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魔幻车神的大招:红楼梦主要写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3 02:59:24

红楼梦简介
  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应该有一种最理想的本子,它应该最接近曹雪芹原稿(当然只能是前八十回文字),同时又语言通顺,不悖情理,便於阅读,最少讹误。要能做到这样,绝非易事。

  曹雪芹是既幸运又不幸的。家道的败落,生活的困阨,倒是他的幸运,正因为他「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见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才激发起他的创作热情,不然,世上也就不会有一部《红楼梦》了。他的最大不幸乃是他花了十年辛苦,呕心沥血地写成的「百余回大书」,居然散佚了后半部,仅止於八十回而成了残稿。如果是天不假年,未能有足够时间让他写完这部杰作倒也罢了,然而事实又并非如此。早在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雪芹才三十岁时,这部书稿已经「披阅(实即撰写,因其假托小说为石头所记,故谓)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除了个别地方尚缺诗待补、个别章回还须考虑再分开和加拟回目外,全书包括最后一回《警幻情榜》在内,都已写完,交其亲友们加批、誊清,而脂砚斋也已对它作了「重评」。使这部巨著成为残稿的完全是最平淡无奇的偶然原因,所以才是真正的不幸。

  我们从脂评中知道,乾隆二十一年(即甲戌后两年的丙子,1756)五月初七日,经重评后的《红楼梦》稿至少已有七十五回由雪芹的亲友校对誊清了。凡有宜分二回、破失或缺诗等情况的都一一批出。但这次誊清稿大概已非全璧。这从十一年后(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作者已逝世,其亲友畸笏叟再重新翻阅此书书稿时所加的几条批语中可以看出,其中一条说: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又一条说: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又一条说:

  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再一条说:

  叹不能得见宝玉《悬涯撒手》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
  批语中说的「有一次誊清时……被借阅者迷失」,时间应该较早 ,「迷失」的应是作者的原稿。若再后几年,书稿抄阅次数已多,这一稿即使丢失,那一稿仍在,当不至於成为无法弥补的憾事。从上引批语中,我们还可以推知以下事实:

  一、作者经「增删五次」基本定稿后,脂砚斋等人正在加批并陆续誊清过程中,就有一些亲友争相借阅,先睹为快。也许借阅者还不只一人,借去的也有尚未来得及誊清的后半部原稿,传来传去,丢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从所举「迷失」的五、六稿的情节内容看,这五、六稿并不是连著的;有的应该比较早,如《卫若兰射圃》,大概是写凭金麒麟牵的线,使湘云得以与卫若兰结缘情节的;学射之事前八十回中已有文字「作引」,可以在八十回后立即写到;有的较迟,如《狱神庙》;最迟的如《悬涯撒手》(涯,当为山部,以下同),只能在最后几回中,但不是末回,末回是《警幻情榜》,没有批语说它丢失。接触原稿最早的是脂砚斋,应是读到过全稿的;畸笏叟好像也读过大部分原稿,因而还记得「迷失」稿的回目和大致内容,故有「各得传真写照之笔」及某回是某某「正文」等语;只有《悬涯撒手》回,玩批语语气,似乎在「迷失」前还不及读到。

  二、这些「迷失」的稿子,都是八十回以后的,又这里少了一稿,那里又少了一稿,其中缺少的也可能有紧接八十回情节的,这样八十回之后原稿缺的太多,又是断断续续的,就无法再誊清了。这便是传抄存世的《红楼梦》稿,都止於八十回的原因。

  三、上引批语都是雪芹逝世后第三年加在书稿上的,那时,跟书稿有关的诸亲友也都已「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畸笏自称)一枚」,可见《红楼梦》原稿或誊清稿,以及八十回后除了「迷失」的五、六稿外的其余残稿,都应仍保存在畸笏叟的手中。如果原稿八十回后尚有三十回,残稿应尚存二十四五回。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脂批所谓的「后三十回」,不应以八十回为分界线,而应以贾府事败为分界,假设事败写再九十回左右,则加上「后三十回」,全书亦当有一百二十回,残留之稿回数也更多。残留稿都保存在畸笏处,是根据其批语的逻辑自然得出来的符合情理的结论。若非如此,畸笏就不会只叹息五、六稿「迷失」或仅仅不得见《悬涯撒手》文字为恨了。

  四、几年前我就说过,《红楼梦》在「甲戌(1754)之前,已完稿了,『增删五次』也是甲戌之前的事;甲戌之后,曹雪芹再也没有去修改他已写完的《红楼梦》稿。故甲戌后抄出的诸本如『己卯本』、『庚辰本』等等,凡与『甲戌本』有异文者(甲戌本本身有错漏而他本不错漏的情况除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