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谁有什么悲伤的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18:41:17
越悲伤越好

[他不爱我]

项羽 垓下歌 四面楚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姬虞姬奈若何!
此歌选自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项羽本记》。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两军遭遇,楚军被围,大势已去的“四面楚歌”声里,项王夜饮帐中,悲歌此曲。
这首歌凄怆悲壮,读罢令人扼脘叹息而又沉思不已。起句震天动地,目空天下,气概不凡,既道出了项王勇敢剽悍,气吞山河的特点,又令人回想他一生的辉煌业绩:24岁起兵抗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转战南北,所向披靡,破釜沉舟,溃秦军,进秦都,屠咸阳,杀降王,焚阿房,废义帝,封诸侯,累破刘帮,雄霸天下,威风八面。后面三句则以斗转直下,一落千丈地笔触道尽了英雄末路的无尽哀叹,项羽认为,这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是“时不利兮”,把失败归为天意,正暴露出了他刚愎自用,骄傲轻信,失信于天下的悲剧性格。如果不是他以暴易暴,骄傲轻信,数次坐失铲除强敌的良机,那会有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结局?面对良驹乌骓和美人虞姬,不得不发出“可奈何”,“奈若何”的悲叹。这悲叹呜咽缠绵,写尽了英雄无可奈何的悲戚,隐透着对前事无尽的追悔,还描摹着“无情未必真豪杰”的儿女情怀,能如此地将豪放和婉约自然融入这短短的四句诗里,对从小不事诗书的楚霸王项羽,也许只能有一个解释:诗言志。命运的挤压让粗人也能在那一刹那里有妙手偶得。
项羽身为楚贵族,得范增一人而不能用,刘帮市井小儿,御汉初三杰而得天下,造化这样的安排,虽然有太多的不测,但到底如刘帮言“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站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故而《长短经》言“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刘帮知人善任而得一代江山,项羽只知事妄为,失去良臣猛将,丢了民心国体,空余下无尽的喟叹。
该诗属于骚体诗,采用夸张手法,对英雄的体力,勇气,胆量,斗志进行了描摹,既表现了自信,又隐含着自叹。对比手法的使用也相当成功。第一句把自己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形象推向了顶峰,后三句却无可奈何地哀叹自己穷途末路,“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惨情状。两相对比,悲壮气氛更浓烈艳丽,艺术效果犹佳。此诗还巧妙地使用了“顶针”修辞法,既第二句的尾的“骓不逝”又作了第三句的头,形成了相邻两句的首尾蝉联,这样的句句相扣,使结构整齐,语气贯通。
最耐品的犹其是该诗由后人加上的标点,两个句号衔接以两个惊叹号,掩卷细品里似乎已经让我这鉴赏大为失色,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很喜欢这类的歌

首先,红楼梦的歌都很悲伤

还有比如
孙悦的《小龙女》
张信哲的《白月光》
刘若英的《知道不知道》
黄磊的《半生缘》

他们的写作背景都比较悲伤,我很喜欢

<天鹅>--圣桑
<月光奏鸣曲>--贝多芬

黑色的星期天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的第三部分。3—7—|i——6—|5 2 3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