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动作书:谁有类似于**校园形象,从我树起的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2:04:47
急用,用得上的追加分,马上需要。真的很急,仅限1天。

敢于直面现实,勇于开创未来
——在2006届毕业年级综合能力检测活动总结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
大家好!新的学期的开始,意味着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值得纪念的崭新的阶段:我们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我们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阶段。应该说,这是值得庆幸的。为了明年高考的成功,我想着重从高考语文应试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经验,也许是教训,供大家借鉴。
我打算讲的题目是:敢于直面现实,勇于开创未来。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严峻的现实
我们已经做过了0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们都有不尽如人意的感叹,也有多种多样的吃惊与担忧。这是符合人性的正常反应。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
1、一卷的选择题,共42分,得不到30分;
2、二卷的文字表述题,共48分,得不到35分;
3、作文,60分,得不到40分;
4、总分,150分,得不到100分。
各班作文情况是:40分以上的,多的32人,少的15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交或未写成未写完。
总分100分以上的,多者10多人,少者4、5人。90分以上的,多数班级未达到30人。
因此,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相当严峻的!
但是,我们又不能逃避这个现实,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应该也只能是:
二、勇于开创未来
要开创未来,首先应该回顾过去。
1、要认识高考的性质。高考的三个有利于是: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中的语文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也可以说,高考,就是要给一个相对尺度,让几百万考生规规矩矩地走进各自应该去的学校或别的地方。既让几百万考生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高考的这个尺度,具体到语文学科上,就是每年一度的高考语文阅卷时所依据的评分标准和实施细则。比如:
2005年,有一个文字表述题的实施细则,还有一个作文评分标准。这两个东西,就是两把尺子,量一量,比一比,就把你的分数给确定了。
先说文字表述题的细则。
一是比原来具体了。原来是国家命题,有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有省的标准,称为“省标”。省标把国标给具体化了,详细化了。由于国标的简单,前几年就有些空子可钻。例如,前年,一个考生仿写句子:“理想就像人的屁股,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摸得着。”由于国标上没有说“合理不合理”,只说“符合比喻的要件即可”,所以,这个考生的这个题目也就得到了该题的满分。但是近几年来,标准越来越具体化了。对每个题目,都有细致的标准。哪一题该给分,不该给分,该给多少分,怎么给分都有详尽的标准,阅卷老师只能机械地按照这个标准去操作,不允许发挥,不允许创新。
二是比原来苛刻了。比如现代文阅读题18、19、20题,原来国标上都是“意思对即可”,现在不行了,除了增加了字数的限制外,还对答案的内容作了详细的限定:必须符合某一点才能给某一点的分数。类似的还有文言文翻译题,诗歌鉴赏题,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其要求都相当细致而苛刻。
鉴于上述两个原因,我们的文字表达题得不到35分,是在情理之中的。
再说作文评分标准。命题人所给的作文评分标准就是每年的考试说明上规定好了的“分项分等评分法”。而每年阅卷前,业务组又依据这个“分项分等评分法”细化了一个可供阅卷老师操作的详细的评分标准(细则),阅卷老师只能始终依据这个标准操作,不能发挥,不能创新。
具体网上评分标准是,四个分数:内容、表达、发展、减分等。“分项”影响不太大,“分等”很重要,主观上把你的作文放到了四等,结果很难跨等级到二等;同样,主观上放在三等,结果很难跨等到一等。
这就是今年高考作文偏低,大部分在30多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网上评分,必须平均,这也是分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两把尺子一量,你说你还能得到高分吗?
要开创未来,我们必须牢固地把握好现实。
该怎么把握现实呢?
第一,对一卷选择题,要努力探讨它的内在规律。比如,语病题,你必须首先弄清楚病句的六种类型,才能对付所有的这类题目。否则,只能瞎蒙。还有科技文及文言文的阅读,其命题都有可以总结的特点,这就要用心去挖掘。
第二,对二卷文字表述题,要注意两个字:“严格”。竞争的激烈要求命题人必须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这样才能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
1、有字数限制的题目,绝对不能超过一个。如果你的答案超过了,那就说明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你就必须调整思路,准确答案。
2、没有字数限制的题目,可以充分发挥,但也应该做到:第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思考,去作答;第二,要尽量规范答案,准确答案,不能盲从。
第三,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强化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审题训练。审准了题意,一般可以得到高分;否则就会离题目,自然得不到高分。这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前几年作文审题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可供同学们借鉴。
——1999年以前,是材料作文,注重辩证思维。
——2000年,转为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年,好多考生还没有从材料作文的旧路上醒过来,一家伙搞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这是个想像性的话题,那一年,平时不好好读课本的学生,喜欢看武侠小说的学生倒考了高分,而埋头于书本的学生则没有也不可能考得高分。沿着这个路走下去,高中的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就不好搞了,因为,怎不能光去教学生看武侠小说吧!于是,有识之士就呼吁,要从想像中回到现实。于是下一年就变了。
——2001年,话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年的作文,可谓全面丰收,有些学校一个班里的语文分数在130分以上的就有30多个,100分以下的几乎没有。
——2002年,话题为“心灵的选择”。这一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跑题,其主要原因是只写了“选择”,而没有注意它的修饰成分,“心灵的”,什么叫“心灵的”?就是内心深处的,经过了激烈斗争的,经过了生与死的碰撞了的,只有写这样的“选择”,才符合题目要求。
——2003年,话题为“情感的亲疏与认知的关系”。这个话题很宽泛。写情感的亲与认知有关系,无关系,有时有关系,有时没有关系,有时先有关系后无关系等均可;你写情感的疏与认知的关系也是允许从多个角度立意的。这一年好多考生由于对“话题本身难以理解,所以,跑题现象也很严重。
——2004年,话题是“买镜”。这是一个动宾式话题。很多考生忽略了“买”这个动词的功能,而只去写“镜”,如“明镜高悬”之类,作文只能得到平均分,不可能得到高分。这个“买”可以理解为“拿来”“借鉴”“运用”“吸收”等意义。
---- 2005年从话题作文又回到了材料作文,这是一个重大转折。一是作文材料不能沿着1999年以前搞辩证思维的老路走,就必须兼顾“入手内”和“出乎外”两个方面,考生一时没有摆脱话题作文的影响;二是今年又是网上阅卷第一年,取平均分,所以,作文肯定得不到高分。
因此,作文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材料作文,一要审材料,搞清材料的主旨;二要审提示语。提示语是引导你审题的重要依据。把握好了这两点,你就不会跑题了。
强化作文训练,我们必须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文体自选”,是要考生自选一个既适合作文试题暗含的最佳文体又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文体。文体一旦选定,就要按这种文体去操作,就要让自己的文章符合这种文体的各项指标要求,就要让阅卷老师一看上去就能比较容易地把握你写的是什么文章,不能模模糊糊,不能写四不像作文。否则,表达项就会失分。因此,我们平时必须加强不同文体的训练,每一种文体都得了解它的相关知识。不能抱着一种文体去对付高考,这样非吃亏不可。这样的考试失利的例子很多,我们应该吸取教训。
第四,强化作文训练,我们必须加大阅读量,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语文知识,无处不在。电视上,杂志上,报纸上,课本上,到处都是。如果我们的学生学好了第五册课本上第一第二单元,那么,你今年的高考作文绝对能得高分;其实,阅卷中就有好多考生在作文中借鉴了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他们的作文一般都会得到高分。其他方面获取的知识,也能增加写作的素材。比如去年的高考前两天电视新闻里播报一条消息,说日本的小泉纯一郎到德国去参加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一个考生就由此出发,写出了《镜中日本》这篇文章,他劝日本要像德国那样,敢于正视历史,反省历史,才能得到亚洲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原谅和友谊。拿德国这面镜子来照日本,这个构思何等地恰当啊!因此这篇文章就获得了满分(60分)。
我们还要从各种报刊杂志上获取写作的新鲜素材。这一点就不多讲了。
第五,强化作文训练,我们必须从写字做起。我们可以做个比较试验,一篇同样的文章,两个同学各抄写一遍,其得分肯定不一样。那个书写不美观的,至少要少得10分。为什么?书写是一种能力嘛,是“表达”项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特别是初中就写不好字,高中又不重视写字的同学,你只要把字练好,就有可能多增加10分左右,这就是现实。网上阅卷,放大了字体,看得清清楚楚,一点潦草就会被视为错别字,就会扣分。你说不重视行吗?
各位同学,现实把握住了,未来该怎么开创呢?这个问题只有请你们回答了。
谢谢大家!

湖北襄阳二中 陈胜林