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毛腿导弹视频: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反映了什么思想?作者?出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09:00:29

《让县自明本志令》鉴赏

  --------------------------------------------------------------------------------

  这是曹操为退还三县封邑所写的一篇“令”,但它不同于一般官样文章,而是用这种形式,解剖自己,抒写心迹,表明抱负,故虽名之为“令”,却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体制格式,挥洒自如地写了自己的种种做法和想法,这对一向严谨、板滞的诰命、檄令等一类体制,是一种重大的突破。

  这则《让县自明本志令》对传统体制的突破,首先根源于曹操深厚的文学造诣,他是建安文学领袖,所作诗文,气概豪迈,苍劲悲凉,开一代风气。至于他的散文,一反汉代以来因受辞赋影响而趋于骈偶化的倾向,造语质朴自然,内容充实真挚,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鲁迅指出他的文章“清峻”“通脱”“简约严明”,“想写的便能写出来”,称赞他“是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我们从这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到曹操散文的一些特点和那个时代的文风。

  自古以来,人一到显贵尊荣的地位,大率矜持矫饰,或者讳言自所从来的卑陋穷厄,或者编造一套假话,尽量把自己神化。曹操身为宰相,册封魏王,居“人臣之贵已极”的地位,居然能不顾“令”这种公开发布的形式的通常所谓的“严肃性”,而把自己的隐衷私意,暴露天下。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态度和不假虚饰的文风,最为难能可贵。曹操统一中原,任宰相,封魏王,直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为世人訾垢;但曹操却直截了当地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话只有曹操才能够坦率地说出来,并且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他明确宣称不让位,不放兵权,这似乎也会招引毁谤,但他并不避嫌,而是把自己对于现实政治的理解,老老实实说出来,那就是为了自卫,并以卫国,避免所谓“己

  败则国家倾危”和“慕虚名而处实祸”的结局。他把自己放到“举足轻重”的位置上,但并不使人感到“骄横”、“夸大”,这是因为所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说的是心里话。文中还说接受恩封是为了能有“外援”,退还三县食邑是为了减少“谤议”,这也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曹操文章的坦诚和直率,曹操的气度和识见,都可以从这些表白中看出来。至于他说自己身死之后,妻妾皆当出嫁,既不要妻妾死殉,也不要妻妾守宫,一反纲常,就更令人耳目一新,联系到曹操一贯的思想,这也不是假话。

  本文作于建安十五年(210),这时曹操已经统一了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政权逐渐巩固,在这种时候,有人说他将要“篡权”自立,也是很自然的。皇帝这位子本来不是天授给某一个人的,更何况曹操根本不信天命。但是曹操至少这时表明自己并无异心。因此文章真诚地叙述了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不同愿望:起初只想作好郡守,以建立名誉;后逢世乱,又想隐居读书射猎,谢绝交游;被征为典军校尉,又想为国家建立功业,博取封侯,死后能在墓碑上题上“征西将军”的衔名;兴兵讨伐董卓,招募兵士时常常自我克制,不欲多招,以防“兵多气盛”,“更为祸始”。及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的时候,依然效忠汉室,并无不逊之志。文章历引齐桓、晋文“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

  二,以服事殷”,这些“以大事小”的例子,以齐桓、晋文和周公自励自况,更能打动读者。文中历叙古人行事,写乐毅不忍图燕,蒙恬自知必死而守义,都非常动人。特别是当他写到愿让三子接受恩封以为“外援”一段,紧接着即写“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等史事,对比之下,自己感到十分惭愧,表示“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的内疚之情,很自然地把文章归到“让县”这个本题,使人不感觉到“让县”的虚伪。

  曹操是一个风流倜傥、雄才大略的人。所作诗文,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表现了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志向,这在本文表现得也十分突出。所谓“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克”;“荡平天下,不辱主命”以及“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等等,无不笔力千钧,豪情激荡!当然。这中间多少也带有一些居高临下、踌躇满志的口气,文如其人,这也是与曹操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相符合的,在此就姑且置而不论了。

  (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古文鉴赏大辞典》洪湛侯撰稿)

这可以算得上是曹操的政治纲领,那是一点官话都没有,说得非常实在,曹操说了十六个字,“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就是我可以让一些虚的东西出去,实的东西那我是不让的,这叫做“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