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md关闭别人电脑:关于周恩来总理的图片和事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4 18:51:39

1930年,有一个姓吴的地下党,带着一些金首饰去上海交党费,周恩来接手。第二天,周恩来把他找来,先问:“这些金子在路上有没有损耗?”吴说没有。又问:“最近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吴又说没有。周恩来说:“吴同志,这就不对了。金子的数目和你报的不一样。”误就从怀里拿出一个银元,又拿出一个天平,说:“因为没有砝码,我用银元做法玛称的重量。”周恩来接过银元,看了看银元,已经有磨损,就问:“你是按7两2钱算的?”吴说:“因为这银元有磨损,我是按7两1钱5算的。”周恩来说:“过五个小时,你到某地找我。”没到两个小时,吴就去了。一看周恩来正拿着银元和天平在称量金子。
  称完以后,周恩来和吴握手,说:“吴同志,你是可靠的同志,而且你很有办法。”
  现在采用的国旗、国歌、国徽是因为周恩来非常喜欢,极力推荐。去年北京电视台第三套的印象。国庆特别节目里介绍了这些细节。
  天安门上的8个大红灯笼是由周恩来决定的。阅兵典礼的地点也是由周恩来定的。
  原来天安门城楼上没有栏杆,后来周恩来让加的。因为当时的摄影记者,工作时就像拼命三郎,侯波就差一点掉下去。
  人民大会堂东门有一架钢琴,是世界上最大的。长440厘米,高170厘米。1959年人民大会堂竣工后,在大会堂的舞台上放了一架钢琴,周恩来看了以后说太小,和人民大会堂的气势不符。北京钢琴厂赶制了这架钢琴,在9月25日摆上舞台。至今这架钢琴音色音准都很好,在重大场合时使用。
  3月6日北京晚报副刊有一篇《小羊宜宾胡同》,提到沈从文搞历代服饰研究,是因为周恩来的建议。
  美术人型小组(北京绢任厂前身)是在周恩来捐了300元工资和邓颖超捐出布匹成立的。
  去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魅力十二》说起“好一朵茉莉花”一个从前的老演员说大家都知道周总理的舞是跳得非常好,非常潇洒。全场观众一起鼓掌,老演员不禁笑了。
  1998年,澳门回归时,现场播放“好一朵茉莉花”编曲者激动的想这是周总理喜欢听的歌。
  《北京的金山上》在1963年由周恩来改成现在的歌词。
  原来国统区的《乌鸦与麻雀》在第一届戏剧电影的评奖会上,由周恩来为他们争了一个金
  奖。
  还有很多话剧都有周恩来的建议。比如《霓虹灯下的哨兵》,《日出》《马兰花》等等
  开国大典前一天下午,周恩来上天安门城楼,看准备得怎么样。当时城楼上有两个日本美术界家搞的装饰,在城楼上看,非常漂亮,好像霞光万道。周恩来看了看,走远一点看看,又走下城楼去看,又上城楼说:“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这不是越南国旗吗?”大家下去一看,确实像越南国旗,来不及换别的方案,只能赶紧撤掉。
  还有历史博物馆(现在叫国家博物馆)里的更衣室和厕所,原设计没有更衣室,后来假的,厕所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些都是周恩来提的建议。
  水利专家张光斗,在1991年建议在密云水库建两个碑,一个为当年的民工立,一个为周恩来立。张光斗家里有一张《沉思中的周恩来》,目光所及是一张张中国水利设施的照片。
  当年修密云水库时,周恩来到水库工地,问工地领导:“民工每天吃多少钱饭菜,又没有零花钱,每月能不能看电影,工地有没有小卖部,民工病了能不能看病,水库工地附近的居民如何安置?”等等。
  重庆时期,何启君得了肺病,让他休养。他休了几天。就闲不住了,整天唱歌,弄得华岗都写不出东西,就去找周恩来告状。这天何启君又是边走边唱,正好周恩来在打电话,何启君就唱着歌走过去,没想到周恩来冲他喊了一声:“站住!”把他吓一跳,周恩来就说;“让你休息,你不休息,还影响别人休息。咿哩哇啦的惹人讨厌。”皖南事变后,蒋介石不准周恩来离开重庆市区,周恩来就让办事处的人读各种书,何启君说,他后来那么多年读的书,都比不上那三年读的书多。
  当年国内外的记者都希望周恩来做他们的直接领导,因为周恩来比他们的直接领导更了解和理解他们。
  加拿大的前大使切斯特朗宁,有一次在北京见过周恩来,告别后上车,才发现司机不是原来的司机,幸亏他的汉语很好,说了半天,司机头也不回的说:“我送您去您住的饭店。”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忘了让司机接自己。而周恩来先发现了,不动声色地让自己的司机去送他。
  每次周恩来到机场送外宾或回国的大使,总有一帮记者和其他国的大使跟着去机场开会。就是想找周恩来说事。
  冈崎嘉平太80年代去淮安,在周恩来故居喝了一口井水。他对他的小孙女说;“周总理喝过这井里的水,所以爷爷也要喝一口这井里的水。”
  现在外交和外事口的老人基本上都给周恩来做过翻译或秘书。因为周恩来对翻译和秘书非常重视。
  秘书每天要根据文件写汇报条,汇报条上要有自己的意见,至少要准备10几种方案。每次不是非常机密的会议都带着秘书,秘书还要在会上发表意见。当然他不在场时,秘书是不许发表意见的。
  每次外交部的会议翻译们也是必须参加的,周恩来说翻译不能只会外语,要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每年外交部的人员,总有1/3的人在国内做日常工作,1/3的人在国外,还有1/3的人在工厂农村学习调查。
  我觉得这些方法至今还有用。

事迹

1、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2、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图片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上百度一搜 就可以了解 我们伟大的总理了!!!

二楼的那是谁啊?怎么说话?你不评价就算了,不要侮辱我们爱戴的周总理,虽然他已经过逝了,但是我相信有好多人都还牢牢的记在的心中,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