 门 上 , 这 固 然 是 因 为 蒲 艾 有 禳 毒 的 功 用 。 不 过 , 关 于 这 项 艾 习 俗 的 起 源 , 民 间 则 有 一 种 说 法 。
插 菖 蒲 、 艾 草
唐 朝 僖 宗 年 间 , 黄 巢 领 兵 造 反 , 所 到 之 处 , 杀 人 百 万 , 血 流 成 河 。 老 百 姓 只 要 一 听 见 黄 巢 来 了 , 就 急 急 忙 忙 的 逃 难 。 这 一 年 五 月 , 黄 巢 的 军 队 攻 进 河 南 , 兵 临 邓 州 城 下 , 黄 巢 骑 马 到 城 外 勘 察 地 形 , 只 见 一 波 波 的 老 弱 妇 孺 涌 出 城 外 , 他 看 见 一 个 妇 人 背 着 包 袱 , 一 手 拉 着 一 个 年 纪 小 的 男 孩 , 另 一 只 手 却 抱 着 年 纪 较 大 的 男 孩 。 黄 巢 感 到 很 奇 怪 , 就 下 马 问 道 : 「 大 嫂 , 你 急 急 忙 忙 的 要 到 哪 里 去 ? 」 那 妇 人 回 答 : 「 听 说 黄 巢 是 个 杀 人 不 眨 眼 的 大 坏 蛋 , 不 日 就 要 攻 进 邓 州 。 城 里 的 男 人 都 被 征 调 去 守 城 , 我 们 这 些 老 老 小 小 , 不 如 早 些 逃 命 」。 黄 巢 又 指 着 小 孩 问 她 : 「 你 为 什 么 手 牵 小 的 , 却 怀 抱 大 的 呢 ? 」 那 妇 人 就 说 : 「 怀 里 抱 的 , 是 大 伯 家 唯 一 的 活 口 。手 里 牵 的 才 是 我 亲 生 的 儿 子 。 万 一 情 况 危 急 时 , 我 宁 可 丢 掉 自 己 的 儿 子 , 也 得 为 大 伯 家 留 下 一 支 根 苗 」 。 黄 巢 听 了 , 深 受 感 动 , 就 对 那 妇 人 说 : 「 大 嫂 , 好 快 快 回 去 , 用 菖 蒲 和 艾 草 插 在 门 口 , 这 样 黄 巢 的 军 队 就 不 会 伤 害 你 了 。 」 妇 人 听 了 , 将 信 将 疑 , 不 过 她 还 是 回 到 城 里 , 把 这 个 消 息 传 了 出 去 。 第 二 天 正 是 五 月 端 阳 , 黄 巢 的 军 队 攻 进 城 里 , 只 见 家 家 户 户 门 上 都 挂 弓 菖 蒲 艾 草 。 为 了 遵 守 对 那 位 妇 人 的 承 诺 , 黄 巢 只 得 无 可 奈 何 的 领 兵 离 去 , 全 城 因 而 得 以 幸 免 于 难 。 为 了 纪 念 这 件 事 , 此 后 每 到 端 午 节 , 大 家 就 会 在 门 上 插 菖 蒲 、 艾 草 , 这 项 习 俗 一 直 流 传 到 今 天 。

佟麟阁烈士(1892-1937.7.28)

五十年前,佟麟阁将军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威武不屈,血洒疆场,其英名与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联在一起而熠熠生辉。

(一)

佟麟阁,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省高阳县边家坞村人,一八九二年家历九月九日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二人,他是长子,从小跟着舅父胡老先生在乡间读书。十九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列强的八国联军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佟麟阁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度过的。内忧外患,焚烧的战火,难言的凌辱,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佟麟阁受到很大启发,他的眼界超越了本身环境的局限,内心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报负。

一九0八年,十六岁的佟麟阁在高阳县公署当缮写,耳闻目睹的是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佟麟阁怀着对我国古代历史上班超、岳飞等爱国志士的深深敬仰,渴望有朝一日为国为民投身于疆场。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爆发,同年十一月,冯玉祥等响应武昌革命,在滦州举行了起义。一九一二年二月,清政府最后一代皇帝被赶下台,从而宣告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的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随之建立。此时,早有报国之心的佟麟阁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到冯玉祥将军统领的部队之中。在这以后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佟麟阁驰骋南北,身经百战。

由于佟麟阁作战奋不顾身,战绩卓著。他先后担任了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为将军。他为人正直,作战骁勇,又多谋略,治军严明又多表率,古人孔夫子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和岳飞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等名言,是他经常用来对照自己,勉励别人的话。他是冯玉祥将军生前最为赞赏的将领之一。在冯玉祥将军所著《模范军人》一书中,对佟麟阁有这样的记述:“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劳,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他在高级教导团学过一年高级战术,对于学术肯费苦功夫来研究。”这可以说是对佟麟阁人品的一个很好的概括。

烈火识真金。在继之而来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佟麟阁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二)

一九三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失败以后,其残部被国民党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为军长,佟麟阁任副军长。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全中国。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佟麟阁、宋哲元等二十九军将领,共同喊出了“枪口不对内”的响亮口号,这反映了全中国人民一致要求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的心愿。

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日军攻占了我战略要塞山海关,接着进逼热河,卫护平津的大门为之洞开,一时间朝野震动。二十九军被当时的国民党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火速调遣到北平以东,在三河、蓟县、玉田一带设防。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同心同德,刻苦训练,准备迎击进犯之敌。不久,承德继山海关之后失守,二十九军又被急调到长城一带迎敌。

喜峰口,是长城的要塞。一九三三年三月九日,在日寇的猖狂进攻下,东北军将领汤玉麟部作战不利,丢失了这个关隘。宋、佟二位将军调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兼程赶到,立刻与敌人展开了争夺战。当晚,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三十七师乘机夺回了喜峰日两侧的制高点,压住了敌人,保护了自己的侧翼。次日清晨,赵登禹、王治邦两个旅向两侧增加兵力,旨在巩固阵地,他们用大刀、手榴弹,与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杀。十一日拂晓,日军调来援兵,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发起了新的更猛烈的进攻,我军官兵英勇回击,并发动了反冲锋、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伤亡都十分严重,亲临火线的赵登禹将军也受了伤。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敌人,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等总结了经验,改变了战术,决定采取夜战、近战,以期出奇致胜。入夜,风雪交加,朔风呼啸,赵登禹旅长带伤领兵悄悄地从潘家口出发,迂回到敌后。当拂晓前的晨曦出现天边的时候,这支“天兵”已接近了日军特种兵营地。随着赵将军一声令下,将士们呐喊着冲入敌阵,手举大刀砍杀,日军纷纷毙命,余下的举手投降,炮兵大佐在睡梦之中,脑袋就被搬了家。这场战斗的胜利,使我军居于主动,一举夺回了喜峰口。惊人的战绩给予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日本朝野惊呼:这是自明治以来的”奇耻大辱”。二十九军扬眉吐气,从此威名远扬,成为华北大地交口称赞的“抗日英雄部队”。

(三)

日军大举进攻华北的时候,冯玉祥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号召,毅然决定组建抗日同盟军,以抗击日军的侵犯。一九三二年十月,冯将军从山东到达张家口,与当时担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察哈尔省警备司令的佟麟阁商讨了组织抗日同盟军的大计,佟麟阁积极支持。当时,他抑制不住自己抗日御侮的激情,挥笔书写了王昌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明山。

一九三三年五月,正当日寇叫嚣“进驻张家口”,察哈尔时局十分紧张的时刻,张家口各界人士召开了察哈尔省民众御侮救亡大会,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宣告成立,冯玉祥将军被推举为总司令。五月二十六日,冯玉祥通电全国。表达了他保卫察哈尔,收复失地,“争取中国独立自由”的决心,佟麟阁等十四名将领联名通电响应,一致拥护。

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护。各方面人士以各种形式支持这支新发的抗日队伍,许多支武装力量也纷纷加入。一时间,抗日同盟军拥有八万余众。当时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将军,正在冀东军中主持军务不得脱身,因而佟麟阁肩负起察哈尔省主席和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的重任。第一军统率两个师的兵力,是这支抗日同盟军的骨干。佟麟阁还是同盟军军委委员会的委员和常委,主要职责是部署军事,收复失地等。

抗日同盟军组成以后,取得了对日作战的一系列胜利。佟麟阁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北路前敌总司令方振武紧密配合,指挥所部向张家口北部的日伪军展开强大攻势,将其赶出康保、宝昌、沽源,并一鼓作气,于七月十二日收复了多伦。抗日同盟军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共歼灭日寇茂木骑兵第四团及伪军李华岑部一千余人。初战告捷,我军声威大振。敌军气焰受挫。在对日作战中,佟麟阁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然而,抗日同盟军由于受到日、蒋双方的扼杀与破坏,只存在了短短两个多月就不幸夭折了。八月五日冯玉祥被迫撤销了抗日同盟军。他壮志未酬,悲愤之下,破指血书“还我河山”的誓言。佟麟阁更是痛心疾首,隐居在北平香山的别墅,等待时机,再图报国。

“何梅协定”签订以后,蒋介石在北平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任命宋哲元为委员长,以维护错综复杂的华北局面。宋哲元百事缠身,十分棘手,急需一位文武兼备的干才。这样,在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赵登禹、刘汝明的邀请下,佟麟阁又回到二十九军任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驻守在南苑。此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平津大学生教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在“拥护二十九军,保卫华北”的口号声中,佟麟阁受到了鼓舞,看到了希望。

(四)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宛平县演习时失踪,突然向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的守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攻击。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一0旅旅长何基沣接受佟麟阁将军坚决迎战的命令,立刻指挥所部青星文团,金振中营奋勇还击。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以前,北平四周均有日伪军盘踞,而国民党军队仅在西南宛平县一带有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驻防。卢沟桥是北平南面的一条唯一道路,当然成为敌我必争的战略要地。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事变的第二天即七身八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表了抗战宣言,“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华北当局与国土共存之宣言,我们要求宋哲元将军立刻动员全部二十九军齐赴前线应战。我们要求南京中央政府切实援助第二十九军。……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华北,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这个宣言声援了二十九军将士们,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

面对日军的进攻,佟麟阁痛斥了军中犹豫不决的疑战者,他在南宛召开的全军将校会议上,严正指出,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该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不得后退一步。”冯治安、赵登良等将军纷纷请战,全军将土群情激愤。

全国各方面人士对二十九军卢沟桥的英勇抗战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打来电报,表示热烈拥护。二十九军在回电中,表达了他们“保卫国主,义不容辞,慷慨就义,分所当然”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是坚守在卢沟桥回龙庙阵地上的二十九军金振中营喊出的口号。这里满目焦土,战况异常激烈。阵地虽然仍在我军手中。但已是三失三得。双方展开拉锯战,不容半点松懈。战斗中,日军大队长一木清被我仇恨的子弹击毙,而我方金振中营长也身负重伤,营中将士伤亡十分严重。
佟麟阁烈士(1892-1937.7.28)

五十年前,佟麟阁将军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威武不屈,血洒疆场,其英名与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联在一起而熠熠生辉。

(一)

佟麟阁,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省高阳县边家坞村人,一八九二年家历九月九日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二人,他是长子,从小跟着舅父胡老先生在乡间读书。十九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列强的八国联军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佟麟阁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度过的。内忧外患,焚烧的战火,难言的凌辱,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佟麟阁受到很大启发,他的眼界超越了本身环境的局限,内心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报负。

一九0八年,十六岁的佟麟阁在高阳县公署当缮写,耳闻目睹的是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佟麟阁怀着对我国古代历史上班超、岳飞等爱国志士的深深敬仰,渴望有朝一日为国为民投身于疆场。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爆发,同年十一月,冯玉祥等响应武昌革命,在滦州举行了起义。一九一二年二月,清政府最后一代皇帝被赶下台,从而宣告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的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随之建立。此时,早有报国之心的佟麟阁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到冯玉祥将军统领的部队之中。在这以后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佟麟阁驰骋南北,身经百战。

由于佟麟阁作战奋不顾身,战绩卓著。他先后担任了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为将军。他为人正直,作战骁勇,又多谋略,治军严明又多表率,古人孔夫子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和岳飞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等名言,是他经常用来对照自己,勉励别人的话。他是冯玉祥将军生前最为赞赏的将领之一。在冯玉祥将军所著《模范军人》一书中,对佟麟阁有这样的记述:“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劳,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他在高级教导团学过一年高级战术,对于学术肯费苦功夫来研究。”这可以说是对佟麟阁人品的一个很好的概括。

烈火识真金。在继之而来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佟麟阁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二)

一九三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失败以后,其残部被国民党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为军长,佟麟阁任副军长。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全中国。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佟麟阁、宋哲元等二十九军将领,共同喊出了“枪口不对内”的响亮口号,这反映了全中国人民一致要求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的心愿。

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日军攻占了我战略要塞山海关,接着进逼热河,卫护平津的大门为之洞开,一时间朝野震动。二十九军被当时的国民党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火速调遣到北平以东,在三河、蓟县、玉田一带设防。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同心同德,刻苦训练,准备迎击进犯之敌。不久,承德继山海关之后失守,二十九军又被急调到长城一带迎敌。

喜峰口,是长城的要塞。一九三三年三月九日,在日寇的猖狂进攻下,东北军将领汤玉麟部作战不利,丢失了这个关隘。宋、佟二位将军调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兼程赶到,立刻与敌人展开了争夺战。当晚,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三十七师乘机夺回了喜峰日两侧的制高点,压住了敌人,保护了自己的侧翼。次日清晨,赵登禹、王治邦两个旅向两侧增加兵力,旨在巩固阵地,他们用大刀、手榴弹,与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杀。十一日拂晓,日军调来援兵,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发起了新的更猛烈的进攻,我军官兵英勇回击,并发动了反冲锋、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伤亡都十分严重,亲临火线的赵登禹将军也受了伤。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敌人,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等总结了经验,改变了战术,决定采取夜战、近战,以期出奇致胜。入夜,风雪交加,朔风呼啸,赵登禹旅长带伤领兵悄悄地从潘家口出发,迂回到敌后。当拂晓前的晨曦出现天边的时候,这支“天兵”已接近了日军特种兵营地。随着赵将军一声令下,将士们呐喊着冲入敌阵,手举大刀砍杀,日军纷纷毙命,余下的举手投降,炮兵大佐在睡梦之中,脑袋就被搬了家。这场战斗的胜利,使我军居于主动,一举夺回了喜峰口。惊人的战绩给予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日本朝野惊呼:这是自明治以来的”奇耻大辱”。二十九军扬眉吐气,从此威名远扬,成为华北大地交口称赞的“抗日英雄部队”。

(三)

日军大举进攻华北的时候,冯玉祥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号召,毅然决定组建抗日同盟军,以抗击日军的侵犯。一九三二年十月,冯将军从山东到达张家口,与当时担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察哈尔省警备司令的佟麟阁商讨了组织抗日同盟军的大计,佟麟阁积极支持。当时,他抑制不住自己抗日御侮的激情,挥笔书写了王昌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明山。

一九三三年五月,正当日寇叫嚣“进驻张家口”,察哈尔时局十分紧张的时刻,张家口各界人士召开了察哈尔省民众御侮救亡大会,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宣告成立,冯玉祥将军被推举为总司令。五月二十六日,冯玉祥通电全国。表达了他保卫察哈尔,收复失地,“争取中国独立自由”的决心,佟麟阁等十四名将领联名通电响应,一致拥护。

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护。各方面人士以各种形式支持这支新发的抗日队伍,许多支武装力量也纷纷加入。一时间,抗日同盟军拥有八万余众。当时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将军,正在冀东军中主持军务不得脱身,因而佟麟阁肩负起察哈尔省主席和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的重任。第一军统率两个师的兵力,是这支抗日同盟军的骨干。佟麟阁还是同盟军军委委员会的委员和常委,主要职责是部署军事,收复失地等。

抗日同盟军组成以后,取得了对日作战的一系列胜利。佟麟阁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北路前敌总司令方振武紧密配合,指挥所部向张家口北部的日伪军展开强大攻势,将其赶出康保、宝昌、沽源,并一鼓作气,于七月十二日收复了多伦。抗日同盟军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共歼灭日寇茂木骑兵第四团及伪军李华岑部一千余人。初战告捷,我军声威大振。敌军气焰受挫。在对日作战中,佟麟阁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然而,抗日同盟军由于受到日、蒋双方的扼杀与破坏,只存在了短短两个多月就不幸夭折了。八月五日冯玉祥被迫撤销了抗日同盟军。他壮志未酬,悲愤之下,破指血书“还我河山”的誓言。佟麟阁更是痛心疾首,隐居在北平香山的别墅,等待时机,再图报国。

“何梅协定”签订以后,蒋介石在北平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任命宋哲元为委员长,以维护错综复杂的华北局面。宋哲元百事缠身,十分棘手,急需一位文武兼备的干才。这样,在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赵登禹、刘汝明的邀请下,佟麟阁又回到二十九军任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驻守在南苑。此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平津大学生教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在“拥护二十九军,保卫华北”的口号声中,佟麟阁受到了鼓舞,看到了希望。

(四)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宛平县演习时失踪,突然向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的守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攻击。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一0旅旅长何基沣接受佟麟阁将军坚决迎战的命令,立刻指挥所部青星文团,金振中营奋勇还击。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以前,北平四周均有日伪军盘踞,而国民党军队仅在西南宛平县一带有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驻防。卢沟桥是北平南面的一条唯一道路,当然成为敌我必争的战略要地。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事变的第二天即七身八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表了抗战宣言,“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华北当局与国土共存之宣言,我们要求宋哲元将军立刻动员全部二十九军齐赴前线应战。我们要求南京中央政府切实援助第二十九军。……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华北,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这个宣言声援了二十九军将士们,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

面对日军的进攻,佟麟阁痛斥了军中犹豫不决的疑战者,他在南宛召开的全军将校会议上,严正指出,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该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不得后退一步。”冯治安、赵登良等将军纷纷请战,全军将土群情激愤。

全国各方面人士对二十九军卢沟桥的英勇抗战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打来电报,表示热烈拥护。二十九军在回电中,表达了他们“保卫国主,义不容辞,慷慨就义,分所当然”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是坚守在卢沟桥回龙庙阵地上的二十九军金振中营喊出的口号。这里满目焦土,战况异常激烈。阵地虽然仍在我军手中。但已是三失三得。双方展开拉锯战,不容半点松懈。战斗中,日军大队长一木清被我仇恨的子弹击毙,而我方金振中营长也身负重伤,营中将士伤亡十分严重。
佟麟阁烈士(1892-1937.7.28)

五十年前,佟麟阁将军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威武不屈,血洒疆场,其英名与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联在一起而熠熠生辉。

(一)

佟麟阁,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省高阳县边家坞村人,一八九二年家历九月九日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二人,他是长子,从小跟着舅父胡老先生在乡间读书。十九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列强的八国联军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佟麟阁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度过的。内忧外患,焚烧的战火,难言的凌辱,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佟麟阁受到很大启发,他的眼界超越了本身环境的局限,内心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报负。

一九0八年,十六岁的佟麟阁在高阳县公署当缮写,耳闻目睹的是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佟麟阁怀着对我国古代历史上班超、岳飞等爱国志士的深深敬仰,渴望有朝一日为国为民投身于疆场。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爆发,同年十一月,冯玉祥等响应武昌革命,在滦州举行了起义。一九一二年二月,清政府最后一代皇帝被赶下台,从而宣告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的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随之建立。此时,早有报国之心的佟麟阁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到冯玉祥将军统领的部队之中。在这以后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佟麟阁驰骋南北,身经百战。

由于佟麟阁作战奋不顾身,战绩卓著。他先后担任了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为将军。他为人正直,作战骁勇,又多谋略,治军严明又多表率,古人孔夫子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和岳飞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等名言,是他经常用来对照自己,勉励别人的话。他是冯玉祥将军生前最为赞赏的将领之一。在冯玉祥将军所著《模范军人》一书中,对佟麟阁有这样的记述:“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劳,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他在高级教导团学过一年高级战术,对于学术肯费苦功夫来研究。”这可以说是对佟麟阁人品的一个很好的概括。

烈火识真金。在继之而来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佟麟阁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二)

一九三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失败以后,其残部被国民党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为军长,佟麟阁任副军长。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全中国。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佟麟阁、宋哲元等二十九军将领,共同喊出了“枪口不对内”的响亮口号,这反映了全中国人民一致要求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的心愿。

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日军攻占了我战略要塞山海关,接着进逼热河,卫护平津的大门为之洞开,一时间朝野震动。二十九军被当时的国民党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火速调遣到北平以东,在三河、蓟县、玉田一带设防。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同心同德,刻苦训练,准备迎击进犯之敌。不久,承德继山海关之后失守,二十九军又被急调到长城一带迎敌。

喜峰口,是长城的要塞。一九三三年三月九日,在日寇的猖狂进攻下,东北军将领汤玉麟部作战不利,丢失了这个关隘。宋、佟二位将军调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兼程赶到,立刻与敌人展开了争夺战。当晚,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三十七师乘机夺回了喜峰日两侧的制高点,压住了敌人,保护了自己的侧翼。次日清晨,赵登禹、王治邦两个旅向两侧增加兵力,旨在巩固阵地,他们用大刀、手榴弹,与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杀。十一日拂晓,日军调来援兵,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发起了新的更猛烈的进攻,我军官兵英勇回击,并发动了反冲锋、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伤亡都十分严重,亲临火线的赵登禹将军也受了伤。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敌人,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等总结了经验,改变了战术,决定采取夜战、近战,以期出奇致胜。入夜,风雪交加,朔风呼啸,赵登禹旅长带伤领兵悄悄地从潘家口出发,迂回到敌后。当拂晓前的晨曦出现天边的时候,这支“天兵”已接近了日军特种兵营地。随着赵将军一声令下,将士们呐喊着冲入敌阵,手举大刀砍杀,日军纷纷毙命,余下的举手投降,炮兵大佐在睡梦之中,脑袋就被搬了家。这场战斗的胜利,使我军居于主动,一举夺回了喜峰口。惊人的战绩给予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日本朝野惊呼:这是自明治以来的”奇耻大辱”。二十九军扬眉吐气,从此威名远扬,成为华北大地交口称赞的“抗日英雄部队”。

(三)

日军大举进攻华北的时候,冯玉祥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号召,毅然决定组建抗日同盟军,以抗击日军的侵犯。一九三二年十月,冯将军从山东到达张家口,与当时担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察哈尔省警备司令的佟麟阁商讨了组织抗日同盟军的大计,佟麟阁积极支持。当时,他抑制不住自己抗日御侮的激情,挥笔书写了王昌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明山。

一九三三年五月,正当日寇叫嚣“进驻张家口”,察哈尔时局十分紧张的时刻,张家口各界人士召开了察哈尔省民众御侮救亡大会,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宣告成立,冯玉祥将军被推举为总司令。五月二十六日,冯玉祥通电全国。表达了他保卫察哈尔,收复失地,“争取中国独立自由”的决心,佟麟阁等十四名将领联名通电响应,一致拥护。

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护。各方面人士以各种形式支持这支新发的抗日队伍,许多支武装力量也纷纷加入。一时间,抗日同盟军拥有八万余众。当时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将军,正在冀东军中主持军务不得脱身,因而佟麟阁肩负起察哈尔省主席和抗日同盟军第一军军长的重任。第一军统率两个师的兵力,是这支抗日同盟军的骨干。佟麟阁还是同盟军军委委员会的委员和常委,主要职责是部署军事,收复失地等。

抗日同盟军组成以后,取得了对日作战的一系列胜利。佟麟阁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北路前敌总司令方振武紧密配合,指挥所部向张家口北部的日伪军展开强大攻势,将其赶出康保、宝昌、沽源,并一鼓作气,于七月十二日收复了多伦。抗日同盟军在这一系列战斗中,共歼灭日寇茂木骑兵第四团及伪军李华岑部一千余人。初战告捷,我军声威大振。敌军气焰受挫。在对日作战中,佟麟阁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然而,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