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删除表:紧急啊!!!救救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07:06:47
有没有关于“绿色文明”的班委会材料?只要关于绿色的就行!绿色活动,绿色生命,绿色文明都可以!

一、绿色文明的内涵及提出问题的背景
绿色文明是以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为基础的,进而推及至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它的核心是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绿色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面向未来社会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社会文明。10000年前开始,人类进入农业时代黄色文明时期,200年前开始,人类转入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之中,发展至今,人类开始迈入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新纪元。中国的发展,正迫切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当代中国也呼唤绿色文明。
绿色文明是崇明发展的迫切要求。2003年7月21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来崇明调研时指出,崇明要建成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明昌盛,产业结构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的与世界级城市相适应的生态绿岛。绿色文明则是建设生态岛的前提,因为绿色文明是一种社会需求,它包括了绿色生活、学习、工作和消费方式,这正能保持并提升崇明特有的价值和魅力。
绿色文明是学校发展的自然演进。面向21世纪,立足崇明,作为文化高地的学校教育理应是培育绿色文明的摇篮,辐射绿色文明的基地。我们三烈中学作为上海市的首批绿色学校之一,当然要把绿色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自觉引进并内化绿色文明的先进思想,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绿色文明教育本质上是指学校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完善自我管理、协调各种关系、改进教育手法、降低成本、逐步提高办学效率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用绿色文明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文化品位;陶冶协作友爱的道德情操;营造绿色人本的校园文化;追求民主互生的教育境界;促进学生及教师养成可持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构造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
二、绿色文明的教育原则
绿色文明的思想运用于学校教育,就是引导师生体验“可持续发展”、“追求可持续教学”,促进师生养成可持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其实施的关键是师生要有合作意识、探求精神以及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师生必经具备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必需的情操、知识和技能。因而贯彻绿色文明的学校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人本与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校教育首先是为了促进“人”即教师与学生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办学的根本宗旨是为师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铺设好一条绿色通道。所以,学校教育必经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教育目标。并且能和谐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辩证关系,即学生发展为本中之本,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相辅相成。为此,必经树立以发展为核心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2、民主与和谐。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民主还是一种生产力。民主的思想和制度是实现可持续以及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民主所追求的境界也就是和谐。
民主与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关系上:
(1)干群关系:学校管理者应树立服务意识,多听取老师,甚至是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干群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形成绿色管理。
(2)师生关系:教学应是民主的、平等的和互动的,而不是专制和灌输的,不搞“一言管”和唯师是从,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和反思,以培养学生具有宽容、理解、合作的品格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育氛围,提供一个民主合作的良好环境,与学生形成平等和善的亦师亦友的关系。
3、开放与创新。贯彻绿色文明思想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它包括:
(1)开放的教育大环境。学生可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学生在大自然和社会中参与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探究活动,从书本世界走向现实世界。
(2)开放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知识类型、学生智能结构的不同,就要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学风格显得丰富多彩。因而教育模式不是单一不变的。
(3)开放的评价方式。评价要因人而异,注重过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不要把学生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型。坚持人才成长非同步化的观念,即允许个性差异的存在,用发展、进步的眼光去衡量学生。允许一部分人打破常规、超越程序,帮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绿色文明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答案可照抄照搬,我们应不断去认识它,丰富它,在它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中,创造先进的教育方法,探索崭新的教育之路。
三、用绿色文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应用绿色文明的思想来主导、引领并提升校园文化,使绿色文明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1、绿化校园。充满绿色的校园,才能充满活力和生机、清新宜人。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情操,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播种绿色、保护环境要成为师生的生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生态化校园。让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校园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校园建设要充分体现生态学的原理,使用绿色建材,倡导绿色包装。要把整个校园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如开展绿色实验,培养绿色学习、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等。学校要运用生态教育理念对校园进行管理,合理用人,追求高效应、低成本,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低收入高产出,节约资源能源,节约办学经费,时时处处体现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3、人文化校园。学校要有绿色人文景点和气息,师生有人文精神,有共同的绿色思想和追求,有较高的绿色品位,有自觉的绿色意识和行为规范。学校要有绿色文化社团和绿色文化活动。
四、用绿色文明拓展德育工作
“绿色文明”教育最终是塑造“人”的教育,也要坚持德育为首的观念。进行“绿色德育”,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它包涵了这样的德育理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班团队活动是进行绿色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弥补受课堂时空限制与社会联系不密切等方面的不足。在班团队活动中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多种活动方式,寓教于乐,开展绿色教育。而教师就要确立人人都是“绿色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并率先垂范。
另外,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德育专题活动,如在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里,可让学生进行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
五、用绿色文明推动教学改革
培养绿色文明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绿色文明也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绿色文明在课堂教学内容上可分两个层次:一是结合具体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技能进行的,以获取这些知识、技能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二是体现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师生体验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价值观、责任心、民主意识和合作精神等。前者受课程设置的制约大,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容易做到,而后者就不受现行课程设置的影响,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都能体现。
传播绿色文明还可与“二期课改”结合起来。学校可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中突出绿色教育的内容,使绿色教育课程形成一个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绿色教育可采用渗透式、探究式,在开放的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这样的课堂要由专制走向协作,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真正让师生体会到绿色文明所倡导的和谐统一的精神。
六、用绿色文明促进教师发展
绿色文明的思想,能帮助教师抛弃陈旧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确立现代人才观、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当作是有感情、有灵气、有希望的“人”。这样也就让教师真心贴近学生、爱护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得以形成和巩固。
绿色文明的思想,教师不可能在读师范院校时就已了解并掌握。为了适应并紧跟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就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让他们不断掌握一些前沿性知识,及时“充电”,具备先进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开发一些新型课程,对学生的指导能站到更高的层面,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形象,使自己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文明是全社会、全世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绿色文明教育经常会有一些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这就让教师多了一扇面向社会和世界的窗子,使教师在与专家学者和社会上其他人士甚至国外友人的合作交往中,视野得以开阔,取长补短,综合素养有所提高。
七、 把绿色文明当作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的纽带
学校是社区的文化高地,学校的绿色文明教育,可以通过学生传至千家万户,可以通过“家长学校”辐射至社会。学校应该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示范。作为崇明的基础教育,完全有义务、有责任开展绿色文明教育,宣传绿色文明思想,为提高崇明人的绿色文明素质,为生态岛的开发和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社区和家庭也为学校的绿色文明教育,为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场所。在开展广泛而多彩的绿色文明活动中,彼此增进了解和感情、建立起情谊和信任,这样,学校的发展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依托,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是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构成了一个大的教育体系。而在这一体系中,绿色文明可以作为一条纽带,使三者关系和谐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