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枝记有什么口味的:印度佛教和藏传佛教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何特点?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06:32:48
好像藏传佛教有黄教 红教和白教等派别吧?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

一、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饭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于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磐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大同中的小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佛教是大乘显教。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而且早已绝传。有人将净土宗划为密宗,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中虽有多种成就的修法,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

二、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真理。汉传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都持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六祖《坛经》解说事理契合中观,但后期禅家轻视经教,虽言重理,但不学经论而所得之“理”,也很难说清是什么样的“理”。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家认为:理深解微,末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为易行之道,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由于这些原因,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信众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不同,因此,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虽然有以上这些不同点,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只表现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就是以藏民族为信教的主体民族,藏语文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佛教。从公元 7世纪初引进到现在,藏传佛教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藏传佛教有四大教派:宁玛派,萨迦派,嘎玛嘎举派和格鲁派。

密宗的教派很多,以藏密为例,主要分为四大教 派:
一、 宁玛派。宁玛,意为"古旧",又称"红教 ",因行者身穿红衣而得名。创立者为莲花生大士,代表性的最高大法为大圆满。
二、 噶举派。噶举,意为"教诫",又称"白教"因行者身穿白衣而得名。创立者为玛尔巴祖师,代表性的大法为"大手印",从拙火定入手,然后修"六成就法"。
三、 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行",又称"黄教",因行者穿黄衣戴黄帽而得名。创立者为宗喀巴大师。此教派是目前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教派。目前汉地的密教,也是以黄教为主。此教派以戒律严谨而著称,其最高大法是大威德金刚法。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均属此教派的领袖人物。
四、 萨迦派。萨迦,意为"灰地",又称花教,因该派主寺座落的山坡上,有一片灰白的岩石而得名。创立者为昆·贡杰布,代表性最高大法为"大圆胜慧"。

藏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藏区后与藏族原有的笨教长期斗争、互相融合后形成的具有藏区特征的佛教。藏传佛教不仅深刻地影响整个青藏高原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迪庆地区还被纳西族、普米族所信仰并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生活习俗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