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马里昂投篮教学:谁见过方孝孺的《指喻》的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5:39:52
谁见过方孝孺的《指喻》的译文
谁见过方孝孺的《指喻》的译文
谁见过方孝孺的《指喻》的译文
谁见过方孝孺的《指喻》的译文
谁见过方孝孺的《指喻》的译文

作者: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明初学者。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攻入南京,命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拒不受命,被朱棣诛灭十族(九族加上他的学生),甚至收藏方孝孺著作的人,也要判处死刑,但仍有他的门生偷偷抄录他的文章,得以流传。后人编其著作为《逊志斋集》。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孺《指喻》)

主要内容是方孝孺的朋友郑仲辨,姆指上长了一颗东西;后来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导致手越肿越大,去看医生又被训斥了一番后,花了好久才痊愈。引申出来的意思,是要人们能防微杜渐,勿以状况小而不注意。

天下的事情往往发生于极细小的时候,(稍不注意)最后就会酿成大祸;开始以为不足以整治,而后来会变得无法收拾。当事情很容易处理时,舍不得用一点时间精力,忽视它而不予顾及;到事情成了问题,于是花费更长的时间,耗费更多的精力,也仅仅予以克服,像这手指病情一样,因小失大的事多着呢。

浦阳有位姓郑的先生名叫仲辨,左手的大拇指有个小疙瘩,凸起像颗粟谷。先生对此有疑虑,把它给别人看看,别人看后大笑,都认为不值得忧虑。三日后,几个小疙瘩聚成铜钱那么大。他忧愁得更厉害,又把它给人看,人们仍像当初那样笑话他。又过了三日,拇指肿大得可以握满一只手,靠近这拇指的手指也因它都疼痛起来,肢体心脏脊骨无不产生病痛。这才害怕起来去和医生商量,医生察看手指后,惊讶道:“这疾病奇特之处,就在于虽然发病在大拇指,其实是你身体内有病,不赶快治,将会伤身。然而刚发病时,一整天时间就可治愈;如果拖延三日,过十来天可治愈;现在大病将造成了,已经非用三个月就不能治好了。一天就能治愈的病,用艾草就可治;超过十天才能治愈的病,服药可以治好的;等到已酿成大病,甚至将蔓延到内脏器官;如果不是(这样严重的话,)也恐怕将成为整条手臂的病患。不采用防治那内病的手段,那病势就不会制止;不同时治那表症,病也不容易对付它。”郑先生听从了他的话,每日服用汤药,并用良药敷在病指上,果然到两个月后病好了,三个月神色才恢复。

我通过这事思考:天下的(坏)事,常在很小时产生,而最终形成大祸患;当初认为不值得治理,而最终弄到不可收拾。在它容易对付时,吝惜短时间的精力,疏忽它而不顾及;到它已成大患了,用去很长时间,绞尽脑汁,也只能抑止它一下,像(郑先生)指病的情形(病起不治,到重了才想治疗)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