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就是警察的游戏:谁知道江南古镇的桥,建筑,风俗的特点的文章?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15:29:15
每个特点各300字左右。谢谢
我明天就需要了,考试用的.大家帮帮忙吧,谢谢.急!!!!!!!!!!!!!!!!!!!!!!!!!!!!!!
拜托,现在我就要了,江湖救急啊!!!!!!!!!!!!!!!!!!!

同里,是一座美丽幽静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色和人文荟萃、文物古迹遍地的特色而闻名于海内外。 同里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距苏州17公里,离上海80公里,到南京200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建镇历史。
  同里,四面环水,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五湖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圩头,而49座建于不同年代的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建筑依水而立,户户临水通舟,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1981年和1982年,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区同里景区和江苏省唯一的文物保护镇,1995年又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水乡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2000年11月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6月,退思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1月,同里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同里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水乡特色“浓”(东方威尼斯)
  同里古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镇外有五湖环抱,镇内有15条河流成“川”字形把镇区分割为7个岛屿,49座建于各个朝代、风格各异的石桥将其连成一体,形成了依水成街、沿水筑屋、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自然美妙景观,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古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深宅大院“多”(明清建筑群)
  同里镇历史悠久,自宋元以来,尤其是明清两朝,许多做官人家和文人雅士纷纷在同里建宅造园。据镇志记载,自公元1271——1911年,镇上先后建成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其中既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字,又有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建筑有耕乐堂、三谢堂、五鹤门楼、承恩堂、仁济道院等十余处。清代建筑有退思园、嘉荫堂、崇本堂、务本堂、陈去病故居等十余处。现在全镇先后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的有5处,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有4处,市文物控制单位26处,民宅中封火墙、石库门等特色建筑随处可见,现存最深的叶家墙门有九进之多,为江南古镇之罕见。目前全镇有65%以上都是明清建筑,可称之为明清建筑群。
  三、文化底蕴“深”(历史博物馆)
  据镇志记载,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人,文武举人93人,诞生了南宋诗人叶茵,明代著名造园艺术家《园冶》作者计成,军机大臣沈桂芬,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国学大师金松岑,第一个翻译列宁著作、中国近代统计学奠基人金国保,文汇报创始人严宝星等。同里除了名人多以外,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松石文化——良渚文化——离洲文化的出土文物在历史文物陈列馆展览文物有200多件。
  四、民俗民风“淳”
  自古以来,同里镇的市民都有较为淳朴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建于清代的“太平、吉利、长庆”三桥更是同里桥中之宝,几百年来镇上居民婚宴喜事、生日庆贺、婴儿满月都要走三桥,以图吉利,不少外地游客千里迢迢专程来到同里走三桥,以圆“走三桥”风俗之梦。
  五、影视产业“兴”(天然摄影城)
  同里原有的古镇水乡风貌和逐步修复的景点,使同里具有独特的自然水乡景观,形成天然影视拍摄场所,深受影视界朋友的青睐。自1983年著名导演谢铁骊执导的《包氏父子》至今已有《红楼梦》、《家、春、秋》、《戏说乾隆》等100多部影视片在同里拍摄。去年4月18日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影视摄制基地”,今年4月18日——22日,中国当代电影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同里隆重召开,这些都标志着同里“天然摄影城”的建设迈进了新的一步,将给同里影视基地带来新的生机。近年来,同里遵循“保护古镇,开发旅游,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开发旅游事业。同里水乡古镇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一是支柱产业形象逐步确立。随着旅游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一系列促销活动,同里在全国特别是江、浙、沪一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40多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3亿多元,已成为同里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84年修复退思园并对外开放以来,目前已形成的旅游景点有著名园林退思园、历史文物陈列馆、“蓬莱仙境”——罗星洲、明清街、江南第一茶楼——南园茶社、嘉荫堂、世德堂和太平、吉利、长庆三桥景区及耕乐堂、清代建筑陈去病故居。不久将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家喻户晓的〈〈珍珠塔〉〉景点群。目前正在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对古镇区进行全面整治(三线入地、污水处理、绿化环境等),这些都为同里“多日游”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是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为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先后兴建了同里湖度假村、三元大酒店、同里宾馆等中高档基础设施,目前,同里镇已拥有宾馆、饭店50多家,标准房间500多间,基本上满足了游客需求。98年又相继开通了苏州——同里、上海——同里、杭州——同里、南京——同里的旅游专线车,为广大散客旅游提供了交通方便。因此,古镇同里目前已拥有一个比较良好、舒适的旅游环境,“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旅游服务设施齐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历史悠久,大多都有文人骚客留下字呀,画呀!要不,就是什么先烈在桥上就义过(无锡的清名桥就是的)
古色古香,充分反应出当时的人文环境.
多啦!

金泽,“江南第一桥乡”

金泽是一个以桥闻名的古镇,向有“江南第一桥乡”之称,桥多水多是它的特色。在下塘街一带有一段相距350米的河道,河道上并列的五座古桥,竟然跨越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所以有“四朝古桥一线牵”的说法。

万安桥(宋桥):又名万安亭桥,建于宋代景定(1260-1264)年间,弧形单孔石拱,坡度平缓,拱跨大,曾有“水天一碧”的奇景。

普济桥(宋桥):由紫石砌成,俗称紫石桥,建于公元1267年,桥顶圈板石上镌有“咸淳三年”四个字,为上海最古老的拱形石桥。

迎祥桥(元桥):金泽镇南端,6柱5孔,桥面由砖块砌成,桥身极薄,如长虹卧江,金泽古八景之一的“迎祥夜月”即指此。

放生桥(明桥):明代崇祯年间重修,因桥头有总管庙,又名总管桥。桥型古朴典雅,拱杆坚固,为市镇至东岳庙的通道。

如意桥(清桥):弧形单孔石桥,清光绪年间重建,为金泽现存古桥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

桥桥有庙,庙庙有桥

金泽古镇,桥多水多庙也多,历史上有“桥桥有庙,庙庙有桥”的说法,据说一直到民国时期,镇上还有一观、二寺、三阁、四庵、十三庙等建筑。经过历史的变迁,许多与桥相连的庙早已不在,但从桥名和桥的侧壁上所刻的对联,还可以看出很浓的佛教意味。现在的许多桥旁还能寻到一些寺庵的痕迹,如塔汇桥旁有玄通庵,林老桥旁有关帝庙,放生桥旁有总管庙,如意桥旁有祖师庙,天王阁桥旁有天王庙,而最著名的则是普济桥头的颐浩禅寺。

颐浩禅寺为南宋宰相吕颐浩所建,元朝时达到鼎盛,曾有“江南之冠”的说法。元代书画家赵孟兆页、文学家唐顺之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颐浩禅寺内一块著名的“不断云石”上就留有赵孟兆页的手迹。

据说周庄和朱家角的繁盛都与她们的邻居商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古镇,到底有过多少商人进出,今日已难以细考,但有一点却是令人称奇的,便是这些与周庄或者朱家角有过贸易往来的商人在选择下榻之地时竟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商榻,商榻的镇名由“双塔”改为“商榻”据说就和这一奇特现象相关。

当年的商榻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留住那些脚步匆匆的商人?我充满了好奇。而更令我感到惊奇和诧异的是,今日的商榻在周庄、锦溪、朱家角等旅游古镇的包围下,守着一份旁人难以企及的历史和辉煌,却依然气定神闲。

其实,商榻的饮食、风俗和周庄、锦溪、朱家角都极为相似,兼容并蓄的个性或许就是商榻当年吸引四方商旅之士的一大奇招吧。

在书、电视、网上有很多的!!

网上有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