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是什么意思:马氏家族的来龙去脉谁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1 18:26:02

马姓的起源可以追根溯源到尧舜时代,唐尧有位大臣,叫偃皋陶,官居大理之职。皋陶有一子名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招其为驸马,将姚姓公主妻之,赐其为嬴姓。伯益在朝佐虞舜训养鸟兽,其后承传此技,尤善豢马,并世以此为业。姒禹称帝,以嬴伯益为辅,姒禹崩,嬴伯益即帝位。伯益在位三年,被姒禹之子姒启所迫,退隐于箕山。夏朝末年,伯益后裔费昌去夏归商,为汤武王车御,因佐商灭夏有功,封为费侯;商天子太戍时,伯益后裔中衍为帝车御,功封诸侯;周穆王时,中衍后裔造父为天子车御,驾八骏车载周穆王西游,后以平定徐偃王之功,封于赵城,并赐姓赵;周孝王时,中衍后裔非子为天子御马有功,封于秦,袭嬴姓。秦、赵两姓,后皆有国,并有天子之位,两大王族,共祖嬴伯益。因嬴伯益后裔在夏、商、周三代均以马政位显当时,并以兵事见长,所以古时称兵家为“司马”,其后则以祖上官职为姓,称“司马氏”,后分为司、马二姓。
  赵父的六世裔孙赵俺父为周宣王车御,以平定四夷叛乱之功而入朝为官,其子赵叔带因不满周幽王无道,弃周归晋,至赵叔带五世裔孙赵夙,其以助晋献公拓疆扩土之功,封为耿邑大夫。赵夙之子赵衰随晋文公患难与共19年,并助其称霸诸侯,功拜晋相。自此,赵氏世掌晋政,至赵衰八世裔孙赵籍,受周天子封,始为诸侯。赵籍之子赵章,联合韩、魏两家,三家灭晋,并迁都甘邑,更名为“邯郸”,虎视中原。赵章曾孙赵武灵王,改学胡服骑射,而国势渐强,成为战国七雄,始称王。赵国“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饿死。赵国王族一位青年赵奢,逃到燕国避难,被燕封为上郡守。赵惠王时,赵奢归国任田部吏。因执法不阿受到赵国公子平原君的重视,推荐其管理全国的赋税。赵惠王十五年,改任赵奢为将军,赵奢连败齐、秦两个东、西大国,使其成为战国八大名将之一。因赵国以胡服骑射而名扬四海,为此,赵惠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其封地在邯郸西北的紫金山,因赵奢封于此,故改称“马服山”,其后则以“马服”为氏。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西徙马服氏于咸阳,封赵奢之孙马服兴为右内史。因“马为兵之首”,马服兴则去“服”为马姓。马兴重孙马通,官居汉侍中,封重合侯,举家迁扶风茂陵,因而,扶风为马姓郡望。扶风马姓贵显两汉,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汉显宗皇后、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等,皆为扶风马姓。马援平定两广,其留镇广东的士卒皆以其为荣,因而有许多将士改为马姓,故而,广东的汉族马姓,同姓不同宗。
  马援有个孙子马光,授封为许侯,其后裔许县鄢陵人马殷,于唐末以木匠从军,功迁武安节度使,其以长沙为都,割据湖南及广西、广东、贵州一部,建立“楚国”,是五代十国之一。马氏立国55年,传二世六王。后被南唐所灭。因马姓世为王侯,宋代编《百家姓》,马姓被列为第44位门阀大姓。除汉族之外,彝、壮、保安、匈奴、高丽、高山、藏、哈尼、景颇、仡佬、朝鲜、苗、东乡、布依、撒拉、裕固、羌、土家、侗、满、回等族,均有马姓。而马服、马适、马矢、马田、马佳、司马、弗莫、尼木、木然等氏,亦改姓马。因此,今日马姓人口,已列为全国第19位大姓。马姓虽然人口众多,但却同姓不同宗,其主要原因,是回、满两族命姓方式所决定的。
  公元七世纪,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年)创立了“伊斯兰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等族受其影响,改信伊斯兰教。因其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汉译为“马哈木”,所以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信徒改从汉姓,多以其教主马哈木的首字“马”为姓。元世祖时,回族人阿哈马官拜丞相,其后以祖名为姓,亦曰马姓。故而,马姓成为回族第一大姓,民谚曰:“十个回回,九个马”。因此,回族马姓虽然是大姓,但却不同宗。历史上,回族马姓人才辈出,早在元代就已名垂青史,元尚书马合马沙、元咸阳郡公马哈麻,均为元代名臣。回族马姓最为著名的是明代的郑和,其原名马和,明永乐二年,赐为郑姓。郑和率领中国舰队,七下西洋,是世界第一位有史记载的航海家。清末,回族马姓进入鼎盛时期,临夏马鸿宾;河州马步芳家族,统治甘、宁、青三省达百余年,为西北第一大门阀世家。但在回族聚居区内,回族人一般不称姓,只称经名,当孩子出生后,都要到教堂请阿訇给孩子起个经名,经名多承袭回族圣人的名。只有在汉族聚居区内,回族人才使用汉姓。
  汉时,在今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馀国,其国善养六畜,尤以出名马而闻名于世。夫馀国以六畜名为官,有马加、牛加、狗加等,其邑落皆分属诸加,而分属于马加的地区,就叫马加,因加与佳二字,同音通用,所以马加又称“马佳”。女真族翁额松额,原居日出之地,后迁长白山浑浓江北岸居住,其孙马穆敦因居嘉理库马佳,则以地名为氏,称“马佳氏”,后女真族居马佳之地的部族均以马佳为氏。因此,马佳氏成为满族(女真族所改)佟、关、马、索、齐、富、那、郎八大姓氏之一。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马佳氏各部纷纷前来投顺,被分编入镶黄、镶蓝、镶白、镶红、正黄、正蓝、正白、正红八旗之中,其氏著名人士有:清兵部尚书佟智、文华殿大学士温达、礼部尚书精山、山西巡抚德音等。
  马姓在全国分布极广,并形成北京、扶风、寿冷、临洮、茬平、鄢陵、西川、安阳、平阳、丹徒等几大郡望。其中有一支马姓由广东渡海至台湾,分布于嘉义、台南、新竹等地,马姓现为台湾人口,第72位大姓。马姓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琉球、缅甸、新加坡等国的华人中,都是名门望族;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马姓亦是所在国的华人领袖。在中亚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等国的东干族中,马姓是最大的家族,并世为东干族的领袖,他们的祖籍是陕西,清末随白彦虎逃往中亚,逐渐形成当地望族。近、现代马姓名人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马万祺、国学大师马一浮、戏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等,但最为著名的是人类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他的“人口控制论”,解决了中国人口膨胀问题,在其理论基础上,中国成立了举世无双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并将其理论写入宪法,成为治国的国策。

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寻根溯源
1、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以爵号为氏。
2、源于金朝,始祖为西域人马庆祥,入居临氵兆狄道,成为马姓一支。
3、源于元朝,始祖是在金为官的蒙古人月乃和,后人以其官马步指挥使命姓,成为马姓一支。
4、回族人内迁与汉人通婚,采用汉字马姓,为回族常见姓之一。
5、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6、出自他姓改马姓。汉代,马矢。
得姓始祖
赵奢。在远古的舜帝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伯益的后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赵城。战国初期,赵衰子联合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后,建立了赵国。当时,赵国公子赵奢(赵武灵王的裔孙)能文能武,以善于用兵而著称。赵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七零年),赵奢奉命抗击秦军的进攻而大获全胜,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今河北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他死后便葬在封邑。他的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去掉“服”字,称为马姓。赵奢从而就成了马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九位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郡望堂号
马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元和姓纂》所载,主要有九个郡望:1、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光平东南);2、京兆郡(今陕西西安);3、郏郡(今河南郏县);4、荏平郡(今属山东);5、临安郡(今属浙江);6、西河郡(今山西汾阳);7、广陵郡(今江苏扬州);8、华阴郡(今属陕西);9、正平郡(今山西新绛)。
堂号:
“铜柱”、“绛纱”、“扶风”、“驷德”、“回升”、“孝后”等。
宗族特征
1、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为大姓,且在汉族人口中也属前列之姓。据有关资料统计,马姓在全国回族中属十三大姓之一,在汉族人口中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
2、马姓多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所出名人较多,遍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3、各支马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河北青县马姓一支字行为:“有志名克立,维汝受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虞东干渡马姓祖制排行字行为:“观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风,惟思豪杰士,冀冠圣贤中,经济治君国,诗书善厥躬,鹏飞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训,家传尚质衷,登瀛怀睿智,显达式英雄,宜法攀龙嗣,求多起凤冲,宽和端本道,庄敬令闻崇,恩泽深先代,荣封勉尔忠,品量钦景哲,光耀望元通。”
名人精粹
马融:右扶风茂陵人,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光平东北)人,东汉初被誉为伏波将军,后历任太守,发展了相马法。著《铜马相法》。马武: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马腾:右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初为凉州刺史司马,曾与韩遂割据凉州,后被曹操所杀。马超: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三国名将,出身于凉州豪强家族,刘备建蜀后,任骠骑将军。马钧:扶风(治今陕西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马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马殷:许州鄢陵人(今属河南),五代时楚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马瑞临:今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历二十年著成《文献通考》,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与夏圭并称“马夏”,为“南宋四家”之一。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马琬: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擅画山水,兼工书法,能诗。马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马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参加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译,著有《瀛涯胜览》。马建忠:浙江丹徒人,清末语言学家,曾赴国外留学,精通多国语言,著有《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马叙伦:浙江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参加革命,历任人大常委,政协、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马氏,单从其姓氏来看,一般为回族。

不过,中国各地有很多姓马的也是汉族,但我怀疑他们的祖先仍是回族,只是经过很长时间,很多代后,他们可能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原来的信仰,成为汉人。

而汉人随着时间或居住地域的变化,也可能变成其它民族,例如,清朝汉人经“抬旗”后成为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