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幸福呢专辑:佛家手中的佛珠,大的那一串佛珠是108颗,小的那一串是多少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1 07:40:48
近日想为老人买一串小的佛珠,但到寺院附近的佛教用品商店去转了许多家,结果发现小的那一串佛珠的个数完全是乱七八糟!有11、12的;有14、15的;有18、19的;还有20多的;、、、,佛教讲:万事皆有定数。大的那一串为108颗,这是铁定的,没有疑异的。小的那一串应为多少颗呢?希望引经据典作答。
同意“晴天的娃娃”的回答,但在此贴上如下的文章:
佛珠的长短及其含义

庄国伟/文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藏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摘自《周末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1月05日第七版)

个人认为18颗或21颗都可(佛头不算不在内)

  <为什么要戴佛珠>

  “佛珠”的本意是“弗诛”,戴在身上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长的寿命,可是他却诛杀太多的小生命,使这些小生命都没有能够活到他们该活的岁数,所以,神把这笔帐记到他身上,把这些小生命短少的岁数,从他的寿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变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寿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动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爱心地照料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的寿命延长了、增加了。这些延长的、增加的寿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为他的阳寿已尽。很多人车祸死、坠机死,或各种意外,而突然一命呜呼。这些人并没有得什么不治之症,但该死的时侯,也一样死了。

  人应该自己去努力一点一滴地延长增加自己的寿命,为延长寿命与增加寿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杀生,而放生。

  当您不杀生,阎罗王也必不杀您,而当您放生时,阎罗王也必放您一条生路,让您活下去。
  (摘自: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346346)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便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见图3)。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图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见图4)。

  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2、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见图5)。在经典中解释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3、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木患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4、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经名:《陀罗尼集经》卷二
  佛珠质料: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佛珠质料: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
  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
  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03128.html

我不能引经据典,但我想还是18颗珠的加佛头(就是串念珠的线打节的三个洞的那个)19颗珠的好,可能这样的念珠留传的最多,最早,而且,念珠要大一些的比较实用,虽然套在手腕上太大,但用起来很舒服!
其它数的佛珠可能就是为了套在手腕上比较合较,才做了这么一个方便,把念珠的数目改了,总之,以实用为主,请念珠终究不是用来拿着玩,套在腕上做装饰的!

14颗。
佛家手中的佛珠由多到少有九种:108颗、1080颗、54颗、42颗、36颗、27颗、21颗、18颗、14颗。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佛珠主要的用途是用来计算念佛的数量的.
每串多少颗都是有用途的.
21颗的佛珠是念大悲咒的.
108颗的是用来念佛名号等等.

一般佛珠是18颗佩带在左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