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振熙听到毛岸英牺牲:1900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尽量详细点~篇幅不要太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5:51:02

中国历史大事
  1900年
  4月6日 英、美、法、德驻华公使照会清政府,限其2个月内“剿灭”义和团,否则将派兵代为“剿平”。
  6月10日 英国西摩尔率各国侵略军2000余人,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埋伏铁路沿线,奋起阻击,将侵略军包围在廊坊车站。
  6月14日 德国公使克林德率领一部分德国士兵,从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外出寻畔,开枪打死正在习武的义和团团民20余人。19日,清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华使节在24小时内离京。20日,克林德乘轿前往总理衙门会晤,途经东单牌楼时,八旗兵拦路搜查。克林德开枪威吓,被端王载漪的虎神营士兵开枪打死。此即克林德事件。
  6月17日 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带领团民和清军向沙俄驻军进攻,使其阵地几乎丧失,“皆高挂白旗、以示不战”。
  6月17日 美、英、日、俄、德、法、意、奥等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6月18日 义和团2000余人向廊坊车站由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发动攻击,西摩尔率残兵败退杨村车站,义和团又包围之,打死打伤敌军40余人。后侵略军败回天津西站。
  6月20日 清廷经过数次“御前会议”的争论,慈禧决定利用义和团的主张,对外宣战。同时,载漪、刚毅等人指使清军并利用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各国使馆。
  6月21日 清政府发出向八国联军“宣战”令。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要求各驻外公使向各国解释,清政府的“宣战”实属被迫,请求各国谅解。同时,令各省督抚召集义和团御外侮,设立团练。
  7月6日 沙皇俄国借口保护中东铁路,镇压中国东北的义和团,尼古拉二世亲自任总司令,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为参谋长,率18万大军分5路向中国东北地区发动进攻。
  7月6日 八国联军阴谋偷袭马家口,企图摧毁义和团阵地。天津义和团首领张德成命令团民和清军埋伏在马家口附近,敌军一到,伏兵四起,奋勇冲杀,战斗至半夜,歼敌大部。
  7月9日 清军将领聂士成率武卫前军,在天津南门外八里桥抗击八国联军战死。
  7月13日 中美签订《粤汉铁路借款续约》。1898年,清政府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在华盛顿曾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这两次合同的主要内容为:借款总额美金4千万元,工程由美华合兴公司包筑。
  7月14日 英、美、俄、德、法、日、意、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大批居民惨遭杀害。
  7月14日 俄舰向瑷珲城北黑河屯清军阵地挑畔,清军还击。俄军官兵死伤30余人,败回海兰泡。8目4日,俄军水、陆3路万余人扑向瑷珲,清军奋力抵抗7小时,牺牲300人。瑷珲城被俄军焚毁。
  7月15日 海兰泡俄军突然封锁黑龙江江面。17日,手持刀斧的俄军强令中国居民和商人数千人聚集到江边,连续数天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5000余人被杀害,造成了举世谴责的海兰泡大惨案。
  7月19日 日军一名士兵强行通过中国吉林驻军高俊峰旅驻地长春二道沟,引起冲突。长春日军守备队在冲突中打死、打伤中国士兵20余人。后日本使馆向北京政府提出抗议,反诬中国士兵寻衅,北京政府屈服于日方压力,处分中国官佐。
  7月17日 沙俄侵略军在制造海兰泡惨案后,又在黑龙江左岸、黑河镇对面的“江东64屯”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沙俄军队大肆烧杀掳掠,把搜捕到的人集中到几间大屋子里烧死、或推入江中淹死。仅在博多屯至精里江口一带,就屠杀了1000余名中国居民,房屋被焚毁一空。在这次骇人听闻的“江东64屯大惨案”中,被杀害的中国居民2000余人。后沙俄宣布:江东64屯地区已归俄国管辖,凡中国居民不得重返该地区。
  8月4日 沙俄派遣侵略军攻占中国瑷辉、营口等地,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
  8月13日 英、美、德、俄、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通州(通县)进军北京。慈禧太后杀害珍妃,挟光绪帝和部分皇族大臣仓惶离宫,从北京西直门逃往西安。
  8月14日 八国联军从广渠门、齐化门(朝阳门)、东便门等攻入北京。联军进入北京后,放纵士兵抢劫3天,中国自元明以来的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库珍宝,尽遭浩劫。日军从户部抢走300万两银子后,火烧衙署以毁罪证;俄军把搬不动的东西统统烧掉或砸碎;英、美军把抢来的东西在使馆拍卖。联军在北京城内犯下了世界近代史上罕见的野蛮罪行。

可将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作以下分期:
第一阶段是1900年到1911年;
第二阶段是1911年到1927年;
第三阶段是1927年到1937年。
第四阶段是1937年到1949年。
这样的分法以政治事件为标准。每个历史分期的年代,都意味着一个历史的大事件。其实,每一个政治历史时期也是"文化历史时期"与史学分段时期。
第一个时期,在政治上是辛亥革命时期,在文化上是国粹主义时期。在史学上是国粹主义史学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北伐时期(这是说的主要是政治事件),中间有五四运动,在文化上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史学上是"批判主义史学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中国的"一时'统一'时期"。这时期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国民政府得到"一时"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尚在酝酿发展中。这个时期在文化意义上是"文化本位时期",在史学上则是"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时期",或简称的"民族史学时期"。
第四个时期,1937年到1949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时期"。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时期"。
用前面说过的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交替演化的理论分析,20世纪上半叶的史学思潮情况也符合以下的基本特点:
第一、因思潮的交替运行,史学思潮在思想实质上也出现明显的交替性。总体上表现为"中学"与"西学"的交替,保守与批判的交替。具体可用下图表达:国粹主义史学(1900——1911年,中学的与保守的)→文化批判主义史学(1911——1927年,西学的与批判的)→文化民族主义史学(1927——1937年,中学的与保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1937——1949年,"西学"的与批判的)。第二,对传统的态度不同。第三,每一个后起的史学思潮是对前期史学思潮反思与"否定"。第四,从总体上说,每一个史学思潮,观点固然有所不同,而总体方向都大体趋同,即都是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努力。

公元1900年
·中国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驻沪各国领事商定“东南互保”。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出逃。

应该是甲午中日战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