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鞭炮自制简易手榴弹:不孝有哪里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06:37:3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被认为封建思想的桎梏,进而有人说儒家灭人性,孟子没人情。云云。
  因为他们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产生的便有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
  所谓过继,是指在一家人家的长久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过继到他家作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没有,就到外族过继。目的就是保证他家不断后。所以,中国的家族沿绵几十世,这个血脉链上,有多少次的过继,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而且,越是体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后,所以过继产生的几率也越大。
  与过继并存的还有其他一些维持血脉流传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借种。这两种情况,读者从字面上应该可以看出其含义。而尤其要一提的是,关于借种,在中国古代的不少地区,曾经有一种集体的借种行为,是每年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有大量的长久无子的妇人聚集到一起,而那里还会聚集一群准备与那些妇人交合为她们提供“种”的男人。这在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就有相关的描述。可以说是极其愚昧的行为,催使这种行为的就只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这样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我们分析原文不难发现,孟子的本意并非是我们平常了解到的含义。我认为更中肯的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做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其实,孟子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夫子,并非不知变通的老道学。相似的例子还有“男女授受不亲”一句。其实在《孟子》里有人问孟子,如果嫂子溺水了,小叔子该不该给予援手,孟子说当然要给予援手。这里就不引原文了,建议求知的读者自己翻看原文。
  那么孟子的话为什么会被断章取义到这种程度!我个人以为这是道学家的故意。很明显,《孟子》的文字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看得明白的,能看《孟子》的人文字的理解里应该不会差到把这么简单的文字都误解的地步。所以这种误解是一种故意,或者说是曲解。曲解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阐述“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要旨。
  呜呼!难怪有人说:“和尚是佛门的罪人,道士是道教的罪人,书生是儒家的罪人。”若问“何罪之有?”答曰:“明知故犯!”
  古装剧里经常可以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台词,今天才知道不孝是指哪三点:

  十三经注疏《孟子·离娄上》中有释义。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其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赵岐《孟子注》: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了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话即是如此,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

  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赵岐,东汉经学家。字邠卿,初名嘉,字壹卿。京兆长陵人。曾任并州刺史,因党锢被免职。后任议郎、太常等职。著有《孟子章句》。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是中国历来所宣扬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 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 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目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既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 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 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 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 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 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 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 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为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 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 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热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 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 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颤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 者,则诸侯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 :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 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 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 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才莱任土地者次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牦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叟哉!”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矣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 ,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 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 ;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撤,不请所与。问有余, 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 ,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 。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 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74493.html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楼上正解

无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